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瘾性强!新型邪典动画死灰复燃 播放破千万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5月14日 6点46分 PT
  返回列表
17194 阅读
3 评论
精英说

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少不了动画的身影。从《宝莲灯》的沉香劈山救母,到《西游记》的齐天大圣大闹天宫,这些动画形象不仅承载了我们的童年记忆,更以鲜明的精神内核跨越时代,带给我们最早关于爱和正义的启蒙。

然而,越来越多的家长发现,现在这一代的孩子不仅吃不到当年的“细糠”,还可能在无形中遭遇“邪典动画”的戕害。

小红书,有位妈妈发布了这样一条求助内容,说自己4岁的女儿不爱看主流的动画片,而是沉迷于一类色彩鲜艳、画风怪异、内容重复空洞的动画内容。

帖子一经发出瞬间引起了热议,相关内容评论区许多家长都表示自己的孩子也有同样的问题,而且渐渐地看不进去正常的动画片。

这类动画片也被称为“新型邪典动画”。

其实早在2016年,YouTube的视频网站上就涌现了大量包含血腥暴力、虐待屠杀,以及软色情的相关动画内容。

这些视频往往都是以小朋友们熟悉的知名动画人物形象作为包装,通过亲子、育儿等标签在视频网站上大量传播,掀起了极大的舆论风波,引发国外家长们的集体声讨......

然而,几年时间过去,邪典动画并没有消失,而是以一种更为隐秘的方式藏匿在网络中:

有些伪装成认知颜色的视频内容,内容毫无逻辑,成瘾性极强;还有些伪装成儿童英文儿歌,实则画面内容充斥着低俗暴力,如果家长不仔细看根本防不慎防。

一些视频软件在正常的动画播放结束后会自动推送其他相关内容,这些披着经典动画外衣的邪典动画,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孩子的视线中。

并且只要看过一次,首页就会不断推送同类型的内容,引导孩子持续观看......

有博主在小红书发文,说自己的孩子看短视频上瘾

“新型邪典动画”卷土重来,它的成瘾机制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更好地保护孩子?

新型邪典:

正在贩卖孩子的专注力

2018年,微博用户@肉呆大魔王发表了一篇名为《一群变态锁定观看YouTube的孩童,我以前为他们工作》的文章,瞬间惊起千层浪,阅读量高达479万,转发数破2万。

这篇文章原发布于美国Reddit网站,作者自称在一家动画制作公司工作,每天分配到手里的工作都是处理制作各类「山寨版」知名卡通人物,从米老鼠到蜘蛛侠、从海绵宝宝到艾莎公主,每个人只负责其中几秒钟的影片。

直到有一天,作者偶然间发现自己5岁的小侄女正在观看这样的视频,而完整的视频内容充满了血腥、暴力,甚至是色情因素,他大为震惊,随后展开了调查,并决心曝光......

Reddit网站可以发布虚构内容,因此帖子的真实性无法证实。但很快,网友们纷纷留言表示YouTube上确实大量存在此类视频:米老鼠被分尸、艾莎公主接受开颅手术、芭比公主刨腹产详解...... 这些视频被贴上了“早教”、“儿童教育”的标签,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儿童观看的视频分类里。

并且,这类“邪典动画”也悄无声息地“渗透”到了国内,光明正大地出现在各类主流视频网站上,其中很多视频播放量甚至超过百万,令人不寒而栗。

随后,共青团中央、紫光阁、新华社等都对此事进行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各大视频网站均表态将对问题视频进行下架、屏蔽处理。

但我们通过关键词搜索,仍能找到一些“漏网之鱼”。

随着相关报道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对此类动画视频提高警觉,发现类似视频也会举报下架。但与此同时,“邪典视频”也在进化升级,经过重重包装,它们将“婴幼儿注意力”进一步转化成可售卖的产品。

一部名为《Cocomelon》的儿童动画,因其超1000亿的播放量成为众多国外家长的“哄娃神器”,在全球范围内,该动画已经被翻译成25种语言,影响深远。虽然它的内容并不包含暴力、色情等明显不良因素,但近几年来却备受争议:

许多医生和儿童心理师公开表示,这根本不是益智动画,而是「孩子的毒品」,会让大脑持续上瘾。停止播放时,许多孩子都会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常常会尖叫大哭,甚至出现愤怒、暴力等行为。加拿大儿科协会更是发出警告,2岁以下每日观看超过1小时的孩子,ASD(自闭症谱系)筛查异常率增加2.3倍。

媒体披露之后,成百上千的美国妈妈在社交媒体上留言控诉,因为《Cocomelon》,自己的孩子出现了语言障碍的症状,性格也更加暴躁易怒:

“我的儿子今年不到两岁,我一直让他看《Cocomelon》,现在我需要带他去进行言语治疗,才能教会他说话。”

这一代的孩子们,从小的生活方式就被塑造成了以屏幕为中心,所能接触到的电子信息也在海量增加。然而伴随着动画行业资本化和商业化的过程,动画制作的初衷也在改变,对儿童关注力的过度摄取,正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邪典动画:

让无数幼儿丧失语言学习能力

针对儿童成瘾的现象,一位纽约日报的记者在深入采访之后表示,《Cocomelon》制作团队的第一目标就是使孩童沉迷!那么,它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第一大秘诀就是:画面色彩极度饱和。

