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今年2月的“无人飞艇事件”以来,中美双方此前商定的对话与合作议程受到干扰。但进入5月以来,中美双方高层官员之间开展了频繁互动,引发外界关注的同时也令不少紧跟中美关系的研究者和观察者都察觉到:双方之间气氛正发生着细微变化。
5月10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会晤。
据熟悉情况的中方高级官员向媒体透露,双方就包括中美关系、台湾问题、亚太局势、乌克兰危机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多轮讨论,长达10个多小时。会晤是坦诚、深入、实质性和建设性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美双方会后刊发的官方消息中,有着许多相类似的表述,其中最为主要的一句便是“双方同意继续用好这一战略性沟通渠道”。
此次事先极为低调的会晤,延续着本月内中美双方高层频繁互动的节奏,此前8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会见美驻华大使伯恩斯;11日,商务部长王文涛会见伯恩斯。
中美奥地利会晤现场
专家:防止出现“意外”成中美之间最基本的共识
4月,包括沙利文、美国务卿布林肯、美财政部长耶伦在内的多位官员先后表达了希望与中方对话与沟通的意愿。伯恩斯大使也于5月3日北京一场“学生签证日”活动后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中美两国之间有必要保持对话,中美双方需要深入、可靠的渠道,以便双方能够就不同意见进行讨论。
针对美方为加强接触所做的这些工作,中方此前的回应也是明确的:中美之间保持着沟通;关键是美方不能一方面讲沟通,一方面却不断对中国打压遏制,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我们敦促美方端正对华认知,尊重中方的底线红线,停止损害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正轨。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5月12日在“2023人民大学美国研究青年学术论坛”期间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实质性这个表述值得关注,这充分说明双方事实上就如何稳定中美关系、继续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进行了一些非常具体的讨论。”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节大磊则认为,此次会晤释放出了止跌企稳的信号,正如秦刚8日会见伯恩斯大使时提到的,“防止中美之间出现‘意外’,这应该是中美之间最基本的共识。”
双方表述的“继续用好这一战略性沟通渠道”是指什么?
关于最新的会面,美联社11日援引一名熟悉此事的奥地利官员表示,会晤在维也纳环城大道沿线的一家酒店举行,相关计划受到严密保护,奥地利当局仅在会晤几天前才收到中美高层选择维也纳举行会谈的通知。
美方不具名官员也在会晤后介绍道,举行此次会晤是为了让被“无人飞艇事件”影响的中美关系重回正轨,“我们现在正在寻求(在中美之间)建立一个标准的正常沟通渠道。我认为双方都认同尝试进行一次国家安全顾问主任级别的对话是有用的,并且双方都看到了通过低调渠道沟通的价值。”这位官员补充称,此次维也纳会晤是他们参加过的最具建设性的会议之一。
刁大明指出,双方的表述肯定了此次会议的意义,“如果美国能够就此次具有‘实质性’的讨论做一些真正有利于两国关系的实际行动,那么后续是有可能有效地、建设性地将中美关系推回稳定、健康的轨道的。”同时,“战略性沟通渠道”这一表述也是一个比较积极的信号,说明即使中美关系受到了“无人飞艇事件”及其被美国内部政治炒作等影响,双方还是可以保持这种战略性沟通的。
对于美方官员提到的“通过低调渠道沟通的价值”,刁大明认为,这种新型的“中转站”外交的效果不亚于机制化会晤。事实证明,这种战略沟通的方式是顺畅的。“但能否稳定、持续地进行此类沟通,还是取决于美方后续是否能够进一步落实相关承诺。对于中方来说,合作始终是正确方向,而对话是合作的基础,但我们绝对不能为了对话而对话,更不能为了单方面满足美国某些霸权私利而对话。对话一定是有良好气氛、本着积极目标的,这样才对两国关系、对世界都有利。”他说。
中美关系的下一步展望:先观其行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在此次奥地利会晤中向美方提出了一个明确要求,或许也可以成为下一阶段观察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线索。中方强调:要求美方取消对中美人文交流不合理的限制和干扰,与中方一道,开展更多两国各界交往,增进人民间相互理解。
对此,伯恩斯此前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提到,对于任何两国之间的双边关系来说,民众之间都需要交流,如今随着新冠疫情影响的减小,两国民众需要重建联接,这对未来中美关系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此外,伯恩斯还表达了对中国留学生的欢迎。
当然,如果说5月以来互动的频繁和气氛的变化就意味着中美关系下一步将重回正轨,显然是一个过早的判断,下一步还要看美方能否真正实质性地做到“扣好中美关系的第一粒纽扣”。
