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奥赛班的中国人为何输给了“贪玩”的美国人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2月28日 20点32分 PT
  返回列表
79065 阅读
40 评论
北美留学生日报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倾全国之力培养和选拔数学精英的背后,

是一种更为急迫和功力的“中国式教育”。

这其中,

有多少被灰烬埋没的莘莘学子,

就有多少等待被王冠加冕的家长......

最近,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号称是近几年最强组合的中国数学队,竟然在第11届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简称RMM)中惨败。

最终成绩,美国代表队获得3块金牌,中国队无一人获得金牌,最好的个人成绩是获得银牌15名,总成绩排名第6。

(2019RMM团队排名)

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是面向全球中学生的顶级数学赛事,试题难度和质量非常高,被认为是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难度最高的一项。

“天生数学好”的华裔群体基本上从不会缺席此类赛事。

在成绩上,被认为是“天生数学就不好”的美国人,自2015年起,基本揽获所有冠军。

(2019RMM个人排名)

可问题是,中国选手集体失力的场面还是头一次出现。

要知道,数学和乒乓球一样,一直是国人的骄傲。

而美国人却经常被嘲笑说人均数学水平差、科学常识普遍低。

美国人数学的确是差,单说超市找零就是一大问题:

“每次给收银员多一点零钱就是想让他找一张整的给我。然而她会用关爱智障的眼神,默默退回我多给的钱,然后再找我一把硬币......”

而美国人普遍科学常识低,更是低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

据最新公布的皮尤调查显示,约49%受过高中教育的美国人不知道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气温变暖的重要原因。

许多人甚至认为,手机能充电是非常神秘的事情。

(不知道,不会百度一下吗?)

但就是这样一个数学素养不是很高的国家,却连续5年在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中稳坐第一;

就是这样一个民众科学常识匮乏的国家,百年间共有324人获得诺贝尔奖;

就是这样一个被认为“贪玩”、“涣散”的教育体系中,培养了微软、苹果等一些列缔造行业革命的人物;

就是这样一个天天被媒体吵得沸反盈天的国家,几乎占据了世界大学排名前100的一半以上......

(图源:微博)

这种怪象真的不值得我们深究吗?

当然,一次失利并不能否认中国数学队曾经的成绩和辉煌。

但一叶知秋,看一看社会对“数学”以及“科学”教育的看法。可以想见,这次中学数学队集体落败并非偶然。

去年2月,一道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整治校外补习培训的禁令彻底摧毁了,畅行中国30年无阻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班”。

先是“华杯赛”全国组委会暂停开赛,再是“希望杯”、“学而思杯”、“走美杯”等等一系列赛事终止。

最后,教育部连高考加分也取消了。

难道,苦了几代中小学生的数学竞赛真的会就此偃旗息鼓?

可惜,即使没有奥数竞赛,巧立名目,展开各种培训的机构也不会就此作罢。大批的拥护者又会将其他的项目拥向神坛。

一个“奥数”竞赛倒下了,千千万万个“奥数”竞赛又站起来了。

(纪录片《中国门》,图源:豆瓣)

这根本不是一个数学竞赛能背的锅,一方面,家长和学生整天哭天喊地数学难;另一方面,挤破头又要给孩子报上课外班。

不管能不能学会,先要装作一幅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样子。

(图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在家长焦虑孩子前途,学生焦虑考试的时候,补习班焦虑卖课业绩的时候,我们都忽略了一个普遍缺乏的常识——

真正在数学上有天赋的人,不会靠着一个“奥赛班”学有所成,他需要的是整个逻辑思维和专业性的系统培训,这是市面上热销的“课外班”力所不及的;

而一个没有天赋,对数学无知无觉的人,也不会靠着一个“奥赛班”学有所成,他需要的是对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的探索,这不是“课外班”可以做到的。

(图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长此以往下去,“聪明人”固化了“聪明人”的认知,“愚蠢人”始终认为自己技不如人。

这真的是我们所希望的“理想型”教育吗?

著名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曾在节目中坦言,儿子曾对她说:

“妈妈,学习不是一天,是12年,连周六日也要被你们占上,人不疯才怪。”

(图源:微博)

其实,数学竞赛没有任何错,它不需要为那些贩卖焦虑的家长和机构买单。

在知乎上,有一个关于“初中奥数为什么这么难?”的问题,是这样回答的:

“其实,奥赛难就难在一点——毅力。

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之低,能把生活这件事做得马马虎虎就算很不错了,还谈什么奥赛呢?”

