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000万剩女耻辱的问题 被老外戳破真相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3月8日 16点38分 PT
  返回列表
72104 阅读
31 评论
环球人物杂志

影片中,每个想要活出自我的女性,背后都有一个无法摆脱的家庭“枷锁”。囿于个人追求和家庭观念,邱华梅无疑是最为纠结的那个。她一边说着不想结婚,一边又频繁去相亲;一边表示不想生孩子,一边又去打听冷冻卵子的技术。因为激烈的家庭“批判会”背后,也有足以成为她软肋的“温柔的胁迫”。

|作者:咖喱

|编审:苏睿

当妇女节被冠上洋气的名字成为“女王节”,朋友圈随处可见女生收到鲜花、红包、被“清空购物车”后的小傲娇,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与揪心也暂时被搁置了起来。

然而,那些针对女性的“扫兴”话题其实从未消失。

疫情期间被迫剃头、遭受“月经羞辱”的不公待遇犹言在耳,一部更加戳心的纪录片又让“剩女”议题成为焦点。

由美国公共广播频道(PBS)制作的纪录片《中国剩女》在国内网站一经上线,立马掀起了一股讨论热潮,豆瓣评分一路飙至8.0分。

三位生活在北京的大龄未婚女青年,因为没结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质疑——“不结婚就是不正常”“不结婚,再成功也是不幸福”“不结婚就是判了刑”……

当这些说法如同“魔咒”一般压在女主人公身上时,她们开始在抵抗与妥协间挣扎着找寻出口。

影片由外国导演的视角切入,探寻“剩女”这个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话题,没有波澜壮阔的说教,没有戴着有色眼镜的指摘,只有真实到“令人窒息”的细碎。

挣扎

世俗所认为的“剩女”标配,三位女主人公一样不差:年龄30岁上下,身居一线城市,学历高,工作好,经济独立。

34岁的女一号邱华梅是其中情况最“极端”的一位。

身为一家港资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本该能言善辩的她,第一次出现在镜头里,就被专业红娘直戳“痛点”而无力反驳:

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女。

不想生孩子?那你怎么结婚?谁能接受?

职业不太行,性格太硬,要柔软一点。

来到公园相亲角,她的职业再次成为攻击对象。

来给儿子相亲的阿姨得知她是律师,立马一脸警惕地指出:“要是我跟你吵架,动不动搬出个刑法、民法,我吵得过你吗?”

陌生人的“恶意和歧视”尚可忍受,最害怕的是来自亲人的责问。

邱华梅出生在山东滨州的农村,家里有四个姐姐,只有她一个人考上了北京某政法大学,毕业后顺利留在北京。

·邱华梅家的对联上写着:家居黄金地,人在幸福中。

然而,看起来出类拔萃的邱华梅,就因为三十多岁还没结婚,从一家人的“骄傲”沦为“老大难”。

家里“批斗大会”上演的时候,她被所有人轮番“夹击”:

父亲劈头盖脸:什么好处不好处,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就应该结婚!

母亲苦口婆心:我愁得睡不着,你结婚了我才能放心。所有人都结婚,你怎么能不结婚不生娃呢?

姐姐不留情面:不结婚,再幸福也不叫幸福!不结婚的人就该判刑!你索性别回来了,邻居也就不会说闲话了。

邱华梅的一位姐姐,甚至容忍孩子一直喊她“光棍姨”。

·邱华梅的爸爸说她是“读书读傻了”。

当一向严肃的父亲开始打“感情牌”,说起当年就算卖血也要供她上学,谁知今天竟是这副样子,“别人问起来,都没法说”,邱华梅终于忍不住委屈地哭了……

为了满足家人的期望,邱华梅不是没有努力过,相亲对象也没少见。

和一个山东老乡见面,本来相谈甚欢,邱华梅最看重男方是否“尊重女性”,结果老乡毫不避讳地说:“结了婚,我还是要占主导地位的。”对方知道邱华梅来自农村,又露出一脸意外:“我家是县城的。”

