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无语的一幕,点燃了东亚人的怒火!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9月4日 22点41分 PT
  返回列表
92029 阅读
53 评论
她刊

中国家长,真的很擅长让孩子吃苦。

短视频上刷到一位妈妈,带女儿坐火车,特地给她买无座车票。

图源:抖音 

    火车过道狭窄拥挤,小女孩屈着腿靠在座椅旁,吃饭时端着泡面坐在行李箱上,还要时不时避让路过的乘客,看上去有些窘迫。

这位家长的视频配文是——

“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无座慢车,给我好几个白眼,下次继续。”

显然,小女孩吃的苦,倒不是因为坐了一趟无座慢车有多辛苦,而是家长刻意“创造”出来的苦。

原本可以舒舒服服完成的旅途,却被打造成了一次吃苦教育的实践。

在这段实践中,我们看到的只有一个一厢情愿的家长,和一个心怀不满的孩子。

而这,恰恰正是无数中式家庭吃苦教育现状的缩影。

中国家长对吃苦教育,一直有种莫名的迷恋。

似乎很多人都相信,孩子吃的苦越多,承受能力就越强;现在多吃苦,是为了以后少吃苦。

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大家都以让孩子“吃苦”为重任。

没有苦,就要千方百计创造苦。

家里条件不好的,担心孩子太脆弱,承受不了太多苦。

于是一到暑假,就催着孩子去餐厅、去工厂找一份暑假工,美其名曰“积累社会经验”。

知乎上有位爸爸提问,如何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什么样的“心”呢?原来是让小升初的儿子每天做两个小时公交车上学,这是他心目中“宝贵的锻炼”。

图源:知乎       而家里条件好的,家长也担心孩子太娇惯,吃不了苦。

于是一到暑假,争相把孩子送去各种“军训夏令营”“军事夏令营”“拉练夏令营”......

这类夏令营通常也被称之为“吃苦夏令营”,其特色就在于一个“苦”字。

但“苦”的尺度一旦把握不好,就容易变成虐待。

2021年,从河北“石家庄军尚少年军校基地”传出的三张求救纸条令人触目惊心,在为期两周的军事夏令营里,多名未成年人遭到教官的暴力殴打,严重的甚至被打到吐血。

学生求救纸条今年暑假,长沙一军事夏令营也被爆出存在虐娃嫌疑,一名7岁的小男孩在烈日下暴晒,他的双手被绑在铁柱上,因为身高不够,只能吃力地踮着脚尖维持平衡。

家长在他的手臂上发现了被绳子勒青的明显淤痕,但该夏令营的负责人却表示,捆绑是培训课程的正常环节,勒痕只是过敏。

图源:新浪微博       “熊孩子进,好孩子出”,是这类“吃苦夏令营”最爱标榜的宣传语,也揭示了家长们对吃苦教育寄予的深厚期望。

图源:网络       对任何吃苦教育的成功案例,大家都趋之若鹜。

2000年,《哈佛女孩刘亦婷》风靡一时,书中刘亦婷母亲为了锻炼孩子意志力,提到了每天让她手握冰柱半小时的训练方法,结果引发众多父母的跟风效仿;

图源:网络      湖南卫视推出的爆款综艺《变形记》从2006年一直拍到2014年,不少家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真的要送你去《变形记》改造一下”。

很多家长相信,只要吃吃苦,孩子就能变得焕然一新。

于是小孩说不喜欢上学,就把她扔到齐腰深的泥塘里,逼着她下地干活。

图源:@这里是鄂州       

孩子抱怨一句读书苦,就使唤他去在泔水桶捡面条。

孩子爸辅导作业崩溃,觉得小孩学习不认真,就甩给她一个塑料袋,赶她出门去捡垃圾。

图源:新浪微博       在教育的过程中,明显伴随着精神控制与施压。

充分展示家长权威的父母,完全陶醉于“不吃读书的苦,就吃生活的苦”这一吃苦叙事中,他们借此表露着自己伟大的良苦用心。

然而它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总是试图用一种“苦”去对抗和消解另一种“苦”,而不是陪孩子一起面对“苦”,一起克服具体的“苦”。

事实上,吃苦教育也好,挫折教育也罢,其重点永远都不是吃苦、不是制造挫折,而是通过父母的鼓励和支持,培养孩子一种面对挫折、面对苦难的能力。

遗憾的是,大部分崇尚吃苦教育的家长,对吃苦教育的理解和实践,都仅仅停留在“吃苦”的阶段——“为了吃苦而吃苦”。

因而对很多小孩来说,吃苦教育,“教育”效果不好说,但“苦”确实没少吃。

比如《哈佛女孩刘亦婷》,至今都是不少人的童年阴影。

作为当年最为畅销的教育类书籍,刘亦婷手握冰块的故事大火后,不少父母开始照本宣科,试图通过让孩子吃苦的方式,来锻炼他们的意志。

图源:豆瓣       网友@章鱼烧 说自己小时候被家长逼着捏冰块,那时她才几岁,每天捏冰块捏到哭,捏到整个手失去知觉......

