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撤,并,缩!中国“大收缩”时代来临,回不去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2月15日 2点51分 PT
  返回列表
79382 阅读
22 评论
西部城事

开年后,在各地一派争相“拼经济”的火热气象之下,一些反向操作,显得格外惹眼。

其中,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就是黑龙江省伊春市和齐齐哈尔市的“撤街设镇”。

据悉,这两个地方有 6个街道被撤销,并设为镇 。

在伊春市,乌翠区下辖的乌马河、锦山两个街道撤并为乌马河镇,向阳、曙光两个街道撤并为翠峦镇。在友好区,双子河街道变为双子河镇,铁林街道变为铁林镇。 而在与之相邻的齐齐哈尔市,则将碾子山区的富强街道撤销,设立华安镇。

一般而言,由乡镇改为街道,是一种升格,这也是过去多年的城镇化所延续下来的一种趋势。而现在把好不容易设立的街道恢复至镇,似乎是一种明显的“倒退”,甚至被认为是“逆城市化”。

综合各方信息来看,黑龙江这两大城市开启的“撤街设镇”,或许有一定特殊性,但它背后所反应出的城市“收缩”倾向,却并非个案。

是的, 我们正在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收缩”时代 。

01

近年来,东北人口问题不时触发各种解读。此轮“撤街设镇”,也被看作是当地面对人口流失而不得不作出的选择。

对此,当地建镇筹备工作组成员等有关人士透露,人口流失只是“撤街设镇”一方面的原因,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变发展模式,或许才是当地做出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考量。

并且,“撤街设镇”并非政府收缩,相反扩大了基层政府权力,方便制定政策吸引人口。因为:

街道办的行政权力事项清单中有99项,但改设为镇政府后扩大到149项。

此外,改成镇后,还可以获得与乡村建设相关的一系列政策支持。

不过,人口持续减少,改成镇之后,即便权力扩大,是否有利于人口的增加,恐怕 依然是个巨大的问号 。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伊春市常住人口为878881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48126相比减少26.93万人,下降23.45%。

黑龙江各市人口普查数据

不管此番撤街设镇是否真的能够为当地的发展注入新机遇,都不可否认的是,在人口负增长、推进撤街设镇之下,当地城市的收缩正在加速。

02

2019年,国家发改委首次提及“收缩型城市”概念。那么,收缩型城市到底有多少呢?

这方面目前还缺乏确切的数据,但可能比想象中的多。

如有统计显示,2021年,全国287个城市中有139个人口在收缩,占比达48%。这其中,一些遭遇产业转型压力的资源型城市,可谓首当其冲。

根据2013年《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全国资源型城市高达262个。

其中,67个城市“由于自然资源趋于枯竭,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大,被列为衰退型城市”。

在十年后的今天,上述名单应该只增不少。

因为,在整体的人口负增长之下,过去都未能实现人口增长乃至出现衰退的城市,要想“逆袭”变得更不切实际。

并且,更让人不安的是, 连省会城市都未必能够再确保人口持续增长了 。

2021年,哈尔滨成为全国首个人口负增长省会城市,跌出了人口千万城市阵营。

人口普降后,行政区划的合并,就是迟早的事。2021年,就已有人大代表建议, 对不到10万人的小县进行合并 ,以优化县级行政区划。

事实上,村一级的合并早就开始。如2016年,中部某县25个乡镇,由原来的891个村、44个社区,撤并为443个村、48个社区,减少448个村,增加4个社区,撤并率高达47.49%。

此外, 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 已经开启。

公开报道显示,山西河曲县自2020年4月份启动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以来,已将36个党政机构精简为22个、135名领导职数精简为114名;将186个涉改事业单位整合为40个、1964名事业编制核减为659名,“大部制”目标基本实现。

2023年,不排除会有更多的人口小县推进机构改革。

03

相比人口收缩,财政收缩可能是更值得警惕的。

2021年底,黑龙江 鹤岗 市宣布财政重整,成为中国首个涉及到财政重整的地级市。由此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取消了公开招聘政府基层工作人员计划。

虽然明确进入财政重整阶段的地级市,目前来看还只有鹤岗一地。但是, 地方财政压力的加大,却具有普遍性 。

2022年,全国31个省份中,仅8个省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正增长。

财政“收缩”到底影响有多大呢?很多人在去年,应该都听说过一些地方公交停运,以及拍卖处置国有资产,如拍卖矿产、停车位、景点经营权等消息。

这都可以说是由财政“收缩”带来的最直接连锁反应之一。

并且,在口罩影响似乎差解除之后,一些地方的财政压力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缓解。

就在这几天,一则“漠河公交经营亏损2月15日起开始停运”的消息,就引发了很多关注。

2023年,在不出现超预期因素的前提下,整体的财政“收缩”或不至于加剧,但对一些人口继续流失地方而言,压力的根本解除或不容乐观。

举个例子。来自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22年,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73755亿元,比上年下降21.6%,其中,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6854亿元,比上年下降23.3%。

今年的土地出让收入,在一些重点区域应该会有所好转。但对于那些本就存在房产严重过剩的地方来说,要想让土地收入能够拉一把地方财政,难度或不比2022年小。

04

人口、区划、财政的全面“收缩”,难道就没有“膨胀”的?

