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评《流浪地球2》:流浪到另一个极端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月31日 18点37分 PT
  返回列表
73221 阅读
36 评论
纽约时报

BRANDON YU

“The Wandering Earth II,” the sequel to China’s first substantial, domestic sci-fi blockbuster, trips over its geopolitical themes, our critic writes. https://t.co/kc0z58KGPp

— New York Times Arts (@nytimesarts) January 22, 2023


科幻续篇《流浪地球2》剧照,左起:吴京、王智和卡瓦瓦·卡蒂奇。 WELL GO USA

郭帆执导的《流浪地球》于2019年上映,该片讲述了人类在外太空把地球危险地推离太阳系的反乌托邦故事,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国产科幻大片,其票房回报也证明了这一点。

该片娱乐性十足,但其充满野心的视角略显空洞,部分原因在于除了特效华丽的灾难场面,剧情经不起推敲。大胆而杂乱的续集《流浪地球2》似乎注意到了这一点,结果却盲目地把影片拉到了另一个极端。本片失去了前作的所有欢乐,取而代之的是近三小时错综复杂的故事线、漏洞百出的主题和混乱的、显然得到了国家认可的政治潜台词。

《流浪地球2》拥有更多预算和更高期望(有香港巨星刘德华参演),在叙事上它是一部前传。它将时间设定在第一部故事发生的多年以前,主要讲述了联合政府为避免毁灭行星的灾难,将地球推出太阳系的最初努力。该片对反乌托邦地缘政治、人机对抗,以及人类意识的本质(部分是作为第一部电影中《2001太空漫游》/邪恶哈尔的仿冒情节的背景故事)提出了站不住脚的观点。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情节设定的第一个小时里,而后影片快进到数年后的下一场冲突,即人类必须核爆月球。虽然设定或许可笑,但幼稚的叙事主旨并没有干扰观众享受电影的第一部。《流浪地球》让中国有了自己的《世界末日》,很难说该片取得了多少真正的电影艺术成就,但在看过这部充斥着夸张情节和突出的民族主义思想的续集之后,你宁愿自己享受到的是看上一部时那种不费心力的乐趣。

《流浪地球2》:未分级。普通话,带字幕。电影时长:2小时53分钟。上映中。

本文最初发表于2023年1月22日。

 

