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论证,前后历经七十余年,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前期工作迎来最新进展——
宁夏中卫市自然资源局近日发布《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证前公示》(以下简称“公示”),公布了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的拟选址位置、拟用地面积等信息。
黄河流域治理长期以来是一个难题,既要抗洪又要防旱,还有泥沙沉积形成的“地上悬河”。黑山峡河段被视为黄河上游最后一处适合建设高坝大库的河段,外界对于其帮助黄河治理寄予厚望。
“黑山峡河段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工程建设条件,决定了其在黄河上游治理开发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战略地位,对全流域调整水沙关系、提高防洪能力、提升水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曾有专家如此评论。
从地图上看,黑山峡河段位于甘、宁两省区接壤处,在甘肃境内也称“黑三峡”。由于涉及到移民搬迁、开发模式、收益分摊等问题,该工程一度推进缓慢。
如今时隔70多年,这一超级工程为何迎来加速期?对于甘肃宁夏两地来说,其又会带来哪些影响?
图片来源:中卫发布视频截图
方案之争
根据《公示》,项目拟选址位于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孟家湾村和常乐镇原上游村境内。拟选址落定,意味着建设方案离落地更近一步。
图片来源:《黄河黑山峡河段规划历史回顾与开发方案展望》
自1952年开始论证,各方出于不同利益和考量,对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提出过多种方案。到底是选择一级开发、二级开发还是四级开发,争议不断。
所谓一级开发,是指在大柳树只设一个大坝及电站,其更多考虑黄河治理,实现农业灌溉、防洪治沙等功能,水电开发是次要目标;
二级开发是在小观音和大柳树分别建设电站;四级开发则是设置红山峡、五佛、小观音、大柳树四级电站。
后两个方案更注重发电能力,特别是四级开发,可设置4个水电站。但问题在于大坝设置过多,将导致库容规模小,基本不具备蓄水防洪的调节能力。
另有研究显示,大柳树一级高坝开发将占用大量土地,涉及较大范围的移民搬迁,且97%的淹没区在甘肃省境内;二级开发同样将淹没甘肃10万余亩优质良田;四级开发则可减少淹没耕地95.6%、减少移民93.8%。
显然,甘肃不愿淹没大量的土地及搬迁大量村民,所以推荐四级开发方案,而宁夏则推荐一级开发,双方也多次委托科研机构进行相关论证。
“从20世纪70年代争论到现在,争而难决、争而不决。若没有争论,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小观音水库已发挥很好的效益了。”曾任甘肃省水利厅总工程师的翟自宏在一篇论文中写道。
此次拟选址公布,推动项目向前一步。根据《公示》,该项目拟用地总面积119公顷,其中拟占用农用地99公顷,大部分用地位于甘肃。这也意味着,现阶段推荐宁夏大柳树一级高坝开发方案。
此前,甘肃和宁夏两地已发布《关于禁止在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占地和淹没区范围内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告》,涉及宁夏3个乡镇的7个行政村,以及甘肃3个县(区)12个乡(镇)46个行政村。
不仅影响范围大,项目预计投资额也不低。
2021年,宁夏发改委披露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显示,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总投资为358亿元;2023年,该工程总投资额上调至480亿元;到了2024年,工程预计总投资已升至915亿元。
为何重要
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值得争论70多年、花费900多亿元?这要从黄河的特点说起。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区),滋养了数亿民众。但黄河流域存在水少沙多、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最典型的问题是“地上悬河”,即河床高出两岸地面。
黄河历史上洪水灾害突出,防洪防凌形势严峻。其中宁蒙河段是黄河上游经常发生严重凌汛和洪灾的河段,但目前缺少控制性骨干工程,现有河防工程标准较低。
中卫黑山峡黄河大桥工程项目图片来源:中卫日报
“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经水库高水位调蓄运行,可显著提高下泄水温,确保宁蒙河段零温断面大幅下移,实现宁夏河段不封河、内蒙古上段冰塞问题基本解决。”宁夏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中心张国军曾撰文指出。
张国军提到,项目落地可使宁蒙河段防洪标准由目前的20年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另外,黑山峡水利枢纽也是南水北调西线的重要调蓄节点。《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提到,西线工程结合兴建黄河干流上的大柳树水利枢纽等工程,可向临近黄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要时也可向黄河下游补水。这里所说的大柳树水利枢纽,就位于黄河黑山峡河段。
张国军认为,以黑山峡水库为大水源,还可有效化解流域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矛盾,从根本上解决陕甘宁蒙4省(区)500多万城乡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此外,项目建成后,还将新增可开垦荒地资源2000万亩;依托工程高位供水优势,可使周边甘宁蒙3省(区)已建扬水灌区实现自流,从根本上改变灌区口粮长期依靠调入的局面。
