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PO成全球顶级 2022募资金额超华尔街2倍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6月25日 9点41分 PT
  返回列表
68046 阅读
14 评论
观察者网

【导读】 2021年3月25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最终修正案,影响到诸多在美国挂牌的中国企业。华春莹当时指出,美方严重扭曲美国自己一向标榜的市场经济基本准则,也剥夺了美国投资者和美国公众分享中国企业发展红利的机会,到头来只会损害美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地位,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

今年以来,中国(内地)市场的新股上市募资金额是华尔街的两倍多。

研究机构Dealogic数据显示,今年中国(内地)首次公开发行(IPO)募资总额高达近350亿美元,而整个美国华尔街仅为160亿美元。

《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英国《金融时报》6月20日报道称,中国股票市场的融资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7%,这使中国股市跻身全球前列,同时与世界其他地区形成鲜明对比。由于俄乌冲突、通胀飙升和全球主要央行加息等因素引发市场动荡,许多企业的上市计划被迫推迟,全球其他地区的IPO筹资规模同期下降了80%。

银行家们表示,中国企业IPO热潮的部分原因是中国政府希望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而特别关注被认为对经济增长和与西方竞争至关重要的行业,包括可再生能源、半导体和其他高端制造业。

2022年全球IPO募资金额示意图(单位:10亿美元)

一位常驻上海的股本市场(Equity capital markets)银行家表示,政策制定者推动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上市,并“促使企业在市场复苏之际寻求估值更高的上市,这样它们就可以募集更多资金来扩大生产,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对这些“战略行业”的关注也使中国内地市场的IPO流动的转变。在今年逾130只新股中,只有24只在上海和深圳的主板上市,而近80%的募资金额是在上海科创板和深圳创业板市场实现的。

今年以来,与半导体相关的企业已在科创板募得逾66亿美元。今年1月,从美股回A的晶科能源通过科创板募资近16亿美元,成为今年以来中国内地规模最大的IPO。

即使在上海因疫情“封城”期间,中国每个交易日也有不止1宗IPO发生,从4月初到5月底,共有47只新股发行,筹资逾87亿美元。

由于中国的IPO监管规定会提前很长时间锁定股票的上市日期,一些获批在封城前夕或封城期间上市的公司不会改变IPO计划。香港金利丰证券(Kingston Securities)研究部董事黄德几(Dickie Wong)表示,“如果其中一些公司已经处于(IPO过程的)最后阶段,封城实际上不会影响它们的上市计划。”

《金融时报》还提到,今年中国(内地)股票发行增长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政府从大约一年前开始收紧了科技和互联网企业的监管措施,打乱了一些企业此前赴纽约或中国香港市场融资的计划。

但《金融时报》在报道中没有提到的是,美国政府持续对“中概股”进行的持续打压。

2021年3月25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最终修正案,影响到诸多在美国挂牌的中国企业。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当时就严正指出,美方此前颁布含有明显歧视中国企业条款的所谓“外国公司问责法”,完全是对中国在美上市企业的无理政治打压,严重扭曲美国自己一向标榜的市场经济基本准则,也剥夺了美国投资者和美国公众分享中国企业发展红利的机会,到头来只会损害美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地位,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

此言一语成谶。

2021年12月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2日修订完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相关的信息提交与披露的实施细则,要求在美上市中资企业披露更多信息,使众多“中概股”应声暴跌。融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林菡律师当时对观察者网指出,在当下的监管环境下,“中概股”回内地或赴港上市会成为企业更多考虑的选项。

实际上,更多优秀的中国企业早就未雨绸缪。《金融时报》报道中提到年初“回A”成为今年国内最大一宗IPO的晶科能源,其副总裁钱晶早在2020年10月就向观察者网表明了回归A股的意向。钱晶当时表示,美国资本市场偏好各种概念股,只要有好故事就可以支撑估值,对于制造型企业,毛利率永远比较稳定,市场看不到波动,投资人无法在中间不断赚取波动的差价,……制造业企业在美股是不受欢迎的,是会被非常低估的。

晶科能源“回A”以来的走势图

“在即将进行IPO的私营企业中,存在一种趋势,”总部位于上海的一家国际公司的一名IPO律师向《金融时报》表示,“这些企业以前肯定会寻求在中国香港或美国境外上市——其中一些企业现在正更认真地考虑在内地上市。”

开心小黄人
1 楼
1450的任务是忽悠西方的
诚聘板主
2 楼
》》》研究机构Dealogic数据显示,今年中国(内地)首次公开发行(IPO)募资总额高达近350亿美元,而整个美国华尔街仅为160亿美元。 中国企业来美国上市,美国被坑的够呛。现在全回去中国坑爹,好事。 --------------------------------------------------- “今后中国公司要去美国‘割韭菜’,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中国监管机构上周六(10日)进一步收紧对互联网企业国外上市的要求后,有网民发出了这番感叹。中国国家网信办当天公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其中要求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必须通过网络安全审查后方可赴国外上市。 这条新规,无疑让想要赴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陷入左右为难的窘境。为了获得高估值,上市企业都希望用户越多越好;但如果越过100万这条红线,又意味着要面对更严格的监管。 年活跃用户接近5亿人的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正是因为触及监管红线,本月来接连受到重锤。上市两周股价已下跌近四成,大批美国投资者也跟着遭殃。各方消息显示,多家中国企业已暂缓或取消赴美上市的计划。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中国监管层限制互联网公司赴美上市,反倒避免了美国股民被近年来蜂拥上市、良莠不齐的中概股“割韭菜”。 中国股民把不成熟的股票投资者戏称为“韭菜”,因为这种作物长势迅速,种植后不久就能收割,之后还能继续生长,就像不断追逐网红股票、吃亏后仍不长记性的股民一样。而被中概股坑过多次的美国市场,在部分中国民众看来就是一片“韭菜田”
理查
3 楼
可惜,习包子拍脑门式的监控方式,把外资都吓跑了。
H
Hegal.zhang
4 楼
观察jb网不去观察包子的jb在经济领域开始胡言乱语了?愧对中南海听床师的称号啊
c
cantonese
5 楼
中国或成最大输家😂
e
evision
6 楼
挺好,就都在A 股上市得了
h
hyz000
7 楼
啥时候拿出普通人民生活水平来比比
x
xietiao
8 楼
a股圈钱全球第一1
1
13MJK
9 楼
中国就是个龟儿子,援助俄爹入侵乌,又帮美爹搞经济
望和平
10 楼
🧎‍♀️狗忘了吃藥
大师兄的金箍棒
11 楼
顶级镰刀,割韭菜能力世界第一
随意岁月
12 楼
去年世界股市跌幅,香港第一,大陆第三,都进3甲,震惊世界。
狼王2
13 楼
2倍多是指金额吗?解释下为啥大A还是3000多点?
o
octane
14 楼
大都是打算一上市就撤退的,真正技术公司很难实现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