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酸!太原公交不让导盲犬上车,狗狗倒地哭泣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1969年12月31日 16点0分 PT
  返回列表
78717 阅读
70 评论
英国报姐

今天微博上的一个新闻,让人看了真的非常生气。事情发生在太原。一位交警假扮盲人,带着导盲犬想要上公交车。结果在车门口就受到了司机的阻拦,说狗不能上车。不论盲人如何解释太原固定导盲犬可以上公交车,也没有用。

并且,司机和一部分乘客,还联合起来奚落带着导盲犬的盲人。

“万一咬到人我怎么负责?”

“我就问你下不下!”

“让你不要坐,非要耽误大家时间”

简直让人气愤到极点。

根据新闻描述,被赶下车的导盲犬最后还趴在地上哭了。

去年在知乎上见到一个问题:目前中国人民生活的便捷程度是不是世界第一?

下面赞数最高的回答,是一位残疾人的儿子。

他说自己曾经试图开车带自己的父亲去商场买鞋。从停车到进入商场有好几个入口,每一个轮椅都没法挤进去。最后只能收起轮椅,背着父亲进入商场。

那一次,他给自己父亲买了4双鞋,因为他觉得以后不可能再带父亲来逛商场了。

中国人民生活便捷吗?

我想,如果你身体健康,没有残疾,家境中产以上,住在城市里面,那便捷程度和发达国家相比,肯定是不差的。

我们有这么发达的电子支付,有高铁网络,网上购物这么方便…

直到,你和那位答主一样,身边重要的人成为了残疾人,你才会去有意识开始注意,我们生活中对残疾人不利的地方。

比如满是陷阱的盲道,这个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

比如缺少坡道入口的建筑物。尤其是很多商场,公共区域,为了加强安保各种铁栏杆石柱子,坐轮椅的顾客根本进去不了。

也难怪在中国各大城市里面很少能见到残疾人了。

对于国外发达国家残疾人设施的普及,相信报姐不必多谈,大家已经知道的很多了。

欧美的公交车、地铁大都有针对轮椅的优化。尤其是大巴车,有专门的工具把轮椅抬上大巴。整个过程残疾人都不用下来。

(图源:montreal gazzet)

日本的盲道,都修进了建筑物里面,是盲人可以依赖的导航工具,而不是简单的摆设。

其实对于盲人的便利,还远远不止于此。

比如美国有很多电影院有专门针对盲人的辅助设施。他们看电影的时候会带上专门的耳机,里面是由专人制作好的辅助音频,会在电影没有台词的时候描述电影的画面。

(图源:Youtube)

美国的导盲犬也会有专门的看电影训练,比如下图训练师拍到的导盲犬学习如何看电影(的时候不发出声音)

(图源:reddit)

这些设施,让很大一部分残疾人不需要帮助,就可以一个人像正常人一样有尊严地生活。

报姐想要指出上面那个例子的一个很重要的点:

它不是一家盲人电影院,而是普通的商业电影院,主要客户是普通人。而不是一家专门给盲人放映电影的电影院。

这就是他们对待残疾人的理念:盲人首先被认为是普通人,有权力也应该和其他顾客参与一样的项目,做一样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去帮助他们做到这些。而不是把他们当作和普通人不一样的群体特殊对待。

而让残疾人便利地生活,仅仅只是文明社会对待残疾人的第一步而已。让残疾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接受高等教育,与普通人在职场上公平竞争,不受歧视,才是更高的境界。

报姐在YouTube上follow过一个美国的残疾人,可以说真的被他的生活经历所震惊到了。

这位老哥Tommy Edison从出生开始就是盲人。美国有专门的盲校,里面教授的课程和普通学校是没有区别的,也可以照样申请大学。而如果家庭选择,孩子也可以上普通的公立学校。

Edison的母亲就坚持让自己的孩子上普通的公立小学,她的理由是自己的孩子没有认知障碍,所以可以上普通小学。结果,Eddison就和正常孩子一样从幼儿园一直上到了大学。

