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街道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习近平"中国梦"宣传画
中国官媒7月30日发文,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尤其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被视为是在回应《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有关三中全会《决定》文本删除了"公有制为主体"的言论。还有中国国内智库称,"民营经济就是国有经济"。那么,在中共最高层来看,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到底是何种关系?
官媒《人民日报》周二(30日)以笔名“仲音”发表评论文章,标题为《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文章表示,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其内涵包括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内容。文章还说,中共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
官媒强调"公有制为主体"与胡锡进被禁言
舆论普遍认为,该文章旨在回应《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日前发表的言论。胡锡进7月22日在其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 ,对比了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十年前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文本,认为其中删除了“公有制为主体”这句话,是一种“历史性变化”,昭示着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实现了真正的平等。
文章一经发布就引起网络热议,有网民批评胡锡进“公然反对宪法和党章”。目前胡锡进这篇文章已被删除,同时,外界发现,胡锡进的微博已在7月27日停更,其抖音、头条帐号已停更四天。据网传截图显示,胡锡进的快手帐号也已被禁言。
对此,胡锡进30日在接受港媒《星岛日报》采访时表示:“我个人不想说什么,您看网上的东西就行了,请理解。”
专家:胡锡进的观察"非常有价值"
旅美独立时评人士郑旭光认为,胡锡进的观察“非常有价值”。他告诉本台:“三中全会的《决定》对于国有经济是说得比较少,强调的是法人地位的主体性要平等对待等等,好像就是给民营经济吃定心丸的感觉。”
郑旭光表示,中国经济现在面临诸多困难,房地产崩盘,地方政府债台高筑,中共可能确实想重点强调民营企业,因为民营企业的确对中国经济贡献很多,尤其是现在经济困难的时候,能够起到挑大梁的作用。
郑旭光也指出,无论胡锡进出于何种目的提出这种观点,都会造成一种舆论和社会影响:“你既然把它挑破了,那么《人民日报》可能就需要做一个回应,叫做‘以正视听’。”他还指出,《人民日报》的文章是带有阐释性的,就是想表明“不提并不等于我们改变了。”
“中共的政策有的时候你不知道它不提了,是永远不提了、还是暂时不提了,还是过一段时间又卷土重来。因为它老想把自己放在一个游刃有余的位置上,所以它很少把这种工具箱、治理工具轻易收起来。”郑旭光分析说。
不过,美国民间机构、华盛顿“信息与战略研究所” 经济学者李恒青对此持不同观点:“显然,三中全会开下来是往左转的。因为‘要加强党的领导’,如果都被民营经济最后都把这个主动权都拿走了的话,还怎么‘加强党的领导’?但是,现在话说得还不够明确,这也就使得像胡叼盘这种天天维上的媒体人,最后做出了错判。”
民营企业家:中共把民营经济当作待宰羔羊
面对当前经济持续低迷,中共真的会采取措施,对民营企业加以扶持、放开吗?旅美前中国民营企业家孟军告诉本台:“2022年开始,一直在出台很多的政策,什么36条等等,你看有没有落到实处?从来没有过!那么为什么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它现在又想起来要救民营经济呢?它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孟军认为,改革开放几十年,中共是一直在利用民营经济,一旦其发展起来,当局就开始进行掠夺,因此“民营经济其实就是一个待宰的羔羊”。
李恒青也认为,习近平不会对民营企业做出任何实质性的放松。“他知道,一旦是实质性地放松了以后,共产党就要丢江山了。‘皮之不在,毛将焉附?’ 所以他一直在讲,最重要的是政治安全。”
安邦智库:民营经济就是国有经济
围绕中国民营经济未来发展,外界目前普遍感到非常担忧。港媒《香港01》7月25日发表安邦智库(ANBOUND)供稿文章,公开否认这一观点,文中引用该机构首席研究员陈功的观点称,“民营经济就是国有经济”,还解释说,民营经济即便做得再大,“但在中国的土地上,人都是国家的人,法都是国家的法,经济自然也是国家的经济,企业也都是国家的企业”。文章还提到,两者区别只是在于经营者的不同,至于资产性质,其实都是来自社会财富,所以,那种认为国营企业可以“高高在上”的人和政策,实际是严重出偏了,没有真正把握中央政策的“精髓”。
郑旭光认为,文章只是在玩概念游戏,听起来就非常荒唐:“民营经济就是国有经济,国有经济还是国有经济,那你怎么区分我们过去所说的收益权、占有权都在民营的和都在国家的? 这两种企业怎么区分呢?”
郑旭光分析,中共几十年一直在玩弄老百姓,把“国营企业”称为“国有企业”,却从不把“民营企业”称为“民有企业”:“它就说你只是经营,那是谁的呢?它不属于你个人,可能属于人民,可能属于社会,也可能属于国家。”
安邦智库的文章还提到,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本质上就是依赖于大量民营企业为支撑。各界普遍承认民营企业的“56789”的贡献,即贡献了中国经济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综合贡献早就超过了50%,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过,企业家孟军认为,中共永远不会让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平起平坐:“一开始,它(中共)就认为民营经济是为党服务的。它不会把民营经济和央企等相提并论的,以后也不会的。只要共产党当政,就不可能有这种事情发生。我们一定要抛弃幻想。”
国有经济布局优化调整 谁来掌握这个"度"?
官媒《北京日报》7月29日发文《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文章说,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而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的基本含义就是国有经济布局要“适度”。布局过窄,不利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布局过宽,则可能挤压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进而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必须坚持国有资本“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郑旭光对本台表示:“它强调的是有退、有所不为,不能过宽。但是你那个‘度’在哪呢?‘度’当然是在政治局常务会这些人哪儿掌握着。”
北京街道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习近平"中国梦"宣传画
中国官媒7月30日发文,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尤其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被视为是在回应《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有关三中全会《决定》文本删除了"公有制为主体"的言论。还有中国国内智库称,"民营经济就是国有经济"。那么,在中共最高层来看,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到底是何种关系?
