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为什么都不来中国旅游了?入境滞缓之因辨析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9月28日 23点4分 PT
  返回列表
87952 阅读
79 评论
中国经济周刊/红星新闻

疫情后,我国三大旅游市场加快了恢复脚步。经过本暑期,已清楚地显现出恢复进程的排序,依次是国内旅游最快、出境旅游居中、入境旅游最缓。由于入境旅游的恢复低于业内期望,与一些国家相比也恢复得稍慢,故而引起业界人士的关切。那么,是哪些原因影响入境旅游,还有多久才能走出入境市场的低谷?

入境旅游为什么恢复缓慢?

截至目前,未看到2023年上半年入境旅游的官方数据。7月19日,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上半年查验出入境人员1.68亿人次,但未将出境和入境相分离。8月,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2023上半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下半年趋势预测》,称上半年“入境旅游小幅回升”,预计全年较去年在同比和环比上将有明显增长。

其他渠道和来源的信息披露,主要来自平台企业和签证一线。9月上旬,携程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介绍,今年入境旅游只恢复到2019年的三四成,其中大部分是商务和探亲,真正的休闲旅游可能仅为2019年的十分之一。据中国驻澳大利亚墨尔本旅游签证中心消息,当地华人较多的城市,疫后回国探亲恢复较快,申领签证者每月是2019年的70%~80%;华人相对少的地方,疫情前回国签证约占总量一半,现在只恢复到约占10%。

什么原因造成了入境旅游恢复缓慢?目前业内分析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譬如:国际政治经济层面、与某些国家的双边关系、外媒抹黑影响、航班少机票贵、支付平台与国际脱节、签证手续繁琐等。

综合起来看,业内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航班少机票贵加大出游成本。这是各方公认的影响出游的重要原因。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恢复至2019年的23.0%,其中6月份国际客运量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1.6%。不少直飞国际航班还未恢复到疫情前,致使境外到中国的票价是疫前的几倍。

二是部分入境游客不适应中国数字化的快速进步。由于手机号码要实名制,使用免费WiFi需要号码认证,国际号码就得交漫游费,外国号码绑定不了信用卡,无法进行扫码付费、无法网上购买高铁飞机票、无法扫码预约景区,加之,国内一些消费场所“不认”国外信用卡,又因无钱找零而拒收现金,使得吃一顿肯德基快餐都很难,让部分入境者“寸步难行”“举步维艰”。当然,也有一些入境者认为,这些“不适”恰说明中国数字化的飞速进步,建议应抓紧让海外赤子融入数字生活圈。

入境滞缓之因的辨析

业界人士或媒体所认为的造成入境旅游滞缓的上述原因,是否全面揭示了客观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能不是很全面,有的甚至只是表面现象,还应从国际经济下行的大背景、入境游客现实的需求趋向、我国旅游产品的主体结构等方面加以探讨。

其一,全球经济下行的直接影响。

历时3年的疫情,让各国经济雪上加霜,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将2023年全球GDP增长率下调至1.7%,成为近3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第三低的一年,背景就是俄乌冲突、通胀飙升、央行加息、投资减少、企业倒闭、失业攀升。英国智库预计,2023年英国家庭年均收入将降2000多英镑;新加坡某投资研究机构认为,居民生活必须考虑“计划替代预算,并削减某些开支”;各国中产阶层的腰包快速收缩,百姓生活成本明显加大,即使欧美发达国家,无家可归者也在快速增加,寻求加薪的行业大罢工多次爆发。兜里钱少了,想出游也走不成,这是普遍的现实问题。

其二,疫后航班虽在恢复但步伐不快。

据全球航班计划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者OAG公司发布的数据,以2023年8月与2019年同期相对比,中国国际航班运力虽在稳步回升,8月运力达到460万个座位,但只相当于3年前的50%,恢复最快的是中国与新加坡之间为同期80%,最慢的为中美航线仅相当于同期的7%,只有座位3.5万个。据“飞常准”的数据,今年1月1日到8月6日,民航累计执行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班18.07万班次,比2019年同期仍下降69%。

