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公布新冠死亡数据:真相残酷 但值得点赞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2月4日 9点28分 PT
  返回列表
73129 阅读
34 评论
白马V视角

春节已过,大家迎来新的一年,但有些人,却永远留在了2022年的冬天。

2022,很难忘,因为大家都很难,所以不能忘,但很多人,在新年到来之际,却因为感染新冠,撒手人寰。

如今很多专家对此前支持放松的政策闭口不谈,很多地方也对新冠的感染人数和重症率“躲着不报”,而今,新年伊始,中疾控就把调查数据统计了出来,虽然这些数据一出,肯定还会引起轩然大波,但我想说,只要数据是真实的,再严重,再残酷,我们大家都挺得住!

中疾控数据公布,最多一天新增超700万1月25日,中疾控公布了最新的新冠疫情情况,数据统计了从2022年12月22日前后到最近的感染峰值,通过核酸检测数据,来说明感染的真实情况。

数据很多,简单总结就是这么几点。

第一,阳性人数表现为先高后低,最多一天新增接近700万,达到了694万。

第二,核酸检测阳性比例,最高一天为29.2%,接近于三个人核酸一个人就是阳性的情况。

第三,感染死亡病例在1月4日达到了巅峰,日死亡人数达到了4273人,而在过年前,依然每天有896人(1月23日)死亡。

这样的数据一出,很多人第一时间感到的就是震惊,因为这一项项数字的背后,都是一张张鲜活的生命,与此同时,很多人对该数据,还是有不同程度的不认可。

有网友表示,这个数据很保守,不知道怎么统计出来的。

也有网友表示,这个数据又是专家评审的吗?

还有网友表示,数字不准确,很多人都没有统计到。

确实如此,日新增接近700万,并不是实际数据,因此中疾控在发布数据时着重强调了该数据是核酸检测数据,也就是说,阳性病例是核酸检测出来的,一些社会面发生没有进行核酸检测的,并不在此次统计之中。

我身边几乎感染的人,没有去做核酸检测的,我自己去做了核酸检测,是因为单位起初说阳了以后,有相关的报告单可以不去上班,还不耽误开工资,我顶着零下20多度的低温,在外面排了一个多小时队,结果确实阳了,也给我冻发烧了。

之后,我了解我身边几乎所有人都有了新冠的症状,但大部分人都没有去做核酸检测,所以说,众多数据并不能反应出一个相同的结论,因此这个数据,只能说作为参考。

有些人认为数据“太过保守”,但我想说,这些数据都是出自于医疗机构和乡镇医院的数据,只要记录在案,就一定会直接呈现,有一些患者没有在医疗机构登记就诊,像我家亲戚,92岁的高龄感染,拉到医院也是不接受,何必再让患者最后“插满管子”去世呢。

而据我所知,这样的情况其实还很多,一些居住在村镇的居民,得不到及时的救助,最后撒手人寰,这类人确实没有被医疗机构所统计,自然也不会出现在真实的数据之中了。

所以,并不是通报的数据不真实,只能说很多数据,还来不及或许压根就没统计。

真实数据的公布,其实更能够让大家心生警惕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当下很多人不再相信专家说的话,更有一些人甚至建议“专家不要建议”,此时专家的“公信力”已经降到最低,急需将一些真实的数据公布出来,“稳定军心”!

实际上,很多人此前对专家的话可以说是深信不疑,我母亲每天就盯着养生节目看,专家一介绍什么对身体好,什么有助于延长寿命,都会拿小本记录下来。

而这样的老人,其实并不在少数,所以刚开始有专家说新冠大多数都是无症状感染者,并且重症率很低时,这些老人相信了,在做好完善的保护工作后,这类老人出门锻炼身体,因为还有专家说,提高免疫力是最好应对新冠的措施。

结果,很多人因此感染,更有一些高危人群,因此而失去了生命。

在“不太准”的数据面前,很多人都放松了警惕。

我身边有个朋友父亲,今年59,体质非常棒,也没有常见病基础病,就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小老头,平时农忙的时候种地,闲暇在家经营这一家超市,生活可以说是富足安逸。

