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担心在华侨民的安全
《日本担心在华侨民的安全》是经济类回声报在世界版面上刊登的该报驻东京记者亚纳·卢梭专稿,文章指出一名日本男童在深圳街头被杀事件再次引发了在华日本人社区的焦虑,他们担心自身的安全和经济活动的健康。
文章在开篇写道,周四,这起悲剧成为所有日本媒体的头条新闻。一名10岁日本小学生前一天在深圳街头被一名中国男子刺伤,因伤重过重他在周四上午不治身亡。学童是在母亲的陪伴下,在上学途中,快到日本学校时遭到袭击的,这所学校位于一个许多日本侨民居住的街区,这些日本人是在日本跨国公司驻广东省的子公司里工作。
如果说很快被警方逮捕的 44 岁中国袭击者还没有解释自己的行为,那么在华拥有 10万2千人的日本社区将这次袭击视为又一次反日示威。
多次袭击
近几个月来,发生了多起针对日本侨民的袭击事件。 6月24日,一名中国男子在苏州的一所日本学校的校车站旁边刺伤了一名日本妇女和她的孩子。出于担忧,日本外务省宣布将首次发放 3.5 亿日元(合220 万欧元)的预算,以确保在华侨民的校车安全。在华的日本家长们也表示,他们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在公共场合说日语,也不要再背日本小学生的传统大书包“randoseru”。
在东京,日本企业也指出,最近中国因不明原因逮捕日本员工的人数有所增加。安斯泰来制药集团的一名高管在 2023 年 3 月中国警方被捕,并被单独监禁数月后,在上个月被正式以间谍最起诉。文章指出,自2015年以来,已有17名日本人在中国被捕。 日本大型实业集团的一位高管表示:“从现在开设,我们要求我们的团队在那里要非常、非常小心”。
此外,在华出差的商业人士也不再携带个人电脑或智能手机,因为他们害怕因无聊的理由被传讯或是安全人员搜查他们的设备。外派的高管不再举家赴任。东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生院教授铃木和人指出: “日本的集团公司已经改变了在华的组织结构。他们正在减少外派人员,而是更多地依赖当地的中国高管。”
实际上,在过去的十年中,在华的日本社区已经流失了三分之一的人数。在2012年的鼎盛时期,日本驻华大使馆在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十五万的侨民。文章认为:日本侨民人数的下降是由于中日两国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无法解决领土和历史分歧,以及某些日本在华团体的悲观情绪上升。
对经济增长的担忧
文章称,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日本企业就来了,它们在华的总投资额超过1300亿美元,至今在中国仍有3万家公司。但他们的热情已经冷却。中国日本工商会在 8 月份发表的最新研究中指出,60% 的在华日本企业担心 2024 年中国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45% 的企业表示将减少他们今年的在华投资、或是根本不投资。铃木教授和缓地说: “情况好坏参半,值得注意的是,撤资的情况仍然很少。对于某些行业,特别是建筑机械或半导体生产设备,中国仍是一个充满机遇、快速增长的市场“,但他也承认: “在其他行业,情况要复杂得多,例如在汽车行业,仅靠外国品牌的力量已经不够了”。
文章在最后指出:面对销量的萎缩和中国竞争对手在电动车领域的崛起,日本制造商深受其害,正在大规模削减产能。今年夏天,日产和本田就宣布将分别关闭各自在华的一家工厂。三菱则已在 2023 年底停止了在华的生产。一位日本工业高管低声吐露说:“我们并不是说要退出(中国)市场,但情况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了。”
周五有关中国的报道,还有费加罗报在经济版面刊登了名为《电动汽车:北京徒劳地试图让布鲁塞尔免征关税》的文章,介绍分析了中欧之间马拉松式的经济谈判。指出:欧盟委员会立场坚定。但成员国之间各自立场的分裂正在削弱欧洲。此外在文化版面介绍了正在巴黎吉美博物馆展出的中国明朝金器花瓶。
日本男童深圳遇袭与“偶发事件”:民族主义情绪下的中日关系何去何从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学者指日本男童遇刺身亡事件将使中日关系越走越远。
在广东深圳就读日本人学校的10岁男孩在上学途中遇刺身亡后,社会多方对此事大恸,有学者分析指日本自民党选举当前,此事恐将使中日双方关系越走越远。
