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外国社交媒体上流传一张图片,显示大连造船厂内有5艘军舰同时建造,其中3艘为055,1艘052D,1艘状态不明,但是推测为055。如此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让西方国家又羡慕又嫉妒。
▲055导弹驱逐舰,图片来源:网络
大连造船厂拥有百年以上的造船历史,它成立于1898年,最初还是俄国人建立的。后来经守日本,苏联,辗转多次后被新中国接管。1955年,它更名为中国船舶公司,在2005年时和大连新船合并,成立现代化的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大连造船厂有两个主要船厂,一个在长兴岛,一个在市中心。拥有多个干船坞和码头,有340万平方米的造船区域,即使50万吨的大型货轮也可以容纳。
中国的第一艘航母,引进的“瓦良格”号也就是“辽宁”号,当时也是在这里完成改装的。之后其承接的军方造船任务主要就是055、052D,以及部分潜艇产品的生产。民用方面,其可以建造LNG运输船、超大型集装箱船、油轮,也可以生产钻井平台,半潜式平台。如果满负荷运行,一年交付40艘船舶也不成问题。2006年时,船厂的收入就已经超过了100亿人民币,成为中国最大的造船企业之一。船厂设备先进,工人充足,年造船能力150万载重吨,所以同时开工建造几艘万吨级的军舰,对大连造船厂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西方卫星图像,图片来源:网络
从西方公布的卫星图片上来看,4艘正在建造的055中有1艘已经下水,这应该是我国下水的第11艘055导弹驱逐舰。2024年5月28日,第10艘055型驱逐舰已经下水,当时盛传第11艘正在干船坞内组装。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时间,下水也合情合理。下水11艘055,那么我们还需要建造7艘。因为按照中国的相关计划,中国的3大舰队,即北部战区、东部战区和南部战区海军,应该各自准备4~8艘055型导弹驱逐舰,作为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核心护航力量。不过因为辖区面积、任务强度和威胁程度不同,预计南部战区海军的装备数量最多。现有的分配方式是4艘055在南部战区海军,东部和北部战区海军都各自有2艘。
南海战区海军负责南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需要面对的对手,是美国海军第7舰队、日本海上自卫队以及可能随时挑衅的菲律宾、越南,预计还可能补充2到4艘055。北部战区海军的军事压力相对比较小,主要面对的是来自朝鲜半岛方向,美国和韩国可能的联合军事演习。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常驻青岛的“辽宁”号航空母舰,预计可能补充2艘055。
东部战区海军面临着台海方向,有重大任务,预计也可能补充2艘055,为可能参与台海冲突的舰队,提供区域防空和反舰能力。当然了,上述的分配只是推测,根据实际任务的不同,这些军舰甚至可能进行借调或者轮换。制造方面,055的建造分成了两个批次,第一批次的8艘已经建造完毕,现在正在建造的是第二批次。
第一批次的8艘从2017~2020年用了3年陆续下水,从2020年1月份第一艘“南昌”舰开始服役,到2022年12月第8艘“咸阳”舰开始服役,总共用了3年时间。按照这样的节奏,第9艘055型从从2025年1月开始海试,之后很快就能服役。只要服役和建造进度不被拖延,预计到2028年第二批次的8艘就能全部完成生产服役。也就是说到了2028年年末,中国海军将完成16艘055的满编。
一个很有趣的梗是,之前网上有人“钓鱼”,把辽宁大连造船厂说成了“利奥宁州达里安造船厂”,并且称应该“正视差距,继续努力”。这个话应该反过来说,如今真正应该正视差距并且继续努力的是美国了。美国自从冷战结束后就关闭了大量的造船厂,只保留了亨廷顿英格尔斯、通用动力巴斯钢铁、NASSCO这几家。2023年,美国民用造船产量仅占全球的0.13%,基础设施普遍老旧,自动化程度低。比如巴斯钢铁厂的部分干船坞还是建于二战时期。
它们用途单一,大量的工作都需要工人手工完成,而美国的人工成本又非常高,熟练的技术工人更是不好找。因为造船业在美国并不吃香,即使政府为了振兴,给出一般工人30万美元的高年薪,也被认为是妥妥的“夕阳产业”,一开始就不会有人主动选择并长期扎根。
美国造一艘军舰的成本远远高于中国,比如“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的建造成本就超过了20亿美元,一艘“福特”级就超过了130亿美元。而美国每年的军用造船预算也仅有300亿美元左右,根本不支持大规模的建造,所以衰败就变成了必然事件。中国如此强大的造船能力,要说美国人不羡慕嫉妒恨那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但美国一时半会儿想要追赶上,也没有那么容易,甚至可以说已经不太可能了。