我国8月初宣布第三批开放团队游国家名单后,国际航线上座率快速攀升,不少航班一票难求,票价居高不下。由于直达航班比较少,一些入境游客只能经由欧洲国家、新加坡转机入境,这无形中加大了旅行开支。对自费旅游者而言,价格是最敏感的因素,境外居民即使想来中国旅游,看到这么高的票价,也会考虑等一等再说。

其三,入境客源需求与我国产品局限。

从近年来我国入境旅游者的出行目的看,观光旅游约占40%,休闲度假约占23%,公务商务(参会、商务、交流)约占25%。

从上述构成看,公务商务目的大多是非自费客源,不易受价格因素左右,但会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观光、度假、休闲者主要是自费群体,容易受到价格因素影响。对旅游产品的选择大致与经济水平和文化程度有关,发达国家游客有观光打卡需求,但更喜欢度假休闲;我国游客则喜欢游览观光,度假只是部分游客的需求,到国外度假的占比很小。或因如此,我国观光产品是长项,度假产品则较薄弱。这一产品结构特征,适于吸引境外的首访客,满足打卡性观光需求。

由于入境客源主体是各国中产阶层,最容易受到经济下行影响。在家庭收入减少后,留出硬性的生活开支,再力保度假休闲,出国的观光打卡则很可能被排除。在吸引入境游客前来度假休闲上,目前我国产品的竞争优势不够明显。我国入境旅游45年的发展曲线也印证了这一点。改革开放之初期的20年,接待条件和公共服务都较落后,入境客源却保持高速增长;进入本世纪后,接待设施、公共服务、产品质量都明显改善,入境旅游反而低速徘徊,甚至一度低于亚洲平均增幅。一种可能性是,随着来过中国的入境旅游者日多、有实力旅华但尚未前来打卡的客源日少,同期我国度假产品又未成长到参与国际竞争的水平,便导致入境旅游增长迟缓。当然,也有少数国家稳定吸引各国游客的例子,那要从客源构成上加以分析,如公务、商务、科技、经贸、留学等,我国这些方面虽有长足发展,但还是存在明显差距。

其四,旅游便利化的落地需要时间。

从近半年发展看,旅游便利化问题得到大幅改善。

一是防疫政策的优化让入境程序逐步恢复。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我国逐步放开了出入境的团队游;5月8日起,对有效期限截止日期为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0日的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俗称“回乡证”),证件有效期限统一延长至2023年12月31日;8月上旬开始,对办理一次或两次入境的商务、旅游、探亲、过境、乘务类签证申请人,凡符合条件的“免采指纹”;8月31日起,海关取消了对出入境人员核酸检测信息、既往感染情况、疫苗接种日期的申报要求;9月中旬消息,国家移民管理局政务服务平台开通了外国人签证证件网上预约查询等功能。

二是加快开放支付平台的相关服务。7月下旬,微信、支付宝宣布,全面开放绑定Visa、Mastercard等主流境外卡并升级相关服务,餐饮、交通、商超、酒旅等商户网络都可支付;携程网旗下的平台Trip.com,解决了境外人士预订高铁票的难题。

三是有待加以改善的方面。需多个部委加强协调,推动入境签证进一步便利化;可否借鉴印度等国 (如 “在外印度人入境卡”) 做法,对持本国护照的境外人士,入境时加快放行速度;在互联网已普及之时,对回国探亲的海外华人,可否取消持护照到派出所登记的要求等。

由于信息传播的滞后性,一些旅游便利化政策即使出台,境外人士也需有个知悉过程;支付平台应用都需一定技术的支持,学会下载、绑卡、激活等,落实到实际应用上,也要有人加以指导。

有专家指出,不便利肯定影响旅游消费体验,但未必就是影响入境的根本性因素。理由是这些不便利主要局限于入境自助游、探亲者身上,而团队旅游者或商务旅行者,由于有导游、领队或接待方的帮助,手机扫码、支付、预约等麻烦都大多化解了。话说回来,当年中国游客出国也是不习惯国外先进支付的,遇到了诸多不便,因现金交易还屡屡成为盗抢目标;现如今,中国游客自助游到境外、国外,也需事先做好电话卡、上网、信用卡之类的功课,如果啥也不做就前往,不也同样遭遇一些尴尬吗?

