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又一地标“建筑”诞生人们不花钱不排队还能每天去打卡——就是那盼星星盼月亮等了近5年的上海地铁14号线终于开通了!
本想着也就是“打工人”可以在寒冬的早晨多赖会儿床
但没想到现在的地铁站设计都玩这么大要不是亲眼看到还真不敢相信地铁站能设计得这么美~
▲上海地铁14号线豫园站
上海地铁14号线
2016年11月动工,2021年底开通
标志色为橄榄绿
全长约39.1千米
全部为地下线共设30座车站
▲图片来源@ShanghaiLOOK
全线自西向东线路西起嘉定区封浜站途经嘉定区、普陀区、静安区、黄浦区和浦东新区终点止于浦东新区桂桥路站
整个线路贯穿上海城区市中心可以说是“换乘王中王”因此大家一直期待着它的开通
▲豫园站施工现场
那为什么说14号线的地铁站堪比美术馆
因为它每一站地铁的室内设计
都很惊艳
网友看完纷纷爆赞“这地铁站太美了”!
首先是豫园站
打造了一座沉浸式艺术车站
同时也是上海地铁第一个
全沉浸新媒体公共艺术站点
明日大师联合创始人刘泉提出:“把公共艺术融入到交通出行中,让普通百姓在上班的途中就能感受到艺术的美感”。
车站主题设计
被命名为《上海脉搏》
因为豫园站是上海地铁的最深车站
深度达到36米
相当于10层楼房高
如果说上海地铁是上海的动脉
那城市中心深处的豫园站
就如同上海的心脏一般
▲设计创意灵感
设计团队更是强强联合
由ToMASTER明日大师
作为公共艺术策划单位
邀请建筑设计师熊星
作为豫园站室内设计总设计师
以艺术设计创新思维
进行全站厅设计
如此强劲的组合
实力不用多说
咱就是说看完现场实景
完全一整个被震撼住
应该有很多朋友上下班通勤时
已经打过卡了
看得出每一处的设计
细节都极其考究
在这里得好好夸一夸
豫园站的设计元素之一「水」
设计师以黄浦江的水流形态为灵感
打造了有律动的天花曲线线条
以水的建筑形式语言
一气呵成地塑造了古典、
东方、现代的空间体验
这是基于对当地文化的深度思考
豫园站另一大设计元素「上海代表建筑」
天花的“水波”拍打到上面
形成一个个朝下的浪尖儿
这浪尖的几何造型
就来自豫园城隍庙的屋顶飞檐
法国艺术家Vincent Leroy
将以《魔都律动》艺术装置
▲柱子上的浪尖像极了飞檐在水里的倒影
既是古色古香
又不失现代
设计师用最纯粹的形式
诠释出了设计背后的丰富内涵
接着看地铁站的巨大天幕
它本身是一个三维LED装置
灯光可以实现动态变色、
多媒体播放、艺术交互等
等到了春节的时候
就可以安排的喜庆的灯笼
七夕情人节还可以玫瑰花瓣飞舞
平时呢可以征集市民、学生作品
通过适当的评选
让大众也参与到豫园站水波天幕的创作中
共同持续的塑造豫园站的空间光影
值得一提的是
豫园站还有一个重磅惊喜
策展人刘泉邀请了享誉全球的
呼应设计师熊星的《上海脉搏》
不久后也将在豫园站开放
目前该作品还在筹划中
让我们先期待一下吧
▲Vincent Leroy的标志性作品《slow lens》
Vincent Leroy擅长创作“动力雕塑”
试图用最少的材质、最简单的方式
来实现作品的诗意表达
这位大师在世界各地都有许多代表作
每一件都又炸又帅
不知这次会出什么新作呢
▲Vincent Leroy的“动力雕塑”作品们
下一站是陆家嘴站
当通过换乘通道时
我们可以在巨型LED电子屏看到
一幅全长112米的艺术作品
画面上,金色巨浪翻滚不停
呈现出“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意象
《今朝踏浪》由金色和水浪构成
金色代表光的颜色
象征着陆家嘴金融中心
水代表生命的起源
代表上海城市欣欣向荣的生命力
在这个日以夜继忙碌的金融中心
也寓意源源不断的蓬勃活力和创新
想象一下
如果每天早上路过这样的场景
无疑是一场美的视觉享受
很难不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经过一大会址·黄陂南路站的朋友
也有眼福了
此站以“黄陂疏影”为主题
车站内运用了把二维的平面转化成三维的空间艺术将黄陂路上的梧桐树影投射到地面让乘客仿佛置身于树木成荫的氛围中既要有特色又感觉有情、有品
据悉,14号线的所有站中
有13座换乘站都是主题鲜明的空间艺术感兴趣的朋友有时间的话
可以去挨个打卡
▲曹杨路站“机械工厂”,图片来源@ShanghaiLOOK
除了车站设计有亮点在技术上更为给力
14号线作为首条穿越上海市中心的大容量无人驾驶线路将有效分流高峰期的换乘压力
让市民更加便捷出行
可以想象未来这些都会成为上海的文化艺术新名片
与14号线同期开通运营的
还有上海地铁18号线
这条线也很厉害不仅时速飞快还处处黑科技设计
