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只有两个企业家,一个叫任正非,一个叫曹德旺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2月29日 0点58分 PT
  返回列表
64143 阅读
32 评论
拾遗

听过好些人说过这句话:“中国只有两个企业家,一个叫任正非,一个叫曹德旺。其他的都是商人,包括李嘉诚。”在中国,曹德旺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人。

 01 

曹德旺又捐钱了。

这一次抗疫,

他先是捐了1亿现金。

可武汉方面说:

“其实我们不太缺钱,缺防疫物资。”

于是曹德旺又掏出1000万,

购买了242万件防疫物资。

这一周以来,

他听闻小微企业生存艰难,

于是又掏出4000万,

用于扶持小微企业渡难关。

曹德旺捐钱不算什么新闻,

因为他捐过太多次钱了,

他在中国富豪排行榜上,

连前100都进不了,

但他这些年捐过的钱已近120亿,

是中国慈善捐款最多的人,

所以圈内人称他为“中国首善”。

02

我知道曹德旺是5年前。

因为两件事,我开始关注他。

第一件:把全部财产转到妻子名下。

“我老婆,人很好,

几十年来,煮饭,帮我带小孩,

永远无条件地信任我,

为我奉献了很多很多。”

曹德旺把所有房产换成了妻子的名字,

连控股公司法人身份也让渡给了妻子。

别的夫妻发达了争财产,

曹德旺倒好,

直接把百亿财产全部让给妻子。

真牛。

第二件:让全家退掉美国绿卡。

曹德旺三个孩子都拿了美国绿卡,

但曹德旺对三个子女说:

“我们是不能移民的,

如果我们曹家移民,

中国人就没有玻璃了。”

三个孩子有点不愿意,

曹德旺就扔出一句话:

“谁要是不退美国绿卡,谁就不能继承我的财产。”

其他一些企业家发了,

巴不得全家移民海外,

曹德旺倒好,

竟让移民美国的子女回来,

真是不一样。

03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曹德旺。

曹德旺其实很牛。

有多牛?

他是中国玻璃大王,

一个把汽车玻璃做到世界第一的人。

中国70%的汽车、全球25%的汽车,

用的都是曹德旺公司的玻璃。

企业界有一个奥斯卡奖,

就是“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

这个奖1986年在美国设立,

一年评选一次,

颁给表现最卓越的企业家。

2009年5月30日,

曹德旺拿到了“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

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曹德旺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人,

所以今天我想讲讲他的故事

 04 

曹德旺是福建福清人,

他是1946年出生的,

小时候家里特穷,

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

9岁前,他连名字都没有。

他9岁那年,

母亲借了5毛钱,想让他上学,

上学必须得有名字啊,

母亲就找了村里一位先生,

“你给我家孩子取个名吧!”

先生沉思片刻后说:

“就叫德旺吧。聪明又有德,必然兴旺。"

可小学都没毕业,

曹德旺就辍学了。

小学五年级那年,

一位老师经常冤枉他,

惹得他心里极度不爽,

于是就趁老师拉屎时,

用尿浇了他一头,

从此就没学可上了。

没学可上了怎么办?

妈妈从村里牵回一头牛,

曹德旺就做起了放牛娃。

曹家祖上其实很富有,

德旺曾祖父,是福清的首富。

只是到了德旺祖父这一辈,

整个家族彻底衰败了。

但德旺父亲曾跟随祖父走南闯北,

还是见过不少世面。

有一天吃饭时,父亲问德旺:

“你将来打算做什么?”

德旺还没想好怎么回答,

父亲就自顾自地说起来:

“有多少心就能办多少事。

你数一数,有多少个心啊?”

曹德旺便扳着指头数了起来:

“决心,专心,善心,恒心……”

父亲摸摸德旺的头,说:

“这些心,是祖上发家的秘诀。

你把这些心记好了,将来就能做大事。”

曹德旺心里一震。

他的“心”时代,就这样开启了。

 05 

第一个心,是修心。

所谓修心,其实就是“学习”。

不能上学,可仍想读书,怎么办?

德旺干了两件事。

他先是割了一年马草,

攒了8毛钱,

他用这钱买了一本《新华字典》。

又割了两年马草,

攒了3块钱,

他用这钱买了一部《辞海》。

然后他借助这两本工具书,

开始疯狂自学起来,

“只要是印有字的纸,我都会拿起来学。”

你知道曹德旺有多爱学习吗?

