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疫情“结束”我在纽约重遇见“李文亮医生”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2月27日 14点57分 PT
  返回列表
77951 阅读
22 评论
青年消费观

距离李文亮医生病逝已近三年,我们也在疫情世界里过了三年。

国务院发布通知,新冠肺炎降为乙类乙管传染病。

同时,取消入境隔离。开放国门。

至此,为期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管控时代”,就此结束……

但事实上疫情并非终结,只是进入了新的阶段。

此时此刻,最热闹的,应该还是李文亮医生的微博,那里早就成了三年疫情以来网友们的“哭墙”

从2019年底的武汉的争分夺秒,到动态清零常态防疫,再到如今政策天平终于趋向另一边。

疫情世界里的三年,大家都不好过。

原本李文亮医生只是武汉市中心医院的一名眼科医生,

因为2019年年底,公众对新冠疫情还知之甚少的时候,最早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他成了疫情“吹哨人”。

2020年2月1日,李文亮在自己的微博上公布了自己确诊新冠肺炎的消息。

此后的2月6日21点30分,年仅34岁的他,在新冠病痛下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直到今天,李文亮医生的微博下依然每天有大批网友来和他说话。

他生前最后一条微博的评论已经超过百万条。

有时候来访者为表达情绪,有时候为说点心里话,有时候仅仅是为了来问候一声,说一句:“李医生,我这边下雪啦”。

转眼已经是2022年的年底,新冠疫情仍然在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

有人在纽约中央公园,以特殊的方式,再次“遇见”了李文亮医生。

01

在纽约中央公园里,有很多绿色的长椅。

上面写着捐赠者的名字和一句话,以此来纪念某个重要的人。

在公园的西北角,有这么一张纪念椅。

椅背的铁牌上面用英文写着,

“In memorial of Dr.LI WenLiang who sounded the alarm on COVID-19.”(以此纪念新冠吹哨人李文亮医生)

下面还有一行明晃晃的中文,“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只有一种声音。”

没错,这张椅子是为纪念李文亮医生。

图源:twitter长椅上有时被人放着花束,

有时是一份报纸。

人们以此寄托哀思。

在中央公园里,捐这样一个长椅要一万美金,任何人都可以捐,也可以写任何自己想写的话。

捐赠者多数是为怀念故人。

这张纪念李文亮医生的长椅在2020年中就有了,据说是一个在美国工作的国人捐的。

从此,这里成了人们“偶遇”李文亮医生的场所。

像他最后那条微博的评论区一样,被无数人惦念着。

02

新冠三年,和李文亮医生相似的“吹哨人”,在世界范围内还有很多。

起初他们的声音,都不被多数人所听见。

有的同样在一线被疫情所累,有的因为一些原因不得不离开自己热爱的岗位,有的甚至被威胁生命…

纽约时报曾记录“吹哨人”海伦博士(Helen Y. Chu)的经历。

疫情爆发初期,美国政府错过了开展广泛测试的系列时机,也因此错过了控制疫情的绝佳时期。

海伦博士是西雅图华裔医学博士、公共卫生学硕士,华盛顿大学医学委员会认证医师,华盛顿大学医学、过敏和传染病学助理教授,流行病学兼职助理教授。

当她所在的地区出现第一例新冠确诊,首例是否感染了其他人,病毒是否已经潜伏在其他社区开始传播引起她的警觉。

海伦博士

作为研究流感的本地传染科医生,她和同组的研究人员一直在收集该地区出现症状居民的鼻试子,想通过这种途径反映当地疫情的发展情况。

现实却是,几乎她接触的所有官员都拒绝了她的提议。不仅如此,州监管机构要求他们完全停止测试。

在可能造成更多生命损失的紧急情况下,他们当下面临的问题应该被赋予更大的灵活性。

然而没有人重视他们想要验证流感样本中存在新冠病例的观点。

2020年,科学家丽贝卡·琼斯(Rebekah Jones)因“拒绝操纵数据”而被开除。

这名科学家创建了佛罗里达州实时新冠数据门户网站,被誉为当地疫情“吹哨人”。

根据她的实名举报,佛罗里达州政府竟为了及早让经济重启而要求她篡改网站上的疫情数据,以淡化疫情的真实严重性。

但她拒绝篡改,所以被解雇了。

美国佛罗里达州政府当即否认了她的说法,称她被解雇是因为她屡次对领导不敬、且“和团队成员合不来”。

丽贝卡·琼斯

之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州警竟然抄了她的家。

不仅带走了她所有的电子设备,还用枪对准了她和她的孩子…

美国新冠疫情日趋严峻之际,美国抗击疫情核心机构——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发展管理局(BARDA)主任里克·布莱特(Rick Bright),突然被撤职。 