值得注意的是,Edison现在应该是中年的年纪,推测他上学的时候应该是六七十年代,四五十年前了。

他所有的教材都是盲文,和其他孩子的课程一致。并且他是一边上学,一边学习盲文的。

四五年级之后,他有一个专门的盲文老师帮助他学习。模式是这样的:他每天用一台盲文打字机写字,写文章(对盲人来说盲文打字机比普通打字机容易很多)。然后这位老师就把他的盲文转录成普通文字,交给科任老师打分。

他还有一个“行动老师Mobility Teacher”领着他转遍了学校四周,让他有一个人能在学校里活动的能力。

这么多工作,就为了这一个学生和其他人一样。

初中的时候,他转到了一个更大的学校。和其他同学一样,他有自己的密码箱用来放自己的东西。

Edison没有因为是盲人就受到任何优待,老师还是一样会叫他,他每天收到的作业也和别人一样。唯一的不同,可能是他不能上课记笔记,因为他的那台盲文打字机的声音实在太大了。

(图:高中时期的Edison)

上高中的时候, 因为是私立高中,所以没法让政府指派盲文老师帮他转录作业,所以Edison学习使用了正常的打字机。

高中是寄宿制中,Edison和普通孩子住在一起,也交到了很多好朋友。朋友们带他周末出门,一起喝酒,一起过年轻人的生活…

(图源:YouTube)

在他的叙事里面,最让报姐触动的,是他每到一个新的学校,学校的老师都会和他说:我们以前都没遇到过像你这样情况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吧!

学校默认孩子和普通孩子一样,都有接受一样教育的权力。以这个为基础,再想办法克服困难。而不是因为他是盲人,就觉得他和别人不一样。而且是在四五十年前的美国。

也正是因为平等的教育,让美国的残障人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和国内盲人主要就业是按摩和音乐不一样,美国盲人的就业多样性要高很多,律师、程序员这样的工种里面,盲人也能胜任。

彭博社跟踪采访过Jack Chen,他是谷歌法务部门的员工,住在纽约。

他每天拄着盲杖坐地铁,换乘、最后达到工作地点。他的主要工作是给谷歌的各种产品进行法务评估。比如一个新的笔记本电脑出来了,他要评估这个产品在隐私法、知识产权法等方面有没有法律问题,有什么风险。

(图:办公室里面的Jack)

Jack Chen说:总有人问我作为一个盲人在工作的时候有什么困难。

其实老实说,我很难想到一些真的困难,因为我都已经习惯了。我有很多克服看不见问题的方法。比如看电脑和手机的时候,可以用读屏软件。

Jack所说的读屏软件一般操作系统,比如IOS/WINDOWS都会自带,可以把屏幕信息全部读出来。这样就可以使用大多数的app了。这一套系统大多数国内用户也能用到。

一位网友描述了他看到的盲人同学使用Ipad的样子:

“我初中的时候有一个盲人女同学。我有一次看她使用ipad。屏幕是全黑的,她凑近ipad听声音。她每操作一次,siri都会回复。她按屏幕的速度很快,我看不出她在做什么。”

谷歌、微软等大型公司都有自己的产品准则,其中之一,是要给残疾人制作专门的辅助设施,保证他们能用自己的产品。

2017年,微软的一位软件工程师在发布会上展示了盲人编程的方法。

他自己就是盲人。在讲台上,他通过各种语音的帮助,飞快地输入程序,很快就完成了一个能说“Hello World”的小程序。

根据一份2016年我国的残疾人研究问题报告,我国目前的残疾人就业现状非常严峻。残疾人就业率只有17.79%。这个数据在美国,是30%-40%左右。

而且中国盲人人数最近一直都在下降,因为产业升级,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导致缺乏教育条件的残疾人很难得到聘用。

报告中罗列出来残疾人所面临的问题是:就业渠道单一,仍然以音乐行业与按摩师为主。其他比如心理咨询、客服等虽然有增加,但还是极少数。

其次,就是就业层次很低。主要原因是盲人几乎没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盲校虽然理论上来说与普通学校一样,但实际上教学质量堪忧,并且从很早的时候就绑定孩子未来的职业生涯:调音与按摩。文化课只是敷衍。

