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带孩子出国的中国中产 逃不过一夜返贫…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8月30日 22点57分 PT
  返回列表
73811 阅读
41 评论
Miki粥

最近看了一个贴子,中国妈妈带娃搬迁到澳大利亚,想要重启人生结果一夜返贫,被社会阶层的迅速滑落差点儿搞崩溃…每看一段,我心里都拼命点头。

首先,下馆子的自由没了,因为餐厅吃饭贵。有多贵呢?她举了个例子,小破日式居酒屋里随便点点,轻松超过200澳元,也就是1000块人民币…

当然,也不是吃不起。

国内日料店里一家人进出一次,也要千元起步,中产爹妈也不少带娃去。但国内千元吃啥?三文鱼、金枪鱼、海胆管饱,饮料随便喝。澳洲呢?也就豚骨拉面,配两片鱼生炸货…

谁买谁是冤大头。

我拼命点头。奥克兰的消费差不多,一顿肯德基200多块,还是把菜单盘了又盘的经济型套餐;一个包子2.5刀,酸辣粉一份18刀。

最离谱的是东南亚馆子,仂沙一份要28块纽币,在马来要不了28块人民币的食物,跑到纽村找回民族自信了?

性价比之王是墨西哥菜,一只烤鸡全套加米饭配饼,全家吃饱只要49.9块。但不能理解的是餐厅饮料,一瓶可乐要8、9块…

餐厅饮料真是钱包刺客。

有一次弟弟吃了墨西哥辣酱,当场咬牙买了一瓶可乐,这让我肉痛了很久。

那一刻,感觉自己是真穷。没有几百万的预算压箱底,无法让小孩在餐厅里实现饮料自由…

不过偷偷扫了一眼其它桌也是一样,妈妈带俩娃吃饭,面前只有一份鸡腿饭,一碗薄薄的清水面而已。人走盘空,没人为脸面挥金如土…

有人估计很不屑,这么穷抠还出什么国?哎,要说之前我也不这么抠,澳门五百块小半只咖喱鸡吃过,五千多的酒店也敢按周订,天天下馆子夜夜笙歌,动不动就点个芝士焗龙虾…

但这次计划旅居新西兰一年,第二周就开始下厨房。因为外食一顿至少80多块,超市一盒厚切西冷才10来块…

只能说长期旅居和短期旅游心态真的不一样。

穷家富路,一个星期出国旅行烧钱如烧纸都不要紧,总归有尽头,但旅居一年还没有点过日子的盘算,那等着返贫吧…

卖房800万带娃环游世界的,都是真的猛士。

玩具也是返贫的工具。别看澳新遍地图书馆和playgroud,课外班便宜得跟不要钱一样,但富养小孩一样养不起。

澳洲妈说小孩想买桌游,动手就挑了两套,一看价格180刀,约900块人民币。要在国内可以随手就把卡刷了,但在国外先刷淘宝,价格只有三分之一。

我家弟弟也是个玩具控,三天两头就要追新IP。之前收集奥特曼卡差点没给我整破产,后来买马里奥手办,家里堆积成山。

企鹅公仔看见就买,也不知道是不是上辈子和企鹅拜过把子?对这种动物情有独钟。他一独钟,就要花钱。最近看宝可梦,又爱上了皮卡丘和它的朋友们…

非要手办。去了商场看,小小一盒50、60刀,五六个粗糙的塑料小模型。我当机立断淘宝下单寄到北京,然后买个四罐培乐多,让他自己先做…

澳洲妈心疼小孩得不到满足,我是由奢入简,从娃娃抓起。

房东太太说得好,为什么要出国?就是为了学习,学习别人的生活方式,体验和国内不一样的感觉…

穷也是一种感觉。

而且这种感觉并非都是坏事,它杜绝了浪费。

国内物质丰富,冰箱经常被一堆腐败的蔬菜占满,小孩的房间就像个巨大的垃圾场,连放脚的地方都没有…

但出国一夜返贫,生活反而少了很多压力。房东太太只给了我两个抽屉两个冰箱格柜,只够存一周的食物和少量零食调料。

偶尔也有实在吃不下的白人饭,天天早餐牛奶麦片,中午火腿三明治吃一个月,正常的中国肠胃都受不了,打包带去海边喂海鸥…

人穷,好像对这个世界更环保一些。

今天聊这些,是想到如今经济震荡,很多国内朋友正经历破产困境。前两周IBM部门开会三分钟锅端掉上千人的研发部分不是个案——

40岁失去一月几万块的收入,要养娃、要背负高昂的房贷,如果碰巧夫妻又是独生子女(85年生人大多如此),上面还有四个老人要照顾。

活不下去,那倒也不至。中产手里多少都有点积蓄,成年人有手有脚,被逼到份儿上送外卖开网约车,赚几千块也能耐活着。

但日子是不可能回到从前了…

小孩没钱交国际学校的学费,除了卷高考没有太多选择;房子还不起贷款只能卖房;家里全职多年的太太,要出来求职;面对单位的孙子都要笑脸相迎,客户再刁难,也能屈能伸,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了。

