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加注文字,广州居民反抗严格的封锁措施,与警方爆发冲突
中国疫情持续升温, 在不断升高的确诊数下,广州居民反抗严格的封锁措施,与警方爆发冲突。
中国国家卫健委周三(11月16日)公布,周二全国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病例超过两万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超18000例。
根据官方数据,感染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出现在广东、重庆、甘肃、河南和北京。
反抗与谣言
最近,广州出现了自新冠病毒出现以来最严重的一波疫情。世界羽毛球联合会(BWF)宣布,原定于12月举行的2022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将不会在中国广州举办,赛事将迁往泰国曼谷。
尽管广州这轮疫情规模大,但是感染者情况都不严重。
中国媒体报道称,广州10月22日本轮疫情以来,所有感染者情况均稳定,无一重型、危重型病例。
近日,广州大批居民不满新冠病毒的严格封锁措施,他们逃离强制封锁,并与警方发生冲突。
视频显示,一些人推翻了一辆警车,并且拆除了防控屏障。有防暴警察进入在该地区。
冲突是在该市的海珠区,这个区实施了严格的居家令。该地区居住着许多贫穷的流动劳工。他们抱怨说,如果不能上班就拿不到工资,在新冠疫情限制措施下生活,食品短缺、价格飙升。
几个晚上,他们一直在和穿白衣的防疫人员争斗。 周一晚上,局势升级,出现了大规模的反抗行为。
未经证实的谣言再次起了作用。有传言说,检测公司伪造核酸结果,人为增加感染人数,以赚取更多钱。
中国北部也有类似的谣言。河北省官员宣布石家庄市将停止大规模检测。但这导致人们猜测,这些人将被当作豚鼠用来实验,当病毒不受控制地传播时,监测会发生什么。讨论还出现在社交媒体上。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中国媒体报道称,广州10月22日本轮疫情以来,所有感染者情况均稳定,无一重型、危重型病例。
许多惊慌失措的当地人开始囤积据称有助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中药。
两周前,类似的谣言在网上疯传,导致中部城市郑州富士康厂区工人大规模出逃,影响了苹果手机 iPhone的全球供应。
管理混乱
近日,中国国家卫健委下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该文件被称为“二十条”。
文件要求放宽部分措施如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隔离期限由“7+3”缩短至“5+3”,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纠正“一天两三检”等不科学做法,并严禁随意“静默”管理或停工停产。
图像加注文字,尽管广州这轮疫情规模大,但是感染者情况都不严重。
文件下发后,部分地区调整了防疫措施,其中包括河北省石家庄。
中国媒体报道指,11月14日,石家庄疫情防控指挥部称,石家庄已经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该市的核酸采样点也在减少, 但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仍需持有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不过,周二石家庄重开部分采样点。 虽然许多地方已经不需要查验核酸,但也有部分单位上班、员工出差需要持核酸阴性证明。当局工作人员称,政策执行有时间差,医院排队检测的人太多,决定重启免费采样点。
张文宏:走出疫情靠科技 中国热议“放开”关键词
许久未曾露面的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近期公开表示,“走出疫情靠的是科技,生物医药支撑抗疫”,在网络引起热议。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台企联)新任会长李政宏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中国国务院推出“20条”后,会有渐进式更精准防疫政策,大家会愿意配合,现在最怕的就是“层层加码”。
防疫政策反复无常石家庄免费核酸检测点关闭又开中国官媒不再提"动态清零" 只着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中国多省市急调防疫政策 广州次密切接触者免隔离
根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14日在上海开幕。在圆桌讨论中,张文宏主持讨论对话多位重量级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特别的是,中国媒体都把焦点放在张文宏的讲话。最近随着中国防疫20条的发布,很多人对未来中国走出疫情有更多的期待。“我们内心非常清楚,最终走出疫情看的肯定是科技,但现在生物医药所做的这些贡献是不是已经提供了充足的支撑?我们相信中国是有能力来支撑我们整个抗疫,走出疫情。”张文宏说。
中国国务院在这个月11日推出优化防疫20条措施,其中包括缩短密接及入境者隔离天数,并取消次密接及中风险区等措施。
