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背负“恒大级”万亿负债 会否倒在黎明前?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8月15日 19点5分 PT
  返回列表
83350 阅读
103 评论
BBC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碧桂园在佛山顺德的总部。与恒大不同的是,它主要的业务集中在中国三四线城市。

中国最大的房企之一碧桂园,突然面临资金链断裂,让“恒大级”危机的阴云再次笼罩在中国楼市之上。

碧桂园今年上半年还是中国房企中销售面积第一,两笔美元债却“出人意料”地出现问题——每只债券的规模均为5亿美元,要求六个月付息一次,意味着在8月7日需要支付2250万美元的利息,但债权人并未收到利息。

债券违约被认为是房地产企业暴雷的第一步,过去两年中国各类房企暴雷事件此起彼伏,大多以债券违约开启危机的序幕。

不过,这笔债券尚有30天的宽限期,目前碧桂园还未构成违约。此外,按照碧桂园披露的财务情况来看,不难覆盖这笔2000多万美元的利息,市场因此有猜测称,碧桂园延期支付利息,是为了主动开启债券重组。

8月8日,碧桂园迎来“股债双杀”,多只境内债券下跌超过20%,股票跌幅14.4%,并在此后数天连续下跌。

8月10日,碧桂园继续“自曝”,发布盈利预警,称2023年上半年将出现450亿至550亿元的净亏损。碧桂园总裁莫斌在公告中称,碧桂园遇到了自成立以来最大的困难,当前首要任务是“竭尽全力保障公司现金流安全”,以“最小代价、最大价值”为目标,加快销售回款和应收债权回收,积极拓展融资,努力盘活大宗及难去化的商业类沉淀资产。

8月14日,碧桂园旗下11支债券暂停交易,共涉及157亿人民币,下一步将是与债权人协商,谋求债务重组。

透视恒大危机:中国地产业的“大时代结束了”疫后半年,中国经济“三驾马车”表现孰优孰劣中共二十大:四件商品折射习十年经济发展正反面

下一个恒大?

碧桂园面临危机,让人不由得联想到恒大,两家都属于中国最大的房企之一,都起家于广东,碧桂园从佛山起步,恒大出自广州。

2016年中国棚改货币化催生的楼市热潮,将许家印推上中国首富的宝座,恒大也一度成为中国最大房企。

与恒大不同的是,碧桂园拿地集中在中国的三四线城市,较少涉及一二线城市,但体量上与恒大不相上下,两者负债规模也相近,恒大负债2.43万亿,碧桂园1.43万亿元。不过,碧桂园的资产负债率为82.3%,而恒大一度达到132.6%,后者已经资不抵债,前者还没有。

那么碧桂园是否会重走恒大在过去两年走过的路?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恒大暴雷后出现了购房者抗议示威的群体事件,碧桂园到目前还没有这种遭遇。

“与此前四处扩张的恒大不同,碧桂园过去几年经营相对谨慎,努力避免踩上‘三条红线’,其资产、负债情况也更为健康。”安邦智库向BBC中文表示,如果碧桂园最终违约爆雷,很大的原因并非出自自身经营的问题,不是“无序扩张”的问题。而且给金融机构、购房者、供应商等带来的实际损失,以及直接影响可能会远小于目前已经“躺平”的恒大。

“三条红线”指的是2020年8月,中国政府要求房地产企业控制负债规模,具体而言有三条红线:一是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二是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三是现金短债比小于1 。

如果踩了其中一条,年负债增速不得超过10%,如果踩了两条,不得超过5%,如果三条全踩,不得新增有息债务。

房企巨头中,三条全踩的只有三家,包括恒大。

不能借新债,意味着恒大突然没法“借新还旧”。与此同时,政府密集出台措施抑制房价上涨,“打击不合理需求”,使房企们住房销售的回款也开始下跌。两者叠加,恒大现金流危机爆发。

而同一时期,碧桂园的表现堪称“三好学生”——2021年,碧桂园仅“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一项没有达标,到了2022年,碧桂园终于实现“三道红线”无一踩中。

财务上,碧桂园也相对健康,去年录得营业收入4303.7亿,归属股东的核心净利润26.1亿,这在一众已“暴雷”房企中实属难得。不仅净负债率进一步降至40%,达到十年来最低值,甚至公司还有现金余额约人民币1475.5亿元。

去年底政策放松时,碧桂园还被官方作为“示范企业”,允许其发债,甚至获得银行融资的支持,比如去年11月,碧桂园与工行、中行、邮储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获得超15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图像来源,GETTY IMAGE

图像加注文字,和此前恒大、融创等众多“爆雷”的大小房企不同,碧桂园在去年房企最危险的时候得以存活。

倒在黎明前?