我国的盲人的确可以参加高考,也有翻译成盲文的高考试卷。但一来,接受盲人学生的大学实在屈指可数,只有少数专业对盲人开放。

二来,参加这个考试的人,每年也就两位数

2019年,全国,只有10个人。

一个社会包容残疾人,从经济角度来看,可能是不划算的。但是,很多国家仍然会选择去做,因为这是我们之所以是文明社会的本质原因。

知道这很老套,但是伯尼桑德斯曾经说过:衡量一个文明的发达程度,不是看它有多少富翁,有多少核弹,而是看他们如何对待自己的残疾人。

如何对待?就是把他们当做是普通人,有权力去做普通人能做的事情。在这个前提下,如果他们在生活中因为残疾有困难,尽力去帮助他们:设立盲道、找人翻译盲文作业、帮助他们上课…

而不是把他们定性成只能做特定工作的、残缺的非正常人,从一开始就规定好了他们在“主流”社会之外。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残疾人设施疏于建设,因为社会潜意识里就没觉得公共区域是残疾人应该出现的地方。

对盲人的帮助,不是强者对弱者的一种怜悯和施舍,而是我们维护社会公平,保证人人平等的一种根本要求。

诚然,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肯定比不上美国。

但是,在力所能及的方面,还是希望我们所有人,可以展现出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尊重。