感染后,很多人都出现了发烧,哆嗦,浑身疼的症状,他就是咳嗽,而且还不严重,白天甚至都咳嗽不了几声。

结果因为放松警惕心了,咳嗽长时间不见好,家里待着去市里检查后才知道,已经发展成重症肺炎了,并且已经超过了70%。

此前也提到过这个朋友的父亲,之前花大价钱托人找到了特效药,吃了两瓶效果还不错,但最终还是因为延误了治疗的时机,在ICU抢救一天半去世。

同时,也有一些人,因为疏忽大意,将生命留在了2022。

网上有一个小伙子,此前一直都在记录自己家人感染新冠后的治疗历程。

他刚开始记录是自己的妈妈,他妈妈有基础病,但是起初并没有太过在意这个新冠,几天以后就发展成了重症,血氧浓度特别低,痰很多一直喘。

后来用了呼吸机,效果能好一些,但随着时间的进展,踹的力量也是越来越低,医生查房的时候悄悄告诉他,让他心里有个准备。

小伙子说,自己第一次给一条龙打电话。

不知道其他地区有没有这个“殡葬一条龙”服务,我们东北还是比较认这个的,实行的是“打包惠民式服务”,方便快捷。

小伙子提到自己打电话,自己做主,是因为他父亲也生病感染了。

平安夜那天,小伙子的妈妈走了,小伙子说希望有来生,这样就可以在来生照顾妈妈,并且还打上了全剧终。

结果,故事还只刚刚开始,母亲刚去世,父亲也重症了,他说他连妈妈的骨灰盒存放证都没有时间取。

结果几天以后的元旦,父亲也去世了,用他的话说,应该是父亲害怕母亲孤单吧。

短短一周,他先后失去了母亲和父亲,他说从此我再也没有父母了,也再也没有平安夜和元旦了。

每每看到这个故事,我真的非常揪心,但其实这样的故事至今都在不停的上演。

前天,我52岁的二姑去世了,身体健康,性格开朗,经营着一家塑钢窗厂,收入也颇丰,结果只是因为疏忽了,看大家都不戴口罩了,以为疫情过去了,二次感染引发重症,几天就去世了。

实际上,根据中疾控的数据显示,即便在当下,全国每天也依然有很多达几万人次的人员前往发热门诊就诊,每天也依然有上千人因为感染新冠后去世。

很多人以为新冠以过,甚至还有很多人认为新冠彻底消失了,但实际上,它只不过是蛰伏在我们身边,寻觅机会“咬”我们一口。

越真实的数据,越容易调动起公信力的凝聚这次中疾控公布的数据,其实还是很令人惊讶的,因为全国单日新增死亡病例最高达到了4273例,这个数据几乎相当于日本半个月的死亡数据。

诚然,我们两国人口数量差距是很大的,但要知道日本的老龄化更严重,高危人群也更多。

有些人可能看到这里,有了新冠“还很可怕”的想法。

其实有这种想法反而是好事,一味地认为“新冠不足为惧”,最终会因为轻视而害了自己。

此外,我觉得我们对专家的预测,其实不用有那么大的敌意,因为专家只不过是根据现有的数据进行的预测,只能说权威性强很多,但专家是人不是神,肯定有一些疏忽,而且新冠,本身就一直存在着变数。

不说新冠病毒一直在融合变异,单说季节温度等条件,对新冠的影响都很大。

广东爆发疫情的时候,我父亲恰好在,他确实是无症状感染者,而且很多人也确确实实是无症状感染者。

我父亲在隔离期间,人家都没给药吃,父亲就是多吃了一些水果和罐头,补充一下糖分而已。

但回到东北,温差很多,放开以后父亲周围的老友几乎都感染了,他起初还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无症状居多。

结果人人都是有症状,还有一些他的朋友,感染后去世了。

其实,很多时候温度温差真的很重要,就比如当下黑龙江普遍白天都在零下32度以上,有的地方甚至达到了零下40多50多度,这个温度下感染了任何一个流感,造成的后果都不轻,更何况是人人没有感染过的新冠呢。

