不要被中国吓到!德国总理:投资1100亿欧激励车企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9月6日 8点28分 PT
  返回列表
72208 阅读
32 评论
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9月5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出席在慕尼黑举行的2023年德国国际车展(IAA),为“焦虑不安”的德国车企加油鼓劲。朔尔茨表示,面对来自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德企“应该被激励,而不是被吓到”。他同时宣布了一项价值1100亿欧元的激励计划,为德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提供支持。

戴着黑色眼罩的朔尔茨出席慕尼黑车展开幕式,图自美媒

据德国联邦总理网站和《时代周报》等德媒消息,戴着黑色眼罩的朔尔茨5日出现在慕尼黑车展开幕式,他此前在慢跑时摔倒受伤。发表讲话时,他提到了德国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光辉历史”,并大力赞扬了德国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创新能力。

“电动汽车在德国有着深厚的根基,即德国长达135年的汽车制造经验,”朔尔茨还称,拥有超过75万名员工的德国汽车工业是迈向可持续未来的“核心驱动力”。

谈及来自中国等新兴市场在电动汽车生产方面的竞争时,朔尔茨说,公平竞争激发商业活力。

“竞争应该激励我们,而不是吓到我们。”他指出,过去几十年间,德国汽车工业分别受到来自日本和韩国的竞争;如今,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也将为德国车企提供“创新驱动力”。他再次强调,德国作为汽车大国的国际竞争力“毋庸置疑”。

车展上,朔尔茨向参展车企宣布了一项旨在推动“德国制造”可持续创新的激励计划。他表示,联邦政府将投资超过1100亿欧元,以推进德国工业现代化和气候保护,包括加速充电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电池等战略重要领域的投资建设。

在5日发布的推文中,朔尔茨表示,“德国制造推动可持续创新”,德国联邦政府正与汽车行业共同应对这场“汽车革命”,将提供1100亿欧元的资金,以确保“我们的技术保持领先地位”。

朔尔茨推文截图

朔尔茨援引数据称,德国公共充电点达到9万多个,同时已有70万个私人充电站投入运营。

他指出,这远远不够,德国目标是2030年电动汽车从120万辆增至1500万辆,为此,德国将在未来几周成为“欧洲首个引入法律的国家,要求80%的服务站运营商为电动汽车提供至少150千瓦的快速充电选项”。

德媒提到,在朔尔茨参观期间,十几名“绿色和平”活动人士大闹会场,其中三人举着“派对结束”横幅的人爬上了宝马展台的车辆。朔尔茨批评抗议人士此举“不合时宜”、“有点烦人”。

朔尔茨参观期间,抗议人士大闹会场。图自德媒

在朔尔茨发表上述讲话之际,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车企正“焦虑不安”。德媒此前介绍称,此次前来慕尼黑参展的厂家中,有41%来自中国。现场图片显示,在4日媒体开放日上,比亚迪、小鹏汽车、零跑汽车等中国汽车展台周围围满了参观者。

综合英国路透社、美国《纽约时报》和德媒报道,相较于雄心勃勃、“抢尽风头”的中国车企,德国等欧洲车企意识到危机感:在他们致力于在中国市场“收复失地”时,中国车企已发起对欧洲市场的攻势。法国《世界报》则刊文称,“只需几年时间,中国车企就能成为全球汽车业的领头羊”。

如何形容2023年德国国际车展?德国知名汽车专家、杜伊斯堡汽车研究中心主任杜登赫费尔使用了“转折点”(Zeitenwende)一词。他说,对于中国电动汽车厂商来说,欧洲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市场”;但对于德国厂商来说,“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路透社援引数据称,目前,比亚迪、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等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都瞄准了欧洲电动汽车市场,今年前7个月销量飙升近55%至约82万辆,约占所有汽车销量的13%。汽车咨询公司Inovev数据显示,今年迄今为止在欧洲销售的新电动汽车中,有8%由中国品牌制造,高于去年的6%和2021年的 4%。

此外,汽车数据研究机构Jato Dynamics提到,2022年上半年,中国电动汽车的平均价格不到3.2万欧元(约合25.1万元人民币),而欧洲的平均价格约为5.6万欧元(约合44.0万元人民币)。

车展期间,大众、雷诺、宝马等车企负责人纷纷直言,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已经领先我们一代人”,欧洲必须在制造成本、生态系统等各个方面努力追赶,并与之合作。

据路透社9月5日报道,在欧洲车企为竞争发愁时,博世、采埃孚、大陆集团等德国主要汽车供应商则渴望扩大在中国合作伙伴关系,并为中国汽车制造商提供欧洲制造的零部件。

博世首席执行官阿通(Stefan Hartung)在慕尼黑车展上表示,“中国汽车制造商将通过用户体验和客户导向逐步使车辆适应欧洲市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而该公司早就与这些制造商合作过。路透社提到,博世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包括比亚迪、华人运通和蔚来汽车。