周三(9月18日)下午,一名男子在深圳刺伤一名10岁儿童,经抢救无效,男童在遇刺次日身亡。
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林泉忠表示,日本国内对于这件事的关注度极高,且不同程度地表达出了对中国的不信任,和华人打交道比较多的学者和记者亦因此表达极大的“无奈和愤慨”,这也呈现出该事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是“无可避免的”。
“在过去几年里,日本社会一直有流言称日本人去中国会不安全、会被检查、会遭遇不好的事情,这样事件的发生无疑坐实了这个说法,”林泉忠这样表示,同时指出由于此前已有受中方邀请赴中国访学的的知名学者在官方安排的酒店里被警方带走,种种事件使得“尽量不去中国”成为日本社会主流的考虑。
值得注意的是,下周就是日本自由民主党选举,由于现任首相岸田文雄宣布退出,日本新任首相将在下周正式选出。
事件发生后,自民党总裁候选人都纷纷表达了对此事的意见,林泉忠表示目前三位领跑候选人的对华态度都说不上友好,“已经不可能委任亲中人士为外务大臣”。
日本驻华大使馆周四(9月19日)发布声明,表示对这名儿童的死亡“深感痛心和遗憾”,并表示希望中国政府查明真相,呼吁日本侨民留意周围环境。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亦在周四发表讲话,要求中方尽快说明案件实际情况,并痛斥行刺行为“卑劣”。岸田文雄此前担任日本外相期间多次前往中国访问,但上任首相后从未到访中国。
日本外相、日本外务事务次官都表达了对事件的关注和遗憾。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回顾两国“忽冷忽热”的交往史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习近平与岸田文雄互致贺电 中日首脑三年未见面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回顾两国“忽冷忽热”的交往史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 世界领袖悼念“日本战后最重要领导人”中国教育部要求中小学课本改称“十四年抗战”小野田宽郎:在丛林里藏了30年的二战日本军人大井真理子:我看中日“缺失的历史”观察:日本的历史课缺少了什么?
图像加注文字,岸田文雄要求中方尽快说明案件情况。
王毅斥日本在敏感问题采取“消极举措”日本前外务副大臣佐藤正久点评中日台关系大势走向
在周四的中国外交部每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三家媒体问及日本男童在深圳遇刺身亡事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多次强调“这是一起个案,类似案件在任何国家都有可能发生”,同时指出案件正在调查中,犯罪分子将被惩处。
据悉,遇刺男童为日本籍贯,父亲为日本公民,母亲是中国公民。
深圳警方对多家内地媒体多次强调这是“偶发个案”,表示嫌疑人已被抓获,具体动机不明。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周四还表示:“个别案件不会影响中日两国交往与合作。”
事件发生后的次日晚间,在深圳日本人学校和东京街头,深圳市民和海外华人自发献花、点蜡烛进行悼念。
这是今年第二起针对日本人的犯罪事件,早在今年6月24日,江苏省苏州市的一名中国男子袭击一对日本侨民母子和日本人学校校车上的人,市民胡友平拼死相救。彼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也将这件事形容为“偶发事件”。
苏州校车遇袭事件发生后,日本驻华大使馆为胡友平降半旗,日本外务大臣公开表示哀悼。但行刺的这名男子信息始终没有公布,案件至今没有详细细节披露,这也导致深圳日本人学校男童遇刺事件后,民众对政府查案是否会如实公布结果一事持怀疑态度。
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主义情绪