不过在学者看来,近期一些动作正在逐步积累善意,其中就包含着人文交流的部分。
5月9日,经国家文物局授权,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黄屏出席于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举行的中国流失文物返还仪式,与美方签署返还协议,并接收2件重要石刻文物。
据悉,此次返还的2件文物为我国北朝至唐代围屏石榻,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为近期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在一起刑事案件调查中发现,由检察官办公室和美国国土安全调查局查没。中方介绍道,自2015年以来,美方先后5次向中国返还共404件(套)文物艺术品和1件古生物化石。
相应的,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办的智库理事会(CoC)2023年年会5月8日举行,来自美国国务院、各国重要智库的近80位代表参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多位学者应邀赴美参加并发言。
节大磊认为,中美关系确实显现出可能略有改善的迹象:美方官员还透露美贸易代表戴琪将参加定于5月25日至26日在底特律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届时美方希望与中国商务部代表举行会谈。
但在这之前,美国主导的七国集团(G7)将于5月19日起在日本广岛举行峰会。届时峰会是否会发布针对中国内容尤其是在涉台湾问题上进行操弄,也值得关注。对此,中方官员12日介绍道,王毅在同沙利文的会见中全面阐述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严正立场,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刁大明强调,(当前的互动)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了重返正常轨道的关键节点,只能说明中美在往这个方向上努力,至于是否能达到双边关系的稳定,要“先观其行”。虽然这次奥地利会晤本身体现了中美在战略轨道上,希望谋求两国关系稳定的积极意愿,但还是要看美国能否把相关承诺落到实处。“继续说一套做一套的话,也未必意味着后续会有更高层次的沟通。”
自从今年2月的“无人飞艇事件”以来,中美双方此前商定的对话与合作议程受到干扰。但进入5月以来,中美双方高层官员之间开展了频繁互动,引发外界关注的同时也令不少紧跟中美关系的研究者和观察者都察觉到:双方之间气氛正发生着细微变化。
5月10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会晤。
据熟悉情况的中方高级官员向媒体透露,双方就包括中美关系、台湾问题、亚太局势、乌克兰危机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多轮讨论,长达10个多小时。会晤是坦诚、深入、实质性和建设性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美双方会后刊发的官方消息中,有着许多相类似的表述,其中最为主要的一句便是“双方同意继续用好这一战略性沟通渠道”。
此次事先极为低调的会晤,延续着本月内中美双方高层频繁互动的节奏,此前8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会见美驻华大使伯恩斯;11日,商务部长王文涛会见伯恩斯。
中美奥地利会晤现场
专家:防止出现“意外”成中美之间最基本的共识
4月,包括沙利文、美国务卿布林肯、美财政部长耶伦在内的多位官员先后表达了希望与中方对话与沟通的意愿。伯恩斯大使也于5月3日北京一场“学生签证日”活动后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中美两国之间有必要保持对话,中美双方需要深入、可靠的渠道,以便双方能够就不同意见进行讨论。
针对美方为加强接触所做的这些工作,中方此前的回应也是明确的:中美之间保持着沟通;关键是美方不能一方面讲沟通,一方面却不断对中国打压遏制,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我们敦促美方端正对华认知,尊重中方的底线红线,停止损害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正轨。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5月12日在“2023人民大学美国研究青年学术论坛”期间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实质性这个表述值得关注,这充分说明双方事实上就如何稳定中美关系、继续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进行了一些非常具体的讨论。”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节大磊则认为,此次会晤释放出了止跌企稳的信号,正如秦刚8日会见伯恩斯大使时提到的,“防止中美之间出现‘意外’,这应该是中美之间最基本的共识。”
双方表述的“继续用好这一战略性沟通渠道”是指什么?