“他是说我们有能力走出,没有说‘现在’,不要过度解读。”台企联会长李政宏接受本台访问时,提出上述解读。
李政宏认为优化防疫20条措施要着重在更精准的防疫,其中传达两个信息,首先,动态清零没有改变,政策应该会持续一段时间;其次是精准防疫,如何在防疫中把经济伤害降到最低,这是目前各地在研究的方向。“20条出来后,会渐进式慢慢更精准的所谓的防疫政策出来,更精准后肯定要试行一段时间,看各地反应情况如何。”李政宏提出他的观察。
他说,现在各地防疫政策不一,但应该是在“疫情要守住、经济要发展、生产要安全”原则下,做得更精准、平衡度更高。李政宏认为,动态清零没有调整的话,应该还是逐步恢复的过程。
当记者问道,企业界还能承受得住继续维持清零政策吗?李政宏表示,“如果依照20条标准进行更精准地防疫,大家会愿意配合,现在最怕的就是层层加码。前一段时间卫健委点名好几个城市认为防疫过头,我觉得应该会慢慢吸取教训。”
评论解读防疫靠科技 而非严格封控、大规模核酸
微博上话题:“张文宏:最终走出疫情靠的是科技”,阅读量超过3.7亿,许多大V或是政治评论都讨论起久未现身的张文宏此时的发言。
博主“非常点评”写道,“说白了就是依靠新冠药物和新冠疫苗,而不是严格封控和大规模核酸。”
博主“姬鹏”在网易发表评论指出,“面对‘放开’,这是安心话也是清醒剂。”文章称,“太多人在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时,始终都在‘紧抓’和‘躺平’的两极认识上摇摆着,…只有‘张文宏们’多站在专业的角度进行以正视听,才能让处于两个极端的人群被拉回到‘正常心态’。”
“目前清零高于一切,稳定高于一切。”北京异议人士季风对本台表示,张文宏的讲话起不了作用,没有领导会听。除非哪天需要利用他的话来整另外一些人,不是张文宏说对了,而是他有利用价值。
季风:“要用的时候,拿过来就告诉人们那是专家说的话,而且是权威专家。如果不用的话,觉得他动了某些人的奶酪,有时候可以敲打他两下。疫情三年最多把他冷藏,还没敲打他呢!”
《每日经济新闻》解读20条优化措施,引用中国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说法,“二十条优化措施不意味着放松,‘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没有变化,而是要求更高,标准更严,防控措施要求更加精准科学。”
季风说,目前好几个地方都在试点,像是石家庄把所有核酸检测亭取消一天又恢复;广西高铁刚开始不再查健康码后来又取消;贵阳坐公交、地铁不查健康码随后又取消。就跟张文宏的说法一样都在试水温。季风提到,广州有民众推翻围墙冲出,珠洲也发生杀害两个志愿者案例,这些乱象都因变态、严厉、毫无理由的封控而起,他认为“放开”是毫无疑问。
图像加注文字,广州居民反抗严格的封锁措施,与警方爆发冲突
中国疫情持续升温, 在不断升高的确诊数下,广州居民反抗严格的封锁措施,与警方爆发冲突。
中国国家卫健委周三(11月16日)公布,周二全国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病例超过两万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超18000例。
根据官方数据,感染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出现在广东、重庆、甘肃、河南和北京。
反抗与谣言
最近,广州出现了自新冠病毒出现以来最严重的一波疫情。世界羽毛球联合会(BWF)宣布,原定于12月举行的2022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将不会在中国广州举办,赛事将迁往泰国曼谷。
尽管广州这轮疫情规模大,但是感染者情况都不严重。
中国媒体报道称,广州10月22日本轮疫情以来,所有感染者情况均稳定,无一重型、危重型病例。
近日,广州大批居民不满新冠病毒的严格封锁措施,他们逃离强制封锁,并与警方发生冲突。
视频显示,一些人推翻了一辆警车,并且拆除了防控屏障。有防暴警察进入在该地区。
冲突是在该市的海珠区,这个区实施了严格的居家令。该地区居住着许多贫穷的流动劳工。他们抱怨说,如果不能上班就拿不到工资,在新冠疫情限制措施下生活,食品短缺、价格飙升。
几个晚上,他们一直在和穿白衣的防疫人员争斗。 周一晚上,局势升级,出现了大规模的反抗行为。
未经证实的谣言再次起了作用。有传言说,检测公司伪造核酸结果,人为增加感染人数,以赚取更多钱。
中国北部也有类似的谣言。河北省官员宣布石家庄市将停止大规模检测。但这导致人们猜测,这些人将被当作豚鼠用来实验,当病毒不受控制地传播时,监测会发生什么。讨论还出现在社交媒体上。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中国媒体报道称,广州10月22日本轮疫情以来,所有感染者情况均稳定,无一重型、危重型病例。
许多惊慌失措的当地人开始囤积据称有助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中药。
两周前,类似的谣言在网上疯传,导致中部城市郑州富士康厂区工人大规模出逃,影响了苹果手机 iPhone的全球供应。
管理混乱
近日,中国国家卫健委下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该文件被称为“二十条”。
