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mp did the right thing to isolate China. It's one of the best, if not only good things he did as the President. Now we can just sit watching the disasters unfolding in China and feel safe because there's much, much less reliance on Chinese exports and manufacture. Because we didn't invest in China hugely.
Maybe one day or another, the liberals will thank Trump too, for making this decision. To hell with Chinese goods,toys and cheaply made stuff that last for 10 minutes in total.
This is good for America, and probably good for China too. As the two countries head down different paths. The US will be a great nation again, after decades of being dragged down by China. All the indicators such as stock market, employment rate etc are pointing to a bright future.
China is heading to the neverland. It will face the imminent collapse that is years in the making. The housing bubble will burst and tens of millions of Chinese will lose their jobs.
Chinese students will be sent to the countryside to be re-educated by the illiterate farmers. What an irony! You can find such bad joke only in China.
从一开始,留学就是呈现中美关系改变的一个符号。而同样,当中美关系出现波折时,留学也会受到影响。



撰文 | 王亚坤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是世界上第一个给中国学生人数买保险的大学。
2017年,出于对中国学生可能减少的恐惧,UIUC商学院和工程学院买了一份为期3年的保险,在中国学生减少导致学校收入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学校可以获得最高6100万美元的理赔。
UIUC非常依赖中国学生,其商学院五分之一的经费来自中国学生缴纳的学费。
不少人质疑这是“杞人忧天”——UIUC是最受中国学生欢迎的美国大学之一,2017年,吸引了超过5900名中国留学生,且这个数字此前一直在增 长。
但校领导担心,随着中美关系前景变得不明朗,即使是UIUC这样的世界名校(当年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36位),对中国学生的吸引力也会下降。
事实证明,买保险是有先见之明的事——校领导们担心的事变成了现实。
2021年,中国赴美留学人数暴跌14.6%,此前连续20年的增长就此画上句号。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新冠疫情导致的旅行限制。但在疫情前,赴美留学市场就已经不景气了。从2017年开始,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增速明显下滑,增长趋于停滞,维持在36万人左右的规模。
留学生的数量增长迅速,甚至变得越来越卷。在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赴美留学中国学生只增加了0.8%,远低于2006-2016年间17%以上的平均增速,也低于当年中国6.5%的留学生总增长速度。
赴美留学狂飙突进时代似乎要结束了。国内一家知名教育机构的调查显示,2015-2022年,留学目的地中,倾向美国的人数比例从51%下降到30%;选择英国的人大幅增加,占比从32%上升到41%,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吸引力也明显提高。
这既与留学目的地的选择多元有关,也有疫情的催化。然而,除此之外,还有着更重要的原因。
2021年8月19日,上海,留学生与家长在浦东机场T2航站楼内有序排队,等待办理登机手续。(@视觉中国 图)
“牺牲品”
开头提到的UIUC,其中国留学生人数也从2018年开始持续减少,“恰好”在这一年,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发动贸易战。
在2017年就任美国总统后,特朗普实施了一系列极具争议的排外措施。除了禁止穆斯林占多数的伊拉克等7个国家的公民入境,在美国边境建墙阻止移民,以及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谈判,他也没有放过被视为最大竞争对手的中国。
特朗普一直在“污名化”中国。他声称,“中国正在偷走美国人的就业机会”以及“盗窃美国知识产权”,还发动了对中国的贸易战。新冠疫情暴发后,特朗普更是把疫情问题归咎于中国。
特朗普的排外措施有不少都收效甚微,或者不了了之,但对中国的态度,却催化了美国社会部分民众仇视华裔甚至亚裔的情绪。
皮尤研究中心调查发现,从2018到2021年,美国人对中国持负面看法的比例,从46%上升到67%,近9成美国人把中国看作最大竞争对手。
仇恨亚裔犯罪也开始激增。据FBI统计,相关案件从2018年的161起,飙升到了2021年的746起。与此同时,美国社会的“顽疾”——大规模枪击事件也有增无减。从2018到2022年,相关案件几乎翻了一番,从336起增加到647起。2021年,美国每天有约50人死于枪支暴力。
