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终于扔出了“关税核弹”。他周三展示了针对100多个国家的新关税链,美国的几乎所有盟国都在其中。各国除了愤怒,还有些困惑,就是他的那些有零有整的关税究竟是怎么算出来的?从特朗普宣布的征税额度看,中国是最高的之一,为34%,但加上之前的20%,实际是54%。欧盟是20%,日本24%,韩国25%,印度26%、越南高达46%、印度尼西亚32%,对其他所有国家和地区还有10%的“最低基准关税”。 总的来看,对中国的加税程度高于一些人的预期,对欧洲的加税略低于预期。英国是10%,尤其比欧盟低。 特朗普似乎有这样几大目标:第一,向对美顺差大的国家征高关税,提高美国税收,支持美国国内减税、减少政府赤字等,越南、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印度、欧盟全都因此中招。第二,打压中国经济,推动与中国经济脱钩,遏制中国崛起,这是一个单独的关税目标。第三,普遍都要拔几根毛。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警告说,“我现在对每个国家的建议是,不要进行报复。坐下来,接受现实……因为如果你进行报复,事态就会升级。”目前已有很多国家领导人表示反对,但目前各国都还没有立即宣布具体反制措施,而是做了一般性的维护本国利益的表态。 中国商务部在最新声明中表示,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由于关税的生效日子是4月5日和4月9日,特朗普又很多变,一些美国盟国对与美谈判达成减免关税抱有希望。不过特朗普团队对开展这种谈判表达了消极态度。 美国白宫3日凌晨发布了两张对等关税的“对照表”,左栏标注为各国家和地区“对美国征收的关税,包括货币操纵和贸易壁垒”,右栏是美国的“对等关税”,左栏的数字普遍高于右栏,但是那些数字很多都不真实。美国知名财经记者詹姆斯·苏洛维耶斯基在X发文,解析特朗普如何捏造美国被他国征收的所谓“关税税率”,为自己滥加关税制造借口。 苏洛维耶斯基说,“我搞明白这些虚假关税税率怎么来的了。他们实际上不是像声称的那样以‘关税税率+非关税壁垒’计算得出。相反,对于每个国家,他们只是将美国对该国的贸易逆差除以该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他用印度尼西亚举了个例子:“我们与印度尼西亚的贸易逆差为 179 亿美元。印度尼西亚对我们的出口额为 280 亿美元。179 亿美元/280 亿美元 = 64%,特朗普声称这就是印度尼西亚向我们征收的关税税率。这简直是胡说八道。”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特朗普宣布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的关税是瞎胡闹,将完全颠覆世界贸易体系,打乱供应链,推升通货膨胀,破坏美国及全球经济增长。荷兰国际集团(ING)首席国际经济学家詹姆斯·奈特利警告称,如此规模的关税以及其他国家很可能采取的报复措施将“挤压消费能力”并削弱企业利润。“这就是为什么你看到我们所有人都下调了增长预测。” 民主党高层也批评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俄勒冈州参议员罗恩·怀登表示,关税将提高价格,给企业带来不确定性。“特朗普的短视关税计划不会重建美国制造业,也不会帮助工薪家庭取得成功。”美国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舒默周三在国会大厦说,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是对美国家庭征收的巨额税收,是为了帮助亿万富翁获得减税。 那么特朗普为什么如此执念于加征关税呢?他之前说过,关税是“字典里最美丽的词”,并且将4月2日宣布为“美国的解放日”,他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近代史看,最早推动自由贸易的是英国,在它工业革命的鼎盛期,英国的制造能力和出口能力一骑绝尘,它很自信,在输出商品的同时,也向世界很多国家开放市场。但是后来,德国、法国、美国先后追了上来,英国于1932年通过《进口关税法》,标志着其正式放弃自由贸易政策,转向保护主义。 二战以后,美国成为西方绝对霸主,它的生产能力超过它之外的整个西方,于是美国成为自由贸易新的推动者。自由贸易的根本逻辑是促进世界的分工,各国、各地区做它们最擅长的事情,彼此交换,从而提升整个人类工作的效率。如今从芯片到手机,再到汽车的生产链都是跨国的,国际分工的细致程度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这就是全球化。 美国是二战后全球化的最大推动者和领导者,它向欧洲、日本等二战后的废墟国家开放市场,后来又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一度非常自信。在自由贸易体系中,美国的普通制造业虽然有所流失,但美国成为了整个国际体系的中心和枢纽,美元成为国际信用货币。此外,世界从高端科技研发到高等教育,再到文化和信息传播,都结成了网络,美国在每个网络中都处于控制点,发挥着关键影响力。从经济的总效果看,美国制造业出口下降了,但是服务出口占绝对优势。