关于最新的会面,美联社11日援引一名熟悉此事的奥地利官员表示,会晤在维也纳环城大道沿线的一家酒店举行,相关计划受到严密保护,奥地利当局仅在会晤几天前才收到中美高层选择维也纳举行会谈的通知。
美方不具名官员也在会晤后介绍道,举行此次会晤是为了让被“无人飞艇事件”影响的中美关系重回正轨,“我们现在正在寻求(在中美之间)建立一个标准的正常沟通渠道。我认为双方都认同尝试进行一次国家安全顾问主任级别的对话是有用的,并且双方都看到了通过低调渠道沟通的价值。”这位官员补充称,此次维也纳会晤是他们参加过的最具建设性的会议之一。
刁大明指出,双方的表述肯定了此次会议的意义,“如果美国能够就此次具有‘实质性’的讨论做一些真正有利于两国关系的实际行动,那么后续是有可能有效地、建设性地将中美关系推回稳定、健康的轨道的。”同时,“战略性沟通渠道”这一表述也是一个比较积极的信号,说明即使中美关系受到了“无人飞艇事件”及其被美国内部政治炒作等影响,双方还是可以保持这种战略性沟通的。
对于美方官员提到的“通过低调渠道沟通的价值”,刁大明认为,这种新型的“中转站”外交的效果不亚于机制化会晤。事实证明,这种战略沟通的方式是顺畅的。“但能否稳定、持续地进行此类沟通,还是取决于美方后续是否能够进一步落实相关承诺。对于中方来说,合作始终是正确方向,而对话是合作的基础,但我们绝对不能为了对话而对话,更不能为了单方面满足美国某些霸权私利而对话。对话一定是有良好气氛、本着积极目标的,这样才对两国关系、对世界都有利。”他说。
中美关系的下一步展望:先观其行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在此次奥地利会晤中向美方提出了一个明确要求,或许也可以成为下一阶段观察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线索。中方强调:要求美方取消对中美人文交流不合理的限制和干扰,与中方一道,开展更多两国各界交往,增进人民间相互理解。
对此,伯恩斯此前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提到,对于任何两国之间的双边关系来说,民众之间都需要交流,如今随着新冠疫情影响的减小,两国民众需要重建联接,这对未来中美关系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此外,伯恩斯还表达了对中国留学生的欢迎。
当然,如果说5月以来互动的频繁和气氛的变化就意味着中美关系下一步将重回正轨,显然是一个过早的判断,下一步还要看美方能否真正实质性地做到“扣好中美关系的第一粒纽扣”。
不过在学者看来,近期一些动作正在逐步积累善意,其中就包含着人文交流的部分。
5月9日,经国家文物局授权,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黄屏出席于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办公室举行的中国流失文物返还仪式,与美方签署返还协议,并接收2件重要石刻文物。
据悉,此次返还的2件文物为我国北朝至唐代围屏石榻,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为近期纽约曼哈顿区检察官在一起刑事案件调查中发现,由检察官办公室和美国国土安全调查局查没。中方介绍道,自2015年以来,美方先后5次向中国返还共404件(套)文物艺术品和1件古生物化石。
相应的,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办的智库理事会(CoC)2023年年会5月8日举行,来自美国国务院、各国重要智库的近80位代表参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多位学者应邀赴美参加并发言。
节大磊认为,中美关系确实显现出可能略有改善的迹象:美方官员还透露美贸易代表戴琪将参加定于5月25日至26日在底特律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届时美方希望与中国商务部代表举行会谈。
但在这之前,美国主导的七国集团(G7)将于5月19日起在日本广岛举行峰会。届时峰会是否会发布针对中国内容尤其是在涉台湾问题上进行操弄,也值得关注。对此,中方官员12日介绍道,王毅在同沙利文的会见中全面阐述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严正立场,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刁大明强调,(当前的互动)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了重返正常轨道的关键节点,只能说明中美在往这个方向上努力,至于是否能达到双边关系的稳定,要“先观其行”。虽然这次奥地利会晤本身体现了中美在战略轨道上,希望谋求两国关系稳定的积极意愿,但还是要看美国能否把相关承诺落到实处。“继续说一套做一套的话,也未必意味着后续会有更高层次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