在日常生活中,最高饱和度通常被拿来用作提醒和通知,因为它使人兴奋、思维活跃,从而吸引注意力,因此也常被应用在赌博机上。《Cocomelon》挑选特定的颜色,让它们在对比下变得更加醒目。

这个特征我们同样能在文章开头提到的「低智毒视频」中看到,鲜明的色彩非常扎眼:

图片来源:Bilibili网站页面

这些视频的播放量都非常惊人

其次是高频动作(人物眨眼速度达0.3秒/次)叠加高分贝音乐(85-90dB),并在歌曲中大量插入重复词汇,以吸引孩子重复观看。《Cocomelon》短短38个视频能够拥有超过十亿的播放量就是证明。

“小孩子的大脑天生就喜欢通过重复来学习,因此会一遍又一遍地观看视频。”

不仅仅是《Cocomelon》,类似的邪典动画都有大量重复的内容,视频网站上充斥着各种“早教知识乐园”,点开每个系列往往有三四百集。情节荒诞混乱,不合常理,比如吞食不明物体、生成不同动物、切割玩具等等,不仔细看根本无法辨别。

它们反复利用强视觉刺激,重复数字、颜色,以及简单的动物和水果名称,家长们觉得孩子在学习词汇,殊不知这样的高频刺激对孩子的大脑来说可能是一种隐秘的伤害。

图片来源:Bilibili网站页面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快速的镜头切换!

Cocomelon的镜头变化非常疯狂,平均每2-4秒切换镜头,迫使幼儿大脑持续处于应激状态,这和我们在抖音里所经历的成瘾行为类型非常相似:快速转变释放了多巴胺,并使人短视频上瘾。

当快速连续的刺激超出大脑有效处理信息的能力,就会导致注意力持续时间缩短和自我调节困难等问题。

美国加州奥兰治县的儿童发展专家杰瑞卡·桑尼斯(Jerrica Sannes)表示:“《Cocomelon》的刺激性极强,它实际上就像毒品一样,是一种兴奋剂,孩子们看得越多,大脑就越期待这种刺激。这使得孩子们无法在没有娱乐的情况下进行创造性活动。”

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Cocomelon》动画制作团队还曾召集儿童实验者来进行剧集吸引力测试。

受试儿童被放在两个屏幕前,其中一块屏幕播放《Cocomelon》的动画剧集,另一块则循环播放现实世界场景,如倒咖啡、剪头发等,每个片段会持续20秒。只要孩子看向用作转移注意力的第二块屏幕,测试员就会记下孩子相对应的时间点,并在之后调整改进,以更加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通常来说,我在给婴儿播放普通的视频内容时,他们只有11%的时间专注于屏幕,但换成《Cocomelon》,这个数字会飙升至74%。”

拨开“早教”、“益智”的外衣,这类动画本质上只是一场生意,真正售卖的产品,是孩子脆弱的大脑。

最珍贵的教育是陪伴

根据美国儿科医生苏珊·R·约翰逊博士的研究显示,对于幼儿来说,看电视就像是多层次的感官剥夺,被动地接受视听刺激无法获得健康大脑发育所需的全方位感官体验。

长期缺乏感官的平衡刺激会导致大脑尺寸缩小,其中,缺乏触觉刺激和有意义的人际互动的儿童的大脑尺寸会缩小20-30%。

与此同时,对听觉和视觉的过度刺激,也会限制其他感官体验所需要的神经连接,导致孩子身体发育和功能性紊乱。

并且,孩子的大脑一旦习惯了高强度刺激,也会逐渐排斥低强度刺激。当他们再面对正常的看书、写字、阅读、搭积木拼图等活动时,往往会表现出缺乏专注力。

图片来源:小红书相关发帖评论

其实,不论中外,儿童发展专家们的普遍共识都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就是与孩子一起玩耍和互动,而不是依赖电子产品。

目前国内主流儿保医生的观点也是:2岁以下的孩子对于电子产品没有任何需求。类似于的动画视频,或许可以教会孩子简单的字母、颜色或数字,但其本质缺乏有意义的对话和社会冲突,无法教给孩子必要的沟通和社交技巧。

图片来源:Tatyana Korotun/Shutterstock.com

当今社会的快节奏让父母的「隐性失陪」成为常见现象,即使父母在身边,也可能是手机不离手,缺乏和孩子的有效互动时间。然而教育之路漫漫,小时候「缺席」的陪伴可能在未来需要父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偿还。

真正的陪伴教育,是父母以“参与者”的姿态走进孩子的生命,与之建立平等的生命链接,在日积月累中塑造孩子的核心人格,比如安全感、好奇心、同理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育无法被智能设备替代,因为爱的传递,永远是最深刻的教育载体。

行文最后,说姐想说的是,电子产品绝非洪水猛兽,优秀的动画作品通过多维度的艺术表达和教育内容,会对孩子们的认知、情感、审美及价值观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只是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留心甄别,尽量避免画面切换频繁、颜色饱和度过高、台词过于重复的低品质动画,给予他们科学的引导,帮助孩子从动画中汲取成长养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E
Edmondon
1 楼
不是有出版管理局吗?没有版号是怎么上线的?
x
xiaomeiyu
2 楼
怀念早期二维动画时代……
j
jeffinvade
3 楼
水往低处流,最后竞争的结果AI会发现最能吸引小孩注意力的剪辑和颜色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