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京圈贵妇聚会照曝光 撕开当下社会的遮羞布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8月9日 13点14分 PT
  返回列表
63690 阅读
33 评论
小椰子专栏

01

前段时间,有位网友在餐厅吃饭时,偶遇了一群“京圈贵妇”。

她们穿着华贵的晚礼服,正襟危坐地听着礼仪培训班的讲师上课:

品菜时用几副刀叉、舀汤时勺子要由内到外地舀;

切肉要从左开始切、胳膊不能压在桌子上、拿酒杯时手的姿势要优雅......

“贵妇”们唯恐自己因为不懂餐桌礼仪而闹了笑话,上课的专心程度比小学生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几年,类似这样的“贵妇礼仪培训班”层出不穷。

之前就有媒体报道过,这类礼仪学校提供的课程价格不菲:

有8800元两天的体验课,10天8万元的女主人课程,以及同等价位的淑媛课程。

培训内容有正式西餐礼仪、英式下午茶礼仪、宴会礼仪、红酒鉴别、形象造型、拍照姿势等。

一些渴望挤进上流社会的阔太们,交着昂贵的培训费,幻想着在短短几天内就能摇身一变成为贵族。

但事实上,所谓的贵族,贵在气质与素养,贵在知识与眼界。

是一种长时间文化沉淀的产物,不是什么快餐食品,根本无法速成。

更何况,一些天价培训班所培训的礼仪,是欧洲的、过时的礼仪,放在当下的文化语境里,显得特别令人不适。

比如很多中国人都爱去的瑞士一所别墅学院,里面教授的礼仪课程里就有这样一幕:

学生们分别被要求扮演女主人、男主人、客人、侍者。

扮演女主人的学生,在吃巧克力慕斯的环节被扣了分,原因是她吃得比她“丈夫”快。

而扮演侍者的学生,则在整个环节要忍受着饥饿,因为她们只有等客人们用完餐清理完所有餐具后才能吃饭。

有网友说得好:所谓的贵族礼仪培训,教的不过就是如何有品位地糟蹋钱,以及如何优雅地浪费时间罢了。

类似于“如何用刀叉将整只橘子或香蕉吃完,让剩下的果皮看起来相当美观”这类课程,除了浪费时间之外,我实在是感受不到对人生有任何更高级的益处。

圈层不同,不必硬融。

真正的礼仪不应该等同于熟练地用刀叉吃西餐、等同于可以穿着高跟鞋顶着一本书稳稳地走路。

而应该是一种日积月累的文化涵养,是一种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高尚品格。

02

东野圭吾曾写过一则短篇小说《手工贵妇》,讽刺了贵妇圈聚会的虚伪和可笑。

某大型电器公司的董事夫人,每个月都会举办两次茶会,邀请社区里的太太们都来参加。

这位董事夫人也许是因为太闲了,总是喜欢捣鼓一些手工制品,但成果都惨不忍睹:

比如咬起来硬邦邦,如同在嚼火山石,甜得发苦的曲奇饼;

比如能把孩子吓哭的丑陋洋娃娃;

比如无论怎么煎炒烹炸,都散发出一股肉类腐烂味儿的腌制香肠;

比如臭不可闻、令人根本无法下嘴的手工泡菜......

但这位董事夫人,不知道是不是味觉不灵敏,神经也出奇地迟钝。

她本人对自己的手工作品非常欣赏,总是得意洋洋地分享给其他太太们,搞得大家苦不堪言。

太太们为了不得罪董事夫人,只好每次都收下那些“礼物”,还得违心巴结奉承几句。

背地里才偷偷地处理掉,为了不让别人发现,还得里三层外三层地套上垃圾袋。

这天,又到了茶会的日子,董事夫人心情很好地又准备给太太团们展示自己的新手工制品。

趁着她离开客厅的空档,太太团们聊起了天。

一开始还谨慎地小声吐槽,后来随着气氛越炒越热,大家都肆无忌惮地把真心话都吐露出来:

“真是可悲啊,不管做什么都一塌糊涂。”

“不光烹饪,缝纫也是......不知她今天又要献什么宝。”

“如果是难以下咽的饮料,那我就要假装手滑。”

这时,有人从桌子下面发现了一本杂志,其中一页夹了一张书签,顿时心里一沉,因为标题是:“你也可以制造窃听器”。

很快,太太们在身后发现了一个小方盒,正是董事夫人难得做成功的手工制品——窃听器。

走廊上的董事夫人,用窃听器听到大家的真心话后,早已昏了过去。

有多少人,为了所谓的“合群”、“人脉”,强迫着自己加入不喜欢的圈子里,说着违心的话语。

但其实,与其处心积虑、削尖了脑袋都要往上流圈子里挤,去经营那些虚无缥缈、虚伪可笑的人脉,不如先提升自己的价值。

真正高质量的人生,都不是靠盲目社交堆砌起来的。

03

最近看过一段采访,记者在清华大学里采访了一位本硕博都在清华读的小姐姐。

她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不但发型精致、穿搭得体,脸上更是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也许是因为社会上很多人都对“女博士”一词存在着偏见,记者就问她:

“有没有人会说女博士啊怎么样怎么样。”

小姐姐笑着说:“暂时没有,因为我周围的人,大家学历普遍都比较高。

学习其实是学海无涯,读博士读硕士,其实只是一个形式。”

国家乒乓球运动员马龙也曾在采访中表达了自己对“圈子”的理解。

记者问他:“国乒为什么会长盛不衰?”