我随便举两个例子吧!

80年代,他认识了一个会计师,

会计师说:

“懂点财会知识,对管理企业很有用。”

他就花了几年去把财会搞精通了。

精通到什么程度?

精通到教导厅官如何评估企业。

后来,他发现很多外企总经理,

“受的教育多是MBA、BBA。”

于是他又弄来全套MBA教材,

花几年时间把工商管理搞精通了。

精通到什么程度?

“全球五个并列的汽车玻璃公司,

利润总和加起来也不如我们福耀。”

别看曹德旺小学都没毕业,

但他的实际文凭比很多硕士博士强多了,

从他身上,

我想起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句话: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06

第二个心,是恒心。

放了几年牛之后,

德旺开始跟随父亲做水果生意。

做水果生意有多苦?

每天凌晨2点起床,

然后骑4小时自行车,

从村里赶到福清城里,

因为要想收购到好水果,

就必须在6点之前赶到。

中午收好水果后,

草草吃几口饭,

他就拉着300多斤水果往回赶,

必须在下午5点前赶回来,

然后把水果批发给商贩。

发完水果回到家,

已经是晚上8点过了,

他立刻开始吃饭,

吃完饭就睡觉,

因为第二天凌晨2点又要起来。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

天天干这样的重活,

但他从来没向父母抱怨过。

有一次,进货途中,

他生病了,又拉肚子又发烧,

完全蹬不动自行车了,

但他咬着牙拼命地扛,

硬扛着把货拉回来了。

一卸货,他就昏倒在地上。

 07 

第三个心,是用心。

何为用心?

就是遇到问题从来抱怨,

而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一晃就到了1968年,

这一年,曹德旺跟陈凤英结了婚。

当时福建农村开始流行种白木耳,

曹德旺就把妻子的嫁妆卖了,

买来种子种起了白木耳。

可福建种白木耳的人太多,

所以干这个根本不赚钱,

曹德旺有一点后悔,

但他听到一个消息,

江西一斤白木耳的价格是福建的3倍。

于是曹德旺就动起了心思:

“我何不在村里收购白木耳,

然后运到江西卖,赚取差价。”

说干就干,

一倒卖,果然多赚了很多。

1970年冬天,

曹德旺决定干一票大的,

他在村里收了3000元的货,

很多村民都愿意先赊账。

他把这批货运到了江西,

可出火车站的时候,

因为包太大,

他被民兵拦住了。

民兵一看是白木耳:

“好啊,投机倒把!”

曹德旺辩解:“这是公社集体的。”

民兵把货扣了,对曹德旺说:

“货,收购站先收了。

钱,扣下。

如果是集体的,你开个证明,才能把钱领走。”

曹德旺只好赶回福建开证明,

但村里干部不愿开。

那几天,曹德旺差点崩溃了。

3000元啊,当时可是巨款,

相当于现在的100万。

他挨家挨户去给村民道歉,

“我以后赚了钱,一定还你们。”

屋漏偏逢连夜雨,

村干部又来找麻烦:

“这些天,你欠了义务工,必须到06工地补上。”

曹德旺没办法:“补就补吧!”

去工地前,他对老婆说:

“我欠了这么多钱,你可以选择改嫁。”

但陈凤英只说了一句:

“不,我等着你。”

所谓06工地,就是修水库。

每天的工作,就是用板车运泥土。

曹德旺才到工地三天,

工地就发生了大事情,

一民工抽烟引发火灾,

把整个营房都烧毁了。

两百民工将营长和教导员团团围住:

“衣物烧没了,板车烧坏了,必须得赔我们。”

营长和教导员急得焦头烂额。

曹德旺觉得这样闹也解决不了问题,

于是就站出来说:

“我会修车,

有车才能干活,工期不能耽搁,

赔偿的事,可以边干边说。”

营长一脸感激:

“这样比较好。”

在接下来28天里,

曹德旺没有离开过修车棚,

没洗过脸,没刷过牙,没洗过澡。

教导员盘点赔偿物资时,

才发现少了一个人:

“曹德旺怎么还不来领赔偿物资?”

