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菜好吃又实惠 为什么没在八大菜系内?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1月18日 20点39分 PT
  返回列表
74540 阅读
51 评论
壹读

爱吃东北菜的壹读君|大饼子

小鸡炖蘑菇、锅包肉、猪肉炖粉条……一提东北菜,不少吃过的网友表示,“真是嘎嘎香”、“香到连锅端”。不仅味道好,分量更是足。近来热搜上不乏关于东北菜量之大的讨论。网友们直呼“东北菜码大到能用盘子洗脸”、“这分量一盘我能吃一天”。不过,八大菜系里,鲁、川、苏、粤、湘、徽、浙、闽,如此好吃又实惠的东北菜,怎么就没进这“八大菜系”呢?

东北传统菜锅包肉 | 图源:图虫创意

谁说的八大菜系?一提“八大菜系”,总给人历史悠久的感觉。实际上,虽然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但这“菜系”形成的时间,可并不久,更别谈“八大菜系”了。从资料来看,“菜系”这个概念是现代的发明,古代并无“菜系”这个概念,与之类似的概念是“帮口”。“口”指口味、风味特色。“帮”带有组织结构的意味,具有行业性和地方性。引入饮食业后,“帮”不具有“帮会”严谨的组织性,而主要指从业人员经营的风味特色,如“鲁帮”、“川帮”、“苏帮”等。而“菜系”的具体起源时间也并无定论,大致是上世纪50至70年代期间。

比如,1983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在题为《重视烹饪人才,发展烹饪技艺》的文章中说:“近20年,才出现‘菜系’的提法。”1984年第7期《中国烹饪》中,署名为桃丹的《风味流派略识》一文说菜系是“20世纪70年代才出现的名称”。

1988年,烹饪理论家陶文台在《中国烹饪概论》中谈到:“菜系之说始自本世纪五十年代……70年代商业部组织编写《中国菜谱》时,重提四大菜系之说。”而鲁菜、川菜、淮扬菜、粤菜是陶文台当时认为的四大菜系。也就是说,“菜系”之说的流行不会早于20世纪70年代。这也可以从当时的教材来佐证,在那时的教材中,未看见“菜系”之说。比如在1973年由山东济南市饮食公司编写的《烹饪专业教材》中,是用地名与帮派来表述菜肴特色。

1973年《烹饪专业教材》|

就算看见了“菜系”一词,70年代也未形成现在“八大菜系”这一概念。比如在1975年由山东省烟台商业学校编的《烹饪技术》一书中,将组成山东的胶东和济南两地风味称为菜系,将苏菜划分为四大菜系。

1975年《烹饪技术》 |

由此可见,此时的“菜系”尚处在使用的初期阶段,更别谈形成何为“八大菜系”的共识了。那么,“八大菜系”的说法,又是谁先提的呢?1980年,《财贸战线报》第5期上刊登了由汪绍铨撰写的《我国的八大菜系》一文,是现有文献中找到的最早关于“八大菜系”的记录。该文将山东、四川、江苏、浙江、广东、湖南、福建、安徽算成八大菜系。

但“八大菜系”并未就此成为定说,还有“四大”、“五大”、“十大”等一大堆菜系。比如,1981年出版的《烹调基础知识》中,划分有“北京、四川、山东、广东、淮扬”五大菜系。1984年《中国烹饪》第5期上,张舟在《试论中国的“菜系”》一文中认为“划分以四川、广东、江苏、山东四大菜系之说较妥。”1987年,劳动人事部培训就业局组织编写的《烹饪技术》一书中介绍了十大菜系。

1992年,学者陈光新统计的菜系种类|

现今“八大菜系”的共识,大致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1992年3月,中国商业出版社发行《中国烹饪词典》,将“四大菜系”列为条目,湖南、福建、浙江、安徽等地烹饪协会纷纷鸣不平,最后扩充为“八大菜系”,此后渐为定局。 菜系之争还是未就此结束,毕竟我国地大物博,美食是真的具有区域性特色。未能列入其中的地方风味,仍有试图成为“第九菜系”的。比如2017年,北京烹饪协会发布“京菜”菜系,宣称要成为“第九大菜系”。

