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走私的气候杀手从何而来 证据惊指中国(图)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0月21日 9点53分 PT
  返回列表
31622 阅读
12 评论
德国之声中文网

被丢弃的一次性气罐

非法进口的气体制冷剂在欧洲市场泛滥,对气候造成严重危害。这些氟化温室气体(F-Gas)也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买卖。

这桩生意比买卖毒品更赚钱,意大利制冷剂供应商General Gas的销售总监博里(Alessandro Borri)说。这个商品就是氢氟碳化物(HFC),被用作汽车空调、冰箱和热泵的制冷剂。

一罐从中国进口的HFC加上运费,成本是70美元,博里说,一个集装箱能装900罐,进口商就在Facebook或ebay上销售,还有人开着货车,到一个一个厂家企业兜售。在ebay或类似的电商平台上,一罐HFC的价格是180到250美元,比通过合法的进货渠道低得多。

英国非政府组织环境调查机构(EIA)一份题为大门敞开的报告称,在欧盟致力于各成员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非法进口到欧盟的氢氟碳化物已形成猖獗的黑市,对气候造成的危害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氢氟碳化物(HFC)是一种高强度的温室气体,进入大气层后数十年才会分解。用途最广泛的氢氟碳化物对气候的损害程度比二氧化碳高出675到3922倍。被用作发泡剂或隔温材料的其它氟化气体的危害度甚至是二氧化碳的24000倍。

鉴于其巨大的温室气体效应,欧盟2015年颁布了氟化气体法规,规定各成员国应逐步禁止氟化气体。至2030年,欧盟的氟化气体使用量应降低80%。但从目前情况看,距离这一目标还很遥远。



2018年非法交易的氟化气体对气候的危害相当于4个大型煤电厂

据环境调查机构统计,去年进入欧盟市场的HFC总量(对气候损害程度)相当于1.17亿吨二氧化碳。而欧盟规定的2018年上限是1.01亿吨。

相当于4个煤电厂

报告指出,2018年有相当于1600万吨二氧化碳的HFC非法流入欧盟市场。这些温室气体对大气的危害相当于4个大型煤电厂、或400万辆汽车的尾气排放。从进出口数据差额分析,专家认为这些非法供货链的源头是中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氢氟碳化物产地,也是对欧盟出口的最大供应方。

企业申报的进口量和实际进入欧盟的数量有很大差距。中国对欧盟的出口数据和欧盟从中国的进口数据之间也有落差。环境调查机构的气候保护人士Sophie Geoghegan表示。

欧盟范围最大的HFC购买方之一是汽车工业。德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去年共生产了近800万辆汽车。除了必须使用更加无害的替代产品的最新车型,其它车型的空调基本上仍在使用HFC。按照欧盟的计划,HFC将被逐步淘汰出市场。



在波兰被没收的回收使用的一次性HFC气罐

如何进入欧盟

报告指出,一条被频繁采用的走私l路径是:氟化气体被灌装在回收来的旧气罐里,用汽车经陆路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运往波兰,或经土耳其运往希腊、克罗地亚和意大利,再从上述国家转卖到欧盟各地。除这样的小规模走私外,使用ISO集装罐的大宗运输占了非法交易的大头。汉堡市环境和能源部门在回复德国之声询问时证实,今年以来,在汉堡已经查获了两宗来自中国的罐装HFC货物。

去年中期以来,由于欧盟引入限额,欧洲范围HFC供应紧俏。由于市场需求不减,生产销售又受到限制,HFC价格飙升至正常时的8倍。欧盟委员会一位发言人对德国之声表示,这正是欧盟制定新规想要达到的效果,旨在迫使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催生对气候更无害的替代产品。

但一个后果却是,非法进口的廉价产品大行其道,商家趁机大捞一笔。当一罐制冷气卖到700欧元的时候,我们也在ebay上订过便宜货,德国西部一家制冷设备专营店的老板对记者承认,对于一家只有几个雇员的小企业来说,制冷剂的价格至关重要,我们的盈利直接与制冷剂的价格挂钩。至今他仍经常收到来自国内国外的推销制冷剂的广告邮件。

法律漏洞

波兰气候保护基金会的Krzysztof Grzegorczyk指出,非法进口猖獗的主要原因是监管系统存在明显的漏洞。海关必须等到年底所有企业提交进口报单,将其与海关的记录比对。这样作当然是不行的。环境调查机构的Sophie Geoghegan指出,为了更好地识别走私,各处海关,特别是欧盟外部边境的海关人员必须接受专门培训。