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兴趣,才是驱使人类往前一步步迈进的重要原因。

研究的本质是兴趣,而不是“功利”。

想必大家都听过电影《美丽心灵》吧,里面的主人公的原型的就是普林斯顿数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

纳什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并且伴随他的余生,他所面对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面对这个更疯狂的宏观世界。

(著名数学家约翰纳什)

尽管,他所研究博弈论已经成为学术前沿,但纳什从来没有以荣誉为主导,去从事任何数学研究。

纳什的一生就像是亚伯拉罕献祭一样,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了“数学”,数学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他在笔记本上写道:“理性的思维阻隔了人与宇宙的亲近”。( Rational thoughts impose a limit on a person’s relation to the cosmos.)

(电影《美丽心灵》,图源:豆瓣)

与其说,他获得了诺贝尔奖,不如说是诺贝尔奖主动找到了他。

中国唯一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得主屠呦呦,在诺贝尔奖找到她之前,默默从事疟疾研究数十年。

在此之前,没有热点和流量,屠呦呦的名字最多是在“语言阅读理解”中出现过。

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洋背景、更没有院士头衔,就是这样以为没有任何荣誉加身的研究者,拯救了全球上万人的生命。

其实,直到今天很多中国人都不理解,为什么开出2亿一年的天价,还是请不到诺贝尔奖得主来中国开工业园区。

那请问:

17世纪罗马教廷对伽利略的审判,为什么至死都没能让他改口“日心说”?

18世界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为什么监禁数月,也要提倡科学和理性?

罗马教廷的“宗教裁判”所前后共经历约 500 年。

15世纪以后,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最为残暴,仅 1483年至 1820 年,判处的异端份子达 38万多人,被火刑处死的达10万余人。

为什么明知会死也不想放弃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为什么明知前面是万丈深渊也要秉烛夜行?

同样的道理,2亿元无法让人放弃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只有最虚荣和焦虑的人才会选择在王冠上再镶嵌一个宝石。

遍地奥赛班的中国人,为什么最终输给了“贪玩”的美国人?

背后是整个教育系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诺贝尔奖得主买不来,基础学科的研究也买不来,荣誉和奖项更是无法用钱砸。