所以,专家并不是万能的,但很多时候,冲锋在前的又都是专家,当年武汉刚爆发疫情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往外跑,作为专家还深知病毒的可怕性,钟南山院士依然“义无反顾”挺身而出,要知道他当时也80多岁了,也是高危人群,能够做出这样相反的决定,本身就能够说明一切。

过去的事大家不要揪着不放,着眼于当下,正确真实的数据能够让我们安心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为打赢疫情这场“持久战”,做好数据上的准备。

写在最后一天最多死亡4000多病例,确实很可怕,但我认为这并不能够真正将我们击垮,相反,这样真实的数据越多,越能让我们大家凝聚起抗疫心,也能够提高“公信力”,做到令行禁止!

最后,希望这样的数据来的更多一些,我们不怕困难,不怕荆棘,就怕前方未知!

j
junkerus
1 楼
题目找抽
s
sw1799
2 楼
狗粮们!快来啊!有屎吃了!
q
qnzyz03575
3 楼
节哀顺变
s
skyfall
4 楼
s
szacy
5 楼
統計數據是多少,都會有人噴糞。
今想说
6 楼
看看春节期间中国出行和旅游的人数暴增。 就就可以知道死亡率并不高,没有那么可怕的。 要不然这么多人还会不怕死出游吗?
错错错错错
7 楼
感染人数是很多。
r
runface
8 楼
一看就是高级黑,所有例证都是有一个什么什么人。完全没实际案例。反正我家里没死人。亲戚邻居也没人过世。
那就好好生活
9 楼
昨晚和亲戚视频,国内大医院的发热门诊,昨天一整天一个病人都没有。 自媒体胡说八道,为了吸引眼球? [1评]
涌泉穴
10 楼
点你妈,要点儿脸吧
那就好好生活
11 楼
某三甲医院的发热门诊
d
dancingwater
12 楼
丧事喜办的畜生,如果我有灭霸的手套,毫不犹豫对着主席台的老甲鱼打个2的n次方的响指🫰,但是没这玩意去,我只能保持健康,只能忍只能等,这帮孙子每次一点名,我就买个鞭炮🧨放一下,我相信我等的到天亮那一天,然后还要好好再活个60年
f
fiery
13 楼
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完全统计新冠的确切死亡人数 在德国由于新冠诱发其他基础病死亡的都不算新冠死亡 还有很多在家猝死的 根本不会检查是不是因为新冠死亡
我是路过
14 楼
中国有几千个焚尸炉,新冠死亡最高为一天四千多。 平摊到每个炉子,新增不到一个。 平均增加不到一个,就来不及烧了?
不清不楚
15 楼
有些人要的不是真相而是为抹黑而抹黑的 严不严重看新年和现在旅游业就一清二楚
罗马军团
16 楼
洗不了地,不说别的准备,疫苗什么的你可以有各种理由,但是单单在冬季开放这一点就会多加百万可以避免的死亡,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事,这一点我永远不会原谅共产党。
罗马军团
17 楼
去年11月份要开放前我就说过:你共产党自己约的炮,含泪也要打完。去年春多少人苦口婆心地说应该准备开放,你错过了那个时机,怎么也要挺到今年春天再开放。毫无准备,在最糟糕的时候开放,这种崩溃式开放,代价是5百万!
E
EdwardsWilson
18 楼
中国现在真的太强大了!客观的评价,目前中国以一国之力打全世界,都是分分钟秒杀的节奏。虽然中国总是抱着善意、怜悯对待全世界,但是如果有一天真的怒了,打掉全世界的军队,我估计半个小时就够了! -- --- -- 习总书记,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千秋万载,一捅江湖!
罗马军团
19 楼
所以真相是什么?真相就是我早就说过的话:你今天不计代价清零,明天就要不计代价救经济,后天就会不计代价维稳。
r
rally
20 楼
各市没数,各省没数,然后就有了全国的数。
五十而立
21 楼