尽管官方还没有对行刺男子的作案动机进行说明,但事发时间9月18日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极为敏感的日期,学者亦指其动机很难不和“九一八”事件联系起来。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此后每年“九一八”时,中国东北会拉响防空警报作为对这一事件的警醒和纪念。近年来,在该节日前后中国当局都会加大宣传,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中日两国在1972年实现邦交正常化,又在80年代迎来外交上的“蜜月期”,中国多个城市和高校均有日本捐赠的代表中日关系友好的“樱花大道”或街道,在每年春季吸引大批市民赏春,日本亦收到中国送养的大熊猫,承接方东京上野动物园外曾大排长龙。
这样的文化交往在近年来多受打击,2005年,中国各地爆发大规模“反日”游行和抗议示威,之后2012年又有钓鱼岛事件后中国各地市民烧毁日产车辆或日本百货公司。
林泉忠对BBC中文表示,他曾以为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但事实是很可惜地看到,“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至今没有实现软着陆”。
林泉忠表示,消费爱国主义是稳固政权、一定程度维护统治合法性和维稳的利器,在过去数十年里,中国政府一直在这样做。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从男童遇刺身亡事件后,政府对媒体和言论的管控和噤声就能看出,反思的声音太大会影响它想要的那个效果。
上海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对BBC中文表示,尽管学校并未在课程纲要里要求加入针对任何国家的“仇恨教育”,但是近年来,她感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逐渐增多。
这位老师表示:“仇日这件事不是我们在教,是学生家长和社会主要在负责对他们的熏陶。一般家长讨厌日本的话,小孩就会跟着憎恨日本。”
在抖音等平台上,“抗日”神剧、短剧、相关视频的传播没有限制,在男童遇刺身亡事件后,还有博主直播前往深圳日本人学校猎奇,题名为“防护严密的日本学校究竟隐藏了什么”的视频收获大量点赞。
图像加注文字,关于“日本人学校”的性质的阴谋论讨论在中国社交平台上大受欢迎(资料照片)。
福岛核废水排放:中国表达愤怒恐是“意在沛公”
而在生活分享平台小红书上,自我介绍为日本人的博主帖文评论区也多为不友好言论,发帖人也往往在收到这些评论后不再更新。
2023年8月末,日本正式向太平洋排放核废水,不久,杭州市民即在杭州日本人学校外砸石头和鸡蛋。
日企的离开和日本文化的淡出
民族主义的直接影响是迫使在华日企、两国文化交流的企业或个人离开中国。
据日经新闻报道,事件发生后,在华日企高度警觉。松下控股允许在华工作的派驻员工及其家属暂时回国或居家办公,回国费用由企业承担。三菱重工、本田等公司也在考虑相应对策。
王子瑜四年前开始成为专业和服着服师,主要工作是为客户按要求搭配和穿上标准和服。
此前在北京工作时,她常被日本老师提醒“尽量不要在外穿着和服”,同行也经常提示她不要在大陆社交软件上发布自己着有和服的相关内容。
图像加注文字,现在在中国着和服、宣传日本文化会招致大量批评(资料照片)。
她本以为只是善意提醒,直到她注册了抖音账号宣传工作,评论区的辱骂从不间断。一条收获近8000条评论的视频下方,仅有几条是夸赞“好看”,其余尽数是指责王子瑜,训诫她不该穿和服。
2021年,福建一女子穿和服做核酸检测被拒绝,工作人员要求她换一身衣服再来排队。2022年,另一名中国女子在苏州街头因穿着和服被警方以“寻衅滋事”带走。
王子瑜说:“我不说我是中国人,我会因为被误以为是日本人挨骂。我说我是中国人,就要因为穿和服被骂得更狠。我在成都穿和服上街买东西,还被人不太礼貌地喊过话。”
在手机上看到中日混血男童遇刺的新闻,王子瑜说她深感痛心,更痛心的是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支持或者“人人都会死,只是被报道或不被报道”言论的消息。常年遭遇不友好评论,王子瑜甚至表示她看完新闻“心有余悸”,因为这把刀也很有可能在过去或者未来的某一天插在她身上。
疫情开始后,王子瑜的很多中日结合家庭客户逐渐离开中国、前往日本定居。今年初,她也逐渐将自己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京都。
在京都,她身边所有看到男童遇刺新闻的朋友和市民都感到很惶恐。
王子瑜说:“我想离开,但不知道去哪。日本马上就要选首相了,看到候选人都在讨论中日问题,我以为没准儿能好起来了,现在看,只会越来越差。”
日本担心在华侨民的安全
《日本担心在华侨民的安全》是经济类回声报在世界版面上刊登的该报驻东京记者亚纳·卢梭专稿,文章指出一名日本男童在深圳街头被杀事件再次引发了在华日本人社区的焦虑,他们担心自身的安全和经济活动的健康。
