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共同通信社》9月23日报道,今年7月4日,一度误闯中国领海的海上自卫队护卫舰“凉月号”,其舰长因未能掌握正确位置,犯下重大失误,实际上已遭撤职。关于船上成员的处分,也正在讨论中。
这一消息,由多名精通中日外交事务的消息人士透露给共同社。
据悉,日本政府为避免对中关系造成影响,通过非官方方式,向中方传达“误闯领海”调查结果。以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为中心,整理了调查报告书,但以涉及部队运用为由,采取不公布调查内容方针。
共同社采访防卫省,被拒绝就此发表看法。
新闻出来后,在中日两国的网络平台都很热。
咱们中国网友在当初关于“凉月号”事件的讨论里,要么过于乐观地认为它或许遭电子干扰,慌乱误入的;要么过于悲观地认为中国软弱,不然干嘛不打它;要么觉得海自激进派独走导致。
现在见到日方处理该事件的结果,又有很多网友讥讽,不过是拿舰长遭撤职来敷衍中方。
为什么就不可能是最简单粗暴的原因——海自内部比想象的糟糕很多。
不少网友搞错时间线
7月12日,日本海上自卫队一把手,幕僚长酒井良引咎辞职。
因为时间点上的巧合,包括各大国际类军事类博主在内的很多中国网友,脑补与“凉月号”事件有关。但事实上,如果把时间线捋下来,大概率仅仅是巧合而已。
7月6日,日媒报道幕僚长酒井良表明辞职意向。
7月11日:《读卖新闻》和《东京新闻》最先爆料,“凉月号7月4日误闯中国领海”。
7月12日:酒井良正式宣布辞职。同日,防卫省宣布对海自218人的处分。
什么原因让酒井良不得不引咎辞职?
今年4月被曝光的海上自卫队“泄密门”,调查过程中,引爆多起重大丑闻。日本人都受不了,海自内部怎么会烂成这样。
所以,发不发生后面的“凉月号”事件,都会有一把手辞职,218人被处分的结果。
“泄密门”有多严重
可能因为发生在“凉月号”事件之前,不易获取流量。而且“泄密门”经过数月调查,缺少跌宕起伏的剧情,报道又以官方口吻的文字居多,所以被国际类军事类的中文自媒体博主们给疏漏掉了。
这也直接导致很多中国网友知道“海自勾结贪污”,知道“海自队员食堂吃白食被处分”,却鲜少了解“泄密门”事件。
今年4月,日本防卫省公布,海上自卫队发生泄密事件。
驱逐舰“稻妻号”舰长任命了一名没有资格接触特殊机密的船员为“特殊机密操作职员”。这名船员因此可以在驱逐舰中枢“战斗指挥所(CIC)”,处理操作特殊机密。
简单说就是,一个不具涉密资格的小兵,可以堂而皇之地出入驱逐舰“稻妻号”的指挥中心。不仅可以接触到最高军事机密情报,还有权处理这些机密情报。
更荒唐的是,“稻妻号”的这种严重违规做法竟然已持续了10年之久。
防卫省当即对包括舰长在内的涉事人员,做出停职处分。然后,在整个海上自卫队展开调查,看其它舰艇是否存在类似问题。
不查不要紧,一查,您猜怎么着?
海自总共有80艘水上舰艇,20条潜艇,其中至少有10艘以上舰艇,存在违反“特定秘密”规定问题。
这个调查结果,是导致海自一把手酒井良引咎辞职的主要原因。除了他,没人背得动这么大一口锅。
稻妻号的重大技术失误
为什么我个人倾向于相信“凉月号”误闯中国领海,是日方解释的技术性失误呢。
还说那艘“稻妻号”驱逐舰。海自犯起低级的技术性失误,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2023年1月,日本海上自卫队有一艘驱逐舰,在山口县周防大岛海面触礁搁浅,无力自主返航。没错,它就是“稻妻号”。
当时,“稻妻号”完成定期维修,出海测试。发生触礁事故时,正在“千贝濑”进行引擎测试,船身驶出最快速度。
千贝濑,水浅礁石多。当地渔民都知道,那里容易出事,大型渔船很难通过,得尽量避开。
事故调查报告出来后,它触礁搁浅的原因,简单粗暴到让人哭笑不得。
“稻妻号”舰长没有意识到“千贝濑”水浅礁石多,不能走大船。正常情况下,需要集合开会,探讨确认航线路径的安全,但舰长既没召集开会,也没自己研究航线安全。开着“稻妻号”驱逐舰就直接出海测试去了。
为啥不开会不讨论呢?舰长优先安排船员休假,船员一休假,舰上人手就不够。人手不够,那就缩减程序,直接出海了。
“稻妻号”触礁后,搁浅5天才被拖回港口。舰体损害严重,预计要花上数年修理,总费用约40亿日元。
凉月号也有低级错误可能吗?