安邦智库认为,和此前恒大、融创等众多“爆雷”的大小房企不同,碧桂园在去年房企最危险的时候得以存活,而在房地产政策转向之后,也能获得正常的融资,本来能够存活下来的可能性已经很大。

在各家房企纷纷“暴雷”的2021和2022年,碧桂园业绩尚可,2021年实现净利润410亿元;2022年虽然录得亏损29.62亿元,但相比数千亿的销售额来说,亏损并不严重。

然而,2023年刚过去一半,净亏损相当于2022年全年的8倍有余。

碧桂园7月31日披露的预期业绩里也解释了自身困境:“预计净亏损主要是由于房地产行业销售下行的影响,导致房地产业务结转毛利率下降,物业项目减值增加;以及外汇波动造成预期净汇兑损失所致。”

就在碧桂园披露预期业绩前一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其中一句“要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尤其引起关注,被认为是对房地产行业松绑的信号。

会议之后第二天,中国A股和港股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尤其是地产板块,包括碧桂园在内多家重点企业连涨三天。

然而此时,房地产行业的冷清已经非常明显,7 月份前三周,30个主要城市的新房销售量同比下降32%。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销售停滞是目前包括碧桂园在内的房企面临的主要难题。

“与此前的政策因素、疫情因素等外部影响不同,房地产市场本身的不断下行,是碧桂园难以支撑的根本因素,如果此时倒下,可以说是倒在了‘黎明之前’。 ”安邦智库称。

不少声音呼吁救助碧桂园。

前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在微博发文,呼吁“帮帮碧桂园、龙湖等优质民营房企”。他认为,这不仅是帮这些民营房企最后的堡垒,不仅是因为大而不能倒,而是守住金融风险底线、守住民生底线的需要。“黎明就在前方,优质民营房企不要倒在黎明前。”

任泽平称,如果第一大房企轰然倒下,将冲击市场信心、经济恢复、金融风险、居民购房预期以及上下游60多个行业,关系几千万人就业,龙湖这些民营房企最后的堡垒也可能难以自保,这是不可承受之重。根据国际经验,房地产是周期之母,10次危机9次地产。

深圳知名地产评论人朱文策则撰文分析称,一旦违约,对谁违约都是失信。交不了楼,小业主会抗议,还不了外债,会遭到债权人挤兑。企业这时候就像银行一样,陷入挤兑潮,“去年发生别的巨头身上的故事,再来一遍”,可预期的现象是,碧桂园的楼盘很快会非常难卖。如果演变到那一步,会比较可怕。碧桂园的项目太多太多了,恐怕没有哪个同行,也没有哪个地方城市,有这个能力接下这个大雷。

中国楼市前景

中国的楼市受政策影响极大。前中国知名地产商任志强对此有一个颇为流行的比喻——房地产就像“夜壶”,宏观经济不行了,就拿出来用一下,刺激刺激,用完了再踢回床底下。

比如,2016年中国政府主导下,开启一轮棚改货币化,简而言之就是将城市中难以配套的老破小的区域进行拆除,给予拆迁户现金补贴,鼓励他们再拿这笔钱去购房。

这一政策造成当时中国楼市“量价齐升”,房企们通过激进的高杠杆操作,搭上政策的“东风”,瞬间膨胀,但金融风险也在累积。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北京望京地区的高楼大厦

到了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的报告中,首次出现“房住不炒”。此后监管逐步加码,直至2020年的“三条红线”。

此后“房住不炒”几乎变为一个当代成语,代表政府对楼市最强力的监管。

而7月政治局会议没有提及“房住不炒”。相反却承诺“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是否代表“房住不炒”是否已成过去时?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房地产及金融助理教授胡荣则表示,“房住不炒”与刺激楼市,两者的关系之间非常微妙。本质上讲,“房住不炒”是指抑制投资需求,但并不排斥居民自住消费需求。而放松楼市限制的目的是鼓励居民自住消费,但并不鼓励投机炒房需求。

“然而,住房本身是有着消费品和投资标的的双重属性的。这使得这两类需求的鼓励或者抑制都往往是同时产生的,从而使得抑制或鼓励的政策的成效都难以把握。”

金利丰证劵研究部执行董事黄德几表示,中国地产业的问题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它抹去了投资者的财富效应,现在没有人想买房了。

黄德几认为,房地产行业对经济的影响已到了“关键时刻”,监管机构应实施更多政策,包括进一步降息和降低准备金率。

话音刚落,中国央行在本周二宣布调降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15个基点,这意味着中国继续降息,以刺激经济。

