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这句话用来形容美国纽约市前市长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的处境是最合适的。
就在“超级星期二”结束不久后,布隆伯格3月4日当天便宣布退出民主党总统的初选,转而支持美国前副总统拜登获得民主党党内提名。遥想2月19日,布隆伯格在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拉首度参加民主党总统初选时还表示要打败特朗普,如今他黯然退场,立即让舆论的哗然一片。
要知道,自布隆伯格2019年11月宣布参选后,他一直都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其中原由除了他曾担任纽约前市长的经历,还因为他534亿美元的身家,以及他竞选期间投入的大手笔。
为了参与此次初选,布隆伯格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据美国媒体估算,布隆伯格在此次选举中总共花费约5亿美元,这样的花费是民主党预选中前所未有的支出规模。但令人遗憾的是,即便布隆伯格投入巨额的竞选资金,他的选情还是未能在初选中脱颖而出。截至到美东时间3月5日4时,布隆伯格在3月3的“超级星期二”竞选当中仅仅获得了53张党内代表票,该成绩远远低于赢得党内提名的要求(候选人需要获得至少1,991票)。显然,布隆伯格做了“亏本生意”,这也是导致他宣布退选的直接原因。
而就在布隆伯格宣布退选之后,特朗普(Donald Trump)立即对此作出了回应。3月4日,特朗普在推特(Twitter)连发数条推文讽刺布隆伯格。他提到:“矮小的布隆伯格退出了总统大选。我应该老早就告诉他,他缺乏获胜的条件,他就可以省下10亿美元了。”此外,他还指出,布隆伯格退出是因为他终于发现无法用钱买下大选。
布隆伯格的退选也许确实与他缺少胜选条件有关,但并非是因为他发现金钱无法买下大选。
在布隆伯格宣布退选后,特朗普立即发表推文讽刺布隆伯格。(AP)
事实上,对于美国总统的候选人来说,钱是他们最重要的参选条件。美国前参议员马克·沃纳(Mark Robert Warner)就曾一语道破美国选举本质:“对于美国政治而言,两样十分重要:第一是金钱,第二还是金钱。”
美国的选举与其说是一人一票,不如说是一美元一票。由于竞选时需要花钱的地方远远不止电视和广播广告、广告牌、邮件和标语,所以候选人只有募集到巨额的资金,才有可能在总统大选中获胜。虽然大量的资金投入不一定能够胜选,但却是候选人们参与竞选的必要条件,也是获得支持率的一大关键。根据美国政治捐献数据库网站资料,希拉里(Hillary Clinton)与特朗普2016年的选举总共花费了24亿美元。
再看布隆伯格。他宣布参选之后并没有参加民主党的前期的所有预选。但即便如此,他依旧凭借着5亿美元的竞选投入,在“超级星期二”开始之前,以14.2%的支持率跻身前三。这也再一次印证:总统选举绝对离不开金钱的助推,是候选人赢得选举的必要条件。
但光有钱并不能赢得选举,在如今的美国政坛之上,要博得选民的信任和支持,除了有钱,还得会博取眼球,而布隆伯格在这一方面的缺失正是战败的重要因素。
回顾特朗普此前的竞选之路,他之所以受到大量选民的追捧,除了大量的曝光率和前期强大的宣传力度之外,他“语出惊人”的特性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例如他在还有2016年10月27的一场竞选集会上说,“我们应该直接取消大选,直接宣布特朗普获胜”。
他还在大选期间形容自己支持者非常忠诚,以至于他可以在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射杀某人,也不会失去一张选票。此外,他演讲之时丰富的表情和多变手势,以及他竞选时期提出类似在美国和墨西哥之间修建移民墙的等等政策,都让人在惊愕之于,也对他保有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特朗普在政坛上“口无遮拦”的表现,主要源于他毫无从政经验和政治背景,他也曾因此遭到奥巴马在内的精英政客们嘲笑和讽刺,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正是因为特朗普的这一特性助他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虽然布隆伯格与特朗普同为富豪候选人,但与特朗普经历不同,布隆伯格不仅在商业名望颇高,纽约市前市长的从政经历也让他积攒了丰富的政治经验。换而言之,布隆伯格不仅是商业大佬,更是政界精英,如此背景让他拥有了与其他精英政客们一样的“偶像包袱”:在各类政策的宣传上都趋于保守,在言行举止之上表现得十分谨慎。
如此中规中矩的竞选方针并非有错,但这样的路线在众多的候选人中并不出彩,更难以博得群众们的眼球。这就是为何布隆伯格投入了5亿美元的宣传,最终也无法赢得更多的支持率的原因,毕竟在如今的美国政坛中,只有如同特朗普一般懂得如何利用舞台、“操控”民意的人才有可能获得入驻白宫的机会。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这句话用来形容美国纽约市前市长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的处境是最合适的。
