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潜伏40年!美国爆惊天间谍案!案情远超想象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2月6日 15点27分 PT
  返回列表
70383 阅读
25 评论
环球网

1967年10月9日,拉美无产阶级革命者心中的英雄、古巴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切·格瓦拉,被一支美国中情局派出的小队杀死在了玻利维亚的一个村庄破旧的校舍里。

那个带队杀害了切·格瓦拉的人,名叫菲利克斯·罗德里格斯。他是一名古巴人,但他反对古巴的无产阶级革命,并为此加入了美国中情局,誓要掐灭古巴的革命之火。

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切·格瓦拉的革命事业不仅没有被他摧毁,而且在2023年的今天,他还惊讶地得知,一名曾经成长在他眼皮子底下、与他有过很多接触,甚至一度官至美国驻玻利维亚大使的美国资深外交官,居然是一名已经在美国潜伏了40年的古巴“内线”,而他还是古巴革命事业坚定的支持者和同情者。

这段足以被拍成电影的惊人情节,由美国《华尔街日报》于当地时间12月5日披露。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曼努埃尔·罗恰,现年73岁,是一名美国资深外交官,他的足迹遍及拉美,从洪都拉斯到古巴再到阿根廷和玻利维亚等多个国家,并一度官至美国驻阿根廷大使馆的代办以及美国驻玻利维亚大使。

但就在上周五(12月1日),罗恰却突然被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从他位于美国迈阿密的住所中抓走。美国司法部当时给出的原因很模糊,说他被控秘密服务于古巴政府的利益。这也导致一些美国媒体一度以为他可能只是在离开公职后,利用闲暇时间帮古巴政府做了些事情,但没有向美国政府报备,所以才惹祸上身。

可随着他的案子于本周一(12月4日)开庭,更多远超人们想象的惊人案情开始浮出水面。从《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来看,罗恰至少从1981年起就开始为古巴政府工作——这也就是说,当美国政府于2000年任命他去担任美国驻玻利维亚大使时,美国实际上派去的是一个古巴“余则成”。

难怪美国司法部长梅里克·加兰会描述说,罗恰这起案件的持续时间之长、涉及层级之高,在美国历史上都是能排得上号的,其对美国国家利益造成的伤害,也很可能是同类案件中最严重的一个。

但更让人感慨的是,罗恰是一名出生在美国、毕业于美国名校的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他会选择投入古巴的怀抱不是为了钱,而是出于道义与同情。

而且,在与一名为了诱捕他冒充成古巴政府接头人的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接触时,罗恰还表达了他对美国霸权主义行为深深的不满和厌恶。

《华尔街日报》在写到这里时,还提到了另外两个在美国同样知名的“古巴间谍案”,称这两个案件的当事人——一个曾是美国国防情报局的资深情报分析人员,但暗中为古巴政府服务了17年,后于2002年“认罪”;另一个曾在美国国务院工作,但暗中与妻子一同为古巴服务了30年,后于2009年“认罪”——也都不是为了钱,而同样是出于对古巴革命事业的同情与支持,以及对于美国外交政策的痛恨。

毕竟,一个国家仅仅因为想让老百姓过得好一点、可以不再被帝国主义欺压,就遭到世界上最强大的霸权国家野蛮的封锁与制裁,然而这个国家却没有被吓得退缩,反而仍在昂首斗争。有良知的人是不会对这种不公熟视无睹的。

一名曾担任美国驻哥伦比亚大使的美国前外交官甚至对《华尔街日报》直白地表示,虽然美国人为其他国家当间谍往往是为了钱或是因为个人恩怨,但古巴确实是一个例外,为古巴当“间谍”的美国人几乎都是出于对古巴革命的支持。

一名参与调查过其他古巴间谍案的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前探员亦表示,古巴的情报部门本身也非常优秀,很善于发掘并动员那些同情古巴的人去心甘情愿地为古巴效力。

但《华尔街日报》这篇报道中最具讽刺意味的部分,莫过于该报对罗恰一个名叫菲利克斯·罗德里格斯的前同僚的采访。

因为这个罗德里格斯,虽然也是一个古巴人,却极度敌视古巴的社会主义政权,更为此在年轻时加入了美国中情局。而且,正是他受中情局的指派于1967年10月带队在玻利维亚杀害了古巴革命运动领导人、拉美共产主义运动的精神图腾切·格瓦拉。

所以,当得知成长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与自己共事,还一度在自己杀死切·格瓦拉的地方当过美国大使的罗恰,居然是自己致力于要毁掉的古巴共和国的“卧底”时,罗德里格斯直接震惊了。

然后,他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如果这是真的,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失望的一件事。”

(截图来自《华尔街日报》的报道)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当年切·格瓦拉是被罗德里格斯带队杀害的,但直接扣动扳机射穿了他胸膛的那个人,是一个名叫马里奥·特兰的玻利维亚政府军士兵。而命运,同样也给了他一个极具戏剧性的下场。     

在从军队退伍后,隐姓埋名的特兰曾一度患上了白内障这种严重影响视力的疾病,但在2007年的时候,他却得到了由古巴政府在世界多个地方推行的免费医生项目(又名“奇迹行动”)的救治,没有花一分钱,以至于特兰通过儿子专门登报感谢了古巴的医生们——此事当时还引起了众多西方媒体的围观。