也不去山姆挥金如土了,糯米糍一次买一盒丢半盒的没毛病都改了;

不少朋友连优衣库的日常打卡都放弃了,脚踩79元的布鞋,穿49块的人造棉裙子,背0元帆布袋子,骑无污染的小电动…

节源开流的中产,从物质的牢笼里被狠狠丢出来之后,消费下沉了一个level,正在重塑生活观:

调整心态、控制欲望,以满足最低需求的成本,过简单的生活。

想到断舍离,也是上个世纪日本陷入长期通缩状态,社会平均工资下降后,很多人穷了,觉得不应该为物所累,于是出现了极简生活理念,帮大家完成心态自洽。

现在,轮到我们了。

十八楼往上跳
1 楼
所以澳洲豚骨拉面,配两片鱼生炸货需要200澳? [1评]
a
abc868
2 楼
媒体:带孩子不出国的中国中产 逃不过一夜冚家铲!
3 楼
既然提到房东太太 不好意思,你不是中产,你是社会底层
小甘
4 楼
跟服务有关的就贵。这没办法。可以理解为,你想人伺候你,你也要伺候别人。
小甘
5 楼
他应该说的是和成人民币
y
yuanfangzhi
6 楼
而最近几年见到很多“陪读母亲”陪孩子在国外上学,甚至有的小学就出来了,老公在国内,长期分居两地大人孩子都遭罪,现实版“妻离子散”最后搞到离婚的还不少,人财两空。 如果是我?有条件就举家移民全家开始新生活。没条件咱也不遭这个洋罪?也没必要跟谁比?全家在国内生活照样其乐融融,小孩是金子在哪都发光,不是金子送国外他也成不了金子。
E
Edmondon
7 楼
SB自媒体,Costco的烤鸡一直是7.99,谁叫你吃50刀的垃圾食品?
g
greentee
8 楼
有一次弟弟吃了墨西哥辣酱,当场咬牙买了一瓶可乐,这让我肉痛了很久。 那一刻,感觉自己是真穷。没有几百万的预算压箱底,无法让小孩在餐厅里实现饮料自由… ——-小编又开始胡扯了。可能日料是有点贵,他么超市里1.5升可乐几十Cent, 这有何难?
打风苟
9 楼
有钱没钱都一样,刚出来肯定会有一段适应过程,最好能先去学校学点东西。
硕鼠
10 楼
没能力就不要逞能,国内这些人总是做一些事情超出自己范围的,然后找人借钱一圈子钱。
小kaikai
11 楼
墙国这几年往外逃的人太多了! 压不住了,只能胡编外面的事情吓墙内的人矿韭菜让他们不要再乱跑了! 🤣
m
mrp
12 楼
韭菜,活该
w
wind1084
13 楼
可Nandos是南非菜不是墨西哥菜啊。。。。。。
s
sandysandy
14 楼
胡说八道,澳大利亚的中国人最少都是2-3套无贷款投资房,女人基本不上班,2-3个娃加私校,宝马奔驰是基本配置。大批中国人做贷款中介,房产中介和汇款中介,3年财务自由。开亚的超年入百万澳元。炒房建房的资产超千万比比皆是。
l
liwuwei
15 楼
呃🤔。。。。国内生鱼片最好不要吃,我都是回加拿大才吃日餐。。。国内一般城市学校,公立,私立,假国际,都没意义,浪费时间,都挺垃圾的,可能北上广还可以吧。。。
l
liwuwei
16 楼
孩子读书肯定国外好,为撒那么多有钱人孩子送出国读书,为撒留学那么贵,还去。。。。国外教育资源和性价比高。。。。有钱人不是傻子,但是没几个在国外赚钱的。。。。 [1评]
l
liwuwei
17 楼
所以不建议国内中产安排孩子留学,全家移民还可以。。。 [1评]
l
liwuwei
18 楼
想混个日子,英联邦都可以。想出国赚钱发财,好像只有美国可以。。。 [1评]
l
liwuwei
19 楼
我认识的人出国发家致富,阶级跨越的,都是在美国。。。
V
VBO
20 楼
说明成为中产不是靠自己能力,而是搭了中国发展的便车。一出国就打回原形了
南方兔儿爷
21 楼
在澳洲很多东西不是吃不起,是不值得。明明知道又少又次的质量,问题是山高水远给你进口的,四十刀冻成干柴的雪蟹,你吃吗?
牛皮方糖
22 楼
非洲食物便宜,你咋不去?
南方兔儿爷