此前他负责监督疫苗的生产和购买工作,撤职的原因,是布莱特反对当时特朗普推荐的“神药”氯喹和羟氯喹。

据世卫组织估计,世界范围内,仅在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可能就有8万至18万医护工作者死于新冠。无论在中国,还是任何一个国家,那些曾对新冠疫情抗争作出重要贡献,勇于直面疫情的人,应该被铭记。

03

目前,逐步开放的呼声越来越大,说实话,疫情三年大家身心俱疲。

昨天的疫情防控发布会很多人说“好像说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说”“、为什么要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感觉卫健委在踢皮球”......

如果这么理解这场发布会的意义,

全国持续性的抗议已经持续了三天,在这个时间点召开新闻发布会不是没有原因的。

昨天的发布会趋势和导向性非常明确——

疫情防控一定是越来越宽松,尽管过程很艰难。

很多人纳闷,为什么疫情发布会没有提到具体措施,还在反复说“反对层层加码”、“让老人打疫苗”......因为这就是政策的导向性。我们可以把昨天的发布会和今天新的举措联系在一起看。首先是广州防疫政策有重大调整。广州多区发布了关于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解除所有临时管控区,全部低风险管理,其中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居家隔离。

其次是,有消息称,国家已经下达指标,要求春节(2023.1.21)前,80岁以上人群新冠病毒疫苗第一剂接种率达到90%,符合条件的目标人群全程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均达到90%;60-79岁符合条件的目标人群全程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均达到95%。

这也是为什么昨天的发布会中,大家纳闷为什么要提“老人要打疫苗”?这里要提到一个概念“超额死亡”。一个国家死亡数量是基本不会大幅度的变动,一般逐渐老龄化的情况下每年略有增长。而“超额死亡”就是超额的变动情况。我们可以看看今年一整年各国及地区的“超死率”——日本:

韩国:

新加坡:

新西兰:

澳大利亚:

我国台湾省:

数据不会骗人,“超额死亡”的重要原因是奥密克戎的变异毒株,老年人占比最大,即便是接种了新冠疫苗,死亡率也是存在的。所以在放开后,老年人的预防重中之重。香港虽然死了一万人,但是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特别是80岁以上老年人拒绝打疫苗而造成的。今天看到纽约公园李文亮医生命名的椅子,在放开后,医生群体变成了最易感染的人群,如何避免医生群体不被传染,又是一项重大的考验。一旦医生被传染,势必会影响到医院的正常工作,在医疗资源缺少的情况下,造成医疗挤兑。香港的做法或许可以参考,也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医护人员不被感染,那就是——感染者尽量少去医院。在香港,如果被检测出阳性,先要判断自己是否有症状,如果是无症状,马上到政府网站上填报信息,把自己的情况一一申报。完成这一切后,不会有人送你去隔离,也不会被送去方舱。而是,只需要居家生活即可。这段时间,政府会要求不得外出,然后会送来口罩、退烧药、血氧仪等物资。

如果在居家过程中发烧,发烧到38.5度就要吃之前港府送来的退烧药,此时此刻,还是不要去医院,自行观察。

居家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一下状况,就可以马上去找医生接受治疗。

期间,还需要用血氧仪检测血氧,如果数值低于94%,马上就医;等于或低于92%,呼叫急救。

如果上述情况都没有发生,那一般居家几天就可以从阳转阴。转阴后,马上就能恢复自由身了,出行也不会再受阻碍。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医疗挤兑,也可以保证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不受病毒感染。每次说到医护群体,总能想到当年被砍伤的陶勇医生。挡刀的患者母亲,因为拦了一下歹徒,让陶勇有时间反应过来,及时逃离;挡刀的陈护士,事后领了 6000 块见义勇为奖金,她全都捐出去了;手无寸铁和歹徒搏斗的医生杨硕是陶勇的同事,后来他说是后怕的...但是当绝望来临,大家都没犹豫地挡在陶勇前面。普通人又如何呢?在绝望来临时,是这些普通人和你、我站在一起。也是这些普通人,给陶勇带去了“生”的希望。给我们这个时代,带来了希望。