综上所述,如果国际经济形势有所舒缓,我国切实有效对外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大部分制约因素得以解决或缓解,恐怕还需要一定时间。这便注定了入境旅游市场的恢复,较大概率将呈√形曲线走势,也有人把它称为“耐克钩”。也就是下跌速度较快、从谷底反弹较慢,要恢复起来需持续较长时间的一种态势。当然,这仅是一己之见,具体如何有待旅游发展实践的检验。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背景报道:外交部:目前来华签证等入境政策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外交部领事司负责人童学军9月2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外交部领事司负责人童学军介绍,目前来华签证及口岸签证、过境免签、区域性免签等入境政策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同时陆续恢复了对部分国家的单方面免签政策。第134届广交会将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在广州举办,童学军表示,广交会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渠道和对外开放重要窗口,外交部将全力为境外客商来华提供便利。

关于来华签证方面,童学军介绍,一是签证政策持续优化。“乙类乙管”以来,经过有序调整,目前来华签证及口岸签证、过境免签、区域性免签等入境政策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陆续恢复了对部分国家的单方面免签政策。自5月1日起,外方人员可持APEC商务旅行卡虚拟卡入境,虚拟卡持卡人享有和实体卡相同的便利安排。“大家可能也注意到,9月20日,新版中国签证申请表正式上线,大幅减少了文字性填报内容,优化简化项目达到34%”。

二是签证办理提速换挡。今年以来,中国驻外使领馆采取延长办公时间、增加预约量、精简申请材料等措施,为申请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目前,绝大多数使领馆已实现两周内可以预约,相当一部分使领馆一周内甚至第二天即可预约。递交申请材料后,通常可在4个工作日内获发签证。自8月中旬起,对一次或两次入境的商务、旅游、探亲、过境、乘务类签证申请人临时性免采指纹,这对来华人员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办理签证更加方便快捷。

三是“绿色通道”畅通无阻。中国驻外使领馆还为因紧急商务、人道等事由需来华人员提供“绿色通道”特殊便利。

“对参加广交会的各国客商,我们量身定制签证政策,在免预约、免采指纹的基础上,参会人员可以凭广交会邀请函在任何一个中国驻外使领馆申请签证,如果遇到困难可随时向使领馆寻求帮助,我们愿随时为各国客商来华提供便利。”童学军如是说。

