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频发!“气候正在崩溃,迹象从未如此清晰”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6月21日 8点24分 PT
  返回列表
69402 阅读
21 评论
长安街知事

近期,我国北方遭遇“酷热烤”,南方则在经历“暴力梅”。“南涝北旱、旱涝并发”,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全力推进防灾减灾工作。

(一)

从年初时的寒潮、冻雨、龙卷风,到入夏后的大暴雨、重度干旱,极端天气频发,波及国内多地。

放眼世界,严重热浪侵袭印度,多地气温连续数日超过45℃;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遭遇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暴雨、泥石流、洪水导致几十万人流离失所;就连典型的沙漠地区阿联酋,今年4月以来,都遭受了75年来最大降雨,一天下了1年多的雨量……

“水深火热”的情景,真切强烈的冲击,极大拉升了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

“我们的气候正在崩溃,迹象从未如此清晰。”

近些年,在全球变暖以及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气象灾害,正愈加变成“年年遇”。

2020年欧洲遭遇世纪暴风雨损失惨重;2021年美国西部遭遇“120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危机;2022年澳大利亚一些地区遭遇“500年一遇”的洪水;2023年北京遭遇“140年以来”最强暴雨……

气候变化模拟预估显示,至少到本世纪中期,全球地表温度将继续上升,由此引起的极端高温、强降水、台风等极端天气将越来越频繁。

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发布的《全球风险报告》直言,未来十年,全球首要风险不是武装冲突,不是社会分化,而是极端天气事件。而中国将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更要做好对极端气候的预防、应对。

(二)

“极端”往往意味着达到甚至超过已知的极限标准。频发的极端天气及伴随而来的自然灾害,也愈发成为社会治理中一个重要的风险点。

理论上,灾害风险是灾害天气强度、社会经济暴露度和防灾减灾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说极端天气的频率、强度正明显呈一条上扬曲线,经济社会发展又必然增加暴露度,那么想降低灾害性,就得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与能力。

就实践而言,既要及时转变心态,了解极端天气的趋势以及灾害特点,树立必要的危机意识;也要重新审视每个场景的防灾减灾建设,让制度建设、政策指引、工程设施、应对细则等等都能适应新的气候变化,强化底线思维。

恰如有气候专家所指出的,现在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普遍是根据过去几十年的气象和灾害数据来做,但未来气候的变化不会是线性的,还应基于气候模型做未来风险预估。

按照“黑天鹅”之父纳西·姆塔勒布的说法,极端事件高发不仅带来损失,也会提升经济系统内在的“反脆弱”。可以说,极端天气频发考验着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防灾救灾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也在检验着系统的薄弱环节和短板所在。

比如,为减少频发的旱灾、水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些地区也开始因地制宜发展气候韧性农业,或培育气候适应性强的新品种,或加强雨水集蓄和调水工程建设,或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和完善农田排灌系统等等。

比如,随着极端天气频频导致城市内涝,提升城市韧性、建设海绵城市等思考与行动也越来越多,气候可行性在城市规划设计、管理系统、重点工程建设、设防标准更新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天灾虽难料,但平时的工作若能做足,有过硬的基础设施打底,加以充分的应急预警和高效行动,就能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

除了被动适应之外,主动减缓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在全球气候变化挑战面前,没有谁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但当前国际气候治理合作形势不容乐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立场存在分歧,形成共识仍面临诸多挑战。更不乏一些国家只顾打自己的小算盘,热衷于玩相互指责的游戏,严重干扰全球气候治理。

过去这些年,经过全人类的努力,很多人认为碳排放量应该已经降下来了,但实际依然处于峰值。据气候专家判断,有联合国等多边合作平台的存在,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快速进步,如果坚决采取行动,仍有可能实现2030年前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10年至少降低一半的目标。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团结一致,行动再行动。

2024年是否会打破去年的各项气候数据纪录?未来,全球气温会不会越来越高……当下,有关气候变化的种种问题正萦绕在许多人心头。

气候变化虽有着极其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但只要积极行动起来,困惑就会少一些,风险就会小一些,一个更好的明天就值得期待。

小日子坏的很
1 楼
地球爆炸了也没用 没有美国优先的话环境问题no one gives a shit
牛皮方糖
2 楼
即便如此,中国人也是人,也要大力排放,一切责任,都在美方! [1评]
b
bombe
3 楼
“大力排放”这四个字,恐怕你是没有理解吧?
S
Sinoroc
4 楼
人类这种物种,肯定最后会把自己搞死
b
bbdxiaozhu
5 楼
人定胜天,娃哈哈,三峡只有一个显然是不够,亲自指挥再来两个,千秋万代,一统江湖 [1评]
少说多做
6 楼
还是让你家主子多尽力灭灭山火大家就都好过了
灯塔路
7 楼
地球世界 十年浩劫 芸芸众生 自求多福 [1评]
G
GTI99
8 楼
何止十年!依我看接下来是百年浩劫,然后大比分的地方都会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人类要么还留在地球上苦苦挣扎要么离开地球,地球适合人类居住的时代已经结束!
清除五毛
9 楼
最大的病毒是- 媒体洗脑 世界已不是以前的世界 人类一碗蛋
开水送服
10 楼
蠢东西,明末小冰河期旱涝蝗灾地震齐上,是人类造成的?被美媒洗脑过度,还真以为都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造成现在的气候变化? [1评]
慕成子
11 楼
有道理呵。 跟一碰到日食就下罪己诏差不多哈
g
gzwyh
12 楼
也不用太过杞人忧天,明末就是极端气候,年年干旱酷冷,加上腐败横行,民不聊生。现在已经是工业时代,对抗天气变化的能力强了太多。某些仍然停留在农耕社会的国家没办法应付,但多数人类还是能安然度过的。
g
gzwyh
13 楼
现在的科技能力离开地球就只能毁灭,只能祈求命运。再过几千年也许能仅仅离开太阳系,至少要有科技发展几十万年才能考虑离开地球延续人类。 [1评]
G
GTI99
14 楼
科技发展的速度很可能是加速度的,一百年内人类就很可能有能力离开地球,我对此的信心远比人类届时能继续在地球上正常生活的信心更大。
老粉黑
15 楼
人类能破坏气候毁灭地球?梦话等睡了再说,人类这两下子毁灭自己还差不多,还改变气候毁灭地球,哪来的自信? [1评]
G
GTI99
16 楼
何为毁灭?先搞搞清楚再说!
R
RM
17 楼
现在气温慢慢回升到小冰期前气候,南方一大片地将不适合种粮食和居住,生活成本将大大提升,暴雨、瘴疠、热带雨林,气温高不利经济发展和各类学术研发活动。
吃斋念佛大灰狼
18 楼
极端天气频发难道不是因为人口太多引起的!
g
gzwyh
19 楼
希望你的信心能实现。人类的最终使命是在我们身处的这个900多亿光年直径的宇宙重新坍塌凝缩之前,飞出这个宇宙,到另一个比较稳定的宇宙中去。如果有你设想的这么快速发展,也许这个使命有可能实现。
j
jiddy322
20 楼
问问你们自己,脑袋顶上的天空,20年前是这样的吗?在我的印象里,飞机即使拉尾线,也会在10秒之内消失,不会像图中这样留下痕迹。 究竟是谁改变了我们的天空,又是为了什么?不由得不让我怀疑那些一天到晚宣扬“气候变化”的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Ej0x7IRca8&t=5s
郑长仁
21 楼
应该加快开发雅鲁藏布江,把水引到华北去,让阿三渴死。这样他们就会自动退出藏南地区,我们就能以 “不战而屈人之兵” 的和平方式收回被占的领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