文章在开篇写道,周四,这起悲剧成为所有日本媒体的头条新闻。一名10岁日本小学生前一天在深圳街头被一名中国男子刺伤,因伤重过重他在周四上午不治身亡。学童是在母亲的陪伴下,在上学途中,快到日本学校时遭到袭击的,这所学校位于一个许多日本侨民居住的街区,这些日本人是在日本跨国公司驻广东省的子公司里工作。
如果说很快被警方逮捕的 44 岁中国袭击者还没有解释自己的行为,那么在华拥有 10万2千人的日本社区将这次袭击视为又一次反日示威。
多次袭击
近几个月来,发生了多起针对日本侨民的袭击事件。 6月24日,一名中国男子在苏州的一所日本学校的校车站旁边刺伤了一名日本妇女和她的孩子。出于担忧,日本外务省宣布将首次发放 3.5 亿日元(合220 万欧元)的预算,以确保在华侨民的校车安全。在华的日本家长们也表示,他们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要在公共场合说日语,也不要再背日本小学生的传统大书包“randoseru”。
在东京,日本企业也指出,最近中国因不明原因逮捕日本员工的人数有所增加。安斯泰来制药集团的一名高管在 2023 年 3 月中国警方被捕,并被单独监禁数月后,在上个月被正式以间谍最起诉。文章指出,自2015年以来,已有17名日本人在中国被捕。 日本大型实业集团的一位高管表示:“从现在开设,我们要求我们的团队在那里要非常、非常小心”。
此外,在华出差的商业人士也不再携带个人电脑或智能手机,因为他们害怕因无聊的理由被传讯或是安全人员搜查他们的设备。外派的高管不再举家赴任。东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生院教授铃木和人指出: “日本的集团公司已经改变了在华的组织结构。他们正在减少外派人员,而是更多地依赖当地的中国高管。”
实际上,在过去的十年中,在华的日本社区已经流失了三分之一的人数。在2012年的鼎盛时期,日本驻华大使馆在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十五万的侨民。文章认为:日本侨民人数的下降是由于中日两国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无法解决领土和历史分歧,以及某些日本在华团体的悲观情绪上升。
对经济增长的担忧
文章称,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日本企业就来了,它们在华的总投资额超过1300亿美元,至今在中国仍有3万家公司。但他们的热情已经冷却。中国日本工商会在 8 月份发表的最新研究中指出,60% 的在华日本企业担心 2024 年中国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45% 的企业表示将减少他们今年的在华投资、或是根本不投资。铃木教授和缓地说: “情况好坏参半,值得注意的是,撤资的情况仍然很少。对于某些行业,特别是建筑机械或半导体生产设备,中国仍是一个充满机遇、快速增长的市场“,但他也承认: “在其他行业,情况要复杂得多,例如在汽车行业,仅靠外国品牌的力量已经不够了”。
文章在最后指出:面对销量的萎缩和中国竞争对手在电动车领域的崛起,日本制造商深受其害,正在大规模削减产能。今年夏天,日产和本田就宣布将分别关闭各自在华的一家工厂。三菱则已在 2023 年底停止了在华的生产。一位日本工业高管低声吐露说:“我们并不是说要退出(中国)市场,但情况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了。”
周五有关中国的报道,还有费加罗报在经济版面刊登了名为《电动汽车:北京徒劳地试图让布鲁塞尔免征关税》的文章,介绍分析了中欧之间马拉松式的经济谈判。指出:欧盟委员会立场坚定。但成员国之间各自立场的分裂正在削弱欧洲。此外在文化版面介绍了正在巴黎吉美博物馆展出的中国明朝金器花瓶。
日本男童深圳遇袭与“偶发事件”:民族主义情绪下的中日关系何去何从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学者指日本男童遇刺身亡事件将使中日关系越走越远。
在广东深圳就读日本人学校的10岁男孩在上学途中遇刺身亡后,社会多方对此事大恸,有学者分析指日本自民党选举当前,此事恐将使中日双方关系越走越远。
周三(9月18日)下午,一名男子在深圳刺伤一名10岁儿童,经抢救无效,男童在遇刺次日身亡。