留园很多人骂中国总是夸大数据,这次又是夸大吗?
刀客
22 楼
你们家只能得口蹄疫
望和平
23 楼
相信! 絕不信1450詐騙蛆Chamkolo! 🧎‍♀️著的Chamkolo 台巴🤡、丟臉丟到全世界! 捷克總統接受德國媒體專訪時說是菜🐷先致電給他、Chamkolo 菜🐷居然之前撒謊說是捷客總統當選時打電話給她、 同樣的事發生在川普當選時、後來川普說是菜🐷先打電話給他、第二次菜🐷打時川普拒聽、 打這種電話經過特別渠道、送特別錢的 不知道為什麼不花這些錢在流浪漢上、 難以置信Chamkolo 台巴蛆、從上到下都是撒謊詐騙畜! 絕對不看詐騙狗屎文! 真正的支那人是做賤的1450詐騙蛆、河漂子Chamkolo(倭寇對台巴的蔑稱)、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站不起來、跪🧎‍♀️著的東亞病夫、人渣狗糧奴! 無能無腦、自輕自賤、搖尾乞憐、被迫吃萊豬核食品、賣漁權求榮、詐騙島漁民要掛五星紅旗才敢去釣魚島捕魚謀生、恬不知耻的菜🐷狗奴政府!。 騙蛆Chamkolo 台巴菜🐷塔綠黨治理的台灣黑社會化、 連台灣自己人都不能正常從內地回台、卡斷幾乎所有航線、 阻斷陸游客來台觀光、結果多少做游客生意的人傾家蕩產、看看台北站、高雄站、龍山寺站等🈵️地睡著流浪無家游民、 幾個月內40個河漂子、其中9個無頭屍、隔幾天就發生一起槍擊案、詐騙墻島真煩聾娼盛!
摇到外婆桥
24 楼
既然来不及统计,难道不是die with 最简单,高峰过后再细分更符合逻辑?
C
Cuisiner
25 楼
领导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群众亲自变阳亲自死亡。赵立坚:偷着乐吧您
C
Cup3
26 楼
: 老大说了,只能有一个人说,其他人都闭嘴。人民都感谢政府管理的好,相对14亿来说几乎没死劳动力,死的基本都是可以走的,不影响国本和江山。
小肥圆嫌二
27 楼
鲁迅有说过这话?造谣的连功课都不做了。
垃圾食品
28 楼
这个智商还来聊逻辑 每个病人从感染到去世都经历相同时间? 所有医院从抢救到宣布死亡保存尸体到保存尸体到亲属操办丧事都保持相同速度? 马路为什么会堵车?供应链为什么难预测?你爹为什么那么多?
r
rehon
29 楼
: 死的是老人和基础病人,这些人本来就不会出来旅游。我有一个亲戚,很老,身体一直不好,来回住院。在中国,长期如此,对家人真是一种负担。他得了新冠,很快就走了。这对他和家人都是一种解脱,所以活着的人都没有抱怨,一片祥和。在发达的欧洲国家,照顾老人是政府的责任,如果这种情况,将会欧洲政府的阴毒,无耻和无视生命权的具体体现。
e
et2003
30 楼
我有几个朋友的家人有基础病。康复后现在在各处旅游。这篇新闻有一处值得大家留意。不能大意。有时候专家也是。。。无症状,比较轻,不需要去医院。这就造成一些身体好的离开。不过还是感谢医院的大夫。我家里的老病号。进去就是加护病房。现在一切都好。统计肯定不全。宠物们不需要替中国人担心。因为人口密度不能用全国的火化炉对比。我关注一个在火葬场工作的抖音号。现在国内有好几个。宠物们去关注一下。你们智商低。多留意一下在喷。。。对你们有好处。
g
gylq2000
31 楼
以中国现有的医疗条件和人口比例出现这样的统计数字一点也不奇怪。要不然covid也不会肆虐世界三年了。 大家都是根据国内身边的所闻来判断疫情的影响程度,我听到的是感染绝大多数,重症死亡的很少,当然地区之间的差别不明。 所以不用理会西方媒体的报道,事实证明晚放开肯定比早放负责任,对老百姓来说更安全。
文强
32 楼
走好
文强
33 楼
死亡人数肯定是假的
有话就说说
34 楼
中国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管他别人怎么说,反正是你报多少都有人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