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经济遭重创 在华德企商业信心探底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2月15日 16点31分 PT
  返回列表
70935 阅读
32 评论
德国之声

中国新冠疫情动态清零防控策略不久前刚刚松动,但是其对经济造成的破坏是长远的。据德国商会12月15日发布的最新调研报告,在华德企的商业信心以及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在2022年达到历史新低,越来越多德企正在推动产业链多样化。

德企对中国的信心降至历史新低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受访的近600家在华德企中,66%的企业将中国的新冠疫情动态清零防控策略列为2022年度的首要经营业务挑战,比去年增加了24个百分点。受此影响,61%的企业不打算在未来两年内在中国市场投资或计划减少投资,10%的受访企业甚至考虑退出市场,其中72%的企业表示这与新冠疫情管控措施有关。

不过,驻华德国商会的调研数据是在今年8、9月间采集的,并未考虑到中国放宽防疫限制后的情况。

放宽防疫导致混乱或拖累经济复苏

就在一周前,中国政府刚刚发布了放松防疫管制的"新十条",各地方政府纷纷响应,取消了出入公共场所需要出示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一系列规定,并允许感染者居家隔离。伴随着"新十条"的发布,官方媒体也不再提及坚持了两年半的"动态清零"策略。

中国放宽防疫限制的决策,是在全国多地爆发抗议、经济数字不断下滑的背景下做出的。就在今年11月,中国进口贸易额与去年同期相比暴跌10.6%,出口额也重挫8.7%,如此惨淡的外贸数据只在2020年春天疫情最早期出现过。分析人士指出,经济降温的主要原因就是各地频频进行防疫封控,导致交通、供应链受阻。

驻华德国商会对中国政府告别动态清零策略表示欢迎,该机构华北及东北地区执行董事晏思(Jens Hildebrandt)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指出,在华德企对2023年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尤其是再过几周,旅行入境限制也有望放宽,这肯定会让德企总部对中国业务进行盘点,从而制订下一步计划。” 

德国商会同时也呼吁放宽防疫应当周密计划,并且在全国各级有条不紊地实施,"德国企业致力于在管理过渡期方面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一表态也隐含了对中国政府防疫政策急剧转向导致混乱局面的担忧。执行董事晏思对德国之声表示,中国当局应当尽快批准BioNTech的mRNA疫苗上市,而相关德国企业也很乐意为中国的医疗体系做出自己的贡献,“此外各企业也将做好对自己员工的保护,这同样有助于压低疫情曲线。” 

目前,已经有不少分析人士警告中国有可能在迅速放宽防疫后出现疫情爆发,尤其是一个月后的农历新年,更是有可能加速疫情传播。定居中国的企业咨询师哥德施坦(Jeffrey Goldstein)对路透社表示,混乱局面很有可能出现,"中国的疫情比全球滞后三年,所以中国即将发生的事情已经在其他地方发生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警告说,疫情数字走高很有可能对明年的汽车市场造成显著不利影响。

华宝信托驻上海经济学家聂文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预测,突然放开防疫管制,将导致中国经济要到2023年下半年才开始反弹。他已经将中国经济明年增长预估值从原先的5%下调到3.5%~4%。上海保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说,中国出口贸易额今后几个月将依然疲软,而且鉴于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经济2023年将不得不更多依赖内需。

摩根斯坦利也同样预测中国经济将在明年下半年回暖,但暂时没有下调5%的增长预期。英国瀚亚投资则警告说,突然放开防疫导致的混乱以及经济回暖还会加剧通货膨胀问题。该机构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复苏将刺激世界各地的能源价格上涨,这是全球此轮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因素。

不过,和其他国家相比,受惠于俄罗斯打折能源的中国受通货膨胀的影响相对较小。今年9月中国通胀率一度达到3%,但是在11月已经回落到1.6%。

早在80年代,德国大众就在上海设厂生产

驻华德企悄然为"脱钩"做准备在驻华德国商会的调研中,38%的受访在华德企期待2023年看到积极的发展,这一数字显著低于一年前的51%。只有24%的企业表示,2022年他们行业的发展有所改善。驻华德国商会上海董事会主席柯曼(Clas Neumann)表示, "尽管存在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在市场规模和市场增长机会方面,中国对许多德国企业来说仍然是无与伦比的。大多数企业将继续致力于中国市场。"

除了新冠疫情,在华德国企业还将地缘政治环境变动视作一大重要挑战。越来越多的德企正在寻求中国境外多样化、加强中国境内本土化。根据德国商会调研报告,70%的企业正在采取措施降低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相关的风险,例如国际制裁制度。为了建立企业韧性,企业正将中国境内的运营和供应链本地化,在东南亚开展多样化,或者双管齐下。德国商会华北执行董事晏思对德国之声表示,德企具体采取怎样的供应链保障措施,取决于其具体的在华业务,“企业究竟多大程度上依靠中国市场?企业又在多大程度上依靠中国供货?各企业情况不同,因此大家推行的本地化或者多样化策略也非常不同。” 