c
carmensandiego
1 楼
外国人滚出中国!!!
西
西湖散人
2 楼
感谢政府 机票贵的一比 相比之下 去北美 南太 埃及 欧洲 哪不好?
d
dkmchui
3 楼
其實頂好的. 外國人別來中國旅遊, 中國人也別去外國旅遊, 專注內循環, 各玩各的. 現在中國去日本國慶節航班全部爆滿, 迫爆日本, 要大大的整治.
据说据说
4 楼
外国人基本上不去中国了,出行太难。
同小桌学
5 楼
第一是直飞的机票太贵,转机太费时间,旅游团不会用转机,报价太高没人买。第二背包客,国内封闭式的电信,金融,和无现金商业对外国人非常不友善。。。国内对此还感到骄傲的,有没有感觉到,他们来到国外,可以无缝衔接,那才是发达社会的标志
华位
6 楼
别的不说,订个酒店还分什么中国人外国人
吃货百分百
7 楼
一片白色恐怖,去个鸡吧。过街天桥上都是两警卫。把你当恐怖分子的国家去那里干啥? [2评]
混沌世界
8 楼
你去任何国家海关都安检,美国海关还要拖鞋,这把你当啥?你这时候汪汪两声会不会给你免检放行? [1评]
燃烧的褪毛
9 楼
主要是不方便,没身份证不能办电话卡银行卡,连带不能微信支付宝支付,连带去哪都不行。所以何必花钱受那罪🤣🤣🤣🤣🤣🤣🤣🤣🤣
混沌世界
10 楼
不是设置障碍是不优待了,没有实名制的手机号确实比较麻烦,不过办法总是有,拿护照现在可以办手机号,银行开户。。。。。。
映像伦理审查
11 楼
主要说不定哪天又封城,被活活饿死了就糟了
小能手
12 楼
归根结底还是兜里没钱造成的!
z
zhiyuanyu26
13 楼
中国的“扫码支付”是阻碍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非常大的绊脚石!外国游客们的口袋里满满的金钱,就被这快绊脚石给赌死了,想消费都无办法,只能是“望梅止渴”罢了!还有,回到了祖国的外籍同胞,同样也身受其害,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苦不憾言。其实,这些“支付方式”,除了“扫码支付”之外,更应该要保留以前原有的“现金支付方式”!好让以上这些人群选择使用。这不是“两全其美”了吗 ?有什么难度呢 ???????? [1评]
同小桌学
14 楼
瞧你举的例子,哪跟哪?瞧不起你。。。 [1评]
阳光战战
15 楼
中国需要全方位封闭 中国人不得出关 上外网。外国人不去中国 .
一童休木
16 楼
技术上没难度,只是会极大增加人力成本,压缩利润,做买卖的就不爱干了。 [1评]
一童休木
17 楼
只有你自己意淫的脑子里,西方爹把你当人看,但其实你是个啥
混沌世界
18 楼
呵呵🙃错看成过机场天桥了,例子不太恰当,不过那种人谎言张开就来,一遇美爹就瞬间闭嘴。
p
potatohead
19 楼
抛开事实不谈, 美国对此就没有责任了嘛?
一童休木
20 楼
海外华人回国受阻的主要原因还是机票太贵,一家三口四口回去一趟机票就得上万美金。而外国人不再去中国旅游还是因为受西方媒体洗脑,觉得去中国就容易无缘无故被抓起来。其实哪里不一样?华为大小姐不也是被说抓起来就抓起来了。
c
coloradog
21 楼
疫情三年海外海内很多人都清醒了。
z
zhiyuanyu26
22 楼
会“增加人力成本”?不会吧?以前的商家也不是这样做了一辈子买卖的吗?毕竟“现金支付”的人是极少数的!这样对于那些短期回国的人来说,会带来极大的方便的!对卖家来说,这个小圈子的人的钱照赚可也。 你很可能没有受过其害!更没有什么亲身体验过,所以你才这样认为而已。这个,我有着亲身体验!
u
unimogman
23 楼
中国自包子帝登基后对外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越来越不友好的各种政策层出不穷,从落地24小时内到住宿地辖区派出所登记暂住外,还搞了入境打指纹,出境打指纹,凡是移民出去的华人入境出境时还得写出自己曾用过的中文名字。到去年开始铺天盖地的反间谍举报大字报,再到各地各城市去英文道路标识活动,太他妈的别扭了。所以海外华人很多干脆不回大陆探亲了。美国的国务院网站针对中国的旅行警告一直是红色,建议不去,因为中国政府随意抓捕扣押人质。对于不明真相的外国人,美国国务院的旅行警告直接吓退绝大多数。 [1评]
b
biddy
24 楼
别来!别把病毒带进来!!!
r
realSTFU
25 楼
张口闭口境外势力~西方势力~ 傻逼和low逼才去
s