通讯员说:“还在修车棚呢!”

教导员看到乞丐一样的曹德旺时,

感动得眼圈都红了。

他跟曹德旺拉起了家常,

知道了其白木耳被扣的事,

“我找人给你开个证明试试。”

一试,真就开下来了,

曹德旺因祸得福,

要回了倒卖白木耳的钱,

还清了村民们的欠款。

曹德旺就是这样,

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

他从不坐以待毙,

总是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

后来他多次逢凶化吉,

都全靠这个秘诀——用心。

 08 

第四个心,是善心。

又一转眼到了1973年,

这一年,经人介绍,

曹德旺到莆田大洋农场做了果苗技术员。

这一年的夏天,

一个烈日下赶路的中年人,

跑到工棚来向曹德旺借吊桶:

“太渴了,想用吊桶打点水喝。”

曹德旺看着浑身湿透的他,

“你这么累,猛喝生水容易生病,

你等下,我屋里有泡好的凉茶。”

喝完凉茶后,

这人得寸进尺,竟然想吃饭,

于是曹德旺就下了半斤米,

这人竟然嫌米少,

让曹德旺下了1斤。

那时候米挺金贵的,

曹德旺一天三顿才吃8两。

但曹德旺也不生气:“1斤就1斤吧!”

谁知道这人更加得寸进尺,

竟然问曹德旺有没有酒喝,

曹德旺还是没有生气,

跟他弄来了一瓶酒。

结果吃饭这顿饭,曹德旺才知道,

“这人叫王以昂,是山兜农场的场长。”

王以昂回去之后,

就把曹德旺调到了自己的农场,

让他负责销售工作,

曹德旺的生命之河从此开始转弯。

曹德旺这个人就是善良,

因为善良,他常得善报。

他在山兜农场做销售,

干了三年就赚了6万块。

70年代中期,能赚6万,

那真的是了不得了。

后来他经营玻璃之所以风生水起,

一大原因就是他广播善缘。

比如1997年全球金融危机时,

印尼ASAHI公司的玻璃滞销,

其总经理找到曹德旺,

希望曹公司购买他们的玻璃。

这时候本可以落井下石,

出一个超低的价格,

但曹德旺并没有这么做,

还是以平时价格买了4000吨,

帮助ASAHI渡过了难关。

危机之后,玻璃价格疯涨,几乎翻了一倍。

但ASAHI出于感恩,

给曹的玻璃没涨一分钱。

 09 

第五个心,是良心。

1975年的冬天,

曹德旺和农场几个干部子女一起,

将树苗送到明溪县。

才到明溪,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当地百姓纷纷传言:

“大地震要来了。”

几个干部子女怕死,

丢下树苗就逃走了。

只有曹德旺留了下来,

他也怕死,但他没有跑,

“做人要讲良心,

王以昂对我好,我不能对不起他。”

他一个人留下来照看树苗,

30万树苗没有丢失一株。

回到山兜农场,

曹德旺汇报了明溪之行的情况,

希望领导处理几个逃跑者,

但领导们不愿意。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

不久曹德旺就向王以昂辞了职,

曹德旺觉得:

“一个没有组织纪律的企业不会发展,

一个不会发展的企业不是久留之地。”

曹德旺离开没几年,

王以昂就落了难,得了癌症,

临死前,他将儿子托付给曹德旺。

曹德旺已经离开了山兜农场,

按理说可以完全不顾王以昂,

但他并没有,

他接下托付,帮王以昂儿子娶了媳妇。

曹德旺后来为什么这么得人缘,

就是因为他做事讲良心。

 10 

第六个心,是雄心。

离开山兜农场,回到老家,

曹德旺开始说服镇干部办乡镇企业。

“建个玻璃厂,生产水表玻璃,很赚钱。”

经过他多次游说,

镇领导终于动心了。

经过两年筹备,

1979年,玻璃厂终于投产了。

玻璃厂找了16名员工,

除了曹德旺是销售员外,

其他多是干部家属。

这些人干事不上心,

所以成品率极低,

于是玻璃厂年年亏损。

亏了4年,做不走了,

领导就找到曹德旺:“要不承包给你得了。”