调查“稻妻号”,查出至少有10艘以上舰艇,存在违反“特定秘密”规定问题。
那么“凉月号”犯下低级错误的可能性大吗?
稻妻号,DD-105,4400吨级护卫舰。
凉月号,DD-117,5000吨级护卫舰。
这俩在海自,可以算是同一档的护卫舰。那么“稻妻号”舰长面临的“用人荒”,“凉月号”也完全有可能遇到了。
或者应该说,整个海上自卫队都面临人员不足,人才不足的窘境。
日本自卫队海陆空的人员募集,一直处在招不满人的窘境里。其中,又以海自的情况最糟糕。
招到人了,也不是万事大吉。国际环境越危险,自卫队离职的人越多。
符合涉密资格,不仅有军衔上的要求,更有实务经验年数的要求。
知情人士透露,海自的舰船艇一线人才严重短缺。找不到符合涉密资格的人,配置到战斗指挥所(CIC),舰长们才不得不违规任命。
这种违规任命长达数年,乃至十年之久,海自上层真的一无所知吗?
恐怕对着人员不足,人才不足,又解决不了,不得不默契地睁只眼闭只眼。
直到“稻妻号”触礁搁浅,一个低级错误造成40亿日元损失。开始被调查,才引出多个丑闻,造成海自内部的大地震。
所以,7月4日,误闯中国领海的“凉月号”,日方解释“技术性失误”。它还真的就像是技术性失误,舰长没能正确掌握船舰的所处位置。
中日网民都不太相信,估计是都不敢相信海上自卫队烂到这个地步?
可要是不相信的话,再看看“稻妻号”开足马力,在水浅礁石多的海域测试引擎的壮举……人家是真干得出来。
据《共同通信社》9月23日报道,今年7月4日,一度误闯中国领海的海上自卫队护卫舰“凉月号”,其舰长因未能掌握正确位置,犯下重大失误,实际上已遭撤职。关于船上成员的处分,也正在讨论中。
这一消息,由多名精通中日外交事务的消息人士透露给共同社。
据悉,日本政府为避免对中关系造成影响,通过非官方方式,向中方传达“误闯领海”调查结果。以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为中心,整理了调查报告书,但以涉及部队运用为由,采取不公布调查内容方针。
共同社采访防卫省,被拒绝就此发表看法。
▲9月9日,停靠在久世保港的凉月号(右2)新闻出来后,在中日两国的网络平台都很热。
咱们中国网友在当初关于“凉月号”事件的讨论里,要么过于乐观地认为它或许遭电子干扰,慌乱误入的;要么过于悲观地认为中国软弱,不然干嘛不打它;要么觉得海自激进派独走导致。
现在见到日方处理该事件的结果,又有很多网友讥讽,不过是拿舰长遭撤职来敷衍中方。
为什么就不可能是最简单粗暴的原因——海自内部比想象的糟糕很多。
不少网友搞错时间线
7月12日,日本海上自卫队一把手,幕僚长酒井良引咎辞职。
因为时间点上的巧合,包括各大国际类军事类博主在内的很多中国网友,脑补与“凉月号”事件有关。但事实上,如果把时间线捋下来,大概率仅仅是巧合而已。
7月6日,日媒报道幕僚长酒井良表明辞职意向。
7月11日:《读卖新闻》和《东京新闻》最先爆料,“凉月号7月4日误闯中国领海”。
7月12日:酒井良正式宣布辞职。同日,防卫省宣布对海自218人的处分。
▲7月6日,海自一把手被曝辞职意向什么原因让酒井良不得不引咎辞职?
