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汉堡在2间麦当劳不同?400万围观网友:错付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7月14日 12点18分 PT
  返回列表
68872 阅读
10 评论
Pinterest优选

今天,小 IN 被朋友的一句话刷新了三观:

“自从来了广东,吃麦当劳再也要不到辣椒粉了,莫得灵魂。”

天啦!难道全世界的麦当劳不都一个样,为什么别人还有辣椒粉?!听到小 IN 的疑惑,其他朋友纷纷投来看更加疑惑的目光:

“这有什么的?我家的麦当劳还可以在雪碧上加盐,变成盐汽水!”“别说辣椒粉,薯条还可以下胡椒粉,椒盐薯条美滋滋~”“切,你们算什么?我大青岛的肯德基还卖啤酒呢!”

whaaaaaaaaat?!

难不成,我吃了这么多年假的麦当劳?

倒也不能这么说,因为麦当劳在不同地区,提供的东西都会有差别。别说不同的口味和菜式,有时候,甚至连同一个巨无霸,原材料上都可能存在天差地别。

最近,YouTube 一个美食团队 Food Insider 就发表了一个视频:把英国和美国麦当劳的所有产品打包回家,隔空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原来有些地区的人均体重偏高,是有迹可循的……

首先是份量大小。

同样的肥宅快乐水,同样的大中小 3 种容量,美国麦当劳的小杯分量,居然比英国的中杯还要多 73ml。

而接近一升的大杯装,那叫一个惊人。(顺带一提:咱们这边的饮料容量从小到大依次是 350ml、500ml、650ml)

和汽水一样,薯条也是区分了 3 种容量。

只看图的话,美国包装会大一点;

而英国麦当劳的薯条塞得更满一点。

上秤一看:130g vs 190g,美国麦当劳凭借 46% 的优势断层取胜,respect。

看得见的份量尚且有明显差异,看不见的原料更不用说。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就这么一份普通的薯条,美国麦当劳在最基本的土豆之上,还加入了:菜籽油、玉米油、豆油、氢化豆油、有机牛肉调味料、右旋葡萄糖、酸式焦磷酸钠,天然原料和化学添加齐飞。

对比之下,只放了土豆、葵花籽油、芥菜籽油、盐,这几种基础原料的英国麦当劳,诚恳得足以让人原谅它平庸的卖相。

换到巨无霸上,英美麦当劳使用的原料同样差异明显。

一边是只用了糖、油、肉、水等常见的 13 种原料,一边下了各种各样的糖浆、提取物、色素合共 24 种材料。

多出来的原料,最终变成了整整 40 卡路里的相差值。

怕了吗?这还只是小意思,同样在菜单上标注为“大杯”的巧克力奶昔,美国麦当劳居然比英国的高出 352 卡路里。

什么概念?大概相当于慢跑 60 分钟才能消耗完,震惊了。

虽说罪恶感更重,但吃起来快乐更多啊!不算期限新品,单说常驻的地区限定,美国麦当劳就比英国的多——那——么——多!

咖啡菜单尤为明显。

美国麦当劳不仅囊括了英国麦当劳的咖啡菜单,还给每一种咖啡准备了焦糖口味、法式香草口味等选择。

酱料方面,两只手都拿不完,甚至还有专门准备给炸面棍蘸的巧克力酱。

与此同时,只有 2 种特色酱料的英国人,小 IN 看到都觉得可怜。

实际上,麦当劳菜式和配料的差异,绝不只存在于英美两国之间。这个连锁店开遍全球的大牌,给每个地方都安排好“特产”。

在我们最熟悉的中国麦当劳里,有“那么大鸡排满碗饭”和“蜜汁鸡腿满碗饭”的双饭组合。

小 IN 也吃过,可感觉就是将汉堡里的肉排放到饭上,没什么惊喜。

至于隔壁的日本麦当劳,也是和米饭相关。

只不过我们是用汉堡的肉做米饭,他们是用米饭做汉堡的面包。

日本人除了热爱米饭,可乐饼、芝士饼这类高热量、高幸福感的炸物也是他们的最爱。

于是,每年冬天,日本麦当劳还会上线季节限定的可乐饼/芝士饼汉堡,企图用爆棚的热量和爆浆的夹心驱走寒冷。

这都还没结束,日本人大概真的很爱研发各种新奇口味,到了每年 8 月中秋节附近,还会推出定番“赏月汉堡”。

但是讲真,除了都是又大又圆之外,我真看不出它们和月亮之间有多大联系......

说完日本,再看看另一个“邻居”韩国。

韩国麦当劳并没有选择当地的传统食品,改用了起源于西班牙,前几年风靡韩国的小食 Churros。

相较于前面两个地区限定,麦当劳让 Churros 和自家的新地雪糕组合推广,算是多了点新意思。

到了印度,又立即变得充满“咖喱味”。

这张从像素上散发出年代感的照片,是诞生于上世纪的印度麦当劳特供 McCurry Pan。

一款放满了咖喱和蔬菜、肉类的长条形面包。考虑到当地人的口味,还提供了红、黄咖喱,以及海鲜、牛肉、鸡肉、全素等选择。

再将目光转到地球的另一端,加拿大的当地“麦记特产”就显得过分奢侈了。

原材料选择了世界知名的波士顿龙虾,100% 龙虾肉不掺假,每年只会在 6-8 月期间的龙虾季供应。

不过呢,由于近年龙虾价格飙升,加拿大麦当劳早在 2017 年宣布停止供应这道大西洋龙虾卷啦。

到了披萨大国意大利,麦当劳就直接把披萨搬进了菜单。

做法和它的名字 Pizzarotto 相似,是披萨的变体,加入了经典的番茄还有马苏里拉奶酪。

据称,味道是“众多麦当劳粉丝心中,不可超越的殿堂级美食”。

披萨之外,意大利还有一道杀手锏 —— 甜品。

所以,麦当劳来到意大利之后,决定将特供汉堡中间那块肉排给去掉,换上巧克力酱夹心饼,做了一个甜品汉堡。

除此之外,小 IN 还种草了澳大利亚的可乐冰沙;

墨西哥的小吃 McMolletes;

德国的香肠汉堡配麦可乐;

乌拉圭的冰淇淋松饼;

西班牙的 12 酱豪华脆薯角......

m
mrweida
1 楼
英国政府在管控国民食盐摄取量上做的不错啊,整个英国不管到哪里吃饭,都觉得很淡,快餐如此,餐馆也如此。超市里买食品时,看看标签,也比美加这边的产品含盐量低。长远来说,绝对利国利民。为了自己的健康,少吃点那些什么咸辣无比的“人生一串”吧。
瓯江北面
2 楼
算算现在已经有4个月没吃麦当劳了。
d
danielblue
3 楼
这么比有意思吗?不论比什么,都要先比一比哪个国家的印钞机最多。拿着纸钞换资源的,当然不计成本。
精甚瞻仰
4 楼
垃圾食品
咸谈
5 楼
美国的资源要比其他国家更多,生产效率更快
摇到外婆桥
6 楼
美国人吃的垃圾,和其他发达国家注意饮食健康真的是没得比
摇到外婆桥
7 楼
连英国都碾压美国了
b
bestnearby1
8 楼
怪不得美国人都吃成猪
T
TTNNIIAA
9 楼
人生一串偶尔吃可以 经常吃肯定完蛋了 包括那个老饭骨 偶尔做还可以 天天吃肯定不行
l
lying
10 楼
美国各地也不一样,吃过一个小小的巨无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