正合老曹心意。

曹德旺一个人没这么多钱,

于是另外找了四个人,

一起承包了这个玻璃厂。

当年,玻璃厂就赚了22万,

曹德旺分了6万多元。

分了钱后,那四人不想干了,

“政策风险太大,玻璃厂说没就没了,我们不如见好就收。”

四个人退出后,

曹德旺只好找政府谈判,

镇政府也不希望玻璃厂垮掉,

这样财政损失就大了,

于是答应了曹德旺的要求:

成立合资企业,双方各占50%股份。

一合资,

这一年又赚了几十万。

1984年6月,

曹德旺到武夷山游玩时,

给母亲买了一根拐杖。

买完拐杖坐车时,

司机对他说了一句话:

“把你的拐杖拿好,

万一把车玻璃碰碎了,你可赔不起。”

曹德旺说:“不就一块玻璃吗?能有多贵?”

司机说:“这块前挡玻璃,要6000元。”

曹德旺一下惊呆了。

他问:“为什么这么贵啊?”

司机答:“因为没有国产的。”

那天回去之后,

曹德旺就失眠了,

沉思了几天之后,

他立下了一个志向:

“中国没有人做,我就来做!

我要为中国做一片自己的汽车玻璃。”

说干就干,

曹德旺四处考察取经,

半年后,汽车玻璃就投产了。

曹德旺后来能把汽车玻璃做到世界第一,

就是因为他的这份壮志雄心。

为了进军美国市场,

他跟美国商务部打官司。

美商务部起诉曹公司倾销玻璃。

曹德旺不服,

就跟美商务部打起了官司。

在此之前,

凡是被美国起诉倾销的中国企业,

没有一家胜诉。

以至于后来很多中国企业,

只要美国提出上诉,

就会乖乖放弃美国市场。

但曹德旺不信邪,

他花费上亿元,

聘请美国最好的律师,

给美商务部整整打了三年官司,

最后终于胜诉了,

从此打开了美国市场。

做汽车玻璃35年来,

曹德旺遭遇了很多次挫折,

但为什么总能挺过来,

就是因为他有一份壮志雄心:

“我要为中国做一片自己的汽车玻璃。”

 11 

第七个心,是正心。

所谓正心,就是不贪不义之财。

汽车玻璃一投产,

钞票雪片般飞来,

于是一些镇干部眼红了,

向县里告状:“曹德旺贪污。”

曹德旺负责玻璃销售,

搞销售,就得搞接待,

接待就要请客送礼。

搞完接待后,曹德旺拿发票去公司报账,

会计说:“请客送礼的发票报不了。”

(合资企业,会计是政府安排的)

曹德旺生气了:

“镇领导经常请客送礼,为什么他们能报?”

会计说:

“不是说不能报,

只要不开成请客送礼的就可以,

比如开生产材料、办公用品。”

于是曹德旺找了一个工程队,

把这部分发票换成了生产资料。

发票虽然换了名目,

但曹德旺多长了一点心,

把4万多原始发票都保存了下来。

一些镇干部见曹德旺发财了,

分外眼红,就向县里举报:

“曹德旺请客送礼花了4万多,

账上查不到,发票被他毁了,

应视为毁灭凭证,贪污公款。”

这些人万万没想到,

在跟县委书记当场对质中,

曹德旺拿出了全部原始发票。

在做汽车玻璃35年中,

有人向市里举报过他贪污,

有人向省里举报过他贪污,

有人向中央举报过他贪污,

但市里、省里、中央都派人来调查了,

没有查到曹德旺一分贪赃。

曹德旺有一句名言:

“我没有收过一盒月饼,也没有送过一盒月饼。”

就因为正心,他才没有翻船。

 12 

第八个心,是专心。

1993年6月10日,

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在A股上市了,

他募集到了2亿资金。

拿到这笔钱后,

曹德旺投资了多个行业,

IT、贸易、装饰、加油站……

这一年,曹德旺去美国谈业务,

没想到被人放了鸽子,

他心里很不爽,

就去游览了福特博物馆。

在博物馆,曹德旺有一个发现:

“1881年,美国就有了PPG玻璃,

现在100多年过去了,

PPG玻璃还是做得很好。

美国的福特汽车也一样。

这说明了什么?