今年4月被曝光的海上自卫队“泄密门”,调查过程中,引爆多起重大丑闻。日本人都受不了,海自内部怎么会烂成这样。
所以,发不发生后面的“凉月号”事件,都会有一把手辞职,218人被处分的结果。
“泄密门”有多严重
可能因为发生在“凉月号”事件之前,不易获取流量。而且“泄密门”经过数月调查,缺少跌宕起伏的剧情,报道又以官方口吻的文字居多,所以被国际类军事类的中文自媒体博主们给疏漏掉了。
这也直接导致很多中国网友知道“海自勾结贪污”,知道“海自队员食堂吃白食被处分”,却鲜少了解“泄密门”事件。
今年4月,日本防卫省公布,海上自卫队发生泄密事件。
驱逐舰“稻妻号”舰长任命了一名没有资格接触特殊机密的船员为“特殊机密操作职员”。这名船员因此可以在驱逐舰中枢“战斗指挥所(CIC)”,处理操作特殊机密。
简单说就是,一个不具涉密资格的小兵,可以堂而皇之地出入驱逐舰“稻妻号”的指挥中心。不仅可以接触到最高军事机密情报,还有权处理这些机密情报。
更荒唐的是,“稻妻号”的这种严重违规做法竟然已持续了10年之久。
防卫省当即对包括舰长在内的涉事人员,做出停职处分。然后,在整个海上自卫队展开调查,看其它舰艇是否存在类似问题。
不查不要紧,一查,您猜怎么着?
海自总共有80艘水上舰艇,20条潜艇,其中至少有10艘以上舰艇,存在违反“特定秘密”规定问题。
这个调查结果,是导致海自一把手酒井良引咎辞职的主要原因。除了他,没人背得动这么大一口锅。
稻妻号的重大技术失误
为什么我个人倾向于相信“凉月号”误闯中国领海,是日方解释的技术性失误呢。
还说那艘“稻妻号”驱逐舰。海自犯起低级的技术性失误,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2023年1月,日本海上自卫队有一艘驱逐舰,在山口县周防大岛海面触礁搁浅,无力自主返航。没错,它就是“稻妻号”。
当时,“稻妻号”完成定期维修,出海测试。发生触礁事故时,正在“千贝濑”进行引擎测试,船身驶出最快速度。
千贝濑,水浅礁石多。当地渔民都知道,那里容易出事,大型渔船很难通过,得尽量避开。
事故调查报告出来后,它触礁搁浅的原因,简单粗暴到让人哭笑不得。
“稻妻号”舰长没有意识到“千贝濑”水浅礁石多,不能走大船。正常情况下,需要集合开会,探讨确认航线路径的安全,但舰长既没召集开会,也没自己研究航线安全。开着“稻妻号”驱逐舰就直接出海测试去了。
为啥不开会不讨论呢?舰长优先安排船员休假,船员一休假,舰上人手就不够。人手不够,那就缩减程序,直接出海了。
“稻妻号”触礁后,搁浅5天才被拖回港口。舰体损害严重,预计要花上数年修理,总费用约40亿日元。
凉月号也有低级错误可能吗?
调查“稻妻号”,查出至少有10艘以上舰艇,存在违反“特定秘密”规定问题。
那么“凉月号”犯下低级错误的可能性大吗?
稻妻号,DD-105,4400吨级护卫舰。
凉月号,DD-117,5000吨级护卫舰。
这俩在海自,可以算是同一档的护卫舰。那么“稻妻号”舰长面临的“用人荒”,“凉月号”也完全有可能遇到了。
或者应该说,整个海上自卫队都面临人员不足,人才不足的窘境。
日本自卫队海陆空的人员募集,一直处在招不满人的窘境里。其中,又以海自的情况最糟糕。
招到人了,也不是万事大吉。国际环境越危险,自卫队离职的人越多。
符合涉密资格,不仅有军衔上的要求,更有实务经验年数的要求。
知情人士透露,海自的舰船艇一线人才严重短缺。找不到符合涉密资格的人,配置到战斗指挥所(CIC),舰长们才不得不违规任命。
这种违规任命长达数年,乃至十年之久,海自上层真的一无所知吗?
恐怕对着人员不足,人才不足,又解决不了,不得不默契地睁只眼闭只眼。
直到“稻妻号”触礁搁浅,一个低级错误造成40亿日元损失。开始被调查,才引出多个丑闻,造成海自内部的大地震。
所以,7月4日,误闯中国领海的“凉月号”,日方解释“技术性失误”。它还真的就像是技术性失误,舰长没能正确掌握船舰的所处位置。
中日网民都不太相信,估计是都不敢相信海上自卫队烂到这个地步?
可要是不相信的话,再看看“稻妻号”开足马力,在水浅礁石多的海域测试引擎的壮举……人家是真干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