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睡8小时不是最好!最完美的睡眠时间是…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8月15日 19点40分 PT
  返回列表
58752 阅读
3 评论
丁香医生

「要保证 8 小时睡眠」,是很多人从小听到大的一句话。

不知不觉地,它成为很多人衡量自己有没有睡好的最直接标准,甚至变成了一个健康枷锁。

睡不到 8 小时,会感到焦虑,担心自己是不是没睡够,甚至失眠了;

睡 8 小时还困,会担心自己是不是有问题,怎么睡 8 小时还不够?

图片来源:网络

朋友们,误会大了!从科学上来说,8 小时确实不错,但真的不是什么「睡眠黄金标准值」啊。

最完美的睡眠时长,因人而异。

睡八小时挺好的

但睡不够也没关系

「8 小时」这个根深蒂固的数字是怎么来的?

有一种说法是,它是工业革命的产物。19 世纪 80 年代,美国工人为争取「8 小时工作、8 小时睡眠、8 小时休闲」发起了社会运动,要求 8 个小时的睡眠。

后来,这个听起来很吉利的数字,就这样从那个世纪传到这个世纪,从西方传到东方。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个数字确实有科学依据:人的每个睡眠周期约为 90 分钟,好的睡眠是平均每晚完成 5 个优质睡眠周期,折合成 7.5 小时左右,约等于 8 小时,大多数人的睡眠也符合这一规律。

但它只是在推荐值的范围里,并不是金科玉律。

睡觉这事儿,每个人的体验差异太大了,到底几个小时最好,研究和指南并没有得出一致的准确数字:

● 2023 年,老年学权威期刊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老年学杂志:A刊》)的一项涉及 90398 位参与人员的研究发现,睡眠时长为 7~8 小时,全因死亡率最低。

● 2021 年的一项囊括了约 32 万参与者的研究指出:每天睡 7 个小时,与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原因死亡的关联最低,健康收益是最高的。

● 我国卫健委发布的《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中指出: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睡眠时长的需求不同,且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婴儿每天需要 12~18 小时,1~2 岁幼儿 11~14 小时,学龄前儿童 10~13 小时,中小学生 8~10 小时,成年人 7~8 小时,老年人 6~7小时。

我们可以发现:一般来说,研究会给出一个范围,而不是确切数字。即使是范围,也有不同说法,而且还存在个体差异。

无论是从研究的角度,还是个人体验的角度,都不存在一个正正好好的标准数字。

一方面,确实存在天生的「长睡眠者」和「短睡眠者」。

另一方面,在普通人群里,具体适合每个人生活节奏的睡眠时长也不一样。

睡 7 个小时就醒了,或者工作所迫只能睡 6 个小时,达不成「8 小时目标」,生活和身体也不会完蛋的。

还有不少失眠的朋友,为了「睡够」使劲努力,反而可能让自己越来越焦虑,陷入「担心 - 失眠 - 更担心 - 更睡不着」的恶性循环。

图片来源:《甄嬛传》

「8 小时睡眠」就像「每天要喝 8 杯水」的建议一样,本质是希望大家能重视睡眠,睡够睡好,不要把它变成一个必须执行,做不到就错了的枷锁。

不用追求睡 8 小时,那追求多睡会儿,总没错了吧?

还真不一定。

睡得少不好

睡太久可能更不好

对睡眠时间的最大误解,除了「8 小时金标准」外,还有一个:睡多点更好。

如果是从原来每天睡 6 小时,变成睡 7 小时、8 小时,那确实该夸夸。

但每天多睡太难做到,实际生活中,很多人的操作是:工作日睡不够,周末补觉睡个昏天黑地。周一到周五少睡的那些小时,一次性用周末狠狠补回来。

图片来源:网络

殊不知,周末报复性补觉,不仅不利于身体恢复,还可能伤身。

研究发现,周末补觉 1、2 小时确实有用,但补太久的人,可能会打乱身体原有的节律,影响激素、神经递质平衡。

睡过的朋友可能都体会过,越睡脑子越昏昏沉沉,以及一觉醒来天黑了的失落感……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原本已经睡够了 7~8 小时,还要让自己再多睡会儿,那更有问题。

 

比如,前面关于最佳睡眠时长的研究就说了:睡眠时间 10 小时或更长时间,与全因死亡的关系最为密切,男性和女性均是如此。

(省流:睡太多不好)

2016 年的一项元分析也指出:睡眠时间与中风发病率、中风死亡率有关,睡眠时间为 7 小时风险最低,每少 1 小时,中风风险会上升 7%;而每多睡 1 小时,风险则会提高 17%。

(省流:睡得少有风险;睡多了也有风险,甚至更大)

有时候,异常嗜睡本身还和一些疾病有关,例如抑郁、认知功能退化等。

图片来源:《猫和老鼠》

归根结底,睡觉不是考试,分数不仅不是越高越好,而且根本没啥意义。

在睡觉时间这件事情上,我们要追求的不是「高低」,而是「合适」。

睡觉,一件很个性化的事情

请尊重自己的感受

诚然,好的睡眠,有一些相对普世的标准:比如要有时长、有质量、有规律。

但评判一个人的睡眠好不好,也是主观的事情。

如果你就是要睡 9 个小时才能觉得精神,那你就睡这么多,不必刻意压缩自己的睡眠时间;

如果你每天只睡 6 个小时也依然精力充沛,一口气能做 20 页 PPT,那你的睡眠质量没有问题,也并不存在失眠。

图片来源:网络

比起一个具体的睡眠时长数字,你可以用一些更加注重自己感受层面的标准,来判断自己现在的睡眠状况是否正常。

比如,你是否有以下情况?

➊ 睡不着:要花很多时间(≥ 20~30 分钟)才能睡着。

➋ 频繁醒:睡眠浅,容易醒,睡眠中清醒的时间 ≥ 20~30 分钟。

➌ 早醒:醒得很早,醒来后再难入睡,醒来的时间起码比预期早 30 分钟。

➍ 第二天累,力不从心:白天感到疲劳困倦、注意力差、焦虑抑郁、容易发脾气,总是担心和介意晚上的失眠,严重干扰工作学习,甚至出现差错、发生事故等。

这些也是判断「失眠」的标准,满足 1、2、3 条中任意一种情况,再加上第 4 条,就可能是失眠的表现。

没有这些表现的话,你的睡眠就是正常的、足够的。

如果你最近确实状态不佳,也先别催自己「早睡早起」,而是想一想,最近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的睡眠发生了变化。

睡觉,本应是一件治愈的事,如果因此生出许多焦虑,实在是得不偿失。

转发给你关心的人,告诉 TA 们:别再为睡觉时间焦虑啦,今晚,睡个好觉吧!

g
guodahuang
1 楼
因人而异
灯塔路
2 楼
七上八下
r
rally
3 楼
多少个小时并不重要,最完美的的睡眠是在没有噪音,没有光干扰,空气新鲜,负离子适宜的环境下睡到自然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