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侠逝世 享年97岁 《沙家浜》中饰演“阿庆嫂”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3月20日 8点53分 PT
  返回列表
66831 阅读
35 评论
新闻晨报

3月19日,北京京剧院发布讣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京剧艺术大师,京剧赵派艺术创始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戏剧)获得者,北京京剧院奠基人之一,老文艺一级演员,原北京京剧团副团长、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赵燕侠同志,因病于2025年3月19日16时10分在京逝世,享年97岁。

遵照家属意见,不设灵堂。赵燕侠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定于3月23日(星期日)上午9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赵燕侠,女,1928年2月出生,河北武清人(现天津武清区),中共党员,著名京剧艺术大师,京剧赵派艺术创始人,老文艺一级演员,国家级和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文联理事、中国剧协理事、中国剧协艺委会委员、北京市文联理事、北京市剧协副主席。
 

赵燕侠出身京剧世家,7岁随父赵筱楼在杭州、上海、汉口等地搭班演戏。14岁到北京后师从荀慧生、何佩华、李凌枫、诸茹香等先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组建燕鸣社,在京、津、沪等地演出,后长期在北京京剧院从艺。1952年,参加北京妇女联合会的工作,先后为抗美援朝义演和筹建北京私立艺培戏曲学校义演。1960年秋,燕鸣京剧团并入北京京剧团,赵燕侠担任副团长。1964年,首演革命现代京剧《芦荡火种》(后又改名为《沙家浜》)。



赵燕侠在《沙家浜》中饰演阿庆嫂

1977年,赵燕侠正式重返舞台。1979年,任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1980年,率团赴美国演出三个月共83场戏,受到热烈欢迎。1981年,任北京京剧院艺术委员会主任。1986年,任北京京剧院六团团长。1989年9月4日,作为艺术顾问,随北京京剧院演出团赴民主德国演出。1996年,正式告别舞台。

八十余年的艺术生涯,她在继承荀派表演风格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大胆突破,首创真假嗓结合的唱法,表演洒脱、嗓音甜亮、唱腔悠扬、念白清脆、咬字清晰。她突破程式、行当的界限,从剧中人物性格出发,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如:《白蛇传》中的白素贞,《碧波仙子》中的鲤鱼仙子,《红梅阁》中的李慧娘,《春香传》中的春香,《玉堂春》中的苏三,《拾玉镯》中的孙玉姣,《花田八错》中的春兰,《荀灌娘》中的荀灌娘,《辛安驿》中的周凤英,《沙家浜》中的阿庆嫂等,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京剧“赵派”艺术。

2003年获中国唱片社颁发的金唱片奖;2006年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表演艺术成就奖”;2011年获中国戏曲表演学会颁发的第五届中国戏曲表演“终身成就奖”;2023年荣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颁发的“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戏剧)”。