它有个牛炸的称号叫做“闪电侠”时速可达到80km/h+无人驾驶这是最高等级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的地铁线路不仅如此开放式无人驾驶车厢还供乘客观景
乘坐18号线你会发现
地铁上居然提供了充电的地方
既有USB充电接口也有无线充电
这也太人性化了吧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坐地铁手机没电不能检票出站了
上海地铁18号线可是全上海唯一一条自带无线充电座的线路本18号线通勤打工人狂喜
18号线车厢内的灯光也是经过设计的
不仅强度随时间控制
还能根据四季进行调节
冬季暖色调夏季冷色调
简直比自家书房还优秀
▲图片来源@上海热门美食
全列座椅是木纹内饰
颜值高的同时
木纹增加了座椅的摩擦力
不易滑动
在公共设施上
18号线的卫生间标识很大很显眼有需要时一下就能找到不会发生跑到头了才发现没有厕所的尴尬事件
此外还增设了母婴室
提供给母、幼乘客使用很贴心很走心
18号线的地铁站设计
采用的也是一站一景
每一站都有一个主题色
好看又好记
现在我都直接看颜色识别站台
来找找你家门口的地铁站
有无出圈呀~
上海财经大学站
复旦大学站
抚顺路站
属实是一站一风景
每一站都很独特很养眼
迎春路站
芳芯路站
最后,给大家看一组数据
上海地铁14号线和18号线开通后
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
运营里程将增至831公里
这个数值将继续领跑全球
和首次开通14号线8节编组
大容量全自动驾驶系统
加上已拥有的5条全自动驾驶线路
(10、14、15、18号线、浦江线)
运营里程增至167公里
这标志着
上海地铁全自动驾驶线路规模
也首度跃升世界第一
不仅要快也要美加上看完这次上海地铁站的走心设计网友们都由衷的点赞公共艺术的重要价值之一
就是为社会美育赋能咱们的美学教育也要从身边抓起
确实,好设计带来的快乐就是实实在在的幸福能看在眼里
能切身实地的享受到
能被设计师的用心所打动会对中国基建的强大油然而生自豪感感谢设计师团队、感谢建筑工人们
让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美好
有时间要记得带上家人朋友多多打卡上海地铁站噢?
最近上海又一地标“建筑”诞生人们不花钱不排队还能每天去打卡——就是那盼星星盼月亮等了近5年的上海地铁14号线终于开通了!
本想着也就是“打工人”可以在寒冬的早晨多赖会儿床
但没想到现在的地铁站设计都玩这么大要不是亲眼看到还真不敢相信地铁站能设计得这么美~
▲上海地铁14号线豫园站
上海地铁14号线
2016年11月动工,2021年底开通
标志色为橄榄绿
全长约39.1千米
全部为地下线共设30座车站
▲图片来源@ShanghaiLOOK
全线自西向东线路西起嘉定区封浜站途经嘉定区、普陀区、静安区、黄浦区和浦东新区终点止于浦东新区桂桥路站
整个线路贯穿上海城区市中心可以说是“换乘王中王”因此大家一直期待着它的开通
▲豫园站施工现场
那为什么说14号线的地铁站堪比美术馆
因为它每一站地铁的室内设计
都很惊艳
网友看完纷纷爆赞“这地铁站太美了”!
首先是豫园站
打造了一座沉浸式艺术车站
同时也是上海地铁第一个
全沉浸新媒体公共艺术站点
明日大师联合创始人刘泉提出:“把公共艺术融入到交通出行中,让普通百姓在上班的途中就能感受到艺术的美感”。
车站主题设计
被命名为《上海脉搏》
因为豫园站是上海地铁的最深车站
深度达到36米
相当于10层楼房高
如果说上海地铁是上海的动脉
那城市中心深处的豫园站
就如同上海的心脏一般
▲设计创意灵感
设计团队更是强强联合
由ToMASTER明日大师
作为公共艺术策划单位
邀请建筑设计师熊星
作为豫园站室内设计总设计师
以艺术设计创新思维
进行全站厅设计
如此强劲的组合
实力不用多说
咱就是说看完现场实景
完全一整个被震撼住
应该有很多朋友上下班通勤时
已经打过卡了
看得出每一处的设计
细节都极其考究
在这里得好好夸一夸
豫园站的设计元素之一「水」
设计师以黄浦江的水流形态为灵感
打造了有律动的天花曲线线条
以水的建筑形式语言
一气呵成地塑造了古典、
东方、现代的空间体验
这是基于对当地文化的深度思考
豫园站另一大设计元素「上海代表建筑」
天花的“水波”拍打到上面
形成一个个朝下的浪尖儿
这浪尖的几何造型
就来自豫园城隍庙的屋顶飞檐
法国艺术家Vincent Leroy
将以《魔都律动》艺术装置
豫园站另一大设计元素「上海代表建筑」
天花的“水波”拍打到上面
形成一个个朝下的浪尖儿
这浪尖的几何造型
就来自豫园城隍庙的屋顶飞檐
▲柱子上的浪尖像极了飞檐在水里的倒影
既是古色古香
又不失现代
设计师用最纯粹的形式
诠释出了设计背后的丰富内涵
接着看地铁站的巨大天幕