4月22日,外国社交媒体上流传一张图片,显示大连造船厂内有5艘军舰同时建造,其中3艘为055,1艘052D,1艘状态不明,但是推测为055。如此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让西方国家又羡慕又嫉妒。
▲055导弹驱逐舰,图片来源:网络
大连造船厂拥有百年以上的造船历史,它成立于1898年,最初还是俄国人建立的。后来经守日本,苏联,辗转多次后被新中国接管。1955年,它更名为中国船舶公司,在2005年时和大连新船合并,成立现代化的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大连造船厂有两个主要船厂,一个在长兴岛,一个在市中心。拥有多个干船坞和码头,有340万平方米的造船区域,即使50万吨的大型货轮也可以容纳。
中国的第一艘航母,引进的“瓦良格”号也就是“辽宁”号,当时也是在这里完成改装的。之后其承接的军方造船任务主要就是055、052D,以及部分潜艇产品的生产。民用方面,其可以建造LNG运输船、超大型集装箱船、油轮,也可以生产钻井平台,半潜式平台。如果满负荷运行,一年交付40艘船舶也不成问题。2006年时,船厂的收入就已经超过了100亿人民币,成为中国最大的造船企业之一。船厂设备先进,工人充足,年造船能力150万载重吨,所以同时开工建造几艘万吨级的军舰,对大连造船厂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西方卫星图像,图片来源:网络
从西方公布的卫星图片上来看,4艘正在建造的055中有1艘已经下水,这应该是我国下水的第11艘055导弹驱逐舰。2024年5月28日,第10艘055型驱逐舰已经下水,当时盛传第11艘正在干船坞内组装。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时间,下水也合情合理。下水11艘055,那么我们还需要建造7艘。因为按照中国的相关计划,中国的3大舰队,即北部战区、东部战区和南部战区海军,应该各自准备4~8艘055型导弹驱逐舰,作为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核心护航力量。不过因为辖区面积、任务强度和威胁程度不同,预计南部战区海军的装备数量最多。现有的分配方式是4艘055在南部战区海军,东部和北部战区海军都各自有2艘。
南海战区海军负责南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需要面对的对手,是美国海军第7舰队、日本海上自卫队以及可能随时挑衅的菲律宾、越南,预计还可能补充2到4艘055。北部战区海军的军事压力相对比较小,主要面对的是来自朝鲜半岛方向,美国和韩国可能的联合军事演习。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常驻青岛的“辽宁”号航空母舰,预计可能补充2艘055。
▲055导弹驱逐舰,图片来源:网络
东部战区海军面临着台海方向,有重大任务,预计也可能补充2艘055,为可能参与台海冲突的舰队,提供区域防空和反舰能力。当然了,上述的分配只是推测,根据实际任务的不同,这些军舰甚至可能进行借调或者轮换。制造方面,055的建造分成了两个批次,第一批次的8艘已经建造完毕,现在正在建造的是第二批次。
第一批次的8艘从2017~2020年用了3年陆续下水,从2020年1月份第一艘“南昌”舰开始服役,到2022年12月第8艘“咸阳”舰开始服役,总共用了3年时间。按照这样的节奏,第9艘055型从从2025年1月开始海试,之后很快就能服役。只要服役和建造进度不被拖延,预计到2028年第二批次的8艘就能全部完成生产服役。也就是说到了2028年年末,中国海军将完成16艘055的满编。
▲055导弹驱逐舰,图片来源:网络
一个很有趣的梗是,之前网上有人“钓鱼”,把辽宁大连造船厂说成了“利奥宁州达里安造船厂”,并且称应该“正视差距,继续努力”。这个话应该反过来说,如今真正应该正视差距并且继续努力的是美国了。美国自从冷战结束后就关闭了大量的造船厂,只保留了亨廷顿英格尔斯、通用动力巴斯钢铁、NASSCO这几家。2023年,美国民用造船产量仅占全球的0.13%,基础设施普遍老旧,自动化程度低。比如巴斯钢铁厂的部分干船坞还是建于二战时期。
它们用途单一,大量的工作都需要工人手工完成,而美国的人工成本又非常高,熟练的技术工人更是不好找。因为造船业在美国并不吃香,即使政府为了振兴,给出一般工人30万美元的高年薪,也被认为是妥妥的“夕阳产业”,一开始就不会有人主动选择并长期扎根。
美国造一艘军舰的成本远远高于中国,比如“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的建造成本就超过了20亿美元,一艘“福特”级就超过了130亿美元。而美国每年的军用造船预算也仅有300亿美元左右,根本不支持大规模的建造,所以衰败就变成了必然事件。中国如此强大的造船能力,要说美国人不羡慕嫉妒恨那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但美国一时半会儿想要追赶上,也没有那么容易,甚至可以说已经不太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