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萨里郡绿树成荫,阳光透过工作室的窗户洒在理查德·圣克莱尔手中正在组装的炸弹道具上。这个炸弹虽然不会爆炸,但在网飞剧集里将展现出以假乱真的效果。
工作室另一头,他的同事正哼着小曲打磨一堆用于《28年后》丧尸电影的髋骨道具——从预告片来看,这部电影显然需要大量骷髅群演。
这里是英国谢珀顿影城里的db道具公司,这家小作坊曾打造过雷神之锤、《模仿游戏》中艾伦·图灵的密码机等经典道具。
然而即便参与过诸多好莱坞大片制作,此刻工作室里却笼罩着特朗普带来的阴云——这位美国前总统本周突然宣布将对“海外制作电影”征收100%关税,他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咆哮:“我们要让电影产业重回美利坚!”此言一出,全球影视行业为之震动。
01
“特朗普搞的这一出真是要命——不管具体政策是啥,我现在慌得不行。”db道具公司老板迪恩·布鲁克斯握着砂纸的手微微发抖。这位从业45年的道具大师16岁入行,经手过无数大片道具,“这简直是往我们饭碗里砸石头”。
别看英国影视行业只养活了9.9万从业者,但它在全球的影响力远超英国经济实力,自带其他产业没有的星光。好莱坞大片如最新《星球大战》衍生剧《安多》、阿汤哥的《碟中谍》系列,都离不开英国团队的深度参与。
反过来,英国影视业也仰仗着好莱坞的订单——英国电影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英国影视行业86%的48亿英镑收入(约合人民币455亿元),都来自好莱坞的外来投资和合拍项目。
好莱坞高管们正急得跳脚。一位资深制片人直言,特朗普这条推文让投资英国变得“不可能”,“市场震荡带来的心理创伤和不确定性太致命了”,他呼吁英国政府必须出手救市:“唐宁街10号的门槛都快被我们踏破了,现在急需更大力度的税收优惠政策来提振信心。”
英国影视基地版图庞大:萨里郡的谢珀顿影城与大名鼎鼎的松林制片厂同属一个集团;东南部还有伯克郡的欣菲尔德基地、赫特福德郡的两个埃尔斯特里摄影棚、贝德福德郡卡丁顿的飞机库改造影棚;卡迪夫、布里斯托、贝尔法斯特和苏格兰都有大型拍摄基地。更别提白金汉郡马洛、桑德兰等地的新建计划,以及即将重生的伦敦伊灵制片厂——整个产业版图仍在扩张。
02
“光是政策不确定性就足以让行业陷入寒流。”英国国立影视学院院长乔恩·沃德尔忧心忡忡。这所培育出《魔法坏女巫》《教皇的继承者》《角斗士2》等剧组人才的学院,见证了英国通过多年稳定的退税政策,成为好莱坞“最靠谱的老实人”,而特朗普新政正在动摇这个根基。
目前好莱坞制片方在英国能享受25.5%的退税优惠,这在美国本土是做梦都想不到的福利。英美同源的文化优势,加上好莱坞因工会强势导致制作成本居高不下,让英国长期稳坐“性价比之王”宝座。不过美国影视工会倒是欢欣鼓舞,指望工作机会回流加州。但沃德尔泼冷水道:“要是真搞关税壁垒,市场整体萎缩的话,他们最终也捞不着好。”
“过去十年英国抢了美国影视制作的饭碗,这事儿人尽皆知。”一位好莱坞高管直言不讳。他承认特朗普“想让美国更有竞争力是对的”,但话锋一转:“可这剂药方开得简直离谱!”