美国的人均GDP在西方大经济体中遥遥领先,是欧盟和日本的两倍或者两倍多,另外美国通过美元控制了全球贸易的支付系统。世贸组织原来叫“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就是由美国在1947年发起建立的。 但是特朗普突然认为全球化的这个体系对美国不利,因为美国生产钢铁、船舶,甚至弹药的能力下降了,美国低端劳动的工作岗位减少了,贸易逆差越来越大,联邦政府的赤字越来越高,他觉得美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世界占了美国便宜。于是他要搞一场“革命”,“让美国再次伟大”。 从根本上说,就是美国在重复大英帝国经历过的兴衰轨迹。它看到了中国崛起,看到了世界的多极化,不自信了,不愿意做自由贸易的火车头了。所以特朗普“掀了桌子”,他想重塑世界贸易和发展格局。他一要在美国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与盟友之间重置责任分摊模式;二要打压美国的“心腹大患”中国,阻止中国继续从自由贸易体系中获得国家发展的动力;三是试图用关税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让美国重新变成一个“大而全”的国家。 但是特朗普能够达到目的吗?这可不是单由美国一方说了算的。他掀了桌子之后,世界第一波面临的是混乱,各国如何反应,大家都会摸索,左顾右盼,但是各国肯定都会最大限度地维护本国利益,它们的产品对美出口受了损失,都需要找补回来,至于怎么找补,则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然后还会出现贸易关系的重组,世界不含美国的双边、多边及区域性自由贸易探索很可能变得活跃,为的是减少美国加征关税对第三国之间的贸易冲击。 对中国来说,挑战肯定挺大的,但也不会像一些人想像得那么大。一是中国对美出口已经下降到中国对外出口的14.6%,只占中国GDP的2.3%,这两个数字在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已经是很低的。比如日本对美出口占其对外出口的19.7%,占日本GDP的3.7%;越南尤其是重灾区,越南对美出口占其对外出口的29.5%,占越南GDP的25.1%。二是中国社会已经完成了围绕美国发动对华新关税战的心理准备,相对而言,关税战对美国盟友的心理冲击更大。 我们要坚信一点:这轮大调整导致的最大震荡是在美国,各国都会有一些小震荡,但是美国是那些震荡的总和。特朗普这样瞎折腾,美国能承受得了,那么中国将更加能够承受。 2025年4月2日不是美国的“解放日”,而是华盛顿用实际行动宣告“美国衰落”的开始。2025年很可能会被历史记录为“美国衰落的转折点”。
特朗普终于扔出了“关税核弹”。他周三展示了针对100多个国家的新关税链,美国的几乎所有盟国都在其中。各国除了愤怒,还有些困惑,就是他的那些有零有整的关税究竟是怎么算出来的?从特朗普宣布的征税额度看,中国是最高的之一,为34%,但加上之前的20%,实际是54%。欧盟是20%,日本24%,韩国25%,印度26%、越南高达46%、印度尼西亚32%,对其他所有国家和地区还有10%的“最低基准关税”。
总的来看,对中国的加税程度高于一些人的预期,对欧洲的加税略低于预期。英国是10%,尤其比欧盟低。
特朗普似乎有这样几大目标:第一,向对美顺差大的国家征高关税,提高美国税收,支持美国国内减税、减少政府赤字等,越南、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印度、欧盟全都因此中招。第二,打压中国经济,推动与中国经济脱钩,遏制中国崛起,这是一个单独的关税目标。第三,普遍都要拔几根毛。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警告说,“我现在对每个国家的建议是,不要进行报复。坐下来,接受现实……因为如果你进行报复,事态就会升级。”目前已有很多国家领导人表示反对,但目前各国都还没有立即宣布具体反制措施,而是做了一般性的维护本国利益的表态。
中国商务部在最新声明中表示,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由于关税的生效日子是4月5日和4月9日,特朗普又很多变,一些美国盟国对与美谈判达成减免关税抱有希望。不过特朗普团队对开展这种谈判表达了消极态度。
美国白宫3日凌晨发布了两张对等关税的“对照表”,左栏标注为各国家和地区“对美国征收的关税,包括货币操纵和贸易壁垒”,右栏是美国的“对等关税”,左栏的数字普遍高于右栏,但是那些数字很多都不真实。美国知名财经记者詹姆斯·苏洛维耶斯基在X发文,解析特朗普如何捏造美国被他国征收的所谓“关税税率”,为自己滥加关税制造借口。
苏洛维耶斯基说,“我搞明白这些虚假关税税率怎么来的了。他们实际上不是像声称的那样以‘关税税率+非关税壁垒’计算得出。相反,对于每个国家,他们只是将美国对该国的贸易逆差除以该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他用印度尼西亚举了个例子:“我们与印度尼西亚的贸易逆差为 179 亿美元。印度尼西亚对我们的出口额为 280 亿美元。179 亿美元/280 亿美元 = 64%,特朗普声称这就是印度尼西亚向我们征收的关税税率。这简直是胡说八道。”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特朗普宣布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的关税是瞎胡闹,将完全颠覆世界贸易体系,打乱供应链,推升通货膨胀,破坏美国及全球经济增长。荷兰国际集团(ING)首席国际经济学家詹姆斯·奈特利警告称,如此规模的关税以及其他国家很可能采取的报复措施将“挤压消费能力”并削弱企业利润。“这就是为什么你看到我们所有人都下调了增长预测。”