一路走好

弯刀月
1 楼
代表党中央去抓捕李嘉诚
白云蓝天
2 楼
第一张照片演阿庆嫂的是洪雪飞,31年前就已去世。
北京_01link
3 楼
阿庆呢?这个演员印象不深了。一路走好。
梦想天空
4 楼
《沙家浜》智斗一场真是绝了,如果说十年文革除了摧残国家百姓和中华文化以外还有什么正面成就的话,也就是京剧样板戏了吧。不得不说样板戏的改造很成功,既保留了传统京剧的精髓又加快了戏剧的节奏适合现代人欣赏。在样板戏以后的几十年里京剧艺术家们也进行了各种探索改良京剧以便吸引年轻人,但没有任何探索能取得样板戏的成功。
裘千里
5 楼
演阿庆嫂的洪雪飞,记得洪雪飞是外出演唱时出车祸去世的,怎么会活到现在?
s
sxyz
6 楼
江青首先请她演阿庆嫂,后来她自己不演了,洪雪飞才有了机会出了大名
爱阅读的人
7 楼
赵燕侠演的是原创的舞台剧,洪雪飞是电影版的. 因为江青认为赵没法体现阿庆嫂的风范. 八大样版戏是江青在主抓. 每个电影版的主角最后都要江青来拍板
行者一路歌
8 楼
遥请安息! 您月坛北街时期的街坊
老寓公
9 楼
北京_01link 发表评论于 2025-03-19 13:43: 阿庆呢?这个演员印象不深了。一路走好。 =============================== 样板戏里的主角都是女的, 都没有老公。 《沙家浜》的阿庆嫂是个例外。 不过阿庆也从来没有出过场。
叼烟斗的怪蜀黍
10 楼
大家印象最深的还是洪雪飞版。沙家滨中智斗一折甚称经典,出自汪曾祺笔下的唱词极为精彩,据说当年江青看中了汪的文采让他参与改编芦苇荡火种,逃过了文革一劫
T
TtheL
11 楼
是的,智斗一场动作设计也是绝了。比如阿庆嫂敬烟点烟那一段,阿庆嫂客客气气地递一支烟给刁德一正准备用火柴点烟,刁德一左手一扬婉谢点烟。随后阿庆嫂大大方方地递一支烟给胡传魁并用火柴点烟,胡传魁欣然接受。点完烟阿庆嫂手一晃顺势把火柴梗往身后一扔,另一边刁德一默默地从裤兜里掏出大概是在日本留学带回来的打火机自己把烟点着。这一连贯动作下来把三个人物的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 梦想天空 发表评论于 2025-03-19 13:48:19《沙家浜》智斗一场真是绝了,如果说十年文革除了摧残国家百姓和中华文化以外还有什么正面成就的话,也就是京剧样板戏了吧。不得不说样板戏的改造很成功,既保留了传统京剧的精髓又加快了戏剧的节奏适合现代人欣赏。在样板戏以后的几十年里京剧艺术家们也进行了各种探索改良京剧以便吸引年轻人,但没有任何探索能取得样板戏的成功。
梦想天空
12 楼
习当政以来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花了大量资金,尤其是重点扶持京剧。应该说最近这些年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旦角,不论是梅派程派张派荀派都有不错的继承人。也新排出了一些不错的传统京剧。但是新编排的现代剧却都是惨不忍睹,其艺术水准跟样板戏差了十万八千里。
相信事实
13 楼
样板戏本身是对传统戏的一种大胆的改革,事实证明样板戏是很接地气的,文革期间和之后出生的人都喜欢唱,反而那些帝王将相的传统戏很难流传下来,因为太不接地气。 江青对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不能因为她的政治问题就连她的贡献也抹杀了。 老一辈艺术家一个个的走了,有谁继承呢?
y
yzout
14 楼
人们所熟悉的样板戏《沙家浜》里的阿庆嫂是 洪雪飞,不是赵燕侠
w
wang620101
15 楼
我也会唱,哈哈????
5
5AGDG
16 楼
为文革的样板戏叫好,这得有多贱啊
a
assked
17 楼
“阿庆嫂”最开始是赵燕侠,后来因为与“旗手”有表演艺术上争执,赵燕侠性子烈不让步,只能让洪雪飞顶替了……但“旗手”私下里还是讲“论唱功”洪雪飞不行。“旗手”年轻时也是“京剧科班出身”艺术鉴赏力还是高人一筹的。
w
wfucku
18 楼
够长寿的,值了
l
lalalaland
19 楼
为样板戏叫好的应该是些老而不死的贼.
老李子
20 楼
都是腊肉老婆江青同志的功劳
d
dadong
21 楼
我为样板戏叫好! 那lalalaland,是不懂艺术的文盲。
壁上观
22 楼
她演的京剧电影《铁弓缘》,印象深。
橘猫的幸福家园
23 楼
太做作了。不过那年头,全国也只有8部样板戏可看,就算表演做作,大家也只有叫好。
百家言一
24 楼
她只是有名气,洪雪飞的确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铁托
25 楼
沙家浜主角是郭建光,赵燕侠牌大,骨子里不肯饰演二号人物,最后还是不肯屈尊。哪里想到沙家浜如日中天,阿庆嫂风头反而盖过了郭建光。我猜她一定追悔莫及。当时以江清的权势和脾气,放过她也真是难得。
天乙贵人
26 楼
洪雪飞唱昆曲的,鼻音好重。赵的鼻音轻,还有真假嗓,功力高很多。
马年生
27 楼
一代名伶,音容常驻。
万绿丛中
28 楼
最火的那版沙家浜 阿庆嫂是洪雪飞
万绿丛中
29 楼