z
zhongguoren8
1 楼
刘虽然为人善良,但他也跪舔终贡多年。
空城之主
2 楼
不相信这是纽约时报的评论,它居然能看到经不起推敲。感觉纽时中文版就是个人民日报的版面。
g
gdx2015
3 楼
牛屎这是闲得发慌,一个纯娱乐科幻片都能扯上政治,真是服了
欧洲知青
4 楼
天下何人不通共?
不允许的笔名
5 楼
2010年以后的纽约时报不可信度直逼人民日报。
行走
6 楼
在中国,特别是现在,没有不政治正确的电影电视小说画作。更别说新闻了。 纽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比全中国目前所有报纸加起来好。 不是他怎么好,而是自己的太烂了。一堆封建王朝的遗毒报纸,再怎么好,也比不上资本主义最差的报纸。层度阶段都不一个级别,怎么比啊。
东方明月-
7 楼
不允许的笔名 发表评论于 2023-01-31 09:42:17 2010年以后的纽约时报不可信度直逼人民日报。 ------------------------------------------ TRUMP支持者和中共关系就像希特勒和斯大林。他们互相敌对,但在反对民主法治上面,完全一致。 当年希特勒也认为纽约时报和真理报是一样的坏。
I
InNorthTexas
8 楼
共产主义冲出太阳系。
俺是农民
9 楼
纽约时报太政治化了,这个片子从科幻和人文来说值得一看, 比1好很多。。
胡二娃
10 楼
一点都不夸张,责任全在美方。都说中国电影喜欢抄袭,“除了特效华丽的灾难场面,剧情经不起推敲。”就是从好莱坞开始拍《变形金刚》开始的,卖情怀和卖特效卖出个全球票房。接着就是《阿凡达》的3D效果,彻底击穿了中国人看电影的固化思维。现在看电影,中国人第一个要求就是“特效好不好”。学了十几年,是时候开始反过来污染美国人的眼睛了,别不服气,这就是反噬。
封泥巴
11 楼
别的我们不讨论,单就3D效果而言,阿凡达给人感觉一个字“美”,变形金刚给人感觉一个字“酷”,gravity 和interstaller给人感觉“超前,烧脑” 请问这玩意儿给人感觉是什么?我的感觉是两个字“山寨”,如果要再加几个字,那就是“缺乏想象力” 。 前面的天梯,是70年代就提出来的概念。。。J20的造型简直就是F22+F35的组合,至少应该用个六代机的模型吧,山寨FA37的模型也好啊。。。。后面那个digital figure更让人笑掉大牙,都能实现人脑数字化了,难道还要对着屏幕聊天?美国科幻片至少也会搞个全息技术玩玩吧。 太小儿科了。。。 ======== 胡二娃 发表评论于 2023-01-31 10:22:01 一点都不夸张,责任全在美方。都说中国电影喜欢抄袭,“除了特效华丽的灾难场面,剧情经不起推敲。”就是从好莱坞开始拍《变形金刚》开始的,卖情怀和卖特效卖出个全球票房。接着就是《阿凡达》的3D效果,彻底击穿了中国人看电影的固化思维。现在看电影,中国人第一个要求就是“特效好不好”。学了十几年,是时候开始反过来污染美国人的眼睛了,别不服气,这就是反噬。
L
LAOK
12 楼
台湾电影最好啊!世界第一!
W
Wuweixiao
13 楼
广告免费做了
吃货2001
14 楼
LAOK 发表评论于 2023-01-31 10:39:00 台湾电影最好啊!世界第一! ======================================= 和台湾有毛关系,是不是你老婆出轨台湾人了?
西
西岸-影
15 楼
纽约时报的这个吴什么的文章,已经在昨天已经成为世界笑话,与英国卫报的李什么的,似乎全世界就是这两个影评人员对这部片子评价很低,与观众反应和其他的具有国际影响的专业影评不同,更与票房相悖。 而且很明显两人都是华人,这是很有趣的现象,中国人对他们有一个词,叫“高华”。 这部片子从价值观角度与西方是非常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洗脑”,但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尽管是不断在竞争和合作的交替中发展,但主流是合作,不是竞争。因为竞争是连动物都会的,但合作是人类战胜自然,战胜其他动物成为食物链顶端的唯一方式,历史证明了的。 这部影片是提倡合作,尤其是在危机来临的时候。而合作的概念用如今的话讲叫“文明”,是人类追求的。 这是西方文化看着不那么习惯的,西方文化以自由为内核,本质上还是基于动物本能,远离文明的期望。 因此对于这部影片的评价,很大程度是关于世界观问题,价值观问题,人类价值问题,毕竟其中的科幻成分,很多不仅是正在发展的,而且在过去的科幻片中。包括西方的,也有表现,比如毁掉月球。
封泥巴
16 楼
你所谓的观众是不是也是国内的洗脑一族,国外的华人。。。。请问观众反应是什么玩意儿?中国有真实的观众反应吗?哪一个负面的评价能播得出来。可是自己能不能有点B数。 看到命运共同体我就发笑,中国的命运共同体是不是就是六十年代的”团结亚非拉“, 换个说法而已。这么多年了,西方一直被忽悠,这几年才明白过来而已,现在连金家兄妹都不信你这套狗屁。。。 =====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2023-01-31 10:58:09 纽约时报的这个吴什么的文章,已经在昨天已经成为世界笑话,与英国卫报的李什么的,似乎全世界就是这两个影评人员对这部片子评价很低,与观众反应和其他的具有国际影响的专业影评不同,更与票房相悖。 而且很明显两人都是华人,这是很有趣的现象,中国人对他们有一个词,叫“高华”。 这部片子从价值观角度与西方是非常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洗脑”,但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尽管是不断在竞争和合作的交替中发展,但主流是合作,不是竞争。因为竞争是连动物都会的,但合作是人类战胜自然,战胜其他动物成为食物链顶端的唯一方式,历史证明了的。 这部影片是提倡合作,尤其是在危机来临的时候。而合作的概念用如今的话讲叫“文明”,是人类追求的。 这是西方文化看着不那么习惯的,西方文化以自由为内核,本质上还是基于动物本能,远离文明的期望。 因此对于这部影片的评价,很大程度是关于世界观问题