谢珀顿影城里的网飞剧组还在忙碌,但整个行业已是风雨飘摇。当年的“流媒体大战”曾带来黄金时代——网飞异军突起,叠加历史性低利率,逼得迪士尼、亚马逊、苹果等巨头疯狂烧钱拍剧,小公司也跟风入场。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借贷成本飙升、好莱坞编剧演员双罢工、全球经济寒冬接踵而至,这场狂欢戛然而止。
“行业寒冬太残酷了,”布鲁克斯望着空荡的车间叹息,“我们真的经不起更多打击了。”他的工作室里,木工区、金属加工区和硅胶模具“塑形密室”一应俱全,架子上还堆着《白雪公主》用过的炸弹引信和哥特风门把手。但员工已从三年前的12人锐减至3人,不少自由职业者转行当了水管工或木匠。
“我们这群人都是为爱发电的创作者,”布鲁克斯摩挲着道具上的灰尘,“只是这创作环境,实在让人心寒。”
03
影视产业的“本土保卫战”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20年代,英国就规定美国片商必须在本土拍摄一定数量电影,才能在英国发行好莱坞大片。这催生了埃尔斯特里等影城,但也造就了大量粗制滥造的“配额速成烂片”。不过英国终究浴火重生,成长为全球影视重镇。
如今这场国际竞赛愈演愈烈。从布达佩斯到黄金海岸,从新西兰到加拿大,各国都在砸钱抢项目。匈牙利给40%退税,捷克补贴30%,澳大利亚直接返现16.5%——这些国家同样面临关税冲击的威胁。
最要命的是,特朗普政府至今没说明关税具体怎么收。跨境服务如何定价?怎么判定电影算不算“美国制造”?谁来买单?全是糊涂账。
“国际影视业早已你中有我,这套方案根本行不通,”欧洲电影学院主席迈克·唐尼一针见血,“除非抡起关税大棒无差别攻击,否则根本无法监管。”
但唐尼警告,只要美国释放动真格的信号,就足以引发行业“冻结期”。更可能逆转“外逃制片”趋势——那些本该在美国拍的剧集被迫回流。
“最坏情况下,整个产业将遭遇灭顶之灾,”他打了个寒颤,“因为我们从没设想过失去美国订单的世界——那只下金蛋的鹅,眼看就要飞走了。”
五月的萨里郡绿树成荫,阳光透过工作室的窗户洒在理查德·圣克莱尔手中正在组装的炸弹道具上。这个炸弹虽然不会爆炸,但在网飞剧集里将展现出以假乱真的效果。
工作室另一头,他的同事正哼着小曲打磨一堆用于《28年后》丧尸电影的髋骨道具——从预告片来看,这部电影显然需要大量骷髅群演。
这里是英国谢珀顿影城里的db道具公司,这家小作坊曾打造过雷神之锤、《模仿游戏》中艾伦·图灵的密码机等经典道具。
然而即便参与过诸多好莱坞大片制作,此刻工作室里却笼罩着特朗普带来的阴云——这位美国前总统本周突然宣布将对“海外制作电影”征收100%关税,他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咆哮:“我们要让电影产业重回美利坚!”此言一出,全球影视行业为之震动。
01
“特朗普搞的这一出真是要命——不管具体政策是啥,我现在慌得不行。”db道具公司老板迪恩·布鲁克斯握着砂纸的手微微发抖。这位从业45年的道具大师16岁入行,经手过无数大片道具,“这简直是往我们饭碗里砸石头”。
别看英国影视行业只养活了9.9万从业者,但它在全球的影响力远超英国经济实力,自带其他产业没有的星光。好莱坞大片如最新《星球大战》衍生剧《安多》、阿汤哥的《碟中谍》系列,都离不开英国团队的深度参与。
反过来,英国影视业也仰仗着好莱坞的订单——英国电影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英国影视行业86%的48亿英镑收入(约合人民币455亿元),都来自好莱坞的外来投资和合拍项目。