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林泉忠表示,日本国内对于这件事的关注度极高,且不同程度地表达出了对中国的不信任,和华人打交道比较多的学者和记者亦因此表达极大的“无奈和愤慨”,这也呈现出该事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是“无可避免的”。
“在过去几年里,日本社会一直有流言称日本人去中国会不安全、会被检查、会遭遇不好的事情,这样事件的发生无疑坐实了这个说法,”林泉忠这样表示,同时指出由于此前已有受中方邀请赴中国访学的的知名学者在官方安排的酒店里被警方带走,种种事件使得“尽量不去中国”成为日本社会主流的考虑。
值得注意的是,下周就是日本自由民主党选举,由于现任首相岸田文雄宣布退出,日本新任首相将在下周正式选出。
事件发生后,自民党总裁候选人都纷纷表达了对此事的意见,林泉忠表示目前三位领跑候选人的对华态度都说不上友好,“已经不可能委任亲中人士为外务大臣”。
日本驻华大使馆周四(9月19日)发布声明,表示对这名儿童的死亡“深感痛心和遗憾”,并表示希望中国政府查明真相,呼吁日本侨民留意周围环境。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亦在周四发表讲话,要求中方尽快说明案件实际情况,并痛斥行刺行为“卑劣”。岸田文雄此前担任日本外相期间多次前往中国访问,但上任首相后从未到访中国。
日本外相、日本外务事务次官都表达了对事件的关注和遗憾。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回顾两国“忽冷忽热”的交往史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习近平与岸田文雄互致贺电 中日首脑三年未见面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回顾两国“忽冷忽热”的交往史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 世界领袖悼念“日本战后最重要领导人”中国教育部要求中小学课本改称“十四年抗战”小野田宽郎:在丛林里藏了30年的二战日本军人大井真理子:我看中日“缺失的历史”观察:日本的历史课缺少了什么?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岸田文雄要求中方尽快说明案件情况。
王毅斥日本在敏感问题采取“消极举措”日本前外务副大臣佐藤正久点评中日台关系大势走向
在周四的中国外交部每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三家媒体问及日本男童在深圳遇刺身亡事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多次强调“这是一起个案,类似案件在任何国家都有可能发生”,同时指出案件正在调查中,犯罪分子将被惩处。
据悉,遇刺男童为日本籍贯,父亲为日本公民,母亲是中国公民。
深圳警方对多家内地媒体多次强调这是“偶发个案”,表示嫌疑人已被抓获,具体动机不明。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周四还表示:“个别案件不会影响中日两国交往与合作。”
事件发生后的次日晚间,在深圳日本人学校和东京街头,深圳市民和海外华人自发献花、点蜡烛进行悼念。
这是今年第二起针对日本人的犯罪事件,早在今年6月24日,江苏省苏州市的一名中国男子袭击一对日本侨民母子和日本人学校校车上的人,市民胡友平拼死相救。彼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也将这件事形容为“偶发事件”。
苏州校车遇袭事件发生后,日本驻华大使馆为胡友平降半旗,日本外务大臣公开表示哀悼。但行刺的这名男子信息始终没有公布,案件至今没有详细细节披露,这也导致深圳日本人学校男童遇刺事件后,民众对政府查案是否会如实公布结果一事持怀疑态度。
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主义情绪
尽管官方还没有对行刺男子的作案动机进行说明,但事发时间9月18日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极为敏感的日期,学者亦指其动机很难不和“九一八”事件联系起来。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此后每年“九一八”时,中国东北会拉响防空警报作为对这一事件的警醒和纪念。近年来,在该节日前后中国当局都会加大宣传,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中日两国在1972年实现邦交正常化,又在80年代迎来外交上的“蜜月期”,中国多个城市和高校均有日本捐赠的代表中日关系友好的“樱花大道”或街道,在每年春季吸引大批市民赏春,日本亦收到中国送养的大熊猫,承接方东京上野动物园外曾大排长龙。