就从允许导盲犬上公车开始。

h
han89012
1 楼
很简单啊(●—●) 身体不便的人去欧美发达国家生活不就好了吗。
s
saaying
2 楼
先讓文明人當了領導,然後才會有文明措施
o
oxxoxx
3 楼
中共国就是个笑话 搞笑第一
真是服了你们
4 楼
我国的便捷都是建立在相互剥削的基础上的。 各种手机支付背后是无数996的程序猿。 各种便捷送餐背后是玩命的送餐员。 反正就让中国老百姓互相剥削来创造美好生活的假象。 国内所有生活的便捷都是另一群人被剥削的产物。 除此之外,需要政府出资的利民设施,不是用来贪得,就是收费项目。
c
caganer
5 楼
What a "beautiful" country
刚钢缸
6 楼
文明的程度还差着等级,国内现在最火的小说叫三体,信仰丛林法则弱肉强食
a
ak47a
7 楼
有些地方,有些事情,要由国情而定,不能盲目照搬外国的例子。
萊茵舞
8 楼
哈哈。對頭。
慈禧小学毕业善于权术
9 楼
白痴文章 狗狗倒地哭泣,作者脑子有屎吧,正常一点描述不会吗?
凭本事坑爷
10 楼
发达国家与富裕国家的区别在于社会愿意为弱势群体提供多大的公共便利
t
tuitui
11 楼
: 没见过狗哭吗? 你没见过就是骗人?
天临
12 楼
给你个机会,好好算算 现在哪里的病人多。
吕洞宾怕狗
13 楼
在中国,政府没把弱势群体当成人
英国流氓
14 楼
中共统治下 几亿脑残粉。。。 世界第一
曾祖爷爷
15 楼
国内人的“交朋友”就是你在哪?干什么?一年挣多少钱?从而判断是否此人对自己有利用价值。人与人之间就是个互相利用,甚至是互害关系。
S
Shaoxian
16 楼
中国的文明程度还差很远
啥也不怕
17 楼
小骗自己哭了
s
sutter
18 楼
这个操行还想着领导全球?!
v
voila660
19 楼
确实.但是如果你没有武器,没有科技,没有军队. 你连文明的资格都没有.
B
BaysideLord
20 楼
从军事角度来讲,世界上只有俄罗斯和美国比中国强。但中国的文明程度可比很多国家都差。
v
voila660
21 楼
导盲犬不是天生的. 是过过人训练的,并达到要求才能成为导盲犬. 看一眼当然认不出导盲犬. 就算认出导盲犬了. 司机又不是律师,他们怎么知道有导盲犬可以上车的政策. 就算知道了,司机只是遵守公交公司的规定. 公司规定狗不能上车就是不能上.
a
abc868
22 楼
这就是共产教缺德之教育恶果。缺道德非共产党莫属。
p
p13709413
23 楼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中国还要向西方学习二十年
v
voila660
24 楼
比导盲犬可以不可以上车,确实差. 比发动的战争数量,和比给别的国家带来的伤害,比媒体造谣. 那是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了.
l
lovepark1
25 楼
这就是西方的软实力
无聊女人
26 楼
中国是对残疾人最不友好国家。
朴诚幸
27 楼
国家规定是可以让导盲犬上公交,进商场的,普通民众不懂工作犬和宠物的区别
n
netll
28 楼
我就是残疾人, 在中国美国都生活过很长时间 1. 对残疾人的便利程度, 其实根本是取决于"经济水平". 其他方面, 人的素质, 美德等等, 都是"经济水平"的另外一种表现, 根子还是在"钱". 2. 从"经济水平好了", 到"xx", 这其中, 有很长很长的时差. 这里xx可以替换成很多东西, 比如, 残疾人被平等对待, 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国民素质提升, 护照哪里都可以去, 法制水平, 等等. 并不是我们想象, 经济水平好了, 马上就可以达到xx了. 美国对残疾人的便利程度, 我研究过, 一直到1960, 1970年代, 才有明显改观. 另一方面, 美国1890年代, 就是世界经济第一了. 这同时反应了另外一个问题: 中国人现在普遍的太急躁, 想着今天经济好了, 明天就xx
c
cbyyz
29 楼
英国报姐终于说点人话了
l
lemoncake
30 楼
中國人的素質有待提高。
q
qeeee
31 楼
把狗当亲爷爷,对同类却视而不见才是未开化狗素质的人口,楼下骂中国人的都做到了
i
ichbinhier
32 楼
这一点中国和西方无法比,差的不是一点点
阳光俊男
33 楼
中国人不需要导盲犬,共产党给你指方向。 西方人不信中国价值观,才需要导盲犬。
毛毛羊
34 楼
设施落后还是其次,对残疾人根深蒂固的歧视更可怕
u
ukk
35 楼
再多钱还是落后!
铗归来
36 楼
老美人好
天使与恶魔
37 楼
残联应该为盲人的权益出头,不然要你们这些健全人在残联干啥,领钱不干活,什么东西!
P
PRChina
38 楼
乱碰的键盘侠素质也不高。要仔细读文章,“一名交警假扮盲人”,这说明政府部门已经开始整治。人民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网上的键盘侠本身就说明公民素质教育还有很长的路
X
X去年买了个表
39 楼
从政治环境,到社会风气,到学校教育,再到家庭影响,哪一环都有或大或小的问题。这并不是人心不古,而是良心泯灭,道德沦丧的渐进过程。公德和素质抵挡不过金钱和利益;一味追求物质虚荣,所谓笑贫不笑娼,难道不是畸形变态的价值观?那些主动被洋垃圾屌的大国女人们,现在也都过的不错嘛……新中国以来,大家很多时候都一起跑偏而不自知。
r
reporter1228
40 楼
可怜的狗狗, 幸好主人不受大统领管, 否则说不定消毒液已经注射完了然后在地上流着泪的安乐死了
a
angelkilier
41 楼
不让导盲犬上车其实逻辑是很简单的。不让上,司机没责任。让上,如果万一有事儿,司机倒霉。 国内经常有这种出了事各打五十大板的事情。责任划分不清造成所有人都秉承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原则来办事。结果谁也不愿意做可能会多担责任的事情。
y
ymst
42 楼
物质上还需要扶贫呢,精神上的扶贫先放到以后再说吧
江南游侠
43 楼
还是得经济发展和素质教育同时进行,但经济发展还是首要条件,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素质教育才会跟上。试想饭都吃不饱哪里顾得上导盲狗粮?中国毕竟是发展中国家,只能一步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