波兰海关人员受训识别走私HFC

在走私热点波兰,气候保护基金会与政府合作培训海关人员,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今年9月波兰海关查获了一艘装有1200罐(13吨)HFC制冷剂的货船。此前一次查没的数量更高,有26吨。

另一些欧盟国家还没有走到这一步。有一些国家甚至还没有全面落实欧盟的氟化气体法规,或者对违法者惩罚力度太弱。几个月前,欧盟刚刚对意大利和罗马尼亚发出警告函,因为这两个国家还没有汇报在落实有关法规方面取得的进展。

在德国,对违反氟化气体法规的惩罚措施相当严厉。如果再次使用一次性气罐装氟化气体,最高可处以两年监禁,或5万欧元罚款。

加强监控

欧盟的HFC合法生产商自然也希望尽快取缔非法黑市。一家不愿具名的跨国生产商对德国之声表示,该公司与欧盟反欺诈机构(OLAF)合作,向后者提供非法进口的有关信息。不过欧盟反欺诈局没有证实对个案展开调查。

欧盟委员会在答复德国之声有关询问的回复函中表示,对氟化气体法规实施不力的状况感到担忧,并正在尽一切努力,以制止非法交易。

具体计划是,欧盟将从2020年起引入一套全欧统一的电子系统,自动审核进口商是否进行了登记注册,并向气候保护部门举报那些涉嫌不具备进口许可的商家。

德国联邦环境局估计,到2050年,国家许可规范之外交易的氟化气体将占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尽管如此,环境调查组织的Sophie Geoghegan指出,欧盟在这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她说,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禁令和限额方面作得向欧盟这样严格。不过在落实上还存在问题,只要这一状况不改变,非法制冷剂的黑市就会继续繁荣。
 

百家争鸣2012
1 楼
欧盟范围最大的HFC购买方之一是汽车工业。德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去年共生产了近800万辆汽车。除了必须使用更加无害的替代产品的最新车型,其它车型的空调基本上仍在使用HFC。按照欧盟的计划,HFC将被逐步淘汰出市场。 --------------------------------------- 明显就是欧盟自己的错误,为什么自己不淘汰旧车型?自己生产的汽车必须HFC,反而怪到中国头上。
l
londonmist
2 楼
这个是走私偷税的问题吧?不走私,汽车就不加氟利昂了?还不是一样要加,只不过走正常合法渠道而已。
风火轮
3 楼
充分体现了西方的逻辑,总是别人的错
意大利通心粉
4 楼
R22制冷剂对大气破坏作用很大,现在欧盟强制使用R410A和其他环保制冷剂。
l
lukewen
5 楼
反正都怪中国
D
DonOreo
6 楼
自己国家内部的问题,都抱怨中国。其实就是空调行业垄断导致高价,因此用户竭力维持使用旧式空调。空调行业垄断后千方百计要求报废旧空调,以取得利润最大化。禁用F22 仅仅是一招。其他有用薄壁低质量,换热器。用高价低质量的电子马达,五花八门的各种执照。狼一样的角色,出来做保护气候的天使。
猪年行运
7 楼
人人向钱看,那里有钱赚,手就伸到那里。其它都不是问题。
片而川
8 楼
黑市上卖的制冷剂也就是维修时用的。必须是和原来用的是同一型号。而原来的制冷剂型号可是欧盟自己的新车生产企业决定的。明明是自己选用这种破坏大气层的制冷剂还要怪别人,太莫名其妙了。
A
Armin
9 楼
盆子们不常说人类活动对大气根本没影响吗?所谓气候变暖都是骗局,几只小小的制冷剂罐又能对气候产生什么影响呢?
王丰
10 楼
https://youtu.be/w_NdFDwjWx0 香港人公民抗命是颜色革命的前奏。YouTube频道一语中的。
t
thetruth111
11 楼
片而川 发表评论于 2019-10-21 07:45:00 黑市上卖的制冷剂也就是维修时用的。必须是和原来用的是同一型号。而原来的制冷剂型号可是欧盟自己的新车生产企业决定的。明明是自己选用这种破坏大气层的制冷剂还要怪别人,太莫名其妙了。 ================= 说的好。欧美历来都是这样。总把中国当替罪羊。 中国的出口商又没强卖,赖不到中国。
晴天好啊
12 楼
这种个人的买卖,总量能有几罐儿? 不去让汽车制造厂这种巨无霸停用,责怪小屁民,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