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时:为什么说中国可能给欧洲带来一场经济灾难?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4月15日 10点8分 PT
  返回列表
63844 阅读
40 评论
纽约时报中文网

本月,广州的新车。由于特朗普总统的政策,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关税壁垒,欧洲正准备迎接大量被转移的商品涌入。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多年来,中国一直对欧洲构成着经济挑战。现在,它可能变成一场经济灾难。

中国生产了种类繁多、人为压低价格的商品——获得大量补贴的电动汽车、消费类电子产品、玩具、商业级钢材等等——但这些商品大部分的去向是需求永无止境的美国市场。

现在,由于特朗普总统的政策,许多此类商品面临着极高的关税壁垒,人们越来越担心,会有更多的产品倾销到欧洲,削弱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欧盟其他国家的本土工业。

这些国家现在陷入了特朗普与中国不断升级的贸易战中。他们的领导人在妥协和对抗之间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平衡,希望避免成为这场贸易战的附带牺牲品。

“产能过剩的挑战由来已久,但现在终于摆在了欧洲各国政府面前,”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驻华盛顿研究员利亚娜·菲克斯表示。“欧洲存在一种普遍的趋势和感觉,那就是在这个时候,欧洲必须捍卫自己,保护好自己。”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尽管对美国关税的“间接影响”提出了警告,并誓言密切关注中国商品的流动,但她也承诺与中国进行“建设性的接触”。一个新的特别工作组将对进口商品实施监测,看是否存在倾销迹象。

“我们不能吸收全球的产能过剩,也不会接受在我们的市场上出现倾销行为,”冯德莱恩在特朗普的关税生效时表示。

她向中国和美国都发出了强硬而有分寸的信息,给贸易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表示,这可能是欧洲避免经济灾难的最佳机会。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亚洲项目主任扬卡·厄特尔称,这是对北京的威胁作出的“冷静”回应。

上个月,东莞一家玩具制造商的工人在生产车间。欧洲已经成立了一个新的特别工作组来监测进口是否存在倾销迹象。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她说:“他们继续在中国问题上坚持自己的立场,否则就会失去自己的立场。”

但这一高风险时刻正在考验欧洲大陆的团结。

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上周前往北京与习近平主席会面,他敦促加强与中国的接触,以对冲美国的关税。他与中国领导人握手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他示好的姿态,与此同时,冯德莱恩和欧盟的行政机构欧盟委员会的领导层继续要求北京保证倾销不会加速。

去年,德国反对欧盟提高电动汽车关税,担心中国会增加对德国汽车行业的关税。在已不再是欧盟成员国的英国,首相斯塔默呼吁与中国建立“一致、持久、尊重”的关系,他正在努力推动英国低迷的经济复苏。

政策研究机构荣鼎咨询高级顾问诺亚·巴金说,“最坏的情况是美国征收高关税”,与此同时,“中国的商品大量涌入欧洲市场”。他表示,这将“对欧洲工业造成双重打击,这是欧洲想要避免的情况”。

西班牙的桑切斯和英国的斯塔默等领导人认为,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可能是答案的一部分,在他们的国家渴望更多外国投资的时候,这一主张在政治上很有市场。

宣布中国将在本国建设新工厂,最终能创造数以千计就业岗位的消息,这样的消息在国内广受欢迎。但有时,这种渴望可能会削弱欧洲在贸易问题上的一贯立场。

在南昌组装电动汽车的工人。 Keith Bradsher/The New York Times

“西班牙看待问题的角度与波兰截然不同,”位于布鲁塞尔的俄罗斯、欧洲、亚洲研究中心主任特蕾莎·法伦说。“欧洲内部一直在讨论对中国应该采取何种立场。”

但贸易专家说,欧洲和中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植根于一个存在了数十年的现实:由于监管负担和共产党对中国公司的支持,中国市场实际上对许多欧洲公司是关闭的。2023年,欧洲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接近3320亿美元(2920亿欧元)。

欧盟领导人将中国描述为“系统性对手”,近年来,由于一系列原因,其中包括中国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战争时对俄罗斯的支持,欧盟与这个亚洲国家的关系恶化。

最近,在欧盟高级专员与中国同级官员之间的对话中,欧方发出了直言不讳的警告。

在欧盟贸易专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访问北京讨论市场准入问题后,欧盟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目前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仍然不平衡。”声明暗示了访问期间存在的紧张气氛,并称中国和欧洲的贸易逆差在“非法补贴”的推动下不断扩大。

多年来,欧洲官员一直要求中国做出让步,包括自愿限制廉价商品的出口,并设定最低价格,以抵消欧洲企业认为不公平的巨额政府补贴。

与此同时,中国官员近日来似乎急于把欧洲描绘成一个日益密切的贸易伙伴。在谢夫乔维奇访华之后,中国在发布的消息中几乎没有提到强硬对话。声明称,谢夫乔维奇称中国是“重要合作伙伴”,双方经济将“共同抵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深圳的集装箱,摄于本月。 Cheng Xin/Getty Images

在特朗普于4月2日宣布加征关税后,中国商务部表示,已同意就欧洲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更高关税一事与欧盟重启谈判。