举国体制下的“奥赛”,终有一天会向更远的地方迈进。

k
kimelsa
1 楼
QI benjamin, Zhu Daniel. 我笑了。
大多利猫
2 楼
少看毒鸡汤,不要觉得别人都在玩,整个世界至少中产以上都是打了鸡血的在弄娃。鸡汤里描述的快乐教育都是长大后做底层韭菜培养的
B
BTU
3 楼
什么狗屁文章,美国顶尖的学生贪玩?脑子有问题吧
夏天的胡萝卜
4 楼
没错 美国就是精英政治 那些条件好的家庭的孩子压力只比国内大不不比国内压力小好吧
p
pmnedc
5 楼
美国爹是神哪,学什么奥数,打压一下华为就够了
m
moroselee
6 楼
社会高速有效率的进步完全是靠小部分精英吗?还不是得靠高素质的基层人员,这个时候不讲平均了?光说GDP的时候,收入的时候平均?呵呵
w
wallicee
7 楼
作者全篇假设中国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比美国孩子低。作者智商堪忧啊。 其次一个穷人家孩子如果像富二代那么玩,穷人还能翻身么?作者大脑被活摘了吧
摇到外婆桥
8 楼
学习和玩不矛盾,为什么到了中国,很多事情都是非此即彼呢
乱叫的猫
9 楼
骗,继续骗。 遍地奥数班是现在遍地奥数班。三十年前有个鬼奥数班啊。 四十年前都没有大学生,平均小学水平。你让小学生去搞科研? 所以就是现在年轻人比老人聪明,教出来的。 以前的人生活相对封闭,老人是比年轻人聪明。但是现在信息爆炸,年轻人比老人接受知识快。 特别是三十多的年轻人,即有知识又有经验。 绝对不能听这些人胡说八道。你要说学习压力小,农村一向比城市学习压力小。要是这样聪明,那农村人为什么没有城市人聪明。 什么创造力是能力的一种,也是可以通过学习学来的。只不过是在学习的时候,增加学习手段。了解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不是单一解决问题。根本不是不学习。
节水型
10 楼
中国人,代表美国队参赛
f
firenew
11 楼
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比全面肯定是不如的,但是老美培养的是单方面的能力,数学好就一个劲给你灌输数学,体育好就死命给你练体育 而中国??偏科是严重不对的,高考偏科九不能上一本,上不了一本你就是差生,这种国际赛事国家也就不会允许你一个“差生”去比赛的,所以结果也就决定了。。。
m
mcfuzhou
12 楼
很简单,用中文试卷考。
J
Junezhao1
13 楼
遍地奥赛班的中国人为何输给了贪玩的美国人---不過是一場競賽的【輸贏】而已, 慕洋狗們就像吃到了主人的大便一樣興奮---賤得沒邊!
纯洁的我
14 楼
数学本来就是一个很需要天赋的学科。 奥数班没问题,国家和民族都需要。
对不起我是警察
15 楼
中国数学是跟欧美人学来的 新数学理论也99%出现在欧美
不锈钢丝
16 楼
亚裔虎妈的功劳吧,贪玩的美国土著这会正在吸毒泡妞,一脸懵逼的看着小编。。。
那兹
17 楼
北美狗粮自日报?
B
Blackcrew
18 楼
美国学生的学习内容一点都不比中国的少,学校里各种能力培养项目远胜中国,家庭作业,各种练习,阅读任务也很多,只是大多数学校并没有要求学生必须完成,这样情况下,聪明的和有家庭督促的孩子就自然脱颖而出了,这种淘汰分化阶层的过程自然完成。相反中国的填鸭式教育,搞出一堆死读书的人才,这类人成绩优秀却能力有限,但却侵占了本应属于高智商人群的发展空间。
色魔狂人
19 楼
这是环球屎报海外版
V
VBO
20 楼
美国三块金牌有两个是中国人。。。
圣东安尼
21 楼
看完这文章笑喷了,美国除了low life的人贪玩,看看美国的精英分子是怎么学习的吧。别把大城市黑墨绿人口和美国精英划上等号
c
checkup
22 楼
鸡巴吧,这不是在踩中国血统不如白人吗,把他妈题改的适用于美国人,当然美国人就容易赢了,不说明中国人笨。
爱逛动物园
23 楼
二氧化碳导致全变暖这事, 二氧化碳排增高是事实,全球变暖是事实,但是否是因果关系?这事科学界有定论了吗? 如果没有是不是可以认为写这个的小编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b
bard1983
24 楼
第一,中国没有遍地的奥数班。 第二,不是贪玩的美国人,而是美国华裔击败了中国人。
D
Dr.Who
25 楼
首先,这篇文章就是生搬硬套、瞎扯淡。 其次,中国近几十年教育,还是以普遍提高青少年教育水平为主。 换句话说,教育资源主要用来培养大量高技术工程师,而不是重点培养科学家。 早些年即便是海外学成的科学家回国,除了军工项目上经费还算充足之外,其余的根本没公司养得起。 真正成规模的精英教育,也就是近十年才开始出现 (之前的少年班规模太小)。 国家有钱了,大学有钱了,公司有钱了,才有资源投资“闲人”。 从研究到出成果,5年只是起步,10年后能有市场应用都是快的。基础学科研究一般要20年。 100个科研项目里最后能有5个出成果都算中大奖。 最后,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 快乐学习是为了更高效地学习,而不是为了快乐而少学习、不学习。
d
doublekill
26 楼
真他妈扯淡,奥赛金牌的训练还少了?你还当真有那么多天才
a
angelkilier
27 楼
扯的什么鸡巴蛋。这次所有中国队员都错在同一题上,严重怀疑是因为翻译不准确导致理解错误。
e
eversunny2010
28 楼
“外国人贪玩”根本是中国人自己骗自己的,任何取得成功的人都是勤奋的!
纳兰德性
29 楼
傻逼问,作者也不看看美国队员都姓什么
一分为二好
30 楼
不是亚裔小孩数学能力强,而是亚裔家庭很多采用东亚的应试教育方式。
q
qekaxumi
31 楼
压错题了呗
q
qekaxumi
32 楼
承认,但是还是要小些,因为美国的底层社会,没有几个人想翻身到上层 所以上层也就是和上层竞争, 差别还是挺大的
l
lolzzz
33 楼
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思改进的地方 和错对有时候没直接联系只是凡事必有因
说ji句
34 楼
美国贪玩的人很多,中国更多!真正学习、做学问、做事情的人,在哪儿都是少数!
j
jamesun
35 楼
美国的精英也是搏命的,盛名之下无虚士
y
youmyyou2016
36 楼
这个根本不能算中国国家队 是上海的
x
xiaoxibaobao
37 楼
正解。 让所有美国高中生必修英语,数学,汉语,其中英语还要学几百上千年前的古文章,不但要读还要能背诵。再来个要求不能有短腿的科目,他们一样的死去活来。
t
tianzhihu
38 楼
: 吹个jb,农村人刘强奸干女大学生的时候,你在上留园秀城镇职工户口的优越感。
南朝人
39 楼
别扯教育系统问题,现在就是教育腐败。我听很多国内同学说他们现在都给孩子老师送礼,大节小节的送。我小时候的老师哪敢这么收礼物。人家美国学奥数的学生是真喜欢奥数,我们小学生就开始全班学奥数是因为考试,这些被强迫学奥数的学生一旦上了大学脱离了强制学习奥数的空间肯定立刻丢掉所有奥数知识。
j
jet616
40 楼
看了大家都这么激动的争论,作为在中国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表示中国人的专业化程度太低,精英、人才、平庸、低下,后天不能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