民主党高层也批评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俄勒冈州参议员罗恩·怀登表示,关税将提高价格,给企业带来不确定性。“特朗普的短视关税计划不会重建美国制造业,也不会帮助工薪家庭取得成功。”美国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舒默周三在国会大厦说,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是对美国家庭征收的巨额税收,是为了帮助亿万富翁获得减税。
那么特朗普为什么如此执念于加征关税呢?他之前说过,关税是“字典里最美丽的词”,并且将4月2日宣布为“美国的解放日”,他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近代史看,最早推动自由贸易的是英国,在它工业革命的鼎盛期,英国的制造能力和出口能力一骑绝尘,它很自信,在输出商品的同时,也向世界很多国家开放市场。但是后来,德国、法国、美国先后追了上来,英国于1932年通过《进口关税法》,标志着其正式放弃自由贸易政策,转向保护主义。
二战以后,美国成为西方绝对霸主,它的生产能力超过它之外的整个西方,于是美国成为自由贸易新的推动者。自由贸易的根本逻辑是促进世界的分工,各国、各地区做它们最擅长的事情,彼此交换,从而提升整个人类工作的效率。如今从芯片到手机,再到汽车的生产链都是跨国的,国际分工的细致程度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这就是全球化。
美国是二战后全球化的最大推动者和领导者,它向欧洲、日本等二战后的废墟国家开放市场,后来又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一度非常自信。在自由贸易体系中,美国的普通制造业虽然有所流失,但美国成为了整个国际体系的中心和枢纽,美元成为国际信用货币。此外,世界从高端科技研发到高等教育,再到文化和信息传播,都结成了网络,美国在每个网络中都处于控制点,发挥着关键影响力。从经济的总效果看,美国制造业出口下降了,但是服务出口占绝对优势。美国的人均GDP在西方大经济体中遥遥领先,是欧盟和日本的两倍或者两倍多,另外美国通过美元控制了全球贸易的支付系统。世贸组织原来叫“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就是由美国在1947年发起建立的。
但是特朗普突然认为全球化的这个体系对美国不利,因为美国生产钢铁、船舶,甚至弹药的能力下降了,美国低端劳动的工作岗位减少了,贸易逆差越来越大,联邦政府的赤字越来越高,他觉得美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世界占了美国便宜。于是他要搞一场“革命”,“让美国再次伟大”。
从根本上说,就是美国在重复大英帝国经历过的兴衰轨迹。它看到了中国崛起,看到了世界的多极化,不自信了,不愿意做自由贸易的火车头了。所以特朗普“掀了桌子”,他想重塑世界贸易和发展格局。他一要在美国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与盟友之间重置责任分摊模式;二要打压美国的“心腹大患”中国,阻止中国继续从自由贸易体系中获得国家发展的动力;三是试图用关税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让美国重新变成一个“大而全”的国家。
但是特朗普能够达到目的吗?这可不是单由美国一方说了算的。他掀了桌子之后,世界第一波面临的是混乱,各国如何反应,大家都会摸索,左顾右盼,但是各国肯定都会最大限度地维护本国利益,它们的产品对美出口受了损失,都需要找补回来,至于怎么找补,则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然后还会出现贸易关系的重组,世界不含美国的双边、多边及区域性自由贸易探索很可能变得活跃,为的是减少美国加征关税对第三国之间的贸易冲击。
对中国来说,挑战肯定挺大的,但也不会像一些人想像得那么大。一是中国对美出口已经下降到中国对外出口的14.6%,只占中国GDP的2.3%,这两个数字在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已经是很低的。比如日本对美出口占其对外出口的19.7%,占日本GDP的3.7%;越南尤其是重灾区,越南对美出口占其对外出口的29.5%,占越南GDP的25.1%。二是中国社会已经完成了围绕美国发动对华新关税战的心理准备,相对而言,关税战对美国盟友的心理冲击更大。
我们要坚信一点:这轮大调整导致的最大震荡是在美国,各国都会有一些小震荡,但是美国是那些震荡的总和。特朗普这样瞎折腾,美国能承受得了,那么中国将更加能够承受。
2025年4月2日不是美国的“解放日”,而是华盛顿用实际行动宣告“美国衰落”的开始。2025年很可能会被历史记录为“美国衰落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