还有两个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也是中国文化里仅有的芭蕾舞剧硕果。尤其娘子军的编舞和音乐都相当有水平。 ------------ 梦想天空 发表评论于 2025-03-19 13:48:19《沙家浜》智斗一场真是绝了,如果说十年文革除了摧残国家百姓和中华文化以外还有什么正面成就的话,也就是京剧样板戏了吧。不得不说样板戏的改造很成功,既保留了传统京剧的精髓又加快了戏剧的节奏适合现代人欣赏。在样板戏以后的几十年里京剧艺术家们也进行了各种探索改良京剧以便吸引年轻人,但没有任何探索能取得样板戏的成功。
杰瑞王
30 楼
照片最近也的是20年前的,80-90的话人都康了
B
BKL
31 楼
二代阿庆嫂都走了。
s
shiren1818
32 楼
文革的样板戏里,有几出还是不错的,值的回味,比如芭蕾舞“红色娘子军”。俺纯碎从艺术的角度讲。
是前生已注定
33 楼
赵燕侠老师的阿庆嫂是比较接地气,比较有江湖气,圆滑精明的。同期也演过阿庆嫂的刘秀荣是年轻演员,娇俏精灵,也是较为江湖气的演法。接班的洪雪飞则是比较革命派,高大全的演法。要说阿庆嫂的原型们都是文化不高的乡镇女子,要在国共蒋汪日个各路半军半匪们中间求生存,搞工作,没点江湖气那连生存都困难。但是舞台上要美化,要拔高一些也是正常的。不同的演员有多面性的诠释本来是观众的福气,结果文革来了就只能样板戏一种演法,虽然说质量是很高的。后来各个团复排沙家浜,除了重点场次主要演员,整体水平觉得比不了电影。赵燕侠在八九十年代被评为赵派创始人,也算成家立派的人,只是影响不是太大,传人也少。她的嗓音有一种涩的感觉,中年后声音条件不是特别理想的,技巧韵味比较厉害,青年演员普遍嗓子嘹亮,学她是有点费劲的。她的著名唱段有白蛇传《别子》,白素贞要被压进雷峰塔,和孩子诀别,唱得哀诉凄婉九曲回肠。我记得八九十年代她也常贴《红梅阁》的李慧娘,也是颇可以看的。赵的回忆录里讲到,北平日占时期,梅兰芳避祸上海香港,梅剧团解散,一些配角演员就没了饭辙,日子极其艰难。她当时十几岁很爱唱戏,就用每天一块红薯雇了一位原来梅剧团的旦角演员来给她教戏,她得到高质量的教学,那位演员也有口饭吃,乱世之中都不容易。 **********----------******** 壁上观 发表评论于 2025-03-19 18:08:23她演的京剧电影《铁弓缘》,印象深。 回复:《铁弓缘》那是关肃霜演滴。关肃霜是文武全才,武能贴武生戏的主儿。铁嗓钢喉,唱腔不及赵的细腻。 **********----------******** 万绿丛中 发表评论于 2025-03-19 20:56:19还有两个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也是中国文化里仅有的芭蕾舞剧硕果。尤其娘子军的编舞和音乐都相当有水平。 回复:我也觉得娘子军好,吴清华和连长都好好看,腿好长,感觉常青的舞蹈编排有点配不上她们。白毛女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是北方姑娘的装扮让女演员都显得腿短,按说她们也是上芭的。 *********------------********* 老寓公 发表评论于 2025-03-19 14:13:41 北京_01link 发表评论于 2025-03-19 13:43: 阿庆呢?这个演员印象不深了。一路走好。 =============================== 样板戏里的主角都是女的, 都没有老公。 《沙家浜》的阿庆嫂是个例外。 不过阿庆也从来没有出过场。 回复:杜鹃山的柯湘也是有丈夫的,可惜还没出场就牺牲了。这个写法当时还是满震撼的,让女主角的出场很是悲情悲怆。演员杨春霞条件相当好,但是嗓音不太能撑得住这种波澜壮阔的感觉,她还是演李香君什么的更合适,小时候第一次看电影的时候这点我觉得挺遗憾的。后来又有了钢琴伴唱,管弦乐伴唱啥的,发现京剧女演员的嗓子要盖过西洋乐队是满难的,才放下了遗憾。江青在当时算是有审美有眼光的,加上全国的资源给她调配,抓的戏有几出还是很到位的。
初春时节
34 楼
-----是前生已注定 发表评论于 2025-03-20 05:51:26 谢谢你的介绍,学习了。
a
abcdaren
35 楼
很好的一位艺术家非要贴上政治标签? 艺术是反映各个时代人类社会的爱恨情仇、各个阶层的代表人物的精彩经历的。。。不应该被强迫只为一党一派甚至一种思潮服务!强扭的瓜不甜。为什么中国人那时只能看8个戏???那种文化专制时代不应该被讴歌!!! 以赵燕侠为例:她的成就,远远不是区区一个“阿庆嫂”这一个也可以说是“江青定制”出来的形象可以覆盖的。请大家玩味一下本文中的真实部分。她的一生给中国人塑造了多少不同阶层的经历情怀: 首创真假嗓结合的唱法,表演洒脱、嗓音甜亮、唱腔悠扬、念白清脆、咬字清晰。她突破程式、行当的界限,从剧中人物性格出发,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如:《白蛇传》中的白素贞,《碧波仙子》中的鲤鱼仙子,《红梅阁》中的李慧娘,《春香传》中的春香,《玉堂春》中的苏三,《拾玉镯》中的孙玉姣,《花田八错》中的春兰,《荀灌娘》中的荀灌娘,《辛安驿》中的周凤英,《沙家浜》中的阿庆嫂等,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京剧“赵派”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