官媒《人民日报》周二(30日)以笔名“仲音”发表评论文章,标题为《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文章表示,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其内涵包括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内容。文章还说,中共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
官媒强调"公有制为主体"与胡锡进被禁言
舆论普遍认为,该文章旨在回应《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日前发表的言论。胡锡进7月22日在其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 ,对比了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十年前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文本,认为其中删除了“公有制为主体”这句话,是一种“历史性变化”,昭示着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实现了真正的平等。
文章一经发布就引起网络热议,有网民批评胡锡进“公然反对宪法和党章”。目前胡锡进这篇文章已被删除,同时,外界发现,胡锡进的微博已在7月27日停更,其抖音、头条帐号已停更四天。据网传截图显示,胡锡进的快手帐号也已被禁言。
对此,胡锡进30日在接受港媒《星岛日报》采访时表示:“我个人不想说什么,您看网上的东西就行了,请理解。”
专家:胡锡进的观察"非常有价值"
旅美独立时评人士郑旭光认为,胡锡进的观察“非常有价值”。他告诉本台:“三中全会的《决定》对于国有经济是说得比较少,强调的是法人地位的主体性要平等对待等等,好像就是给民营经济吃定心丸的感觉。”
郑旭光表示,中国经济现在面临诸多困难,房地产崩盘,地方政府债台高筑,中共可能确实想重点强调民营企业,因为民营企业的确对中国经济贡献很多,尤其是现在经济困难的时候,能够起到挑大梁的作用。
郑旭光也指出,无论胡锡进出于何种目的提出这种观点,都会造成一种舆论和社会影响:“你既然把它挑破了,那么《人民日报》可能就需要做一个回应,叫做‘以正视听’。”他还指出,《人民日报》的文章是带有阐释性的,就是想表明“不提并不等于我们改变了。”
“中共的政策有的时候你不知道它不提了,是永远不提了、还是暂时不提了,还是过一段时间又卷土重来。因为它老想把自己放在一个游刃有余的位置上,所以它很少把这种工具箱、治理工具轻易收起来。”郑旭光分析说。
不过,美国民间机构、华盛顿“信息与战略研究所” 经济学者李恒青对此持不同观点:“显然,三中全会开下来是往左转的。因为‘要加强党的领导’,如果都被民营经济最后都把这个主动权都拿走了的话,还怎么‘加强党的领导’?但是,现在话说得还不够明确,这也就使得像胡叼盘这种天天维上的媒体人,最后做出了错判。”
民营企业家:中共把民营经济当作待宰羔羊
面对当前经济持续低迷,中共真的会采取措施,对民营企业加以扶持、放开吗?旅美前中国民营企业家孟军告诉本台:“2022年开始,一直在出台很多的政策,什么36条等等,你看有没有落到实处?从来没有过!那么为什么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它现在又想起来要救民营经济呢?它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孟军认为,改革开放几十年,中共是一直在利用民营经济,一旦其发展起来,当局就开始进行掠夺,因此“民营经济其实就是一个待宰的羔羊”。
李恒青也认为,习近平不会对民营企业做出任何实质性的放松。“他知道,一旦是实质性地放松了以后,共产党就要丢江山了。‘皮之不在,毛将焉附?’ 所以他一直在讲,最重要的是政治安全。”
安邦智库:民营经济就是国有经济
围绕中国民营经济未来发展,外界目前普遍感到非常担忧。港媒《香港01》7月25日发表安邦智库(ANBOUND)供稿文章,公开否认这一观点,文中引用该机构首席研究员陈功的观点称,“民营经济就是国有经济”,还解释说,民营经济即便做得再大,“但在中国的土地上,人都是国家的人,法都是国家的法,经济自然也是国家的经济,企业也都是国家的企业”。文章还提到,两者区别只是在于经营者的不同,至于资产性质,其实都是来自社会财富,所以,那种认为国营企业可以“高高在上”的人和政策,实际是严重出偏了,没有真正把握中央政策的“精髓”。
郑旭光认为,文章只是在玩概念游戏,听起来就非常荒唐:“民营经济就是国有经济,国有经济还是国有经济,那你怎么区分我们过去所说的收益权、占有权都在民营的和都在国家的? 这两种企业怎么区分呢?”
郑旭光分析,中共几十年一直在玩弄老百姓,把“国营企业”称为“国有企业”,却从不把“民营企业”称为“民有企业”:“它就说你只是经营,那是谁的呢?它不属于你个人,可能属于人民,可能属于社会,也可能属于国家。”
安邦智库的文章还提到,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本质上就是依赖于大量民营企业为支撑。各界普遍承认民营企业的“56789”的贡献,即贡献了中国经济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综合贡献早就超过了50%,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过,企业家孟军认为,中共永远不会让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平起平坐:“一开始,它(中共)就认为民营经济是为党服务的。它不会把民营经济和央企等相提并论的,以后也不会的。只要共产党当政,就不可能有这种事情发生。我们一定要抛弃幻想。”
国有经济布局优化调整 谁来掌握这个"度"?
官媒《北京日报》7月29日发文《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文章说,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而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的基本含义就是国有经济布局要“适度”。布局过窄,不利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布局过宽,则可能挤压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进而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必须坚持国有资本“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郑旭光对本台表示:“它强调的是有退、有所不为,不能过宽。但是你那个‘度’在哪呢?‘度’当然是在政治局常务会这些人哪儿掌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