以项目附近的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为例,当地用水结构中九成以上是农业用水。有研究显示,到2035年,景泰县总需水量为5.3亿立方米,在无新增重大水源情况下,可供水量为3.5亿立方米,缺口达1.8亿立方米。黑山峡水利工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帮助景泰县破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当然,黑山峡水利枢纽的效应也直接体现在发电上。根据规划,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电站总装机260万千瓦、年发电量71.5亿度,属于中等规模的水电站,可为周边地区提供更多清洁能源。
落地挑战
今年以来,有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消息不断释出。
3月,黄河委主任祖雷鸣在《学习时报》刊文指出,“高标准建设古贤水利枢纽工程,推进黑山峡水利枢纽尽早立项开工”。
5月,宁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调研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推进情况,调研组表示,《关于加快推进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议》已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列为重点处理建议,要抓住该契机,推动工程早日取得重大进展。
眼下,项目又公布了拟选址地点,我们也在第一时间致电中卫市水务局、宁夏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中心,未能得到进一步回应。
需要指出的是,拟选址地点公布,并不意味着即将开工,后续还有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等流程。可以说,每一个环节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如此大规模的工程,最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在于数万移民的搬迁工作。“据调查,淹没区涉及耕地面积9.6万亩,影响人口7.3万人;在采取库尾防护工程措施的情况下,淹没耕地面积为9.5万亩,影响人口5.8万人。”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石培基在2023年发表的《黑山峡库区淹没与移民问题探讨》论文中提到上述数据,这是一级开发方案可能带来的影响。
图片来源:中卫发布
甘肃省水务投资集团总工程师、甘肃省水利厅前总工程师贾小明曾表示,搬迁安置应充分尊重移民的意愿,应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安置移民的可行性,提出符合移民需要的、多样化的移民安置方案,尽最大可能保证移民利益。
就在今年3月底,白银市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服务中心还就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技术咨询服务进行邀请招标,金额为320万元,采购需求直指移民安置——
要以国家、甘肃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政策、技术标准为依据,结合甘肃省、白银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从实际出发,为地方政府在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方面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工作。
如贾小明所说,“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涉及省际、行业的现实与长远发展利益,应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原则,科学确定河段开发的体制机制与收益分摊方案,精准分配税收、发电、水资源等权益,充分调动地方政府、行业部门的积极性。”
作为“黄河上游最后一处适合建的大坝”,这项超级工程的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唯有周全方能功成。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论证,前后历经七十余年,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前期工作迎来最新进展——
宁夏中卫市自然资源局近日发布《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证前公示》(以下简称“公示”),公布了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的拟选址位置、拟用地面积等信息。
黄河流域治理长期以来是一个难题,既要抗洪又要防旱,还有泥沙沉积形成的“地上悬河”。黑山峡河段被视为黄河上游最后一处适合建设高坝大库的河段,外界对于其帮助黄河治理寄予厚望。
“黑山峡河段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工程建设条件,决定了其在黄河上游治理开发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战略地位,对全流域调整水沙关系、提高防洪能力、提升水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曾有专家如此评论。
从地图上看,黑山峡河段位于甘、宁两省区接壤处,在甘肃境内也称“黑三峡”。由于涉及到移民搬迁、开发模式、收益分摊等问题,该工程一度推进缓慢。
如今时隔70多年,这一超级工程为何迎来加速期?对于甘肃宁夏两地来说,其又会带来哪些影响?