寂寞的小鸟鸟
1 楼
现在外媒不断炒作抹黑中国,手段不可小区
j
jeffinvade
2 楼
靠啥?靠消费?中国老百姓收入/消费占GDP比重,比印度还低,就更别说美国 习近平上台十多年年,一边和美国叫板,一边大喊内循环,事实是消费占中国gdp比重还下降了 "我国的居民最终消费贡献率2020年仅为为39%,不仅低于美国的68%,还远远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俄罗斯(51.5%)、土耳其(54.6%),甚至也远远低于印度(60.5%)、南非59.5%这些人均收入远远低于中国的国家,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可以说是全球最低的国家之一。" 知道为啥中国老百姓不消费吗?因为没钱 "2022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883元,与人均GDP85698元的比值仅为43%,远低于美国80%左右的水平以及全球60%左右的水平。"
王师南下
3 楼
未来中国将会是一个高科技国家。电动车,光伏,电池,5g,半导体,大飞机,航太,ai,量子科技。。。目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转型阵痛 [3评]
N
NBC111
4 楼
这不是废话吗??? 已经是病入膏肓还能
j
jeffinvade
5 楼
靠啥?靠消费?中国老百姓收入/消费占GDP比重,比印度还低,就更别说美国 习近平上台十多年年,一边和美国叫板,一边大喊内循环,事实是消费占中国gdp比重还下降了 "我国的居民最终消费贡献率2020年仅为为39%,不仅低于美国的68%,还远远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俄罗斯(51.5%)、土耳其(54.6%),甚至也远远低于印度(60.5%)、南非59.5%这些人均收入远远低于中国的国家,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可以说是全球最低的国家之一。" 知道为啥中国老百姓不消费吗?因为老百姓没钱 "2022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883元,与人均GDP85698元的比值仅为43%,远低于美国80%左右的水平以及全球60%左右的水平。"
j
jeffinvade
6 楼
中国经济从失业率到外商投资,从房地产投资到进口出口,从CPI到消费者信心,从人口到借贷,全方面哑火 1,6月年轻人失业率21.3%历史最高 http://www.stats.gov.cn/sj/sjjd/202307/t20230718_1941320.html 2,上半年M2增速11.3%的情况下7月CPI负增长0.3%,一边印钱一边通缩 https://www.ndrc.gov.cn/fggz/fgzy/jjsjgl/202307/t20230728_1358908.html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308/content_6897489.htm 3,今年1至6月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FDI)金额同比下降2.7%,为三年来首次下降。 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7/content_6893307.htm 4,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459亿元,同比少增3498亿元,比6月下跌89%,是2009年以来最低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308/content_6897876.htm 5,人民币贬值7%的情况下,今年7月份我国进出口4829.2亿美元,下降13.6%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308/content_6897334.htm 6,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8550亿元,同比下降7.9% https://www.nbd.com.cn/articles/2023-07-17/2919190.html 7,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首次负增长 https://www.beijing.gov.cn/ywdt/zybwdt/202301/t20230118_2903199.html 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全国统计局,海关,央行官网发布的权威数据
王师南下
7 楼
崩溃说了几十年了。你倒是给个大概日子 [3评]
j
jeffinvade
8 楼
老百姓没钱消费没钱买产品,有屁用
a
anobym
9 楼
强盗土匪出生的会让其它能付得起的企业或个人来填坑的
N
NBC111
10 楼
别未来啦 光是一个台风就已经把中国的粮仓完全摧毁 今年中国的粮食早就不够 吃草根啃树皮就在今年眼前 [1评]
阳光俊男
11 楼
刚进入黑洞,还扯什么黎明。
j
jeffinvade
12 楼
指出中国经济不好就是要奔溃 唉 完全掩耳盗铃,对事实视而不见
王师南下
13 楼
笑死。谁不知道,中国的粮食储备占了世界一半。还吃草根树皮呢。你生活在上世纪60年代吧。 [1评]
N
NBC111
14 楼
就在今年 老实说已经在崩溃中 船沉前,老鼠就已经纷纷逃离 知道现在有多少的贪官奸商已经偷渡移民到国外 连包子的亲戚朋友都早就逃离了 [1评]
j
jeffinvade
15 楼
习近平上台之后,在外交上和美国叫板,在经济上向左转,在政治改革上开倒车,导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慢 人口下降,老龄化加剧,年轻人失业率历史最高,7月新增贷款2009年以来最低,房地产持续衰退,地方政府没钱靠罚款举债筹钱,大砍百姓福利,各行各业内卷严重,人民币大幅贬值的情况下进出口还在负增长,等等等等 要想中国经济恢复健康和活力,需要回到邓小平制定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集体决策的正确道路上来 [1评]