有的家长则照猫画虎,网友@开部落比我更重要吗 小时候虽然躲过了捏冰,却没能躲过另一类磨练意志的办法——“冬天洗冷水澡”“夏天不准开空调”“生病不许请假,只能强撑着参加长跑测试,跑到喉咙吐血昏倒在操场”......

她的回忆如此沉重:“但其实我觉得这并没有锻炼我的意志,只是在以前训练了我对她的绝对服从和恐惧,还有怨恨......”

图源:@开部落比我更重要吗       吃苦教育,在年轻一代身上留下的另一烙印,就是享受羞耻症。

脱口秀演员@张踩铃 说自己从小接受的“吃苦”教育,就是妈妈会让自己一直穿打补丁的衣服,为此她经常被同学笑话。

这导致她长大后觉得在打扮上花钱很可耻,也完全没有办法享受购物的快乐。

      《这样的你》     

网友@寻西 说妈妈是一位典型的“吃苦教”信徒,小时候她甚至不敢带同学来家里玩,因为妈妈每天都在找活干,而她干活的时候,小孩不能玩乐,必须帮她一起干活。

她感觉自己的人生被施加了一个魔咒——“谁也别想开始享受,一旦享受,则代表堕落。”

传统观念认为,“享乐是罪恶,吃苦是光荣”,“居安”永远都要“思危”。

我们被教导要多吃苦、吃亏是福,但没有人教我们该如何享受快乐。

这导致大家似乎总是无法心安理得地享受快乐,无法摆脱一种莫名其妙却又挥之不去的负罪感。

上学时,好不容易放假休息几天,多半不是收获了快乐,而是今天没有学习的内疚;

上班时,周末玩两天手机都负罪感满满,感觉自己虚度光阴;

裸辞时,好不容易有了喘息的时间,但真正空闲下来又开始焦虑不安。

图源:新浪微博       除了很难享受快乐,我们甚至还很难向父母“诉苦”。

“元旦不想加班,我妈说我不能吃苦。”

“天天熬夜干活,跟爸妈说不想干了,他们说你怎么就这点苦也吃不了。”

“跟爸妈吐槽自己全月无休,还没有加班费,结果我妈说我一点不如意就会沮丧,我爸说这都是磨练。”

“得了抑郁症,我妈说是因为我生活过得太好了,不知道什么叫吃苦,让我回农村插秧......”

图源:@芸萱       

在不少年轻人看来,父母好像永远都没办法理解自己的辛苦。

哪怕因为工作让自己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出现了问题,在他们眼里也只是故作矫情,一切都可以归因于“吃不了苦”“吃的苦不够多”。

图源:@LIIIIIIx       但什么才叫“苦”呢?

不同时代背景的人,显然对“苦”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

对老一辈来说,身体上的苦才算吃苦。

工地搬砖是吃苦,下地干活是吃苦,但吹着空调坐办公室就不能叫吃苦了。

然而跟上一代相比,年轻一代的劳动形式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多的是坐在办公室,每天996、007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娱乐时间,年纪轻轻就发际线堪忧,难道不是一种苦吗?

贾樟柯在《贾想》中批评过一种“苦难霸权”的现象,他曾经遇到过一些所谓的艺术大佬,大谈年轻时候吃过什么苦头,在这些大佬看来,“凯歌插队”“老谋子卖血”这样的苦才算苦,后面的年轻人都没真正苦过,所以拍不出好电影。

似乎定义“苦”,也变成了获得话语权力的一种资本。

「因此有人便习惯性地要去占有“苦难”,将自己经历过的自认为风暴,而别人,下一代经历过的又算什么?至多只是一点坎坷。

在他们的“苦难”与“经历”面前,我们只有“闭嘴”。“苦难”成了一种霸权,并因此衍生出一种价值判断。」

对于那些试图霸占“苦”的定义权的人来说,他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是——一代有一代的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吃苦叙事。

环境变了,吃的苦变了,吃苦带来的结果变了,关于吃苦的看法与态度自然也随之改变了。

老一辈们吃苦耐劳,辛勤耕耘田地、事业,也许大多数人都能通过吃苦获得极大的正反馈,因而他们对埋头吃苦必然造就成功的因果关系深信不疑。

但在如今卷生卷死的环境里,这一套叙事显然完全丧失了它的蛊惑力。

看到宣扬吃苦精神的新闻,大家更认同的观点变成了反思如何让苦少一点。

比如前段时间一个工人高温劳作的视频,留言高赞是——

“他很辛苦,所以要给他高温补贴,高工资,防中暑物资,不拖欠工资,而不是来教育我们不要抱怨生活。”

我们也开始反思,为何要吃苦?吃苦到底有何意义?