就在“超级星期二”结束不久后,布隆伯格3月4日当天便宣布退出民主党总统的初选,转而支持美国前副总统拜登获得民主党党内提名。遥想2月19日,布隆伯格在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拉首度参加民主党总统初选时还表示要打败特朗普,如今他黯然退场,立即让舆论的哗然一片。
要知道,自布隆伯格2019年11月宣布参选后,他一直都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其中原由除了他曾担任纽约前市长的经历,还因为他534亿美元的身家,以及他竞选期间投入的大手笔。
为了参与此次初选,布隆伯格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据美国媒体估算,布隆伯格在此次选举中总共花费约5亿美元,这样的花费是民主党预选中前所未有的支出规模。但令人遗憾的是,即便布隆伯格投入巨额的竞选资金,他的选情还是未能在初选中脱颖而出。截至到美东时间3月5日4时,布隆伯格在3月3的“超级星期二”竞选当中仅仅获得了53张党内代表票,该成绩远远低于赢得党内提名的要求(候选人需要获得至少1,991票)。显然,布隆伯格做了“亏本生意”,这也是导致他宣布退选的直接原因。
而就在布隆伯格宣布退选之后,特朗普(Donald Trump)立即对此作出了回应。3月4日,特朗普在推特(Twitter)连发数条推文讽刺布隆伯格。他提到:“矮小的布隆伯格退出了总统大选。我应该老早就告诉他,他缺乏获胜的条件,他就可以省下10亿美元了。”此外,他还指出,布隆伯格退出是因为他终于发现无法用钱买下大选。
布隆伯格的退选也许确实与他缺少胜选条件有关,但并非是因为他发现金钱无法买下大选。
在布隆伯格宣布退选后,特朗普立即发表推文讽刺布隆伯格。(AP)
事实上,对于美国总统的候选人来说,钱是他们最重要的参选条件。美国前参议员马克·沃纳(Mark Robert Warner)就曾一语道破美国选举本质:“对于美国政治而言,两样十分重要:第一是金钱,第二还是金钱。”
美国的选举与其说是一人一票,不如说是一美元一票。由于竞选时需要花钱的地方远远不止电视和广播广告、广告牌、邮件和标语,所以候选人只有募集到巨额的资金,才有可能在总统大选中获胜。虽然大量的资金投入不一定能够胜选,但却是候选人们参与竞选的必要条件,也是获得支持率的一大关键。根据美国政治捐献数据库网站资料,希拉里(Hillary Clinton)与特朗普2016年的选举总共花费了24亿美元。
再看布隆伯格。他宣布参选之后并没有参加民主党的前期的所有预选。但即便如此,他依旧凭借着5亿美元的竞选投入,在“超级星期二”开始之前,以14.2%的支持率跻身前三。这也再一次印证:总统选举绝对离不开金钱的助推,是候选人赢得选举的必要条件。
但光有钱并不能赢得选举,在如今的美国政坛之上,要博得选民的信任和支持,除了有钱,还得会博取眼球,而布隆伯格在这一方面的缺失正是战败的重要因素。
回顾特朗普此前的竞选之路,他之所以受到大量选民的追捧,除了大量的曝光率和前期强大的宣传力度之外,他“语出惊人”的特性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例如他在还有2016年10月27的一场竞选集会上说,“我们应该直接取消大选,直接宣布特朗普获胜”。
他还在大选期间形容自己支持者非常忠诚,以至于他可以在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射杀某人,也不会失去一张选票。此外,他演讲之时丰富的表情和多变手势,以及他竞选时期提出类似在美国和墨西哥之间修建移民墙的等等政策,都让人在惊愕之于,也对他保有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特朗普在政坛上“口无遮拦”的表现,主要源于他毫无从政经验和政治背景,他也曾因此遭到奥巴马在内的精英政客们嘲笑和讽刺,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正是因为特朗普的这一特性助他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虽然布隆伯格与特朗普同为富豪候选人,但与特朗普经历不同,布隆伯格不仅在商业名望颇高,纽约市前市长的从政经历也让他积攒了丰富的政治经验。换而言之,布隆伯格不仅是商业大佬,更是政界精英,如此背景让他拥有了与其他精英政客们一样的“偶像包袱”:在各类政策的宣传上都趋于保守,在言行举止之上表现得十分谨慎。
如此中规中矩的竞选方针并非有错,但这样的路线在众多的候选人中并不出彩,更难以博得群众们的眼球。这就是为何布隆伯格投入了5亿美元的宣传,最终也无法赢得更多的支持率的原因,毕竟在如今的美国政坛中,只有如同特朗普一般懂得如何利用舞台、“操控”民意的人才有可能获得入驻白宫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