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来自公众号@大忘路的文章《欧洲有多少个十里堡》挺火,不少人开始重新观察、讨论起了身边的筒子楼。有人喜欢,觉得复古;有人讨厌,觉得它们年老色衰。不论对它们的观点是怎样,在东亚,除了中国的筒子楼,类似的建筑有日本的团地、韩国的板子房、还有我国香港地区的公共屋邨。
虽然这些建筑形态各异,但却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
它们都是结束战争后的东亚,进入经济高速发展周期,面对城市人口膨胀带来的诸多问题,政府发起的公共住宅计划。
如今,时过境迁,虽然这些建筑群很多已经衰败,甚至成为了新的难题。但这些房屋却为东亚带来了现代化住宅和生活方式,以及一辈人的光荣与梦想,这个梦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居者有其屋。
《鲜榨周刊》在未来会陆续跟大家聊聊东亚公共住宅的故事。本期,我们先聊聊日本的团地住宅。
团地,是日语词汇集团住宅地的简称,泛指密集住宅区。
从昭和初年开始,伴随着日本城市化,这一概念便已经开始出现,比如在1939年《面向劳动者的集团住宅地计划》中,这个词汇便被反复提及。
战败之后,面对住宅短缺,大量人口进入城市讨生活的状况,日本推动了新的住宅政策,其中包括针对中高收入群体的住宅金融公库、一般收入群体的公团住宅以及针对低收入者的公营住宅。
随着公团住宅和公营住宅的大量供应,团地一词便广为流行。
为了减少成本,快速生产,所有的公共住宅都会采取标准化设计。
由于发动侵略战争,日本本土遭遇大面积轰炸,无条件投降后,面对一片焦土,日本政府用应急简易住宅来应对迫在眉睫的住房危机——这种由木板拼接而成的建筑,制造简单,但面积不大,只有21平米,仅对厕所做了空间区分。
不过由于木制建筑存在大量隐患,很快就被钢筋水泥土搭建的建筑替代,1947年建成的东京都营高轮公寓就是现代日本的首个团地住宅。
在出现首个团地公寓之后,日本建设省开始正式推出团地住宅标准设计,并在全国推广。
所有的标准设计方案均以年份命名,比如1949年就有三种不同面积大小的方案,如49A、49B和49C。
最值得一提的是1951年推出的51C方案,该方案打破了日本过去在就寝处用餐的习惯,做到了食宿分离,影响至今。
1955年,日本住宅公团成立,开始了团地住宅的疯狂建设。
在建设之前,该组织特意前往了苏联治下的莫斯科,从低成本高效率的赫鲁晓夫楼中汲取灵感,实现在了日本的团地,这也是为什么团地建筑的外观和全球的赫鲁晓夫楼都有相像之处的缘由。
虽然站在今天回望这些住宅,会觉得它们有些乏味,甚至是简陋。但在当时,这种房子却代表着一种梦想生活。
昭和时代中产生活的梦想模版,就是离开乡下,来到东京、大阪、名古屋这样的大城市,进入一家公司成为上班族,然后再买上一户团地住宅,结婚生子,幸福美满。
在上世纪中期,在团地生活的人多为在大企业、政府机关上班的年轻小家庭,生活方式也趋于西化,消费力强大。
因此,在《国民生活白皮书 昭和 35 年版》中,政府将团地族视为生活型态转变的典型代表。
基于此,日本加速团地房地产事物的开发,皇室成员也持续前往各个团地游走视察。
不过,团地建筑终归不是日本人所希望的终极空间,人们渴望的终究是带有庭院的房子。
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团地住宅的地位也随之下降。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挣到足够多钱的人开始搬离团地,住进自己带有花园的房子。
另一方面,团地住宅也趋于饱和,到了1973年,日本的住宅数量已经高于居民户数。
在这样的背景下,团地成了被瞧不起的居所。团地族的身份,从精英变成了被压抑在水泥房子里不得脱身的贫苦人,情色影片和恐怖片也开始拿这里当做了剧情背景。
随着上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的到来,那些来不及攒到足够多钱的日本人,和这些衰老的住宅一起被困住,直至走进人生终点。
如今,日本政府实施了很多政策,试图恢复团地住宅的活力,可对于一个衰老的国家来说,这并不容易。
至少,截至目前,如果你在街头提起团地住宅,得到的回复大概是:
“那是低收入者的生活区。”
可是,它们曾经是一群人和一个国家对于生活想象的起点。