一只熊
17 楼
人类命运共同体。。。瞧瞧现在国内活成了什么样子,谁愿意跟你一起共同体?
走遍北美的小猫
18 楼
我都具体表达了我的看法,写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拍什么是自己的自由,想表达什么也是自己的自由,但是让正常人认同可不是那么简单。技术层面硬伤,人文层面虚伪,画面层面粗糙,想象层面山寨。什么水平就要靠事实来展现,科幻不是致幻,我在这里再说一遍。既然把自己宣传到和好莱坞科幻大片儿一样的高度,那就要有自己真正的科学思维和真正吸引的幻想画面。问题是这两个不止技术逻辑难度高,自由幻想思维还要天马行空的同时不丢掉让人信服的细节,做不到为何非要让别人说好,让水平高的屈就?我就直说,你可以认为好,我人认为不好是我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模式衡量下的标准。人对文化品质要求的标准不一样,人对真正科学幻想思维的认知不一样,自然就得出不同的结论。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指的这个,无法改变。好莱坞也有一大堆烂片儿不值得一看,可说这个好的人群,是打算跟那些烂片儿放一个层次比较吗?
W
WeThePeople
19 楼
从科幻和人性,编剧和场景制作,比1进了一大步!
z
zhanglao9
20 楼
中华文明讲究阴谋诡计,西方文明相比非常天真,不愿意看懂中国人的想象力。
g
goldenman
21 楼
湾湾也或轮子的另类存在,想救助心理下贱的人,和救助心已死的人一样,什么都无用!
m
maniac63
22 楼
Brandon Yu这种美国黄皮更适合看好莱坞电影。好莱坞电影里的黄皮雄性通常满足一下几个特征: 矮小,猥琐,阴险,好色但性无能,非常符合Brandon Yu这种形象。 Let's go Brandon!
s
supermanpower
23 楼
哈哈哈,球2一火爆,把轮毒运气坏了
走遍北美的小猫
24 楼
还有一个叫Brandon的26岁亚裔程序员,空手夺枪保住了他家舞厅的所有无辜人,被赞美国英雄。Let‘s go Brandon 。我从骨子里瞧不起自己是垃圾,还想拉别人一起的自恨自残货色,关键连基本知识都没有,就是个万人踩的货,那就不好意思,去找你的小伙伴们 ,Go Brandon 吧。劣等的不是肤色,而是这个肤色里最底层的坏人,和那些打死黑人的黑人警察,一个层次。
封泥巴
25 楼
烂片就是烂片,气急败坏也是烂片。。。 哪怕你就是把票房吹上天都挡不住自由世界的影评人,和观众的嘲笑。。。 楼下气急败坏的样子,并不会妨碍世界人民讨厌CCP,也不会妨碍全球华裔民众过春节。 拼命要证明自己强壮的动物只有两种情绪1,一个是发情,一个是畏惧。
怒客
26 楼
無聊的評判。 這套説辭幾乎可以適用于任何科幻片。
红米2019
27 楼
我在IMAX看的阿2,在普通影院看的球2,觉得后者值,前者不值。
k
kedi888
28 楼
纽时评论大都很精彩、准确。纽时的可信度比中共的媒体要好百倍千倍。
S
Sunset_beach
29 楼
Avatar: The Way of Water的故事更幼稚不合常理。拥有先进科技进行星际移民的人类喜欢随时去和土著人进行短刀短枪的肉搏,而且总是伤亡惨重。情节简单幼稚在加上50%以上都是CG Show。但人物很符合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的人设。娱乐性还是有一些的。但故事的合理性不想也罢。
内裤超人
30 楼
科幻只是个皮,当然特效和视觉效果要好看,但是更重要的是核心的人文价值。阿凡达的故事可以说没有特别出彩,但是里面扶弱除强的理念放之四海皆准,所以才能两部电影都名列世界范围内票房收入前五。流浪地球的设想和视觉也都不错,但是里面非要强拉上老毛子做正面角色,相反欧美的都是反面角色,这个在现阶段就处于不讨好的情况。观众怎么可能看了新闻里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然后喜欢看到说俄语的英雄人物?
s
sunsetocean
31 楼
白皮不能接受黄皮也有高科技电影,变得面目扭曲歇斯底里
S
SeSeYiYi
32 楼
还是上次那篇文章?
看热闹来了
33 楼
“但其充满野心的视角略显空洞”哈哈,美国人说别人的科幻片略显空洞,真的超级搞笑,回过头看看自己搞得那些垃圾片吧,没有几个是不空洞的。纽约时报的羡慕嫉妒恨一下子就被一个电影给爆棚了。
随便回
34 楼
不出所料,是个华人写的。
走遍北美的小猫
35 楼
这就跟用无人机群表演拦议长飞机访台的“不科学”“幻想”一样,不但不靠谱儿,还没有基本常识。确实只能当个热闹看,剩下的什么都没有。
生肖迷宫
36 楼
幼稚可笑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任何一部科幻电影,但是到底谁可笑就看说这话的人啥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