答案是:有。

近日,很多媒体都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2023年多省公务员扩招超50%。

媒体梳理各地招考公告发现,从招录规模上看,扩招是普遍趋势。

相较2022年,2023年公务员整体扩招约16%。其中 甘肃、云南、广西、内蒙古4个省份扩招超过50% ,扩招规模分别达79.7%、59.0%、55.2%、50.7%。

在伊春等地的撤区设镇后,一些观点认为,“铁饭碗”要受到冲击了。但现在来看,事情恰恰相反—— “铁饭碗”还在增加 。

这可能和很多人的“常识感”相违背。毕竟,区划精简、财政收缩,“铁饭碗”增多岂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但是,在某种超现实之下,或许也就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据教育部数据,2022年高校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规模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而2023年,教育部和人社部预计, 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再增加82万人,达到1158万人 。

如此大的就业冲击波之下,市场化岗位供应暂时看不到明显利好,增加“铁饭碗”似乎就成了最简单粗暴的应对方法。

但长期来说,这会带来什么“代价”,还有待观察。

除此之外,膨胀的还有货币供应。

最近,经济学家马光远就公开表示: 我听到了央行印钞机轰鸣的声音 。

05

种种迹象表明,在现实的人口发展形势,以及待进一步恢复的社会信心和预期之下,至少是某种阶段性的“大收缩”时期,正在到来。

在应对上, 这将是一场持久战 。

对个体而言,如何在这样一个低谷时期实现“保全”乃至“逆袭”,挑战显然更大了。

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提前还房贷,或就是一种最“稳妥”也最无奈的应对。

从区域发展角度来说,普遍收缩之下,也意味着不同城市、区域的发展分化局面将更为明显。 人口基本面、产业基本面、政策基本面 ,将越来越成为挑选城市的主要考量。

选对城市,选对区域,可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重要。

E
EOS
1 楼
说白了就是多了更多公务员职位可以安排了
j
jujubi
2 楼
今年比明年更加美好!
文学少年
3 楼
老是拿最落后的黑龙江来说事儿,意义不大。
r
rally
4 楼
十年人口减了几乎四分之一,这是什么规模的灾难。
死左B
5 楼
我早说过。要想振兴东北,必须先换人。把南方人大举迁入东北,把东北人变成非大多数,东北就有救了。
Y
YorkbbsSB
6 楼
共产共妻时候到了
霍顿
7 楼
不是经济马上超过美国了么 这几年咋突然不提了? [1评]
雁过拔毛机
8 楼
不是已经发展的藏不住了吗?怎么公务员的工资都发不起了?
w
whatiswrong
9 楼
当年要盘剥东北的时候,说什么东北是共和国的长子,理应做贡献,做牺牲,到了东北各种资源财富被吸干榨尽,东北就从共和国的长子变成了共和国的贱民!这就是共产党的待人方式!那些现在觉得过得还可以的地区,不用着急,东北的今天就是你们的明天,矿,包括人矿,总会有吸干榨尽的那一天。 [2评]
真是太烦人
10 楼
太冷的地方的人口总是少,美国丶加拿大亦莫能外。
网络123
11 楼
别再提什么共和国长子为国做贡献这样的话了,怎么不看看过去南方也守着好好的土地,过的什么破日子。在计划经济下,什么建设都在北方,东北一个个靠国家工厂拿工资,享受国家福利,还美其名曰做贡献。南方不仅没投入,还在计划经济下被摁着什么都不许干,比东北穷多了。改革开放了就是把绑住的手脚放开了一些,把经济搞活了,可是在东北人的眼里就是国家把钱投到南方了,简直可笑,计划经济养成的毛病,什么都要靠投资,市场也要国家包销,自己还说做贡献。幸亏当年政府还没傻个透顶,如果把特区建在东北,肯定失败。过去国家在东北建设几十年,卡车一个型号生产几十年,到改革开放了国内运输车都不够用。市场经济30年,现在我们成了基建狂魔,要让东北来搞,可能吗?再说东北现在和南方比差一些,可是和过去比和周边国家比还是生活好了很多,能说财富被吸干吗?要说资源财富被吸干,过去的东北才是吸干全国投资,可是产出太少。
飞翔的鱼头
12 楼
不是要弯道超车吗?不是要吊打全世界吗?不是要让全世界都看你的脸色吗?tg弱逼
q
qqworker
13 楼
1450
s
sws6park
14 楼
多伦多在1990年电话区号416覆盖整个大多伦多,Hamilton,一直到大瀑布,现在分成了6个区号,除手机占用不少外,人口至少增加了一倍。气候是一个影响因素,但不是决定性的。加拿大的Alberta很冷, 但人丁兴旺,人口增长很快。 加拿大Ottawa不与Alberta争抢国家资源,Calgary而不是Ottawa主办冬奥会.
印度洋孤舟
15 楼
关全国有毛关系 东北人口和企业往南流出 几十年来一直稳定走出 [1评]
y
yuba
16 楼
矫情
印度洋孤舟
17 楼
完全就是地理气候因素 东北饭店大块大碗吃肉 还不因为人口少 店租便宜
开心小黄人
18 楼
你是个“傻逼”
开心小黄人
19 楼
东北不发展是因为美俄以及中国转向以经济发展为核心。
开心小黄人
20 楼
1450就这水平。骗自己人的吧
l
lbc6000
21 楼
看数据说话,给南方城市的投资是东北的10倍或者更多,北京为什么发展的好,人种问题么,明显不是,就是投资给的多,仅此而已
和谐右下角
22 楼
Alberta人丁兴旺否看看房价就知道,卡尔加里涨一点,其它地方这么多年就是在缓慢下跌。那里也就是好移民,是个中转地,拿到卡的都是马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