文件要求放宽部分措施如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隔离期限由“7+3”缩短至“5+3”,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纠正“一天两三检”等不科学做法,并严禁随意“静默”管理或停工停产。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尽管广州这轮疫情规模大,但是感染者情况都不严重。
文件下发后,部分地区调整了防疫措施,其中包括河北省石家庄。
中国媒体报道指,11月14日,石家庄疫情防控指挥部称,石家庄已经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该市的核酸采样点也在减少, 但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仍需持有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不过,周二石家庄重开部分采样点。 虽然许多地方已经不需要查验核酸,但也有部分单位上班、员工出差需要持核酸阴性证明。当局工作人员称,政策执行有时间差,医院排队检测的人太多,决定重启免费采样点。
张文宏:走出疫情靠科技 中国热议“放开”关键词
许久未曾露面的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近期公开表示,“走出疫情靠的是科技,生物医药支撑抗疫”,在网络引起热议。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台企联)新任会长李政宏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中国国务院推出“20条”后,会有渐进式更精准防疫政策,大家会愿意配合,现在最怕的就是“层层加码”。
防疫政策反复无常石家庄免费核酸检测点关闭又开中国官媒不再提"动态清零" 只着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中国多省市急调防疫政策 广州次密切接触者免隔离
根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14日在上海开幕。在圆桌讨论中,张文宏主持讨论对话多位重量级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特别的是,中国媒体都把焦点放在张文宏的讲话。最近随着中国防疫20条的发布,很多人对未来中国走出疫情有更多的期待。“我们内心非常清楚,最终走出疫情看的肯定是科技,但现在生物医药所做的这些贡献是不是已经提供了充足的支撑?我们相信中国是有能力来支撑我们整个抗疫,走出疫情。”张文宏说。
中国国务院在这个月11日推出优化防疫20条措施,其中包括缩短密接及入境者隔离天数,并取消次密接及中风险区等措施。
“他是说我们有能力走出,没有说‘现在’,不要过度解读。”台企联会长李政宏接受本台访问时,提出上述解读。
李政宏认为优化防疫20条措施要着重在更精准的防疫,其中传达两个信息,首先,动态清零没有改变,政策应该会持续一段时间;其次是精准防疫,如何在防疫中把经济伤害降到最低,这是目前各地在研究的方向。“20条出来后,会渐进式慢慢更精准的所谓的防疫政策出来,更精准后肯定要试行一段时间,看各地反应情况如何。”李政宏提出他的观察。
他说,现在各地防疫政策不一,但应该是在“疫情要守住、经济要发展、生产要安全”原则下,做得更精准、平衡度更高。李政宏认为,动态清零没有调整的话,应该还是逐步恢复的过程。
当记者问道,企业界还能承受得住继续维持清零政策吗?李政宏表示,“如果依照20条标准进行更精准地防疫,大家会愿意配合,现在最怕的就是层层加码。前一段时间卫健委点名好几个城市认为防疫过头,我觉得应该会慢慢吸取教训。”
评论解读防疫靠科技 而非严格封控、大规模核酸
微博上话题:“张文宏:最终走出疫情靠的是科技”,阅读量超过3.7亿,许多大V或是政治评论都讨论起久未现身的张文宏此时的发言。
博主“非常点评”写道,“说白了就是依靠新冠药物和新冠疫苗,而不是严格封控和大规模核酸。”
博主“姬鹏”在网易发表评论指出,“面对‘放开’,这是安心话也是清醒剂。”文章称,“太多人在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时,始终都在‘紧抓’和‘躺平’的两极认识上摇摆着,…只有‘张文宏们’多站在专业的角度进行以正视听,才能让处于两个极端的人群被拉回到‘正常心态’。”
“目前清零高于一切,稳定高于一切。”北京异议人士季风对本台表示,张文宏的讲话起不了作用,没有领导会听。除非哪天需要利用他的话来整另外一些人,不是张文宏说对了,而是他有利用价值。
季风:“要用的时候,拿过来就告诉人们那是专家说的话,而且是权威专家。如果不用的话,觉得他动了某些人的奶酪,有时候可以敲打他两下。疫情三年最多把他冷藏,还没敲打他呢!”
《每日经济新闻》解读20条优化措施,引用中国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说法,“二十条优化措施不意味着放松,‘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没有变化,而是要求更高,标准更严,防控措施要求更加精准科学。”
季风说,目前好几个地方都在试点,像是石家庄把所有核酸检测亭取消一天又恢复;广西高铁刚开始不再查健康码后来又取消;贵阳坐公交、地铁不查健康码随后又取消。就跟张文宏的说法一样都在试水温。季风提到,广州有民众推翻围墙冲出,珠洲也发生杀害两个志愿者案例,这些乱象都因变态、严厉、毫无理由的封控而起,他认为“放开”是毫无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