它本身是一个三维LED装置
灯光可以实现动态变色、
多媒体播放、艺术交互等
等到了春节的时候
就可以安排的喜庆的灯笼
七夕情人节还可以玫瑰花瓣飞舞
平时呢可以征集市民、学生作品
通过适当的评选
让大众也参与到豫园站水波天幕的创作中
共同持续的塑造豫园站的空间光影
值得一提的是
豫园站还有一个重磅惊喜
策展人刘泉邀请了享誉全球的
呼应设计师熊星的《上海脉搏》
不久后也将在豫园站开放
目前该作品还在筹划中
让我们先期待一下吧
▲Vincent Leroy的标志性作品《slow lens》
Vincent Leroy擅长创作“动力雕塑”
试图用最少的材质、最简单的方式
来实现作品的诗意表达
这位大师在世界各地都有许多代表作
每一件都又炸又帅
不知这次会出什么新作呢
▲Vincent Leroy的“动力雕塑”作品们
下一站是陆家嘴站
当通过换乘通道时
我们可以在巨型LED电子屏看到
一幅全长112米的艺术作品
画面上,金色巨浪翻滚不停
呈现出“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意象
《今朝踏浪》由金色和水浪构成
金色代表光的颜色
象征着陆家嘴金融中心
水代表生命的起源
代表上海城市欣欣向荣的生命力
在这个日以夜继忙碌的金融中心
也寓意源源不断的蓬勃活力和创新
想象一下
如果每天早上路过这样的场景
无疑是一场美的视觉享受
很难不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经过一大会址·黄陂南路站的朋友
也有眼福了
此站以“黄陂疏影”为主题
车站内运用了把二维的平面转化成三维的空间艺术将黄陂路上的梧桐树影投射到地面让乘客仿佛置身于树木成荫的氛围中既要有特色又感觉有情、有品
据悉,14号线的所有站中
有13座换乘站都是主题鲜明的空间艺术感兴趣的朋友有时间的话
可以去挨个打卡
▲曹杨路站“机械工厂”,图片来源@ShanghaiLOOK
除了车站设计有亮点在技术上更为给力
14号线作为首条穿越上海市中心的大容量无人驾驶线路将有效分流高峰期的换乘压力
让市民更加便捷出行
可以想象未来这些都会成为上海的文化艺术新名片
与14号线同期开通运营的
还有上海地铁18号线
这条线也很厉害不仅时速飞快还处处黑科技设计
它有个牛炸的称号叫做“闪电侠”时速可达到80km/h+无人驾驶这是最高等级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的地铁线路不仅如此开放式无人驾驶车厢还供乘客观景
乘坐18号线你会发现
地铁上居然提供了充电的地方
既有USB充电接口也有无线充电
这也太人性化了吧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坐地铁手机没电不能检票出站了
上海地铁18号线可是全上海唯一一条自带无线充电座的线路本18号线通勤打工人狂喜
18号线车厢内的灯光也是经过设计的
不仅强度随时间控制
还能根据四季进行调节
冬季暖色调夏季冷色调
简直比自家书房还优秀
▲图片来源@上海热门美食
全列座椅是木纹内饰
颜值高的同时
木纹增加了座椅的摩擦力
不易滑动
在公共设施上
18号线的卫生间标识很大很显眼有需要时一下就能找到不会发生跑到头了才发现没有厕所的尴尬事件
此外还增设了母婴室
提供给母、幼乘客使用很贴心很走心
18号线的地铁站设计
采用的也是一站一景
每一站都有一个主题色
好看又好记
现在我都直接看颜色识别站台
来找找你家门口的地铁站
有无出圈呀~
上海财经大学站
复旦大学站
抚顺路站
属实是一站一风景
每一站都很独特很养眼
迎春路站
芳芯路站
最后,给大家看一组数据
上海地铁14号线和18号线开通后
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
运营里程将增至831公里
这个数值将继续领跑全球
和首次开通14号线8节编组
大容量全自动驾驶系统
加上已拥有的5条全自动驾驶线路
(10、14、15、18号线、浦江线)
运营里程增至167公里
这标志着
上海地铁全自动驾驶线路规模
也首度跃升世界第一
不仅要快也要美加上看完这次上海地铁站的走心设计网友们都由衷的点赞公共艺术的重要价值之一
就是为社会美育赋能咱们的美学教育也要从身边抓起
确实,好设计带来的快乐就是实实在在的幸福能看在眼里
能切身实地的享受到
能被设计师的用心所打动会对中国基建的强大油然而生自豪感感谢设计师团队、感谢建筑工人们
让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美好
有时间要记得带上家人朋友多多打卡上海地铁站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