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淘汰机制”太绝望?!员工警告新人:别来!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2月3日 2点58分 PT
  返回列表
76968 阅读
14 评论
一亩三分地求职与职场

最近谷歌多少有些悲情,很多小伙伴发帖预警:To 即将入职Google新人:不要返航,这里不是家 、 Google,先别进等等。

图源一亩三分地 版权属于原作者

同时,对于谷歌最近的乱象也有讨论!

图源一亩三分地 版权属于原作者

而这些帖子围绕的重点词就是support check in,也称为SCI,谷歌专属的“淘汰”员工方法。

除了预警大家不要接谷歌offer的群众,也有身在漩涡中的小伙伴发贴:幻想破灭,谷歌sci不可能出来!

楼主月初拿了sci,很震惊。因为前两周和老板sync的时候问反馈还是solid engineer, 各种awesome,excellent满天飞。在和老板sci 1:1的时候老板列出了一些“罪证“,说我交流的时候没有细节分析,然后老板还来了句 “i have no real concern” 还说你觉得不合理可以删,意思就是你说啥就是啥、但是这个sci就是你的。那时候的我不知道怎么还觉得老板应该想帮助我提高,所以就励精图治了一个月,天天保证一个cl,大事小事全部建bug,hotlist里一大片fixed和inprogress,晚上十一点还继续在测试,后续1:1里老板说你进步很大,肯定没问题的。

今天和老板1:1的时候,老板还是说很好,我就问了一句我能不能拿到si,老板明显迟疑了一下,然后说和上头商量了一下,说整个评估是看一个周期的,你这个月表现的很好,但是整个周期不行,大概率还是mi。我就无语了。然后我问到裁员的事情,老板说没有消息,有消息的话可能也不是老板能做主的,主要是hr来联系的。听完我也释然了,开始刷题是正道。从我老板的对话我总结如下:

1.SCI根本不是帮助你提高的工具,就是quota,一个月两个月想弥补一年,那基本是做梦了,拿了sci就可以刷题了,除非你觉得mi还可以继续混下去,而且你今年拿了mi明年估计还是你来顶名额

2.裁员不裁员内部还是铁板一块,但是一裁员发生,sci的mi的都是走人对象。没有幻想,拿了sci就做好最坏的打算,而且大概率是肯定会发生的。

3.刷题不能停。狗家尝到甜头以后估计也会继续这么干,毕竟冗余数量在那里呢。拿到sci了就是告诉你可以走了。

还是蛮伤心的,毕竟做的东西还蛮有意思的,眼看着日子开始倒计时了。准备开始努力刷题了,看看系统设计什么的,趁现在还不算晚。

看完发现SCI不简单!而楼主说的MI又是什么?

对此,一亩三分地里也有用户对于谷歌的SCI进行了总结:

最近地里面关于Google SCI的帖子越来越多了,关于Google即将lay off的消息也甚嚣尘上。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Google的SCI,给不知道的解个惑,也欢迎各位更懂的坛友展开说说。

下面的消息基于Google Cloud的一次面向Manager的meeting,虽然target audience是manager,但是有URL的人都能看。里面具体的比例可能根据PA(product area,Google对于Org的称呼,Youtube,Ads,DeepMind,X这些都是PA)不同而不同,仅供参考。

Google新的rating system集中于impact,有点像Amazon的deliver result leadership principle,看重结果不看重过程。

rating从坏到好依次是

⭕️ NEI: not enough impact (2%, +/- 1%)

⭕️ MI: moderate impact (4%, +/- 1%)

⭕️ SI: significant impact (72%, +/- 3%)

⭕️ OI: outstanding impact (18%, +/- 2%)

⭕️ TI: transformative impact (4%, +/- 1%)

括号里面的第一个百分比代表获得这个rating人的比例,第二个表示浮动的百分比。

其中NEI和MI的rating需要SCI才可以assign。因为Google不允许surprise rating,在给员工最低的两等rating时,必须要先告知其被SCI了。这点和Amazon不一样,manager是可以默默给你个Developmemt list (Dev list),并且公司给manager的指示是不鼓励主动告知员工关于Dev list的事情;所以如果有亚麻的人怀疑自己进了Dev list,除了从各种迹象自己揣摩,可以直接问manager,问了就必须实话实说。另外一个SCI和Dev list不同的是SCI是可以转组的,不像亚麻直接断掉了转组的念想。不确定的是新manager能不能看到你目前被SCI了,这一点希望有人澄清一下。总的来看,SCI的比例在6%-8%,这一点和大家之前看到的应该相符。