N
NBC111
16 楼
呵呵。。。。 在上个世纪腥中国的大饥荒饿死超过3千万跪民 今年可能要重演 大家拭目以待
王师南下
17 楼
你是轮子吧。如果今年不崩溃,你是不是退出留园
王师南下
18 楼
中国没有主动跟美国叫板。是美国对中国霸凌。从18年开始,哪一次是中国首先制裁美国的
王师南下
19 楼
即使中国现在对美国下跪,美国也不会放过中国。中国会死得更惨
N
NBC111
20 楼
不仅净负债率进一步降至40%,达到十年来最低值,甚至公司还有现金余额约人民币1475.5亿元。 ================= 完全胡扯 既然有余额怎么还违约??????????? 想要胡扯带风向也要有点常识 开口就喷不过是五毛的一贯作风
王师南下
21 楼
既然这样,让弯弯赶紧独立啊。反正中国不敢打 [2评]
王师南下
22 楼
美国也可以跟弯弯建交。反正中国不敢打 [1评]
N
NBC111
23 楼
多么的苍白无力的反驳 [1评]
王师南下
24 楼
一天到晚偷偷摸摸的,算什么
j
jeffinvade
25 楼
又来了 我你讨论台海战争对中国的负面冲击 你在这里比胆量 你好自为之吧
N
NBC111
26 楼
现在美国公然武装台湾 中共连个屁都不敢放 [1评]
王师南下
27 楼
让赖逆去个华府试试,看中国敢不敢打 [1评]
y
yuba
28 楼
逼鬼圆
j
jeffinvade
29 楼
打仗死得是中国人,变穷的是中国百姓 有利可图才要打仗,越打越穷打个屁啊 台湾不宣布独立就继续维持现状 中国海军是上升期,拖得越久,和美国差距越小。不要成天希望打仗,为了你自己的利益,也要和美国拖下去,拖得越久越好。 [1评]
N
NBC111
30 楼
墙内监狱的韭菜就是这样的水准 自己玩吧
王师南下
31 楼
拉到吧。那武器不知道什么时候交付呢。中国一封镓,美国武器全都趴窝。f35都造不出来 [2评]
j
jeffinvade
32 楼
稀土限制出口中国又不是没做过,之前也是打着环保的旗号 结果是拿得到出口份额的国有企业关系企业,把出口份额转卖给拿不到的小型私营矿场 躺着赚 结果都是小作坊在生产出口 污染更严重 或者干脆走私 “中国稀土走私数量惊人稀土配额管理形同虚设 - 经济·科技- 人民网 Aug 27, 2012 ”— 图为稀土样品,2011年我国稀土走私高出正常出口总量的1.2倍。 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26日电" [1评]
j
jeffinvade
33 楼
中国之前搞过稀土出口配额制度,就是想卡别人脖子,后来在WTO败诉,被迫取消。 "WTO终裁稀土案中国败诉 中方表示遗憾 2014年08月08日02:08 人民网"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808/c70731-25425704.html [1评]
王师南下
34 楼
一旦完成统一,中国人民未来100年将安享太平。但是,台湾问题是一个必须要跃过的门槛。这个门槛不过,中国将永远是个二流国家,会被美国捏的死死的 [1评]
王师南下
35 楼
镓是军民两用。美国人的话就是威胁国家安全 [1评]
j
jeffinvade
36 楼
让中国人民安享太平的是MAD,是核武器 [1评]
j
jeffinvade
37 楼
稀土限制出口中国又不是没做过,之前也是打着环保的旗号,结果稀土走私高出正常出口总量的1.2倍,完全无效
王师南下
38 楼
那是12年,走私成风。后来政府把稀土全部国有。今天如果中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出口,全世界经济都会乱成一团
王师南下
39 楼
天真。 [1评]
j
jeffinvade
40 楼
没有核武器,美苏就打第三次世界大战了,哪里轮得到中国
z
zrlsy
41 楼
搞经济不是翻烧饼,怎么翻都可以的,发展会有到头的一天,你让习近平再翻一番,那不是成了唯一超级大国了吗?那么容易? [1评]
j
jeffinvade
42 楼
: 还翻翻呢?别倒退就不错了 中国经济从失业率到外商投资,从房地产投资到进口出口,从CPI到消费者信心,从人口到借贷,都在负增长,全方面哑火 1,6月年轻人失业率21.3%历史最高 http://www.stats.gov.cn/sj/sjjd/202307/t20230718_1941320.html 2,上半年M2增速11.3%的情况下7月CPI负增长0.3%,一边印钱一边通缩 https://www.ndrc.gov.cn/fggz/fgzy/jjsjgl/202307/t20230728_1358908.html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308/content_6897489.htm 3,今年1至6月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FDI)金额同比下降2.7%,为三年来首次下降。 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7/content_6893307.htm 4,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459亿元,同比少增3498亿元,比6月下跌89%,是2009年以来最低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308/content_6897876.htm 5,人民币贬值7%的情况下,今年7月份我国进出口4829.2亿美元,下降13.6%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308/content_6897334.htm 6,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8550亿元,同比下降7.9% https://www.nbd.com.cn/articles/2023-07-17/2919190.html 7,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首次负增长 https://www.beijing.gov.cn/ywdt/zybwdt/202301/t20230118_2903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