巧合的是,那一年恰恰是切·格瓦拉遇害40周年。

于是,在得知了此事后,古巴《格拉玛报》在一篇纪念切·格瓦拉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40年前,马里奥·特兰试图摧毁一个梦想,一个理念。但切·格瓦拉又一次归来并赢得了胜利,并且,他一直都在斗争着。”

今日雨果
1 楼
〇 附录3.06 1千1百中共特工血,到头来一篇西山碑阴文(图) . ★ Contemplation philosophique: données -> information -> connaissance -> sagesse -> conscience. La conscience est la plus haute cumstance d'être l'humanisme. . ★ 哲学思辨:数据 -> 信息 -> 知识(聪明) -> 智慧 -> 良知。 良知,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 〇 附录3:國共內戰時的諜報戰@關鍵時刻 vs. 共方宣传电影《红日》 .  〇 附录3.01 國共內戰時的諜報戰@關鍵時刻-pt.1 .  〇 附录3.02 國共內戰時的諜報戰@關鍵時刻-pt.2 .  〇 附录3.03 國共內戰時的諜報戰@關鍵時刻-pt.3 .  〇 附录3.04 老电影🎬《红日》,共方宣传电影。该电影,黑白片,1963年上映,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出品   电影《红日》 1963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Bxz_PXIKzg .  〇 附录3.05 国方"紅日,張靈甫" vs 共方"红日,张灵甫"   谷歌搜索字符串"紅日,張靈甫"   vs   谷歌搜索字符串"红日,张灵甫"   您发现了其中的不同吗?  〇 附录3.06 1千1百中共特工血,到头来一篇西山碑阴文(图)   1,100中共特工血,到头来1篇西山碑阴文(图)   2013-12-20 . 详见: 🌴🌳🌲 https://HugoAujourdhui.org/ ☞ blogs/ ☞ hugoaujourdhui/ ☞ 🌲hugo-creaders-archive-index ☞ 🌲西山 x 3 ☞ 🌿 ☞ 🍃 🍃 🍃 [1评]
q
qwertyuiop5656
2 楼
有40年的间谍帮助,结果古巴还是烂泥稀屎。 [1评]
无伤93
3 楼
这种人有高贵的人格和坚定的意志 不像留园里养的狗粮 喂几粒“狗粮”就出卖自己国家
钟馗捉妖
4 楼
正义和情怀孕育的人民英雄。美帝国主义的邪恶是全世界人民有目共睹的。
X
XXyourOO
5 楼
帕·切·格瓦拉是毛泽东的信徒,二者性格的一个最大相似之处,就是毕生都热衷于推翻一个旧世界,但却不擅长建设一个新世界。
尽人事
6 楼
天灭轮椅子婊狗!啊哈哈哈哈哈😂😂👏👏👍👍呕耶耶耶耶✌️
正气哥
7 楼
to“今日雨果”(管你TM的是干果还是湿果),你Ya知道为什么几百万的国军被几十万的共军摧枯拉朽、打得毫无招架之力吗?
h
heyuanzhi3
8 楼
金无怠被捉出来了。
h
hackneyGina
9 楼
美国的情报人员为了更容易打进更深入,大多数都是双面甚至三面间谍,多方都有交易。 . 把这种双面间谍行为归咎到对对方的同情,然后对己方的痛恨,也就媒体能编出这种脑瘫故事。 . 我看就是政治斗争,按个帽子,把之前的行动改成间谍,然后扯皮跟政敌交易。 . 美国制造那部电影里就演过类似的间谍行动,把同情,痛恨这种傻逼理由栽赃到情报人员身上,爱国者的悲哀。
p
poor13
10 楼
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基本等同于学龄前
m
montreal48
11 楼
古巴被他们搞的全世界都不待见,跟巴勒斯坦一样。
虎皮猫A
12 楼
俞强声, 姬胜德叛逃美国是为什么?理想, 金钱?
铗归来
13 楼
李登辉很可能也是一个“余则成”。
3
3278500
14 楼
美国在右转,几十年的事情现在翻出来炒冷饭,如果那个美国人是玻利维亚大使还跟古奸接头过,居然还能让他成功暗杀格拉瓦????司法部迫害人逻辑都不想一下就乱发通稿了
b
bc007
15 楼
古巴的邦交国比湾湾多! 可是湾湾还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呢。
b
bc007
16 楼
“余则成”? 那也是日本的
b
bc007
17 楼
难不成是民主自由? [1评]
b
bc007
18 楼
美国正在听证会, 是不是要延续一个法律的有效期, 继续监听美国人民。 就是合法监听。 剥夺你的隐私权。
阴离子
19 楼
中国帝国主义和美国帝国主义一样肮脏,只是前者更狡猾
沙拉维
20 楼
对共产革命要狠,务必斩草除根
南方兔儿爷
21 楼
就是没得炒作了,挖个千年冷饭出来。不然又要罢工游行抗议通胀。
q
qwertyuiop5656
22 楼
回复10楼poor13:一看你就是个弱智。
君均臣诚
23 楼
这种白左,美国很多,最终都是蛀虫
d
doublekill
24 楼
美国人从来就是这么没种,只会暗杀
郑长仁
25 楼
美帝们越来越不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