今年的要求是在11/30前跟组员align performance,12/6完成SCI的分配。这就是为什么这段时间地里面集中出现了一批SCI的帖子,manager需要赶时间完成任务。12/8 - 1/24是annual performance的时间,manager之间开会来确定每个组员的final rating。有心的话可以去看看自己manager的calendar,可能已经有相关的meeting block了。明年2月manager会逐一跟组员聊rating。

SCI在Google新的rating system Betterworks是有体现的,需要自己去acknowledge,deadline是12/6。所以SCI自己是一定知道的,不像亚麻的Dev list可能一直到被PIP(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前都蒙在鼓里。

一些FAQ

1.是否有强制的SCI quota?

会上说的是没有,但是具体的PA可能不一样。

2.Noogler(Google new nire的称呼)是否容易被SCI?

这个没有官方确认。但根据地里的data point来看,确实有这个现象;尤其是PA有quota的情况下,noogler容易被拉出来完成任务。并且因为noogler短时间难以有impact,也不好在新的rating system下反驳,确实很吃亏。地里之前有个进组几个月的noogler被SCI的帖子,它老板还是十几年的老狗员工了,很难说不是quota的原因。.

上面的介绍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多多分享自己的看法。

下面有层主确认了,换组的时候新老板是可以看到目前是否被SCI了。

关于SCI是否一定就是走人,一定是NEI或者MI的rating,都没有定数。这套rating system是今年新设计的,manager甚至是高管都不知道该如何操作/设计;尤其是SCI,11/30的deadline让很多manager没有时间考虑太多因素,很匆忙地做了决定。目前一切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让子弹飞一会,看看2月份final rating定下来之后,会有什么操作。比如NEI直接PIP?SCI到底有多少最后会变成NEI和MI的rating?PIP的流程如何?

Google之前也是有PIP存在的,这一点大家可以去地里搜一搜,Googler可以去内部搜一个叫做“I failed my PIPed”的doc,里面很详细地介绍了这一套流程。但是在新的rating system GRAD下,PIP是否会更换流程,尚不可知。

有一点忘记在正文中提到了:low rating意味着low compensation,具体的bonus,refresh比例尚且不清楚,但是这个原则是存在的。

d
devint
1 楼
润到丑国享受加息通胀失业还被黄祸间谍
d
devint
2 楼
狗粮死光了???
g
goodsignal
3 楼
前些年发展太快太好,是个工科男都去学IT了,现在要卷了,而且卷得厉害。
w
wass
4 楼
现在大厂码农也不能躺着赚钱了
苦尽甘来
5 楼
这新闻是让一般人看的吗?
m
matrixyard
6 楼
五毛看了, 吞吞口水, 表示心理很不平衡。 [1评]
嘿呀嘿呀啊哟哟
7 楼
难怪现在回中国的留学生越来越多,连在海外反对习近平都带着严严实实的口罩和帽子,西方难混,要回中国啊。
C
Claude_Z
8 楼
你看得懂吗?老老实实洗你的碗 [1评]
m
matrixyard
9 楼
: 社会底层的你, 都觉得其他人跟你一样。
a
azkaban
10 楼
我们公司在大肆招人,估计是想低薪捡那些被大厂裁下来的,不过估计是空欢喜,这些人经济一好就会跑。
媚眼瞟瞟
11 楼
"员工警告新人:别来!" 来新的, 旧的就保不住了。
l
liuyuanbiming2
12 楼
小粉红虽然收入只是硅谷人的百分之一,但依旧卖力气发帖,说违心的话,争取早日出狱。
那就好好生活
13 楼
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有时候也会被选出一两根丢掉。但是如果大家都选一把筷子,那总有另一个一把筷子可以进。文化,决定生死。
s
smile
14 楼
最他妈烦这种中文都说不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