产品不在于多,而在于专。”

回国之后,曹德旺便做了一个重大决定,

“我们的目标就是只做好一块汽车玻璃。”

他把其他业务全砍掉了,

只留下了“汽车玻璃”。

后来福耀能做到世界第一,

全靠曹德旺的这个英明决定,

就跟任正非只做通讯产品一样,

“一招鲜,吃遍天。”

 13 

第九个心,是决心。

2007年,曹德旺观察到:

“大量中小出口制造企业的成本,

远大于税后利润4%-5%。”

于是,曹德旺预判,

“经济萧条将在1-3年内到来,

我估计A股会跌破2000点。”

于是他召开会议,

想关闭4条落后的玻璃生产线,

促进现金回流,并停止投资。

一起开会的人几乎全都反对:

“曹总你太悲观了,

现在A股6000点,

怎么可能跌破2000呢?”

其实曹德旺也不想关闭生产线,

关掉4条生产线,

他个人财产将损失22亿。

但是如果不关闭,

企业将面临灭顶之灾。

所以尽管大家都反对,

但曹德旺还是决定:

“必须得关了这4条生产线。”

一年后,金融危机果然爆发,

A股果然跌到了2000以下,

福耀因为未雨绸缪,

顺利度过了这一劫。

 14 

第十个心,是红心。

有记者问曹德旺:

“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企业家。”

曹德旺说了这样一句话:

“企业家必须要有这样的境界和情怀,

国家会因为有你而强大,

社会会因为有你而进步,

人民会因为有你而富足。”

为什么说曹德旺有一颗红心,

其实就是想说他有一颗中国心。

为了祖国能因自己而强大,

他决不移民,

“如果我们曹家移民,中国就没有汽车玻璃了。”

为了社会能因自己而进步,

他每年都捐款,

至今已捐出了近120亿财物。

为了人民能因自己而富足,

他坚持给股东们分红,

他从A股募集了6.96亿资金,

但股息却发放了129.16亿,

是募集资金的18.56倍,

真正实现了分红大于募集,

是A股唯一一家现金分红超过募集资金15倍的上市公司。

所以,有人才会说:

“中国只有两个企业家,

一个叫任正非,

一个叫曹德旺,

其他的都是商人。”

