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的论文发表数和被引用数号称世界第一,但其论文引用者逾半数为同样来自中国的学者,已让国际学界关注到,中国的引文排名可能被夸大;当地学者则担心,中国在学术方面的国际影响力不足。
“科学”(Science)期刊9月下旬发出一篇报导,透过今年两份来自日本与德国的研究,指中国科学家经常引用本国的学者论文,也就是所谓的“自引”,而这很可能推高了中国论文被引用的排名。
今年8月,日本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NISTEP)发布了一项研究,选取了2020年至2022年间,来自25个国家的作者所发表的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前10%论文,结果显示,中国有62%的引用来自国内学者,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国家。美国以24%的本土引用率位居第2。
另一份由德国慕尼黑大学(Ludwig Maximilian University of Munich )学者所做的研究,则是先用影响因子筛选出20个广泛科学领域内排名前10%的461种期刊,检索它们在2000年至2021年间发表的所有论文,结果显示,中国论文获得的引用中,有57%来自国内学者,这一比例在所有研究国家中最高,而美国则以37%的本土引用率位居第2。
德国学者发现,中国学者论文的本土引用“超过了根据其规模所应预期的水平”,“中国在引文排名中的显著上升被夸大了”。
文章指出,这种现象背后有多重原因,包括:中国研究人数快速成长,他们也有越来越多高品质的产出,但中国文化中看重“关系”或相互支持的传统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有的科学家则是为了提升同事和机构的引用次数,而引用可能与自己论文关联不大的工作。
中国近年已经成为全球论文被引率的第一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近日发布“2024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显示,按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发表高水准国际期刊论文11.85万篇,占世界总量的33.6%,被引用次数为81.89万次,论文发表数量和被引用次数均排在世界第一位。
早在去年,日本官方单位发布的“科学技术指标2023”报告就指出,中国研究人员有很强的相互引用论文倾向。中国国际科技论文引用数量迅速成长背后的驱动力之一,可能就是这种本国学者之间的相互引用。
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今年7月发表的文章也关注此议题。文章指出,中国拥有最明显的“本土偏见”,意味着相比中国学者在顶刊上的产出体量和品质,他们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明显更低。
前述德国学者的研究团队中,有一位来自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的讲师邱姝敏,她认为这个问题背后有两种可能的逻辑,第一种是“抱团”的逻辑,就是中国学者们太愿意引用圈子里的“自己人”了;另一种逻辑是,外国学者对中国学者的论文引用太少了。
邱姝敏做了一个数据补充。美国学者的顶刊论文参考文献中有34.6%都来自本国。反观中国科学家的顶刊论文,参考文献中本国学者论文的比例只占14.8%。
也就是说,每位中国学者引用的本国同行论文的比例并不高,但因为没有太多国外学者引用中国学者的学术成果,导致中国的自引比例在统计上异常突出。考虑到全世界都在引用美国学者的论文,美国学者自引比例在整体上得到了稀释,其自引现象看起来也就不那么显著。
邱姝敏表示,知识需要扩散才能发挥出经济和学术上的价值。中国论文发表数量和品质都迅速成长,她认为“接下来应该关注的是你的研究有没有获得相应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对整个全球科学社区的发展和对人类认知前沿的推动做出了多少贡献?”
中国学者的论文发表数和被引用数号称世界第一,但其论文引用者逾半数为同样来自中国的学者,已让国际学界关注到,中国的引文排名可能被夸大;当地学者则担心,中国在学术方面的国际影响力不足。
“科学”(Science)期刊9月下旬发出一篇报导,透过今年两份来自日本与德国的研究,指中国科学家经常引用本国的学者论文,也就是所谓的“自引”,而这很可能推高了中国论文被引用的排名。
今年8月,日本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NISTEP)发布了一项研究,选取了2020年至2022年间,来自25个国家的作者所发表的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前10%论文,结果显示,中国有62%的引用来自国内学者,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国家。美国以24%的本土引用率位居第2。
另一份由德国慕尼黑大学(Ludwig Maximilian University of Munich )学者所做的研究,则是先用影响因子筛选出20个广泛科学领域内排名前10%的461种期刊,检索它们在2000年至2021年间发表的所有论文,结果显示,中国论文获得的引用中,有57%来自国内学者,这一比例在所有研究国家中最高,而美国则以37%的本土引用率位居第2。
德国学者发现,中国学者论文的本土引用“超过了根据其规模所应预期的水平”,“中国在引文排名中的显著上升被夸大了”。
文章指出,这种现象背后有多重原因,包括:中国研究人数快速成长,他们也有越来越多高品质的产出,但中国文化中看重“关系”或相互支持的传统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有的科学家则是为了提升同事和机构的引用次数,而引用可能与自己论文关联不大的工作。
中国近年已经成为全球论文被引率的第一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近日发布“2024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显示,按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发表高水准国际期刊论文11.85万篇,占世界总量的33.6%,被引用次数为81.89万次,论文发表数量和被引用次数均排在世界第一位。
早在去年,日本官方单位发布的“科学技术指标2023”报告就指出,中国研究人员有很强的相互引用论文倾向。中国国际科技论文引用数量迅速成长背后的驱动力之一,可能就是这种本国学者之间的相互引用。
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今年7月发表的文章也关注此议题。文章指出,中国拥有最明显的“本土偏见”,意味着相比中国学者在顶刊上的产出体量和品质,他们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明显更低。
前述德国学者的研究团队中,有一位来自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的讲师邱姝敏,她认为这个问题背后有两种可能的逻辑,第一种是“抱团”的逻辑,就是中国学者们太愿意引用圈子里的“自己人”了;另一种逻辑是,外国学者对中国学者的论文引用太少了。
邱姝敏做了一个数据补充。美国学者的顶刊论文参考文献中有34.6%都来自本国。反观中国科学家的顶刊论文,参考文献中本国学者论文的比例只占14.8%。
也就是说,每位中国学者引用的本国同行论文的比例并不高,但因为没有太多国外学者引用中国学者的学术成果,导致中国的自引比例在统计上异常突出。考虑到全世界都在引用美国学者的论文,美国学者自引比例在整体上得到了稀释,其自引现象看起来也就不那么显著。
邱姝敏表示,知识需要扩散才能发挥出经济和学术上的价值。中国论文发表数量和品质都迅速成长,她认为“接下来应该关注的是你的研究有没有获得相应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对整个全球科学社区的发展和对人类认知前沿的推动做出了多少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