遇到一个北京本地男生,人家有意无意透露出,“和外地女孩交往,压力还是比较大”。

最后,邱华梅在镜头前崩溃着说:我有种深深的不安全感,感觉要跟所有人斗争,敌人有千军万马。好端端的人生过成这样,感觉就是因为没有结婚。

女二号徐敏是个北京女孩,28岁,有车有房,在广播电台做主播,怎么看都是“钻石级”的婚恋资本,可依然是“溃不成军”。

她的致命弱点在于自己是个“妈宝女”。

强势的妈妈一面催女儿尽快找对象结婚,一面又提出各种严苛的标准:不是北京人不行,农村户口不行,工作不稳定不行……

徐敏觉得可以相处试试的男生,要么因为不达标被妈妈一句话pass,要么被认为对方是“另有所图”,所以婚姻大事也就一直悬而未果。

女三号电影学院助理教授盖琪,已经36岁,出自书香门第,是三个女生中最先“缴械投降”的一个。

她用一年时间选择了比自己小好几岁、来自农村的男友,闪婚远嫁,并很快生下孩子。即使父母觉得门户不对等,婆婆表示要向亲朋好友隐瞒儿媳的年龄,但终究是等来了世人眼中该有的结局。

·盖琪结婚的当天,眼神中似乎没有多少兴奋。

可镜头一转,在课堂上跟同学们描述自己对婚姻的看法时,盖琪又说出了颇有深意的话:“结婚前我的生活很有趣,结婚后变得没趣了, 只能说感觉比以前幸福了。”

三个迥然不同的女性故事,相互交织,让我们看到“剩女”们在面对“穷途”时的挣扎与无奈。

羁绊

费孝通在《生育制度》中曾写到,“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地方把婚姻完全视为当事人之间个人的事情,而别人不加过问。”所以,即使在现代社会“婚恋自由”的底色下,家庭因素仍然是婚姻中不可逾越的羁绊。

影片中,每个想要活出自我的女性,背后都有一个无法摆脱的家庭“枷锁”。

囿于个人追求和家庭观念,邱华梅无疑是最为纠结的那个。她一边说着不想结婚,一边又频繁去相亲;一边表示不想生孩子,一边又去打听冷冻卵子的技术。

因为激烈的家庭“批判会”背后,也有足以成为她软肋的“温柔的胁迫”。

邱华梅的妈妈是位朴实的农家妇女,农村结婚流行女方准备被子做嫁妆,妈妈从几年前就开始攒棉花。眼见积攒的棉花越摞越高,堆在墙角就像一座山,始终压在邱华梅的心上。

邱华梅的爸爸从小支持她的学业,不仅是想让她出人头地,对于男权意识浓厚的农村来说,他更是心里憋着一口气,家里没有儿子,“我哪怕生的都是女儿,都比别人家的儿子强。”

这或许也成为邱华梅对于女权意识更看重的原因之一。她期待遇见尊重女性、平分家务的恋爱对象,可总是事与愿违,此前交往过的男友最终一拍两散就是因为在家务问题上难达成一致。

而在徐敏的家庭关系中,母亲对她的控制和干预成为最大的枷锁。

她甚至不得不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在医生面前,她开始回忆小时候因为不听话,被妈妈丢在马路边的往事。成年后,在找对象的事情上因为与妈妈有分歧,妈妈直接摔车门而去……这些都成为她凡事先妥协的原因。

最终徐敏泪流满面地承认,在自己的婚姻选择中,母亲的喜好占到80%—90%的决定作用,至于她自己的意愿则是不被尊重的。

也许是与心理医生沟通后,徐敏有了想改变这种关系的想法。

片尾母女敞开心扉,徐敏才了解到,当初妈妈也是因为姥姥做主,就嫁给了刚认识三个月的爸爸。当徐敏小心翼翼地指出,她没有结婚是因为妈妈的干预,她和爸爸都很害怕她等等问题时,又因为表述不当,引起了妈妈的强烈不满,还用“给你买车买房,供你上学,最终落得一无是处”这样的话来亲情绑架她。一段推心置腹的交流最终又以妈妈摔门而出终止。

而盖琪最后“成功”结婚,与其说是“遇到合适的人”,不如说被母亲那句“还是得走常人走过的路”所框定,这条“路”上背负的东西很多,包括因为父亲病逝家里的债务问题,以及母亲的心理担忧和老年赡养问题。