这样的文化交往在近年来多受打击,2005年,中国各地爆发大规模“反日”游行和抗议示威,之后2012年又有钓鱼岛事件后中国各地市民烧毁日产车辆或日本百货公司。
林泉忠对BBC中文表示,他曾以为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但事实是很可惜地看到,“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至今没有实现软着陆”。
林泉忠表示,消费爱国主义是稳固政权、一定程度维护统治合法性和维稳的利器,在过去数十年里,中国政府一直在这样做。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从男童遇刺身亡事件后,政府对媒体和言论的管控和噤声就能看出,反思的声音太大会影响它想要的那个效果。
上海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对BBC中文表示,尽管学校并未在课程纲要里要求加入针对任何国家的“仇恨教育”,但是近年来,她感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逐渐增多。
这位老师表示:“仇日这件事不是我们在教,是学生家长和社会主要在负责对他们的熏陶。一般家长讨厌日本的话,小孩就会跟着憎恨日本。”
在抖音等平台上,“抗日”神剧、短剧、相关视频的传播没有限制,在男童遇刺身亡事件后,还有博主直播前往深圳日本人学校猎奇,题名为“防护严密的日本学校究竟隐藏了什么”的视频收获大量点赞。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关于“日本人学校”的性质的阴谋论讨论在中国社交平台上大受欢迎(资料照片)。
福岛核废水排放:中国表达愤怒恐是“意在沛公”
而在生活分享平台小红书上,自我介绍为日本人的博主帖文评论区也多为不友好言论,发帖人也往往在收到这些评论后不再更新。
2023年8月末,日本正式向太平洋排放核废水,不久,杭州市民即在杭州日本人学校外砸石头和鸡蛋。
日企的离开和日本文化的淡出
民族主义的直接影响是迫使在华日企、两国文化交流的企业或个人离开中国。
据日经新闻报道,事件发生后,在华日企高度警觉。松下控股允许在华工作的派驻员工及其家属暂时回国或居家办公,回国费用由企业承担。三菱重工、本田等公司也在考虑相应对策。
王子瑜四年前开始成为专业和服着服师,主要工作是为客户按要求搭配和穿上标准和服。
此前在北京工作时,她常被日本老师提醒“尽量不要在外穿着和服”,同行也经常提示她不要在大陆社交软件上发布自己着有和服的相关内容。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现在在中国着和服、宣传日本文化会招致大量批评(资料照片)。
她本以为只是善意提醒,直到她注册了抖音账号宣传工作,评论区的辱骂从不间断。一条收获近8000条评论的视频下方,仅有几条是夸赞“好看”,其余尽数是指责王子瑜,训诫她不该穿和服。
2021年,福建一女子穿和服做核酸检测被拒绝,工作人员要求她换一身衣服再来排队。2022年,另一名中国女子在苏州街头因穿着和服被警方以“寻衅滋事”带走。
王子瑜说:“我不说我是中国人,我会因为被误以为是日本人挨骂。我说我是中国人,就要因为穿和服被骂得更狠。我在成都穿和服上街买东西,还被人不太礼貌地喊过话。”
在手机上看到中日混血男童遇刺的新闻,王子瑜说她深感痛心,更痛心的是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支持或者“人人都会死,只是被报道或不被报道”言论的消息。常年遭遇不友好评论,王子瑜甚至表示她看完新闻“心有余悸”,因为这把刀也很有可能在过去或者未来的某一天插在她身上。
疫情开始后,王子瑜的很多中日结合家庭客户逐渐离开中国、前往日本定居。今年初,她也逐渐将自己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京都。
在京都,她身边所有看到男童遇刺新闻的朋友和市民都感到很惶恐。
王子瑜说:“我想离开,但不知道去哪。日本马上就要选首相了,看到候选人都在讨论中日问题,我以为没准儿能好起来了,现在看,只会越来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