此外,来自中国当局的监管压力也对德企构成了挑战,29%的德国企业报告受到不利待遇,诸如"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举措以及北京目前对自主可控的追求为本土竞争对手提供了优势。

总体而言,49%的在华德国企业认为,与其他市场相比中国的吸引力有所减弱,创下历史新低。58%的受访企业表示,与其他市场相比,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正在下降。此外,对商业机会的看法更为悲观。例如,与2019年的68%相比,只有30%的德国企业将中国国内消费增长视为重大商机。

晏思对德国之声指出,明年初组建完毕的新一届中国政府如果想要提振德企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就亟需清晰无误地明确继续支持改革开放的立场,“然而我们最近却看到了许多反方向的信号,比如政府公开采购时没能给予德企同等待遇。而且改革开放对我们而言并不仅仅牵涉到市场准入,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方面的立法也传递出了令人不安的讯息,德企在这方面同样需要极其清晰的表态。” 

z
zzjterry
1 楼
造你妈逼谣
车来车往20
2 楼
正反两张嘴,清零时一张,解封时一张,在洋大人眼里有的只有人血馒头和生意
莱德土著
3 楼
那巴斯夫在湛江投的100亿欧元算是来探个底?
m
moomin
4 楼
好走不送
s
slzcmu
5 楼
去你妈的,停止造谣和传播假新闻吧!无耻黑莓
s
snake1101
6 楼
習近平>習禁評>習近貧>習盡貧
g
goodboy22
7 楼
狗操的德国之声是美国控制下的反华媒体,完全没有媒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德国之声的全体工作人员死全家,美国是个臭傻逼国家一天不如一天,所有的狗腿子死全家全部不得好死。
桃白白
8 楼
缺德之声造谣死全家!小编我操你妈了隔壁!
那就好好生活
9 楼
意思是在上升了呗。。。
知音难寻
10 楼
清零错,放开也错,反正中国怎么都是错的
错错错错错
11 楼
其实,两个极端是存在“虫洞”相连的。 德国之声完美的“诠释”了这一点,不然解释不了。
x
xc2004cn
12 楼
德国汽车厂都外迁了。。。
g
googlebot
13 楼
赶快滚回家
化外小民
14 楼
德国企业加大在华投资。 “德国之声”:不能去中国投资啊!
化外小民
15 楼
德国企业加大在华投资。 “德国之声”:不能去中国投资啊! 德国企业:你是谁的声? “德国之声”:呱!呱!呱!
U
Ubear
16 楼
德国之声是德国绿党开的?哈哈
E
Edmondon
17 楼
SB狗粮媒体,明显所有的数字都是编的,%多少你从哪里来的?多少个企业你们调查过? 驻华德国商会上海董事会主席柯曼(Clas Neumann)表示, "尽管存在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在市场规模和市场增长机会方面,中国对许多德国企业来说仍然是无与伦比的。大多数企业将继续致力于中国市场。" 人家主席都这么说的,你怎么得出不看好的结论?
U
Ubear
18 楼
起码中国又足够的天然气能源供应啊,哈哈
麦大力炮
19 楼
那你们带着大众车,滚蛋吧!千万别留恋!
深圳足球
20 楼
c
cccxxx
21 楼
千古一帝 干百事能百分之百烂尾搞砸,唯有包帝:成功不必在我,我在必不成功!
B
BTY2684
22 楼
德国蛙声
h
harry11111
23 楼
德国不要脸媒体报道,呵呵。
b
brucesui
24 楼
哈哈,德国鸡巴
笑傲四海
25 楼
重创的是德国之声的信心。
b
ben63
26 楼
now america is great again
m
myoyster
27 楼
內循環沒德國啥事,因為需要外匯所以不好請你們掃地出門而已
望和平
28 楼
德納之牲、fuck廣、RFA、牛屎報、痔由啞洲、狗屎之陰、BBC、中央社等外霉體和台灣霉體、撒謊成性毫無公信力,小編都是1450台巴詐騙蛆、暴徒燦、邪輪子等反華狗、 狗奴們甚至幾張拼圖、偽裝內陸人絞盡腦汁、編造謊言歪曲事實愚弄洗腦世人、 天滅胡說八道自吹道德天使的流氓強盜西蛆和台巴詐騙畜!
郑长仁
29 楼
肥大美帝国务卿昭告世人:“我们撒谎,我们造谣,我们偷窃。。。” =》 我们无恶不作啊!
开心小黄人
30 楼
西方这是自己打自己脸啊!就问你共存既然有害经济,那西方是不是要放弃共存。
O
Omeagego2003
31 楼
德企真的没信心了恐怕被赶出去一直在追加投资。
h
hs6park
32 楼
,没挨过饿吧,外资扫地出门?但凡你们有这本事还搞什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