·盖琪婚后过起了相夫教子的生活。

三个女生最终对于婚姻的喜好和意志,都被无形的家庭“枷锁”所裹挟。

反抗

被嘲讽的邱华梅,被控制的徐敏,最终妥协的盖琪……三个颇具代表性的“剩女”状态让很多女生看到压抑,只因这其中了承载了太多人的影子。

“剩女”一词最早来源于2006年《时尚Cosmo》杂志的一期封面。一年后,这一词条就被收入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汉语新词之列,并定义为:高学历、高收入、27岁以上仍然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女性。

被“剩女”头衔绑架的女性不计其数。甚至耀眼如演员俞飞鸿,也会在镜头前被公然挑衅:“你觉得老一个人待着,精神正常吗?”

近些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实现了经济独立,中国女性意识逐渐崛起,女性思潮进入迅速发展阶段。

她们开始提出越来越多的反问:为什么男人三十多岁没结婚可以称为“钻石王老五”,女人却成了“剩女”?为什么一个人可以过得更好,偏要依附于男人获得幸福?为什么父母明明过得不幸福却要一味容忍被婚姻所困?

面对不怀善意的提问,俞飞鸿非常自然地反击:为什么从你们的聊天中感觉,结婚对于女性就是一种施舍?

尽管对于“剩女”的恐惧甚至说是羞辱依然还在,但根据统计数据来看,已经有81.2%的女性认为超过30岁结婚可以被接受,或者不论在什么年龄结婚都可以。

不论是提出的质疑,还是用心投票给出的数字,反抗“剩女”标签的队伍正在壮大。

选择远赴法国读书的邱华梅,选择挑战母亲权威的徐敏,选择步入婚姻享受生活的盖琪……无关输赢,她们最终敢于在镜头前展现真实的自己,这无疑已经是“抗争”精神的一种体现。

·邱华梅出国读书后,从她最近更新的状态看,她已经找到另一半,且定居德国,还和老公开了公司。

贾斯丁·比伯近日被问道“以后想生几个孩子”,他的回答堪称范本:“这要看我老婆了,毕竟那是她的身体。”

的确,结不结婚,早结还是晚结,生不生孩子,都是一个人的自由。怎样生活,是一种选择,而不应该被一种所谓的“标准答案”所绑架。

知乎上有一个高赞的问答——

有人问:二十六岁,工作三年,却将留学三年,值得吗?