这句话看似有点太过了,

但从某种意义上说,

曹德旺完全配得上这句话。

l
libra_king_21
1 楼
: 奸狗,见一次骂一次
斷╱╄嶂掫義
2 楼
感情中国是在有了这两个人后才有企业家这个称呼?小便有常识么?
中国海军
3 楼
曹德旺不知道,另外一个是黑心资本家,拿员工当机器,没人性,老色棍,专睡女秘书,第三任老婆跟小女儿一样大,比大女儿还小,人伦倒置
游街示众
4 楼
任正非就算了,曹德旺是个人物
打狗砖家
5 楼
这标题做的太那个了吧? 对曹德旺本人没意见,但作者为了抬高就把任正非拉来做标杆。然后留园狗反过来说老任不配,曹德旺才是一把交椅,这一循环逻辑无解啊。
麦克彭斯
6 楼
对不起你是傻逼
q
qiaoba
7 楼
任是无官衔的政治家。
m
moshan
8 楼
任正非是企业家又是红色政治家。他的企业有政治任务。
西
西安以东
9 楼
难道 能力之外资本为零的香港居民 李晓琳不算企业家吗?
c
crossrapids
10 楼
可能夸大了,不过他面相善
m
moshan
11 楼
这边的跟帖说明了,如毛泽东说,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l
lstboy76
12 楼
必须承认曹德旺的能力!!!但也要知道他的弟弟是谁!!其实全世界都一样!比尔盖茨没有他妈 微软能拿下ibm的合同么?
c
chingapore
13 楼
还有一个董小姐
中国海军
14 楼
原来如此,所以房事龙说过,没有哪个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如如不动
15 楼
挺好的人
发棵游
16 楼
中国只有两个企业家, 一个叫胡雪岩, 一个叫盛宣怀。
阿笔山
17 楼
听说他弟弟靠他才当上的副省长
北美土狼
18 楼
: 请问任正非吃你的还是喝你得了,还是肏了你妈或者你老婆?都没有吧,他做了什么缺德事?就是因为他直面和美国干你妈逼的看着不舒服。
s
skyfall
19 楼
任正非?和他妈的百度一样恶心无耻
X
Xmaniac
20 楼
这篇在无意之间把土共的罪孽明明白白的写了出来!还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真的要算,馨竹难书! 污毛们咋没看出来,还是大意没给屎盖上?
K
Kfcburger
21 楼
这么不要脸的小编,一个是北京中南海直属的超级赵家人,一个是福建当地官场莆田系派的闽商和白手套。没有背后的靠山他们能够混到这地位?我呸
l
laolilili
22 楼
🖕🏿🖕🏿🖕🏿
一尘大师
23 楼
这个标题赞成。 其它有名的“企业家”,都没有情怀,只是个赚钱的,品格上赶不上大多数普通老百姓。
魏习加
24 楼
在中国,很多企业家有气。我投入身家,担着各种风险(市场风险,资金风险,政策风险,生产风险,员工风险等等),要养活员工,要养好产房设备,固定开销已经是一堆,还要应付天灾人祸(台风/跳楼/疫情什么的),要是大家都依法纳税也还好,但多数人都偷逃税,我要照章纳税,就得破产。因为多数人都偷逃税,政府为了保证税收,就把明面上的税率订得较高,就像我们买衣服,人人都想只出五折的价格,所以商家就把标价故意放高高等着你砍,偶尔遇到不猛砍的冤大头,那就是意外之财啦。因为不偷逃税就不能活,这已经变成了业界“潜规则”,也意味着我的蛋蛋被官员们牢牢捏在了手里(他们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我偷逃税 - 否则我的企业活不到今天),就像据传有个时期,政府放纵官员们贪腐,再将把柄握在上级手里,敢不听话的,就直接抓掉,一抓一个准,哪个也跑不掉。 但总有一些牛公司,利润够高,他们照章纳得起税,或因为产业政策照顾,或因为有高科技光环,或因为是出口大户,种种因素,使得他们能够享受减税/退税,能够遵纪守法的活得好好的,也因为他们是就业/创税大户,因此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和保护,一帮吃拿卡要的大鬼小鬼们奈何不了他们。这样的企业主是有底气的,他们的合法收入就已经够高的了,用不着再去搞什么歪门邪道,所以他们敢于去跟大鬼小鬼官员们硬刚怒怼。大概曹德旺就是这样的一个老板。任正非其实更有底气,但又是另外一个境界了。 但这样的牛老板们毕竟是少数。多数苦苦挣扎的中小微企业老板们,依旧得强忍着一肚子气跟大鬼小鬼官员们堆笑塞好处。等到他们相信自己不可能成为曹德旺,不可能成为马云,任正非时,只需一根稻草飘到他们身上,他们就会带着小姨子跑路(如果有的话)。亲自跑路之前,家人和财产,大都已经转移出去了。在国内继续投资扩大再生产?那得有多大的心啊。反正心大的年轻人多了去了,也不少我一个,不缺我那几千万。我相信国内的营商环境,产业环境,创业环境,这些年来应该还是有一些进步的,特别是在一些中心经济区。但我也相信,路还很长很长。政府管得太严,就给地方大小鬼们太多权力寻租的空间;政府管得太松?资本家的刁民脾气一上来,税钱又收不上来了,资本还会把贪婪的手伸进公权力部门。纯金融资本在产业界的投机追逐,也会像除草剂一样把一个个行业整个的毁掉 - 这应该是另外一个话题了。营商环境,官商关系,产业政策这些经济领域里的腐败现象,对于国家的危害,可能比纯粹的买官卖官钱权交易还要大(当然他们也一定是相辅相成的)。这才是动国本。相比之下,什么“政治安全”,在一些情况也不过是“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对屁民对经济可能没有多大影响(有时政治安全是与经济管理的路线斗争结合在一起的,这个另当别论)。
现实中讲逻辑
25 楼
其实题目应该改成:中国有两个大企业家、一个是慈善企业家曹得旺;一个是流氓企业家任正飞!或者说:世界上最大的俩个华人企业家李嘉成任正飞有一个共同点—-心黑!
壮男
26 楼
100多亿真金白银捐了,没法否定。
飞翔的鱼头
27 楼
打官司把自己的员工送进监狱
s
studio
28 楼
呵呵,全世界就只有美国人贼喊捉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