图片来源:中卫发布视频截图
方案之争
根据《公示》,项目拟选址位于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孟家湾村和常乐镇原上游村境内。拟选址落定,意味着建设方案离落地更近一步。
图片来源:《黄河黑山峡河段规划历史回顾与开发方案展望》
自1952年开始论证,各方出于不同利益和考量,对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提出过多种方案。到底是选择一级开发、二级开发还是四级开发,争议不断。
所谓一级开发,是指在大柳树只设一个大坝及电站,其更多考虑黄河治理,实现农业灌溉、防洪治沙等功能,水电开发是次要目标;
二级开发是在小观音和大柳树分别建设电站;四级开发则是设置红山峡、五佛、小观音、大柳树四级电站。
后两个方案更注重发电能力,特别是四级开发,可设置4个水电站。但问题在于大坝设置过多,将导致库容规模小,基本不具备蓄水防洪的调节能力。
另有研究显示,大柳树一级高坝开发将占用大量土地,涉及较大范围的移民搬迁,且97%的淹没区在甘肃省境内;二级开发同样将淹没甘肃10万余亩优质良田;四级开发则可减少淹没耕地95.6%、减少移民93.8%。
显然,甘肃不愿淹没大量的土地及搬迁大量村民,所以推荐四级开发方案,而宁夏则推荐一级开发,双方也多次委托科研机构进行相关论证。
“从20世纪70年代争论到现在,争而难决、争而不决。若没有争论,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小观音水库已发挥很好的效益了。”曾任甘肃省水利厅总工程师的翟自宏在一篇论文中写道。
此次拟选址公布,推动项目向前一步。根据《公示》,该项目拟用地总面积119公顷,其中拟占用农用地99公顷,大部分用地位于甘肃。这也意味着,现阶段推荐宁夏大柳树一级高坝开发方案。
此前,甘肃和宁夏两地已发布《关于禁止在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占地和淹没区范围内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告》,涉及宁夏3个乡镇的7个行政村,以及甘肃3个县(区)12个乡(镇)46个行政村。
不仅影响范围大,项目预计投资额也不低。
2021年,宁夏发改委披露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显示,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总投资为358亿元;2023年,该工程总投资额上调至480亿元;到了2024年,工程预计总投资已升至915亿元。
为何重要
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值得争论70多年、花费900多亿元?这要从黄河的特点说起。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区),滋养了数亿民众。但黄河流域存在水少沙多、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最典型的问题是“地上悬河”,即河床高出两岸地面。
黄河历史上洪水灾害突出,防洪防凌形势严峻。其中宁蒙河段是黄河上游经常发生严重凌汛和洪灾的河段,但目前缺少控制性骨干工程,现有河防工程标准较低。
中卫黑山峡黄河大桥工程项目图片来源:中卫日报
“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经水库高水位调蓄运行,可显著提高下泄水温,确保宁蒙河段零温断面大幅下移,实现宁夏河段不封河、内蒙古上段冰塞问题基本解决。”宁夏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中心张国军曾撰文指出。
张国军提到,项目落地可使宁蒙河段防洪标准由目前的20年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另外,黑山峡水利枢纽也是南水北调西线的重要调蓄节点。《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提到,西线工程结合兴建黄河干流上的大柳树水利枢纽等工程,可向临近黄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要时也可向黄河下游补水。这里所说的大柳树水利枢纽,就位于黄河黑山峡河段。
张国军认为,以黑山峡水库为大水源,还可有效化解流域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矛盾,从根本上解决陕甘宁蒙4省(区)500多万城乡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此外,项目建成后,还将新增可开垦荒地资源2000万亩;依托工程高位供水优势,可使周边甘宁蒙3省(区)已建扬水灌区实现自流,从根本上改变灌区口粮长期依靠调入的局面。
以项目附近的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为例,当地用水结构中九成以上是农业用水。有研究显示,到2035年,景泰县总需水量为5.3亿立方米,在无新增重大水源情况下,可供水量为3.5亿立方米,缺口达1.8亿立方米。黑山峡水利工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帮助景泰县破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当然,黑山峡水利枢纽的效应也直接体现在发电上。根据规划,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电站总装机260万千瓦、年发电量71.5亿度,属于中等规模的水电站,可为周边地区提供更多清洁能源。
落地挑战
今年以来,有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消息不断释出。
3月,黄河委主任祖雷鸣在《学习时报》刊文指出,“高标准建设古贤水利枢纽工程,推进黑山峡水利枢纽尽早立项开工”。
5月,宁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调研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推进情况,调研组表示,《关于加快推进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议》已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列为重点处理建议,要抓住该契机,推动工程早日取得重大进展。
眼下,项目又公布了拟选址地点,我们也在第一时间致电中卫市水务局、宁夏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中心,未能得到进一步回应。
需要指出的是,拟选址地点公布,并不意味着即将开工,后续还有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等流程。可以说,每一个环节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如此大规模的工程,最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在于数万移民的搬迁工作。“据调查,淹没区涉及耕地面积9.6万亩,影响人口7.3万人;在采取库尾防护工程措施的情况下,淹没耕地面积为9.5万亩,影响人口5.8万人。”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石培基在2023年发表的《黑山峡库区淹没与移民问题探讨》论文中提到上述数据,这是一级开发方案可能带来的影响。
图片来源:中卫发布
甘肃省水务投资集团总工程师、甘肃省水利厅前总工程师贾小明曾表示,搬迁安置应充分尊重移民的意愿,应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安置移民的可行性,提出符合移民需要的、多样化的移民安置方案,尽最大可能保证移民利益。
就在今年3月底,白银市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服务中心还就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技术咨询服务进行邀请招标,金额为320万元,采购需求直指移民安置——
要以国家、甘肃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政策、技术标准为依据,结合甘肃省、白银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从实际出发,为地方政府在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方面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工作。
如贾小明所说,“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涉及省际、行业的现实与长远发展利益,应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原则,科学确定河段开发的体制机制与收益分摊方案,精准分配税收、发电、水资源等权益,充分调动地方政府、行业部门的积极性。”
作为“黄河上游最后一处适合建的大坝”,这项超级工程的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唯有周全方能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