答:普通玩家选择标准配置,高级玩家选择自定义配置。

愿所有选择逆风飞翔的女人,也能享受到仰望和掌声。

华伦久费
1 楼
这种八卦电影,最让国人兴奋。
h
ha123
2 楼
市场里的母鸡20块一只,卖100的都剩下了。自己囤货久了出工又费料,母鸡也老了,最后10快甩卖外加一只鸡笼
c
cocoslover
3 楼
理想和现实间的间的的挣扎,不怪光棍男
真是太烦人
4 楼
女主没活明白: 是自身要与这个世界斗争,而不去适应社会。这样的人到哪觉得自己委屈。
d
daniexu
5 楼
一夫多妻吧,我亏一点再娶几个,为国家做贡献。
二四六八十
6 楼
不婚的问题,是子女继承和养老。年轻人不懂,也没体会。 人到了快死的时候,是很脆弱的。无子女照顾时,猝死是一种解脱。可以想象,死不躺医院里,大小便失禁直接拉在病床上,两小时一次,没准拉一泡屎停停走走拉一个小时,谁来给你擦?翻不了身的,屁股那儿会发炎烂掉。走不了路,没人给你打饭打水。吞咽困难的,直接插管到胃,可还是需要别人给你打进去。护工要钱,每天250元,擦屎尿的加倍算,再加住院费每天几百一千,如果拿钱不干事,你有本事坐起身来和护工吵吗? 假定你能够猝死,还有个问题是继承权。没子女,你人生就是个漏斗,钱财能带走进骨灰盒么?这辈子没准是为别人做嫁衣。 其他问题花钱能解决,这两个问题是躲不掉的。
中国右翼
7 楼
又是女权主义泛滥的知音体!女人愿不愿结婚是她自己的事,谁在乎啊!看看各主播平台的那些婊子,享受着被千人捧万人追的嘴脸。多少老实巴交、没钱没权的男人想找个老婆找不到的。现实就是中国社会已是女权主义泛滥 ,女人被捧得太高了。我就喜欢拿钱追女人,只要漂亮,管你已婚未婚,操完后就把这些女人扔一边,少来和我矫情,没人惯这些绿茶婊。
p
peterwan
8 楼
我本来志愿解放所有九千万女人,怎奈就这一个都耗尽所有精力,我太难了
真爷们不折腾
9 楼
老美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发言权,他们两党都啥玩意,尤其民主党害人之马,在这帮畜生眼里和非正常的政策里,美国肯定剩女不多,应该可以同性恋、可以变性、可以顺便来、可以男女公测,哪来的剩女?
r
rally
10 楼
上个大学都要老爸卖血,中国这种变态的家庭关系是政府亲自部署亲自指挥挥的结果.
r
reporter1228
11 楼
女主角长这样确实不能怪相亲的男人们无情和自私, 那是求生的本能啊。
d
diss2
12 楼
大部分男的也是普通人 并非帅哥啊;我觉得不结婚可以,和不喜欢的人结婚,面对面一辈子 也会痛苦
d
diss2
13 楼
上大学卖血只是个例。你大学你爸卖血了?那美国上个大学 还有sugar baby呢,是不是也是美国政府亲自指挥的结果?双标
夜来风雨
14 楼
现在年轻人还有多少会养老的?能给父母请护工,节假日回来看看就不错了,现在不指望下一代会给你端屎端尿, 时代不一样了,
f
fanzhou1989
15 楼
大舌头说了,就是要让中产疲于奔命,家庭混乱,这样他们才没力气想些不和谐的。
死左B
16 楼
别指望改变剩女。女人个性太强,是婚姻的大敌。
g
givetome
17 楼
多少老实巴交、没钱没权的男人想找个老婆找不到的。现实就是中国社会已是女权主义泛滥 ,女人被捧得太高了。
o
oleong
18 楼
bbc 狠啊 杀人诛心 不结婚 不生孩子 没有人口 将来啥也没有
走马读人
19 楼
等了又等,剩女興盛 再等一下,趁機速勝
a
airswingman
20 楼
中国女的就是贱 操完就扔 然后让她们上网继续写吧 呵呵
只爱大屁股小妹
21 楼
问题是太丑
其实早知道
22 楼
大舌头是谁?
美籍評論員
23 楼
律師行業在中國大陸沒什麼前途。就算你有再多再充足的理由都不如人家大筆一揮把妳out了!
巴黎朋客
24 楼
有句北京老话:人操脸,猫操险 😄
偶然一逛
25 楼
深以为然,超级赞同你的说法,这是对中国这个社会最好的回应态度
n
neenun
26 楼
中国出生率下降,不能只怪房价高。女权主义和享乐主义,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才是主要原因
n
neenun
27 楼
中国出生率下降,不能只怪房价高。女权主义和享乐主义,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才是主要原因
z
zhulitmac
28 楼
有剩男多吗
l
lajoe
29 楼
阴阴阳阳乃为天道
电话
30 楼
眼高手低的女人都被淘汰了,从基因层面上讲对中国有好处。其实西方工业革命以后也有很多剩女,比如西方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里都会有一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妈的角色,这就是那个年代里的西方剩女。因为人家经历的早,所以剩女基因都被淘汰了,所以现在的西方女人大多很接地气,结婚女方出钱,婚后改男方姓,生好几个孩子,而且还大多靠自己不靠老人把孩子管的好好的。人家平时周末在家做好一周的饭,下班后接孩子去运动,经常开着Van拉两三个不同年龄的孩子去各种活动。大多数美国中产家庭都是这么过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本事又要求高的都淘汰掉,剩下的就都是优秀的了。
古久先生
31 楼
90%的剩女基本上是高不成、低不就,或者这山望那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