图源:北京晚报

官网截图为啥没东北菜?真要说“八大菜系”里有没有东北菜,其实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说有,是因为东北菜改良吸收了其他菜系,可以算在这“八大菜系”之内。毕竟,早有人将东北三省菜肴划在“鲁菜”之内。比如1984年张舟的《中国烹饪》概论中,认为鲁菜的范围除山东外,还包括东北三省、京津地区、华北平原等等广大北方区域。鲁菜怎么还跑到东三省了?“闯”过去的。从历史来看,东北地区主要依靠人口迁移增加人口。各地移民迁徙至东三省,东北菜也由此融合改良了其他菜系。

东北移民历史悠久,而清朝建立后才拉开大规模移民东北的序幕。1644年,清军攻入并迁都北京,辽沈地区大部分旗民也迁往北京,导致东北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为恢复东北地区的经济,1653年,清廷发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以官职和土地等吸引关内人口进入辽东,关内向东北移民活动也随之展开。关于清朝东北移民的情况,1924年,北京师范大学史地系白眉初的《满洲三省志》这样描述:汉族之入满洲三省也,萌芽于清初,迟滞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之时,渐畅于咸丰、同治之间,大盛于光绪之际。  

总之,整个清朝期间,清廷对东北地区人口迁入时禁时驰,但绝对的封禁从来没有完全实行过。据《清实录》记载,仅康熙末年,山东到关外垦地者已多至十几万人。乾隆十一年(1746年),奉天地区新增移民47000余名。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东北地区移民人数总计约有131万人。这些移民大都是在清朝实行封禁条件下进入东北的,故称此行为“闯关东”,世人也沿用该称谓。从“闯关东”移民来源来看,山东是主要的移民来源,河北、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也有移赴东北的。从“闯关东”移民数量来看,据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范立君教授的研究,整个清代至少有1000万移民迁入东北地区。

比如,《清圣祖仁皇帝实录》记载,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圣祖玄烨“巡行边外,见各处皆有山东人,或行商,或力田”。民国《吉林新志》载,全省汉人“皆来自山海关以西,大部为燕、齐之民,而皖、晋、豫之民次之”。1930年,浙江省颁布《移民东北宣传大纲》,倡导向东北移民,缓解浙江人口压力,解决难民问题。1931年,湖南省赈务会与吉林省依兰县富吉公司签订移垦合同,组织灾民移往东北。

总之,这场持续了几百年的移民运动,与“走西口”“下南洋”并称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移民运动。东北广袤的土地为移民提供了解决吃饭问题的土壤,东北地区也成为典型的移民社会,形成独具特色又兼具包容的饮食文化。 

铁锅炖|图源:图虫创意

而山东作为此前“闯关东”的重要主体,东北菜自然融合了山东鲁菜的饮食文化,所以在划分菜系时,会有人将东北菜作为鲁菜的一支,也就没有单独作为一类菜系。说没有,是因为菜系划分标准实在多样,东北菜不算菜系也是有原因的。“菜系”概念倡导之初,并非以学术研究为目的,而是为了取代过去的“帮”、“帮口”等带有封建色彩的说法。因此,何为“菜系”没有公认的定义,不同人依据不同的标准自然会出现不同的分类。

比如,前面提及的烹饪理论家陶文台,按照“历史悠久、风味特点有明显差异、影响面大、国内外公认”四个标准;张舟在《试论中国的菜系》一文中,提到“自成体系、全国各地承认、经过漫长历史演变”等标准;陈光新在《菜系教育中的一些尝试》中列出“较长时间检验、群众基础深厚、工艺味型独到”等标准。

也就是说,真按这几种标准,东北菜在上世纪没被划进八大菜系,也能理解。毕竟,1904年,清政府才对东北实行全面开禁。直到九一八事变前,东北仍被看作是一个偏僻的、未开化的边疆地区,国人对这片土地的认知有限,更别谈了解东北的饮食文化了。

比如,1917年《清稗类钞》中记载:肴馔之各有特色者,如京师、山东、四川、广东、福建、江宁,苏州、镇江、扬州、淮安。里面并未提到东北。九一八事变后,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知识界才开始着力研究东北,此前对东北的研究较为薄弱。话说回来,“八大菜系”划分都是上世纪的事了,现在按照餐馆数量和分布的标准,东北菜怎么也算“八大流行菜系”的一种。东北菜餐馆数量多,是有数据支撑的。中山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者抓取了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间高德地图上的餐饮服务类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数据,对中国餐饮店数量排名进行了研究。研究者最终对除港澳台以外的中国全域内经营的餐馆数量进行核算并排序,并将餐饮店数量排名前8位的菜系作为中国流行菜系。而从餐饮店数量来看,位列第四的东北菜,肯定算当前中国流行菜系之一。