马龙回答:“教练、队友都是世界冠军,会有无形的动力鞭策你,这样的团队力量是国乒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这就是真正优秀的圈子。

正如哲学家吉米·罗恩所说:“你是你最常接触的五个人的平均值。”

只有当自己匹配得上圈子的层级和价值时,我们自己才会成为其中一员。

圈子就像一块磁铁,如果你是一块木头,那你怎么融也融不进去。

但如果你是一块铁,你不需要费太多力气,圈子自然就会把你吸进去。

04

社会学上,有个著名的“5-15-50-150-500”规律。

大致意思是,人类的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圈子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

一个人社交圈子越大,社交噪音越多,人也越容易迷失自己。

如果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攀附圈子、逢场作戏,哪有时间去成就自己呢?

表面的合群,并不等同于拥有了人脉。

与其花重金去上礼仪班培训课,硬要挤入不属于自己的圈层,不如把那些钱用在投资自己身上。

人脉的本质就是资源互换,如果你本身没有什么价值,自然也就换不到资源。

只有你本身足够优秀了,才会与优秀的人同频共振。

自然而然地遇见更高质量的圈子,产生共生效应,成为更好的自己。

希望椰子今天的分享,也对你有所启发。

共勉。

化外小民
1 楼
同理,一群年老体衰的中华田园犬希望通过舔洋大人的菊花,能摇身一变成为贵宾犬。
o
oldogzhao
2 楼
有逼也装? [1评]
无伤93
3 楼
中国的礼仪不去学 去学外国的礼仪 老外都没这么讲究 除了贵族 这些女的不会是想嫁贵族吧 [3评]
P
Phillip
4 楼
就是一群跪妇。
g
giza123
5 楼
中国礼仪女人不能上桌。 [1评]
P
Phillip
6 楼
行不露足,笑不露齿,中国礼仪?快拉倒吧。 [2评]
熊趴趴
7 楼
这就是那个花十万学习吃香蕉的圈子吧?
你丫真牛逼
8 楼
野鸡上位需要包装,不装逼怎么钓凯子来买单呢?
夜的风
9 楼
太傻比了
不同声音
10 楼
农村地区确实有“女人不能上桌”的习俗,但也没那么绝对,中国传统虽然是“男权社会”但也讲究辈分,有时辈分高的女主还坐正位呢。 另外,西方古代也是“男权社会”连照相时都是,男人坐着,女人站旁边。 [1评]
不同声音
11 楼
狗说中文, 简直是侮辱了中文!
不同声音
12 楼
之前就报道过“礼仪培训班”学费几万至几十万不等,其中90%的学员并非什么“贵妇”?都是网红曾热度,或为了能搭上富豪相亲。
g
giza123
13 楼
: 今天山东很多地方还这个逼样,西方应该进化没了。
苏浩
14 楼
品菜时用几副刀叉、舀汤时勺子要由内到外地舀; 切肉要从左开始切、胳膊不能压在桌子上、拿酒杯时手的姿势要优雅...... 这些玩意儿在油管应该不难找吧.
苏浩
15 楼
哄抬逼价!
l
littlejeff22
16 楼
赵家的后人西方贵族的礼仪都学的很好,奇怪吗,韭菜们
O
OolongTea
17 楼
: 评论人:小小小强 [☆品衔R3☆] 这不就是古代青楼女子接客之前的调教? 以前是琴棋书画, 现在是吹(簫)拉(皮條)(扯)蛋,?
O
OolongTea
18 楼
7楼]评论人:Phillip [ 回复4楼: 行不露足,笑不露齿? 但從頭到尾,坦胸露肩,露乳,還露屁股。越有錢,越省布。
文强
19 楼
lol
笔明明
20 楼
躺在床上多练练两腿劈开多大对方感觉最棒,建议开65度
南方兔儿爷
21 楼
神经病才学这些,一不能上天二不能救命。浪费钱💰还毁智商,丫喝汤的时候人家王亚平在太空做完两套实验了,废物。
碧玉箫
22 楼
还以为是贵妇犬
o
octane
23 楼
虽然缺少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品格,虽然是臭味熏天的泡菜不是青菜,但是有些许礼仪至少比原来直接暴露野蛮性格要好
专业逗狗
24 楼
在国内是名媛,出国就变狗粮
嘿呀嘿呀啊哟哟
25 楼
大陆的精英层是集体被西方洗脑了,其实没有所谓的贵族,西方化就是贵族化,也没有全球化,全球化就是西方化。(你越精神西方化,西方人操控你越事半功倍)
l
liuyuanbiming2
26 楼
装13用的。
B
Bnm8
27 楼
习主席也要学会优雅的清零
c
cyyccy
28 楼
好歹比学习小学生博士的思想有用多了。,。
c
cyyccy
29 楼
谁是大陆的精神层?不就是红三代官三代们吗?大领导的女儿为什么不上清华北大而失去上哈佛?
C
Cup3
30 楼
这种班越贵越好,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想办法多让人贵族门花钱。
第一枪
31 楼
傻逼工厂
走西口
32 楼
煽情小记,出生贫贱,看不得人好!提高个人形象有什么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