媚眼瞟瞟
1 楼
据说李文亮是中共优秀党员。
按律当斩
2 楼
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 === 太讽刺了,现在民众在疫情上多种声音的争论,社会就健康了吗? 三年前,严防死守,众志成城,疫情鲜有。 三年后,听言开放,杂音四起,疫情燎原。
J
Jagaa
3 楼
回复 【1楼】 媚眼瞟瞟:据说李文亮是你又一个爹 [1评]
媚眼瞟瞟
4 楼
你应该知道老子没有兴趣跟别人纠缠
忍者神鞭
5 楼
自媒体都这种下贱样。新闻来源: 青年消费观。 傻逼吧这是,文科的傻逼就这点本事?我们理科起码每天要写几百行代码一天过得就很充分。
s
snake1101
6 楼
武漢肺炎禍害全球
英国流氓
7 楼
现在还有毛猪会骂方方吗?
b
bignoseyan
8 楼
哈哈哈,你见到了李文亮?那么你一定见到了阎罗王!如果没见到,估计快了!这片狗屎文章,有什么吊意义?呆蛙制作!!
j
junkusb
9 楼
包子应该发罪己诏
z
zymmailsr
10 楼
你们这些反华畜生永远不会发罪己诏!!
l
lyabc
11 楼
其实我们的严防死守,在全世界都放弃的情况下,注定是一场打不赢的战争,回想一下吧,湖南,黑龙江,上海,北京,内蒙,山东,宁夏,控制的无论多严啊,疫情还是蘑菇一样此起彼伏。长期的封控,不止是经济受不了,人民也受不了了,政府其实也受不了了,不是到最后许多地方的财政都出问题了? 所以解封,是必然的,只是没想到解封的太快了。我是一直相信中共以及政府的能力与贡献的,为此在各种论坛里跟各种人辩论过,在留园里都怼过很多所谓的狗粮,只是这次的骤然解封,是一次失误。政府在这件事上,是要负主要责任的,不能怪民众的声音。 [1评]
按律当斩
12 楼
: 你说的没错,现在再严防死守,确实守不住了。一方面这是R0=18的传染速度,一方面就是封久了,掏空了地方财政和民众的生活积蓄。 可是,放开后的乱象你也看到了。谣言肆虐,医疗资源的挤兑如期出现,很多防控好的地方不甘心自己的防疫成果破防,一些民众害怕出去被传染,公共场所反倒是门可罗雀。。。 那问题来了,中国的防疫到底有没有错?我觉得没有! 三年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但在世界名列前茅,而且中国比躺平国家少死了几百上千万人,这有什么错? 中国的防疫20条和新10条,并不是放弃动态清零,骤然解封,而是科学防疫,精准管控,避免一刀切,这有什么错? 以前政策没错,以前执行得好,以前效果显著。 现在政策也没错,可现在却没有什么效果,那只能说一些地方在执行上出了错。 面对扑面的各种声音,一些地方的思想动摇了。面对汹涌的传播速度,一些地方的人力也守不住了。一些地方不能像以前一样执行新的加强版的防疫政策了,从而导致了全面的破防。
望和平
13 楼
天滅令人厭惡撒謊如放屁的1450詐騙無良小編! 面對以下的事實、蟑螂🪳狗糧想找什麼角度噴什麼狗屎? 前兩天一個CNN女記者接受兩個男主持人採訪時名目張地說:我們就是要造假造謠抹黑、badmouthing 中國、把中國形象、名譽搞坏⋯、 奧巴馬赤裸々地公開演講如何干預他國輿論: 你只要用垃圾信息攪亂一個國家的輿論場、提出足夠的問題、撒布足夠的謠言、植入足夠多的陰謀論、讓這些國家的公民不知道該相信什麼、一但他們對自己的領導人失去信任、不再相信主流媒體和政府機構、人們不再互相相信、不再相信真相、我們就贏了、 丹麥學者奧貝里寫出一份106頁報告指出、美國為首的西方媒體報導形成一種指責中國的新聞產業、美國通過法案5年花15億美元扶持專門撰寫捏造中國新疆香港西藏台灣等負面新聞、操控媒體、現在又在病毒溯源問題上杜撰新冠甩鍋中國意題、他指出、這種做法完全終結新聞真相、公眾思考、掩蓋了新聞自由的觀念、麻痹世人而已。他寫這個報告想告訴世人如果一個政府花如此龐大的費用去專門訓練西方媒體人報導假新聞那就是結束新聞自由的悲劇。 難怪世界各地都有美國之陰、啞洲痔蚰之牲、德國之牲、Fuck廣、RFA、BBC, 牛約屎報、詐騙島的中央社、三立新聞等⋯、 這些NGO,NED等花錢顧用的都是1450詐騙蛆暴徒燦邪輪狗等反華造謠畜牲、他們甚至用拼圖卑劣地顛倒黑白、編造故事、愚弄民眾、
望和平
14 楼
歐美吹哨人被消失、革職、禁聲、坐牢、羞辱⋯⋯、 數不勝數、 斯洛登、阿桑奇⋯⋯
C
CBBU
15 楼
和之前一样,再过半年吧
l
lyabc
16 楼