samtheman
26 楼
如果不是海外华人在三年疫情后急着回国探亲,这数字更难看。为什么?外国的人都知道,就你们不知道。
o
octane
27 楼
这种文章一定是造谣。在广州就有几十万非洲来的外国朋友一直流连中国不走
对不起我是警察
28 楼
臭名昭著难道你自己不知道?竟然还还好意思问?🤣 为什么去朝鲜旅游的人非常少你总该知道吧?
小龙人他爹
29 楼
这个确实是个傻逼政策
对不起我是警察
30 楼
中国人从此成为井底蛙,以为全世界只有中国那么大🤣
E
Excaliblog
31 楼
那你说说这文章写的是啥?小编为啥这么矫情
d
dm2000
32 楼
去一个地方旅游,逛街是一大亮点,现在中国,实体店越来越少,老外来了,只能住在酒店玩美团,有意思吗?
y
yuba
33 楼
为了人民健康嘛
f
fightback
34 楼
申请签证太麻烦了,要求披露的个人信息实在过多,比如说社安号、驾驶证件号等等。有了这些信息,中国政府如果愿意,可以做很多事情,甚至用于间谍需要,扰乱当地信用安全。应当恢复原来的申请表格。大家也可以向美加政府请愿采取对等措施,如果中国政府不改正的话。 [1评]
j
jxxy1234
35 楼
[63楼]评论人:fightback [品衔R2☆]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发送时间: 2023年09月28日 13:52:18 【回复】 申请签证太麻烦了,要求披露的个人信息实在过多,比如说社安号、驾驶证件号等等。有了这些信息,中国政府如果愿意,可以做很多事情,甚至用于间谍需要,扰乱当地信用安全。应当恢复原来的申请表格。大家也可以向美加政府请愿采取对等措施,如果中国政府不改正的话。 ********************* 傻逼 造谣死一窝
d
dkmchui
36 楼
真相是什么?
开心小黄人
37 楼
美国普通员工薪资增长6%,高管薪资增长40%,高管薪资是员工300多倍,企业盈利增长30%。请问还有钱出去玩吗?
J
Joyly
38 楼
這麽多地方不祛非要祛人頭拥拥的地方,尤其假期人山人海博感染呀?
只想一个人
39 楼
现在对很多国家都不太友好啊
s
steering
40 楼
再也回不到新冠之前了,这应该是全世界的共识吧。三年新冠中国的所作所为才是外国人不来中国旅游的真正原因,中国的国家形象一落千丈,在西方人眼里中国和俄罗斯北朝鲜伊朗是一边的,这是新冠之前没有过的看法。
r
rally
41 楼
因为毫无特色还特别麻烦,不能去想去的地方,还只许住“接待外宾”的酒店。领略亚洲风情,宁愿去日本韩国越南泰国去了。
n
nanyouzi
42 楼
谁会去做‘行走的五十万’?
是的契爷
43 楼
这标题起的,够傻逼!
c
collins
44 楼
不是去杭州了吗?
t
tutu2077
45 楼
t
tutu2077
46 楼
在国内国外手机根本用不了,必须实名,必须发送验证码到手机,然后这个验证码死活搜不到。机场号称拿护照可以给验证号,然后这个验证机子居然就只有国际出发国际到达才有。我在北京转机,飞机晚点都没办法通知家里人,最后只能手机短信英国的朋友辗转通知家里人。反正在国内除了家里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上网,那还谈什么支付宝,微信钱包,通通用不了。唉,反正没有觉得任何人在意海外侨胞,估计不说是间谍就算好的了,说不定随便随便说啥就认为你伤害民族感情,请你牢饭吃两天。所以,如非必要,真不敢回去。
财富绽放
47 楼
求仁得仁
澳洲LKJ
48 楼
我来说说自身体会: 1 : 需要办签证,而且麻烦; 2: 入境之后限制多,酒店都只能定点涉外酒店;3: 中国手机卡难办,上外网还需要翻墙4: 支付困难,大部分商家不接受Visa/master card;5 英文标识少; 6 航班少,价格贵。 这么多困难,现在能去的绝对是真爱
a
aikaida
49 楼
你以为是行政命令推广的扫码支付吗?是市场选择的,在政府部门和大的商业机构现金支付还是可以的,银行卡也没问题。不收人民币是违法的,人家小商户不是不收你的现金,是没法找钱给你,小商户收现金的话就要准备一个收银人员和收银柜还有一定数额的散钱,结束营运后还要到银行存钱和换散钱,难度就是人工成本高不少。
文强
50 楼
来了被当成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