各类菜系POI数量排序

从分布来看,采用核密度估计法,以经营“中国流行菜系”的餐馆POI数据为基础,研究者对各类菜系在除港澳台以外中国全域的空间分布格局也进行了研究。

东北菜核密度分布

可以说,东北菜不仅餐馆数量多,分布范围也比较广,说是“八大流行菜系”,当之无愧。而“四大”也好,“八大”也罢,我国幅员辽阔,地方菜各有各的特色,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食客来说,甭管什么菜系,最合口味的,才是好菜。

g
greentee
1 楼
只吃过一次雪里红炒肉末,后来再也没吃过,但至今念念不忘,哈哈哈 [1评]
糖桔喝得
2 楼
东北菜有点像是我们那里的农家乐,成为一个菜系还不太行。
E
Ewq123ewq
3 楼
这他妈还用说?东北以前就不是汉人的地方,哪来啥菜系可言
老板加香菜
4 楼
主要是没啥特色, 主打粗饱
c
ccdb99
5 楼
因为东北菜就是东北地方化了的鲁菜 [1评]
c
ccdb99
6 楼
来锅大鹅炖土豆能喝好几瓶白酒
r
roadshark
7 楼
管他什么菜系,合口味,好吃的,就是好菜。来个小鸡炖蘑菇🐔、再加个猪肉炖粉条,哈哈😄😊。
铗归来
8 楼
东北妹子长得也得劲, 可也没有入“美女产地”系列, 为啥? 不公平。 [1评]
t
tschus
9 楼
东北菜都在刑法里,熊,鹿,飞龙都不让吃
书中木有颜如玉
10 楼
傻逼, 东北菜自成体系, 满汉全席吗。
书中木有颜如玉
11 楼
东北男人的丁丁又大又粗
那就好好生活
12 楼
因为只是为了吃,没有逼格啊😀
那就好好生活
13 楼
这个是标准答案应该。👍
澥涛
14 楼
东北菜根本没有几个可以拿得上台面的,我一个朋友初次到东北在餐馆看到有地三鲜就点了,好奇是什么地三鲜?结果菜一上桌经过品尝,随后就破口大骂。东北人糙,尤其东北女人,长得挺漂亮,却是虎了吧唧的母老虎,外地人如果想娶东北女孩请三思。
s
sophrosyne
15 楼
烹饪艺术和做饭的区别
飞翔的鱼头
16 楼
有句话叫,狗肉上不来桌面
r
rally
17 楼
没列入的多了,每个省都至少有几个菜系。
t
tdm
18 楼
东北菜有啥特色考究吗?难道不就是乱炖吗?
毒箭
19 楼
东北人做不了大事情,小事情也做不好。东北人看了别不高兴,事实就是这样,已经验证过了。改革开放,南方都富裕起来了,现在改革开放已经结束了,东北还是一如既往的穷,所以,东北人,别他妈的在吹牛B了。
c
ccdb99
20 楼
那是因为东北国企太多,在南方私企原始积累完成之前,国家不让东北扶植私企,而且给予了南方很多特权政策。东北的资源被掏空用来建设南方后,换来的竟然是被南方资本家剥削的下场。
l
lapinroi
21 楼
东北除了烧烤还不错,能拿得出手的菜几乎没有,除了量大,味道品相都普通,也没有特色,除了红烧就是炖,哪里成的了菜系。至于东北人,我小时候认为豪爽,后来去那里出差,来来回回好几年,才知道是粗鲁,和菜一样,尤其不守规则,酒喝爽了都是哥们,酒醒了就翻脸不认人。
哺乳动物
22 楼
东北菜的食材都在刑法上写着
开水送服
23 楼
好吃就真的算了,我朋友去年底去哈尔滨旅游,才知道锅包肉里面是加醋的,呃。。。这和西湖醋鱼估计有一拼了
雄关漫道2002
24 楼
你说的对 东北人就是傻叉,纯傻叉
开水送服
25 楼
拉倒吧,猪肉炖粉条贼难吃
开水送服
26 楼
地三鲜做的好的话,味道还真不错的,看馆子 [1评]