: 我觉得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政策,所有的政策都是在权衡利弊之后做的选择。中国的三年封控有没有作用?有的,如你所言,按照平均的致死率来算,中国比躺平的国家少死了好几百万人,中国的经济也表现亮眼,这都是封控的功劳,不是一些狗粮的污蔑可以抹杀的。但中国的封控有没有错?那也有的。错在就是一刀切,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错在没有科学正确的引导民众,最后导致经济滑坡,民情汹涌。而此时的骤然解封呢?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封控的错。错在没有妥善的准备,就跟战争一样,明知败局已定,那就必须要提前退走,保护有生力量,修整再战。咱们这防疫,是打到快弹尽粮绝,要完全守不住了才退的啊,溃败之下怎么会有从容?至于说地方的执行力,我与你的看法相反,我觉得中国的地方执行力是非常强的,上行下效,尤其是这三年封控,让各级部门尤其是基层到了如臂使指的地步,你看看之前有多少官员因为新冠封控不给力落马,再看看小区村镇群里基层的言语就知道。我之前曾经跟人开玩笑说,国家这封控封的不仅仅是新冠啊,这是为打台湾演练呢,中央有什么命令一下子就下达到各门各户了。国策国策一国之策,那必须要将各种情况充分考虑的,在我看来,我们应对疫情的这一局,是真的有些任性与草率了。
按律当斩
17 楼
: 你说的是以前地方的执行力,这个很强,但是有些地方一刀切而导致民怨。 后来政府出台的防疫20条和新10条,就是对以前政策的调整,我觉得这不是放弃动态清零,更不是躺平。 但是由于一些地方对政策有自己的解读而放开过大,或是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再严格执行新规,就在没有周全准备下,冒然放开。 归根结底,这都是对新形势的错估,对新举措的执行力的不足。 [2评]
l
lyabc
18 楼
: 一个地方对于政策的解读失误或者控制不足那可以说是地方上的问题,当大部分地区都出现同样的情况的时候,那就不是了,即使是地方的解读失误,那中央的领导责任也是需要担责的,而现在是全国各省份都出现了疫情,并且是以极快的速度感染。这足以说明政策的失误了。 当然,有些错误是应该被容忍的,因为谁都不可能不犯错,但犯错之后,必须要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而不是文过饰非,更不应该为尊者讳,或者因为是国策就觉得一定是对的而不敢去反思。那样才会出真正的大问题。 中国社会现在比美国强的地方不是科技不是经济不是民主,而是中国社会的凝聚力,也就是你提到过的“众志成城”,他们是分裂的,绝大多数时候,一党上台干啥事都会被另外一党阻拦,无论是好的坏的,但中国不一样,我们的力量是更纯粹的,但缺点是我们的容错率更低,方向一旦错了,更有可能会一条道走到黑,这就需要我们多践行毛主席提倡过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只有检讨自己,才能避免将来犯更多的错误。
l
lyabc
19 楼
毛泽东主席说过:“如果听不到你们的心里话,得不到你们的批评帮助,我们的工作就会失去方向和目标,我们的决策就会出现偏差和失误。” 所以别怕承认错误,也别怕被批评,更不要怕不同的声音,在我看来,中共能从寥寥数人发展壮大,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战胜国民党统一中国,靠的不是别的,就是靠聆听人民的心声。民心,天下。
按律当斩
20 楼
: 关于中西制度的对比,我非常赞同! 西方国家有一个优势就是,政府不管做得多烂,都不会动摇其政治制度。 民众只会认为这届政府不行或这位总统不行,是个例。 比如美国死了那么多的人,整个社会啥事儿没有,这在中国是不可想向的。 而在中国无论做得多出色,只要一件事搞差了,就是各种怀疑论、反思论四起,不就事论事,而是直指中国政治制度。 所以西方是契约型的,不行就合同作废签下一个。中国是责任型的,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他们是出事换物业,我们是出事物业管! [1评]
按律当斩
21 楼
不过我还是坚持这次中国新举措应对新疫情没有大方向的错误。 如果非要挑毛病,那也是没有对新出台的防疫20条和新10条,进行具体细化,和对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多种预案。 这些新举措,就是聆听了各种声音和听取了多方意见而出台的。
x
xc2004cn
22 楼
居心叵测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