在我们的文化中,对苦难的崇拜和顶礼由来已久。

从前人们总以为,似乎所有伟人都是从苦难这所大学毕业的。

司马迁因为遭受宫刑才写下彪炳史册的《史记》,曹雪芹因为家道中落才留下传世之作《红楼梦》......

但所有这些苦难的伟大和崇高,显然只是一种事后的追认。

梁晓声曾在文章里批评“苦行文化”,他说曹雪芹一生只写了一部红楼梦,且是在贫病交加之际,就着冻高粱米饭团完成的,但如果曹雪芹的苦少一点,有条件讲究一点饮食营养,多活几年,说不定除了《红楼梦》,还能为后世留下更多文化遗产。

可见苦难就是苦难,吃苦并没有什么意义,贫病交加和冻高粱米饭团构成的人生,与世界名著之间也并没有某种必然的联系。

另一种认为人要吃苦的观点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先不论因果关系,这句话本身的价值取向其实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个人人都想成为人上人的世界难道不是很可怕吗?

她姐记得四川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有一位女学生,曾站在演讲台上大喊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人上人,而是为了让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上人。”

这也正是年轻一代对吃苦叙事的一种改写。

我们不要成为什么“人上人”,我们希望人人都能成为自己,人人都能享受自己的人生,人人都能少吃一点苦。

“有一个使命我们不该遗忘,我们生于这片土地,并非为了承受苦难,我们是为了幸福而生。”