最近一篇来自公众号@大忘路的文章《欧洲有多少个十里堡》挺火,不少人开始重新观察、讨论起了身边的筒子楼。有人喜欢,觉得复古;有人讨厌,觉得它们年老色衰。不论对它们的观点是怎样,在东亚,除了中国的筒子楼,类似的建筑有日本的团地、韩国的板子房、还有我国香港地区的公共屋邨。
虽然这些建筑形态各异,但却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
它们都是结束战争后的东亚,进入经济高速发展周期,面对城市人口膨胀带来的诸多问题,政府发起的公共住宅计划。
如今,时过境迁,虽然这些建筑群很多已经衰败,甚至成为了新的难题。但这些房屋却为东亚带来了现代化住宅和生活方式,以及一辈人的光荣与梦想,这个梦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居者有其屋。
《鲜榨周刊》在未来会陆续跟大家聊聊东亚公共住宅的故事。本期,我们先聊聊日本的团地住宅。
团地,是日语词汇集团住宅地的简称,泛指密集住宅区。
从昭和初年开始,伴随着日本城市化,这一概念便已经开始出现,比如在1939年《面向劳动者的集团住宅地计划》中,这个词汇便被反复提及。
战败之后,面对住宅短缺,大量人口进入城市讨生活的状况,日本推动了新的住宅政策,其中包括针对中高收入群体的住宅金融公库、一般收入群体的公团住宅以及针对低收入者的公营住宅。
随着公团住宅和公营住宅的大量供应,团地一词便广为流行。
为了减少成本,快速生产,所有的公共住宅都会采取标准化设计。
由于发动侵略战争,日本本土遭遇大面积轰炸,无条件投降后,面对一片焦土,日本政府用应急简易住宅来应对迫在眉睫的住房危机——这种由木板拼接而成的建筑,制造简单,但面积不大,只有21平米,仅对厕所做了空间区分。
不过由于木制建筑存在大量隐患,很快就被钢筋水泥土搭建的建筑替代,1947年建成的东京都营高轮公寓就是现代日本的首个团地住宅。
在出现首个团地公寓之后,日本建设省开始正式推出团地住宅标准设计,并在全国推广。
所有的标准设计方案均以年份命名,比如1949年就有三种不同面积大小的方案,如49A、49B和49C。
最值得一提的是1951年推出的51C方案,该方案打破了日本过去在就寝处用餐的习惯,做到了食宿分离,影响至今。
1955年,日本住宅公团成立,开始了团地住宅的疯狂建设。
在建设之前,该组织特意前往了苏联治下的莫斯科,从低成本高效率的赫鲁晓夫楼中汲取灵感,实现在了日本的团地,这也是为什么团地建筑的外观和全球的赫鲁晓夫楼都有相像之处的缘由。
虽然站在今天回望这些住宅,会觉得它们有些乏味,甚至是简陋。但在当时,这种房子却代表着一种梦想生活。
昭和时代中产生活的梦想模版,就是离开乡下,来到东京、大阪、名古屋这样的大城市,进入一家公司成为上班族,然后再买上一户团地住宅,结婚生子,幸福美满。
在上世纪中期,在团地生活的人多为在大企业、政府机关上班的年轻小家庭,生活方式也趋于西化,消费力强大。
因此,在《国民生活白皮书 昭和 35 年版》中,政府将团地族视为生活型态转变的典型代表。
基于此,日本加速团地房地产事物的开发,皇室成员也持续前往各个团地游走视察。
不过,团地建筑终归不是日本人所希望的终极空间,人们渴望的终究是带有庭院的房子。
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团地住宅的地位也随之下降。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挣到足够多钱的人开始搬离团地,住进自己带有花园的房子。
另一方面,团地住宅也趋于饱和,到了1973年,日本的住宅数量已经高于居民户数。
在这样的背景下,团地成了被瞧不起的居所。团地族的身份,从精英变成了被压抑在水泥房子里不得脱身的贫苦人,情色影片和恐怖片也开始拿这里当做了剧情背景。
随着上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的到来,那些来不及攒到足够多钱的日本人,和这些衰老的住宅一起被困住,直至走进人生终点。
如今,日本政府实施了很多政策,试图恢复团地住宅的活力,可对于一个衰老的国家来说,这并不容易。
至少,截至目前,如果你在街头提起团地住宅,得到的回复大概是:
“那是低收入者的生活区。”
可是,它们曾经是一群人和一个国家对于生活想象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