好莱坞高管们正急得跳脚。一位资深制片人直言,特朗普这条推文让投资英国变得“不可能”,“市场震荡带来的心理创伤和不确定性太致命了”,他呼吁英国政府必须出手救市:“唐宁街10号的门槛都快被我们踏破了,现在急需更大力度的税收优惠政策来提振信心。”
英国影视基地版图庞大:萨里郡的谢珀顿影城与大名鼎鼎的松林制片厂同属一个集团;东南部还有伯克郡的欣菲尔德基地、赫特福德郡的两个埃尔斯特里摄影棚、贝德福德郡卡丁顿的飞机库改造影棚;卡迪夫、布里斯托、贝尔法斯特和苏格兰都有大型拍摄基地。更别提白金汉郡马洛、桑德兰等地的新建计划,以及即将重生的伦敦伊灵制片厂——整个产业版图仍在扩张。
02
“光是政策不确定性就足以让行业陷入寒流。”英国国立影视学院院长乔恩·沃德尔忧心忡忡。这所培育出《魔法坏女巫》《教皇的继承者》《角斗士2》等剧组人才的学院,见证了英国通过多年稳定的退税政策,成为好莱坞“最靠谱的老实人”,而特朗普新政正在动摇这个根基。
目前好莱坞制片方在英国能享受25.5%的退税优惠,这在美国本土是做梦都想不到的福利。英美同源的文化优势,加上好莱坞因工会强势导致制作成本居高不下,让英国长期稳坐“性价比之王”宝座。不过美国影视工会倒是欢欣鼓舞,指望工作机会回流加州。但沃德尔泼冷水道:“要是真搞关税壁垒,市场整体萎缩的话,他们最终也捞不着好。”
“过去十年英国抢了美国影视制作的饭碗,这事儿人尽皆知。”一位好莱坞高管直言不讳。他承认特朗普“想让美国更有竞争力是对的”,但话锋一转:“可这剂药方开得简直离谱!”
谢珀顿影城里的网飞剧组还在忙碌,但整个行业已是风雨飘摇。当年的“流媒体大战”曾带来黄金时代——网飞异军突起,叠加历史性低利率,逼得迪士尼、亚马逊、苹果等巨头疯狂烧钱拍剧,小公司也跟风入场。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借贷成本飙升、好莱坞编剧演员双罢工、全球经济寒冬接踵而至,这场狂欢戛然而止。
“行业寒冬太残酷了,”布鲁克斯望着空荡的车间叹息,“我们真的经不起更多打击了。”他的工作室里,木工区、金属加工区和硅胶模具“塑形密室”一应俱全,架子上还堆着《白雪公主》用过的炸弹引信和哥特风门把手。但员工已从三年前的12人锐减至3人,不少自由职业者转行当了水管工或木匠。
“我们这群人都是为爱发电的创作者,”布鲁克斯摩挲着道具上的灰尘,“只是这创作环境,实在让人心寒。”
03
影视产业的“本土保卫战”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20年代,英国就规定美国片商必须在本土拍摄一定数量电影,才能在英国发行好莱坞大片。这催生了埃尔斯特里等影城,但也造就了大量粗制滥造的“配额速成烂片”。不过英国终究浴火重生,成长为全球影视重镇。
如今这场国际竞赛愈演愈烈。从布达佩斯到黄金海岸,从新西兰到加拿大,各国都在砸钱抢项目。匈牙利给40%退税,捷克补贴30%,澳大利亚直接返现16.5%——这些国家同样面临关税冲击的威胁。
最要命的是,特朗普政府至今没说明关税具体怎么收。跨境服务如何定价?怎么判定电影算不算“美国制造”?谁来买单?全是糊涂账。
“国际影视业早已你中有我,这套方案根本行不通,”欧洲电影学院主席迈克·唐尼一针见血,“除非抡起关税大棒无差别攻击,否则根本无法监管。”
但唐尼警告,只要美国释放动真格的信号,就足以引发行业“冻结期”。更可能逆转“外逃制片”趋势——那些本该在美国拍的剧集被迫回流。
“最坏情况下,整个产业将遭遇灭顶之灾,”他打了个寒颤,“因为我们从没设想过失去美国订单的世界——那只下金蛋的鹅,眼看就要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