X
XXyourOO
1 楼
让我来提醒一下你这条五毛傻狗:中国官府的老爷们不就是不需要努力工作而享受的人?
b
bilili
2 楼
智商无下限,在火车上你让她们吃三文鱼吗? [1评]
l
lifeiszuo
3 楼
几乎每条类似的新闻下都能看到你的评论,而且评论的内容大都相似。你的生活得有多枯燥呀?你的思想得有多乏味呀? [1评]
曾祖爷爷
4 楼
c
cccxxx
5 楼
一定要坚信马上包子加速师会让中国百姓追赶上的朝鲜百姓的吃苦水准!!!
曾祖爷爷
6 楼
五毛们的老婆要拼了命,才能混个三陪 但是五毛们更惨,掏空家底才能娶进门 😁
X
XXyourOO
7 楼
我的几乎每条评论,只要说中共和习近平半个不字,都能把你逼到发飙。你的奴性得有多大呀? [1评]
乱世狗熊
8 楼
最少可以吃个三明治呀,傻狗,有肉有菜有碳水,不仅营养均衡,还方便快捷
吕洞宾怕狗
9 楼
包子要求中国人民自找苦吃
o
oligarch
10 楼
我真见这样的家长。家里什么家务都不让做,只要好好学习,然后还带着孩子出去体验生活,扶贫,勤工俭学,履历很漂亮,小孩自主能力一塌糊涂
h
hongjun
11 楼
中国人要反省。。。。反省怎么生的出这些傻逼狗粮
绿
绿野飞鹤
12 楼
“今年最无语的一幕,点燃了东亚人的怒火!” 标题党!
意见没
13 楼
:根据你的发帖及别人回你帖的历史,你至少在最近发的5-60帖,你明里暗里“说中共和习近平半个不字”不止一次,但下面是lifeiszuo回你的唯一一帖,所以你在撒谎。🙄
风雨起苍黄
14 楼
你老拉黑人的标准是啥? 回你一句 "哪儿能买到1块5瓶的酸奶."? 还是 "你咋不说20个要卖1块的呢。" 你老告诉我 那句伤你的玻璃心吧!😁 [1评]
a
abc868
15 楼
热烈响应伟人红太阳习近平:中国贱人要“自找苦吃”! 噢…!十四亿中国畜生贱B又赢麻痹了!
曾祖爷爷
16 楼
韭菜们被洗脑的最大悲哀就是:当党的鹰犬扇着韭菜的耳光,被扇的那个韭菜一边看着自己的手机,一边念叨这都是海外反华势力的阴谋,然后下面一个鹰犬上来继续扇在他的脸上。直到他被人用大逼兜扇死的时候,他还相信他自己从小到大受的欺负,所遭到的苦难都是海外反华势力的阴谋。😂
怪叔叔的大发现
17 楼
比日本排污那叫小巫见大巫😂
X
XXyourOO
18 楼
我的标准很简单:凡是无意正常交流思想,上来就爆粗口骂人找刺激的,直接拉黑! 要不你来试试?🤭
a
anywho
19 楼
不知道是否真実 只知道歐美日韓軍訓互歐打、互吐口水吃土、被虐待甚至吃💩、 倭上司甚至按下屬的頭在しゃぶしゃぶ日式火鍋里 ⋯⋯、 支狗糧病夫噴屎之前上網查々、
天天看报
20 楼
狗屁鸡汤文,生活里本来就不仅仅是幸福。
B
BARBECUE
21 楼
起来,不愿做奴役的孩子,对抗家长暴力对抗精神压迫才会成为有出息的人
本文小编
22 楼
小时候为了能够吃苦,他们家连续弊了7天的屎💩。
咚咚咚121
23 楼
让孩子吃苦的目的,是不想让孩子将来踏上社会后再吃自己正在吃的苦,不是嘛?天天把孩子泡在蜜罐子里,然后等孩子成年了再一脚踢到社会上,告诉他们你们已经成年了,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啊!这两种情况哪种对孩子更不好?我只知道我周围的华人父母都在不停的鸡娃中,恨不得孩子把能学的都学到身上,将来能上个好大学,毕业会有个好工作。我不理解评论区里啥中共啥习近平的和这篇文章有啥关系?按照你们的说法,中共不执政了,习近平下台了,就改变你们在国外的地位了,你们的孩子就可以躺赢了?
南方兔儿爷
24 楼
是的,一方面他们会让你觉得需要珍惜各种得来不易的“成果”一方面又会让你觉得想一把火全把这些垃圾全烧掉。
龙心
25 楼
孩子多少还是要吃点苦的,有利于成长,有利于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
我爱北京的秋天
26 楼
吃苦不是吃身体的苦,而是专注的苦和克服困难坚毅的苦。
回一个
27 楼
日本人排放核污水,点燃了世界怒火
d
diss2
28 楼
还是你们弯弯思维比较高 教育 你阿嬷自愿的 pretty tight就够了
d
diss2
29 楼
他是个傻逼 拉不拉黑不妨碍我们继续骂他这种zz
d
diss2
30 楼
回复24楼 errr 你们弯弯就不一样了 吃着莱猪核食品 感谢民进党! 民进党大救星 没有民进党你们都吃不上
q
qeeee
31 楼
苦难从来不是光彩幸福的事,相反苦难可以消磨人的意志和精神,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硬性经历各种坎坷苦难,所以制造苦难让孩子承受就是脑残虐待
b
bajie2012
32 楼
习惯了歌颂苦难,你就习惯受苦了。 我怎样对待你你都会承受
8
88108081
33 楼
孩子现在受的苦,等她以后有能力了,会把自己曾经的苦难都让后人尝试。美其名曰,让他们吃苦,成长。 操蛋
伤心小便池
34 楼
这父母就是垃圾,想让孩子学习吃苦,你得先做一个好榜样,跟他们一起劳动,一起享受成果。别他妈把劳累推给孩子美其名曰学习受苦,谁父母有条件的话会让孩子受苦。这些傻逼家长童年的时候物资贫乏家庭不好才会被迫这样。
g
gdby
35 楼
东亚人对此母女有什么想法?
c
chigou
36 楼
几个作秀的臭虫被拿来“一本正经”拿来分析批判炒作……来达到不可告人目的,真它妈的恶心。
牛皮方糖
37 楼
简单的讲,就是PUA孩子
s
sophrosyne
38 楼
吃苦不是目的,能忍受艰苦是珍贵的能力。 回家帮忙割稻子有啥不对?
s
sophrosyne
39 楼
没意义的艰苦是纯傻逼。我完全不相信“哈佛女孩”握冰的傻逼事。读这傻逼书的被当傻逼耍了。
胡不语
40 楼
脑袋进了多少水的小编才会写出这样的标题啊?
文强
41 楼
哈哈傻逼国家 自己去玩
m
marvels
42 楼
带节奏,鉴定完毕
祝你平安
43 楼
同样的人,写狗屁文章吹嘘日本幼儿园的孩子,在冰天雪地里只穿小裤衩行军,得出结论说中国孩子以后会输。 现在又写这样的狗屁文,对中国家长管理孩子说三道四。 少废话吧,闭上嘴回家多生几个,才是真的为国做贡献。
祝你平安
44 楼
你这傻逼,当黑人被跪死的时候,你认为和你无关;但黑人爬起来就会把你抢了,留下你在风中凌乱哭号。
d
dorger
45 楼
就是你们这些傻逼狗粮呆蛙一般的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