2019年6月24日,美国皮奥里亚,章莹颖的父亲在法庭外用中文宣读一份声明,母亲悲伤不已,章莹颖在2017年前往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访学,后不幸遇害。(@视觉中国 图)
当这些信息频繁出现,在包括留学生在内的很多中国人看来,美国似乎正变得越来越不安全。而且,现实中,留学生群体也确实受到这波排外浪潮影响。
2020年,特朗普颁布总统令,禁止和军工企业有关的中国研究人员进美国高校学习,理由是怀疑他们可能“盗窃”美国军事技术,从事“间谍”活动。
在禁令生效后3个月内,美国吊销了超过1000名中国学生的签证,还有更多人的签证申请被拒 绝。
拜登接任总统后,延续了特朗普的部分对抗政策,针对中国研究人员的这道签证限制也被保留。
美国政府辩称,这一禁令只针对百分之一的中国学生签证申请者。但无疑又是把对中国学生的猜忌摆在明面上的做法。
2021年,著名“鹰派”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更是提出立法,希望全面禁止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的中国学生获得美国签证,法案虽然没有得到足够多支持以获得通过,但让在美中国留学生的前景更加不明朗。
试图驱逐中国留学生的行为还有很多。2021年,美国前国防部副部长多夫·扎克海姆在《国会山报》发表文章称,“中国学生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对美国知识产权的潜在威胁”,他主张增加国家奖学金,用美国学生替换37万中国留学生,这样美国大学的收入不会因此减少。
面对着美国从政府到民间与日剧增的猜忌、敌意甚至暴力行为,不少中国学生担心,他们正在成为中美关系恶化的“牺牲品”,“猎巫行动”的受害者,美国不再是留学的首选。
从“派10万”到“中国行动计划”
吉米·卡特担任美国总统期间,曾在凌晨3点被电话吵醒。当时,他心里一沉,想着,天呐,一定是美国“某处发生了灾难”。接起电话,对面传来的是国家科学顾问弗兰克·普莱斯的声音。
这通电话是在邓小平坚持下拨打的。那是1978年,普莱斯正在出访中国,邓小平希望通过他转达“派遣5000名学生到美国”的想法。对此,卡特回应称,“让他派10万”,然后昏昏沉沉地挂断了电话。
1872-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120名幼童赴美留学,是中国历史上首批官派留学生,其中包括后来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的詹天佑、中华民国首任国务总理唐绍仪等人。(@视觉中国 图)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而就在5天前,52名中国学生搭上飞往美国的航班。这52人中,就有李衍达、陈俊良等6人,他们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波赴美留学浪潮也就此开启。
从一开始,留学生就是呈现中美关系改变的一个符号。而同样,当中美关系出现波折时,他们也会受到影响。
“一旦中美关系恶化,这种‘中国威胁论’或者‘中国学生学者都是间谍’等捕风捉影的刑事指控就会冒出来。”国际移民研究学者、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游天龙在一期播客中提到,在1999年,美国就曾发生了震动华人世界的“李文和案”。当时,华裔科学家李文和被指向中国泄露核武器机密,被无辜拘留9个月。“那时候美国已经开始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2000年美国大选,小布什在大选中打中国牌,无端指责中国,认为中国是美国的敌人。”
不过,“9·11”爆发后,美国在应对全球反恐问题上,需要中国的支持。双方关系再次改善。加之中国私人留学数量增加,美国在反恐态势逐渐稳定后也放开了对留学签证的限制,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开始暴增。到2019年,有超过37万中国学生在美国大学读书,占美国国际学生人数的35%,也为美国贡献了159亿美元收入。
40多年的赴美留学热,更是为中美搭建了一座交流的桥梁,但现在,这座桥的地基愈发不稳。
游天龙分析认为,事实上,这种态势从奥巴马政府时期就开始了。“到奥巴马执政后期,特别是特朗普执政这四年,诉讼成了打击中国学生、学者的一种常规性操作。”游天龙说,“比如最著名的‘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根据这个计划,几乎动员了全美的检察院,在联邦层面进行协调,在各个检察院层面采取行动,检察官们也推出了各种各样的针对中国学生、学者的诉讼。很多诉讼其实都立不住脚,但这种人人自危的震慑效果已经产生 了。”
据新华社报道,虽然到2022年初,美国司法部终止了实施超过三年的“中国行动计划”,但其带来的“寒蝉效应”,为中美之间正常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竖起了一道无形的幕墙。
另一面,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也在下降。《环球时报》援引国外2023年一项调查称,中国77%的人对美国缺乏好感。
“我这一代的中国人仰望美国,”在写给《纽约时报》的专栏文章中,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王文表示,“但经过多年观察美国的海外战争、鲁莽的经济政策和破坏性的党派偏见——最终导致去年(2021年)对美国国会大厦的可耻袭击——许多中国人,包括我在内,几乎再也认不出那座闪亮的灯塔了。”
中国学生正在把目光转向同样有世界名校,但留学环境更安全,成本更低,毕业后更容易获得当地就业机会的英国、新加坡等地。2023年,英国有17所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的高校,仅次于美国的27所,从2017到2022年,中国赴英留学人数增长了 50%。
不过,美国也在依靠印度、越南等地的留学生填补中国留下的空缺。2022年,印度赴美留学人数增长了19%,总数接近20万人——和中国在2006-2013年间赴美留学人数的增长率相当。
“或许短期内我们能通过保险获得补偿,”在谈到中国留学生减少趋势时,UIUC商学院负责人表示,“但长远来看,必须让国际学生来源更多样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