23 楼
是的,为了孩子浪费一代人真的没必要,自己过好了才能兼顾。孩子有自己的路。
新新男人
24 楼
矫情
无名甲
25 楼
干过两个陪读妈妈,都很孤独 饥渴 [1评]
26 楼
: 澳洲也还可以 发大财难,发小财的很多 美国事业机会确实多 [1评]
小凡人
27 楼
如果思想还停留在国内的,还是回去吧,自找不痛快!一个移民身份,是希望环境迁就自己还是自己去适应环境?不过吧,还是比墙内五毛强点吧,还拥有个选择权!你看那群太监,只有一个选择:痷了哈哈哈🤣
小凡人
28 楼
机会是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更重要!说到歧视,墙内遍地开花🌼!
r
rally
29 楼
因为在餐厅工作的是人,不是人矿,大厨的工资比大学教授还高,想象一下是专家给你做的蛋炒饭,就不觉得贵了。
r
rally
30 楼
按人口体量,美国是澳洲的12倍,按比例,你要遇到12个在美国跨越的才会遇到一个在澳洲跨越的。 [1评]
l
liwuwei
31 楼
不是这么比较。。。。应该是我认识10在美国的,10个在澳洲的,10个在加拿大的,10个在中国的,他们跨越阶级的人数除以10。。。。 [1评]
l
liwuwei
32 楼
我知道的,美国甚至高过中国。。。。你要说我认识基层跨越中产的,那中国最少,美国最多,英联邦都很多。。。但是中产跨越富人的,英联邦几乎没有,极少数。。。美国最多,其次中国。。。 [1评]
l
liwuwei
33 楼
基层跨越中产,在西方国家够努力,不是傻子,都能实现,至少表面中产。。。 [1评]
a
azkaban
34 楼
在网上见到很多啥情况自称“见到很多”的,反正也没人认识。我从小学就住在美国的,那是为了转移财产,以免全家被连锅端,只是为了读书的我一个都没见过。有经济实力的男人还怕分居后遭罪?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只有自己没本事,孩子也推不动的才会随遇而安。并且也只是嘴上不肯承认,心里怎么想天知道。
l
liwuwei
35 楼
我说的是,你至少不用因为生活而工作,买东西不用看价格,资产至少用亿做单位。。。。这个在英联邦,都不是本土赚钱的,本地实现不了
r
rally
36 楼
以前认识一个单身来澳洲创业的小老板,按他述说,澳洲单身华女太多了,一碗越南粉就能上床。 [1评]
l
liwuwei
37 楼
那能不能这么说,你请人家牛肉粉,还得陪别人上床? [1评]
l
liwuwei
38 楼
想和我上床,一碗牛肉粉,我是坚决不会同意的
x
xiaozeng
39 楼
“陪读”是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陪读”的都是些狐女、鬼女:某秀才在古庙里读书,夜间就有女性的鬼怪来访,先挑逗,后成真,陪吃陪睡还陪读!这是作者向往现实中的富贵公子读书时要有“红袖添香”,不但体贴他的生活,而且知书达理,对“读”也很内行。那些是有血有肉的真实妇女!于是蒲松龄想入非非,激发了创作热情,写出些“准色情”故事。现在的“陪读”是小留学生的母亲们陪。留学还得妈妈陪在身边,怎么学?如此留学,不如不留,在国内守着家,弄个“红袖添香”不香吗?当代没有蒲松龄,如有,感受了时代的脉搏,也出个国,不知能写出怎样的“聊斋志异”?小说题材有的是,而且,要扣色情主题也不难。
x
xiaomeiyu
40 楼
挺好的,能干垮一大堆华而不实的服务业,比如日餐
r
rally
41 楼
“陪读”只是中中介捏造的名称,正式名称叫“监护人签证”,专为未成年留学生设置的,很多人以这个渠道去打黑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