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驻守在“蚊虫王国”,一立方米就有5200只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6月22日 3点50分 PT
  返回列表
67744 阅读
10 评论
央视新闻客户端。

每立方米蚊虫多达5200多只一巴掌能拍死100多只……新疆北湾地区,蚊虫肆虐这里的边防战士如何训练、生活、执勤呢?

点着牛粪打篮球

烧着茅草上厕所

新疆北湾地区,与拉丁美洲的亚马逊河、非洲的乍得湖、坦葛尔喀湖并称为世界四大“蚊虫王国”。

盛夏,驻守在这里的新疆阿勒泰军分区北湾边防连防区内肆虐的蚊虫铺天盖地。据相关防疫部门检测,活跃在北湾的蚊虫有六大类,在蚊虫高峰期,每立方米达5200多只,一巴掌能拍死100多只

“点着牛粪打篮球,烧着茅草上厕所,蚊帐里面开班会,夏穿棉袄去巡逻”,是北湾边防连战士流传的顺口溜,也是驻地独特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

官兵们除了睡觉,整个身体都处在“动态”之中,在开展室外活动前,要提前烧一些牛粪和艾草,再用驱蚊剂从头到脚喷个遍,戴上防蚊纱巾,然后才能放心开展娱乐活动。

蚊虫把官兵们练成了“飞毛腿”

“与蚊共舞”的这些年,蚊子也把官兵们个个练成了“飞毛腿”,因为跑得越慢,被蚊虫叮咬的机会就越多,连队的5公里考核成绩一直是全团中的第一名。

每年4月下旬,蚊子开始肆虐,一直持续到9月中旬,常人根本无法忍受。

边防连指导员杨立保回忆:2017年夏天,连队建码头,先后有3拨施工队来到这里,但都是第一天来、第二天就因为蚊子太多要走,原定4个月的工期,拖延了1年半才完成。

工人们离开了这个他们无法忍受的地方,而担负着中哈30多公里边界守防任务的北湾边防连官兵们,却顽强地在这里扎下了根。

配发药品,安装工具

改善连队环境

过去,官兵夏天在室外开展训练,被蚊虫叮咬后会出现流脓、休克、伤口溃烂的现象。现在,连队里修建了新的室内训练场。

尽管是夏天,官兵们站岗执勤时,仍然穿着厚厚的防蚊服,戴上防蚊帽和防蚊手套。他们还会随身携带“三件宝”:风油精、驱蚊药和防蚊纱巾。

蚊虫改变着官兵的生活方式,也磨砺着官兵的意志。

39号界碑巡逻

蚊虫叮咬的“荣誉勋章”

与营区环境相比,官兵们要巡逻的中哈39号界碑蚊虫更为密集,就连军犬都会被咬到无法忍受。

又到了巡逻勘察的日子,新兵刘志伟主动请缨,他要到39号界碑去感受只曾听说过的“蚊子窝”。

互相检查防蚊服的密封情况,在容易裸露的位置逐一喷涂驱蚊药……

北湾地区的蚊虫种类多、毒性大,虽然官兵防护措施齐全,但还是避免不了被蚊虫钻进防蚊帽中。

军犬炎龙忍受不了蚊虫叮咬,突然跑进额尔齐斯河中,在河中将身上打湿,再也不愿上来。

炎龙入伍8年多,如果按照人类的年龄来换算已经50岁,是名副其实的边防“老兵”。这些年,也有多条军犬因蚊虫叮咬牺牲。为给炎龙驱离蚊虫,官兵们专门搭建了犬舍和蚊帐。

每年入夏前,连队都要在蚊虫最多的密林地带搭建一个班用帐篷,提供修整中转。官兵们在帐篷中擦拭防蚊药、喝些水。

最后的一段路程草木茂盛,加上几处死水沼泽,蚊虫肆虐成灾。艰难徒步行进一个多小时后,官兵终于抵达了中哈39号界碑。

“北湾官兵一定会不忘初心,毫不畏惧,发扬连队‘蚊虫叮咬不言苦,牺牲奉献不言亏,卫国戍边不言悔’的‘三不言’精神,忠实履行卫国戍边神圣使命,圆满完成以边防执勤为中心的各项任务。”

c
cjnb
1 楼
养鱼吃虫
A
Aeer
2 楼
中共对新疆人的酷刑之一。
y
youmyyou2016
3 楼
呃,这主意好啊,下次把轮子丢去给咬一咬。。
c
cnmxk
4 楼
首长孩子肯定不去
不忘衷初
5 楼
兲朝的ccav拍一个感动中国,表彰一下这些战士的事迹就完事了。官员们该贪污、养情妇、私生子照旧,习大傻逼该大撒币照旧。不会给这些边防战士改善吃住环境的。
w
wakawaka
6 楼
死水,鱼活不了。不如养蜻蜓
s
steelak47
7 楼
多养些蜻蜓,青蛙什么的。
e
emily11
8 楼
狗粮硬舔啊,智商担忧啊
彪呼呼的B格
9 楼
向这些边防战士致敬。私以为,这地方虽属于国土,但没必要守卫,没有人没有动物敢逗留在这里,就是作死也不会选这里
不醉
10 楼
硬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