神马东南西
27 楼
: 东北菜没啥特色,山东菜,浙江菜有啥特色? 你能叫出来八大菜系的特色菜吗,东北菜有特色的举几个例子,锅包肉,酸菜穿白肉,干煸蚕蛹,小鸡炖蘑菇,还挺多的,我不是浙江人,但是你真拿苏州杭州那边的西湖醋鱼比一比,还真是东北菜更好吃
p
pk6034
28 楼
东北菜就靠一两个菜还算不上菜系,真算也要排在云贵甚至新疆菜后面
澥涛
29 楼
就是茄子土豆和辣椒加点酱油那么一炒,就是一普通家常菜,根本上不了席。不过东北人给菜起的名字了得-------地三鲜。 [1评]
神马东南西
30 楼
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在日本打杂的东北人很多,在湾区年薪300K美金+,东北育才,清华毕业的东北人也很多,你自己交了什么样的朋友,就有什么样的圈子,别统一否定东北人,去看看youtuber 金融届小Lin,IT届老高,AI届林亦,都是大博主,不要爱屋及乌,哪里都有牛人,哪里都有烂人
神马东南西
31 楼
还有,想起来,东北菜是国菜,哪是八大菜系能比的,宫廷菜满汉全席听过吧
汉家儿郎
32 楼
那你吃猫吃蛇吃穿山甲呗
开水送服
33 楼
?酱油那么一炒,估计是国外的中餐馆吧。。。我在河北吃的地三鲜挺好吃的啊,老板是东北的,感觉这个菜很大程度在食材和用不用心
汉家儿郎
34 楼
品评别人的时候嘴biaji biaji的,请问您哪里的,说出来咱们评价一下呗
汉家儿郎
35 楼
您从小吃猫肉长大的,吃不了狗肉也没毛病
c
chouR
36 楼
也看人,认识几个辽宁的很多年了,男女都不粗糙,人也挺好的,不是那种满嘴哥啊姐的假热乎的. [1评]
汉家儿郎
37 楼
中国被外国歧视诬陷的时候,不知道楼下的傻逼们什么感受,呵呵,有你们这帮带有色眼镜的大傻逼,中国活该被排挤歧视啊
c
chouR
38 楼
怎么只发一半. 东北菜我吃过几道,挺不错的,八不八大系有那么重要么? 还有说东北人的, 也看人,认识几个辽宁的很多年了,男女都不粗糙,人也挺好的,不是那种满嘴哥啊姐的假热乎的.
a
anobym
39 楼
川、鲁、粤、淮扬是传统的四大菜系
维基解密3
40 楼
东北太浅称不上菜系。湘 徽 其实都太勉强。传统菜帮文化称谓其实只有鲁 苏 川 粤四个帮菜系。鲁菜是中国菜系之首,也是最早这个饮食形成菜系的鼻祖,然后传向四方,形成其它菜系。鲁菜自古就是宫廷菜代表。49后中国成为历史上最贫穷的时期,鲁菜没有了市场。贫穷后的中国人民口味越来越重,这才有了川菜的发展期。
m
moosecock
41 楼
东北菜就是鲁菜
铗归来
42 楼
: 你太搞笑了。 你在家是管洗碗的吧?
y
yorkgrass
43 楼
咳,吉林也就仗着是东三省,否则吉菜连提都不会有人提。真是前有狼后有虎中间加这个二百五。咱吉林啥时候也能出个头亮个相?看人家哈勒斌?
l
lily2221
44 楼
拉倒吧你,东北菜根本没有猪肉炖粉条这道菜。只是粉条炖肉能好吃吗?那是说相声编造出来的
媚眼瞟瞟
45 楼
欧美人做的Wok就是东北菜
A
AMONIA
46 楼
1.不够精致,上不了台面。2.对厨师要求不高,随随便便个人就能做出来,技术含量低。 3.东北人能吹,都觉得东北菜是吹出来的,名不副实。
飞翔的鱼头
47 楼
被您一说,颇感惭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