采埃孚首席执行官克莱因(Holger Klein)称:“当我们与中国客户交谈时,他们有非常具体的在欧洲建厂的计划,我们正就此进行讨论。”大陆集团首席执行官泽策(Nikolai Setzer)也说,“中国人将走向全球并在欧洲建厂”,而大陆集团是可以为之提供支持的合作伙伴。

f
fengfengloup
1 楼
光荣的历史,但以后就只有历史了。
m
malailj00
2 楼
美、欧为了对抗一带一路的6000亿谈妥几个项目了?1100亿还不如买200万辆比亚迪来的实在。
z
zlang2020
3 楼
屌丝的独眼龙!尼玛的自己吓自己吧?
g
greentee
4 楼
不是很明白你的观点。你说“让宝马大众奔驰共用一个平台,在德国根本不可能。”,那中国,各个汽车品牌是使用一个平台?如果是,是哪个平台?鸿蒙? [1评]
t
tschus
5 楼
可以是鸿蒙,它本身不是汽车公司,而是通讯公司,由华为牵头来做所有汽车的软件总控平台是可行的,但德国不可能找爱立信或者诺基亚,这不是德国的企业,政府不可能同意,小企业也没有这个实力。让车企自己搞,那就是闭门造车,出来的东西完全不一样。德国汽车在硬件上已经是很强了,但未来的汽车,只凭硬件是很难占领市场的,所以我说,德国投钱的地方错误了。最后肯定还是一地鸡毛。 [1评]
灯塔路
6 楼
比亚迪 正在强势抢占澳洲新车市场
r
redfox
7 楼
必须制裁德国投资补助本国车企
化外小民
8 楼
德国主子被吓到了。看来德国之声的笔尖蛙真的是一群只会吃屎的废物。整天拼命地造谣中国,说中国崩溃,结果还是让主子被吓到了。 ~ 这群没用的畜生就应该进德意志的毒气室,立刻处死。
谁主沉浮?
9 楼
中国这一块是完败,自己那一块,是被蚕食。 除非欧洲反人类,不管全球变暖,退回到老路上去
地中海企鹅
10 楼
跟男友玩sm的时候被揍得乌眼青
n
neophoenix
11 楼
以后所有鸿沟都可以用AI填平,估计这钱不是砸给汽车是砸AI [1评]
沙漠之狐
12 楼
没有人会用洪蒙, 行业百草枯,谁愿意养华为断了自己的路。 [1评]
沙漠之狐
13 楼
你是明白人,砸给数字化ai平台。硬件方面德国人还是顶得住的,差在软件。因为消费型软件迭代太快,德国人的企业文化跟不上节奏。 [2评]
n
neophoenix
14 楼
说的是
H
HHer
15 楼
就怕德国车企把软件外包给印度,天天Bug
t
tschus
16 楼
你想的和德国这些车企一样,技术都想要抓在自己手里,代工可以,合作没门。 没有交换,没有联合,根本完不成跨行业合作。德国软件业太差,靠车企自己搞,和直接投降一样。这就是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道理,都想自己的利益,最后一起被烧死。这时候,要的是国家牵头,引进一些科技通讯公司促成平台的搭建,哪怕做的不好,也比不做要好。 [1评]
u
unclesam8880
17 楼
德国在欧盟中是相对亲华的,投资也多。一直抱着一艘下沉的船,会死人的。现在去,他要放手了。
n
nfsking2
18 楼
德国电动车搞不起来,跟产业链、制造能力或者政府扶持力度都没啥关系。中美能这么快把电动车产业发展起来,最关键原因就是电费便宜。特别是在国内,逻辑很简单:燃油车消耗石化燃料,绝大部分都需要动用外汇进口,而新能源车烧电,发电基本不依靠从国外进口燃料,对发电量需求的增加还可以促进核电、光伏、风能和其他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回到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在以前有毛子廉价能源的时候,电费就已经是全球最贵,从2022年开始电价更是疯涨,220V家庭用电单价都是0.4欧一度以上,外面的商业充电桩,慢充0.5欧/度,直流快充很多要到0.6~0.7欧/度。再加上欧洲特别是德国,日常通勤高速公路占比又比较高,除开Fiat 500e之类的小车,大多数正常点的电车,比如ID.3,百公里电耗实际都要去到20kWh以上。按商业快充桩价格和20kWh电耗算,每公里的成本差不多是接近1元人民币。而柴油价格按1.8欧/升算,普通2.0T柴油机百公里油耗也就5~6L,每公里成本折合人民币几乎跟电车一样,甚至还能略微便宜点。这种情况下,有多少人吃撑了才会花更多钱买个电车,再花更多时间去充电,还要忍受续航焦虑?
沙漠之狐
19 楼
: 德国软件业不差,但凡跟工业有关的,迭代慢的软件德国都很强。还是领头羊。 - 差的地方在迭代较快的消费领域的软件,譬如互联网,手机类软件。 等等。 因为他们开会讨论,决策还没做完,大陆和美国的新版本就到了。这个速度德国人跟不上。 哪怕是硬件也跟不上,这是为什么手机行业德国人全军覆没。 [1评]
t
tschus
20 楼
是的,战术性的工业操作系统整合软件德国有几家不错的公司,按照通信协议整合就好。战略跨行业通讯整合软件德国做的很少,各行业壁垒还是很严格。
江南游侠
21 楼
外媒不是说中国经济已经崩溃了吗?还怕啥泥?好奇怪。 [1评]
f
fenng
22 楼
真的经济非常不好,大学生一半找不到工作!
沙漠之狐
23 楼
: 战略性的德国人也可以做好。 德国人克服不了的就是迭代速度,但凡是迭代速度短于一年的,德国人立即就跪了。 - 他们要每个人都同意的制度,决定了迭代速度太慢。
崩世光景
24 楼
不能翻墙挺蛋疼
l
liuyuansss
25 楼
德国的油费,电费都太贵了,对工业,对家庭釜底抽薪。
龙起卷
26 楼
小日本车宝押在氢能源上,整个配套早就布局,结果大家都知道……方向错了努力走了越远离目标也越远
随意岁月
27 楼
德国财长不是才刚说要限制借债,这就1100亿撒下去,明明就是补贴,说话就是放屁,
w
wakawaka
28 楼
参展差不多一半是中国公司,你在那瞎咋呼德国技术领先?你问问看德国车企敢不敢应你?当然燃油车方面你说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