当被问及对这一声明的看法时,欧洲官员的表态较为谨慎。欧盟贸易发言人奥洛夫·吉尔表示,官员们已同意就电动汽车供应链展开“继续讨论”,并“重新审视”定价问题。

中国的努力有时更为公开。中国驻欧盟使团在布鲁塞尔政策圈知名网站Euractiv上发表了一系列赞助文章。这些文章的重点是中国和欧洲如何拉近关系。“随着一场飓风席卷华盛顿,中国看起来更像是欧洲的战略伙伴,”其中一篇文章宣称。

目前,欧盟几乎没有表现出对这种观点的认同,而是敦促中国与美国达成协议,并希望避免中美未能达成协议带来的后果。

中欧峰会定于今年举行,时间可能在7月下半月。

“我认为,基本上欧洲只是希望在进入夏季时,一切都能大致保持完好,不要让经济崩溃,”菲克斯说。“让经济大局在夏天之前维持稳定,然后为接下来的事情做准备。”

金水木火土
1 楼
米国搞关税站经济崩溃了,欧洲不搞关税站经济咋个崩溃呢?你得癌症要死不等于是别人也要死~
文强
2 楼
Lol
B
BMWOLF
3 楼
这种马屁文一定要翻译给懂王领赏
s
superying
4 楼
看来美国之音与RFA的人员大部分跳槽到了纽时
c
cxy1223
5 楼
据说中国啥东西都靠补贴卖低价,这个补贴的钱是哪里来的呢?
z
zwwdplay
6 楼
纽时:“懂王白宫老虎仓赚了多少”? --------------------------------- 所以:“中欧合作将会是一场灾难”。。。
r
rbkd
7 楼
关闭欧洲亚马逊等电商,控制销售渠道以及产品质量,欧洲人民就会享受到低廉的中国产品
化外小民
8 楼
到处乱咬人的疯狗,却担心正常的人类传播狂犬病。
映像伦理审查
9 楼
美国 俄国 欧洲 日本 一个接着一个不行了,21世纪真的开始了
灯塔路
10 楼
纽时 “深层政府”黑莓毒舌 一边造谣抹黑污名中国 一边造谣诋毁特朗普集团 ----- 特朗普 醒目点 “谁是朋友 谁是敌人 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联俄联共 摧毁“深层政府”
五十而立
11 楼
为什么留园每天都有牛屎的文章,好像牛屎不代表美国主流媒体吧?
h
hho0we9m
12 楼
盎萨媒体又开始PUA欧洲老百姓了 LMAO 政府补贴,你们也补贴啊,怎么你们政府没钱补贴,不想补贴?故意压低价格,我卖东西在盈利的情况下尽量用最便宜的最好质量的产品参与竞争有问题么?
长园小新
13 楼
欧洲人看不懂中文的,狗粮们也不吃牛屎
小日子坏的很
14 楼
欧洲人开心的不得了,俄乌战争导致的通胀终于有救了
g
gylq2000
15 楼
理想都很丰满 现实却是绕不过去的吃喝拉撒
l
leon883089
16 楼
牛屎对三十六计的老祖宗使了一招:离间计。😂
珠峰顶泡温泉
17 楼
发你妈狗臭屁
我有柳岩爱的J8
18 楼
哈哈哈哈哈,被驴踢了脑子的美国开始犯病了,眼气欧盟能买到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嫉妒中欧加强贸易越来越强,要把美国甩到第三世界了,还像忽悠欧盟跟它一样家里出个疯狗祸害。欧盟那个骚屄娘们儿虽然不太听话,但架不住身体是诚实的,马上会争相投入到中国的怀抱里和东盟日韩争宠。
s
sleepy
19 楼
牛屎是把霉阴下岗的那批都招过去了? 这真是阴沟掏粪臭不可闻啊
m
msdtx
20 楼
你造一辆车成本3万,我造一辆车成本1万5,那我卖多少算是倾销或者不算倾销呢?
西
西门大大
21 楼
fake news 懂王也不尿它,哈哈,离关门应该不远了。 CNN,NYT传统媒体夕阳产业咯
x
x4060245d
22 楼
还有资金出来乱咬?
s
stingermcu
23 楼
要是论不要脸,真服牛屎中文网的这些妓者
S
Stellung
24 楼
哈哈,这是美国自爆软肋,中国必须揪住猛打!哈哈
H
HL16888
25 楼
挑拨离间居心叵测
E
Edmondon
26 楼
没有中国的市场,bba早就破产了
M
Meller
27 楼
犹大人的报纸,不足为奇。
a
anywho
28 楼
哦😲、來自牛屎💩❗️
w
wangyuehong
29 楼
美国给世界带来灾难,岂止欧洲?
b
bombe
30 楼
中国工厂不是已经倒闭了么?哪来的过剩产能?🤨
糖桔喝得
31 楼
纽约时报的意思是美国给欧洲人加关税是福音,是在帮助欧洲人。中国与欧洲人谈合作就是给欧洲人带来灾难。
b
brucesui
32 楼
哈哈,牛屎没有断屎,所以还在放屁
y
youmyyou2016
33 楼
- 操....美国确实已经给欧洲带来了灾难
千奇百怪党
34 楼
美国的去工业化,是中国造成的吗?对着无赖,就是无法讲道理。
c
chinapope
35 楼
中国政府补贴。。。欧美民众。。。。 欧美这么大的便宜不要么?
B
Brantyap
36 楼
不愧为纽约屎报,天天搅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