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是无春年 寡妇年 倒春寒?专家解读何为“无春年”?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1年1月24日 23点59分 PT
  返回列表
31326 阅读
9 评论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刘志伟

近日,网上与微信频传“无春年—寡妇年—倒春寒”,其逻辑思维是没有“立春”的农历年,被称为“无春年”,像2021年“立春”在春节前,按公历为2月3日,可农历春节却在2月12日,这样就被作为“无春年”。据说正因为无“立春”缺乏“阳气上升”,故便流传出“寡妇年,倒春寒”之说。

对此,1月24日记者采访了中国气象局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从事60余年农业气象研究与实践的专家黄智敏,他明确回答,这是一种唯心的逻辑推理,不妨可查阅分析历史气象资料,所谓的“无春年”与“倒春寒”间,并不存在因果或气候变化脉冲韵律关系。

江汉平原部分小麦、油菜长势不够理想 黄智敏 摄

黄智敏说,不少人可能还不清楚二十四节气属公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段制定的,地球公转一圈也就是一年为365.24天,而春节是按农历根据朔望月(29.53天)制定的,农历以12个朔望月为一年只354天,比阳历少11天。古人为了协调农历与公历的一致性,就采取了“十九年七闰月”法,这样农历闰年因有十三个朔望月,比阳历多出十九天。凡是农历闰年,把“立春”也囊括进去了,成了二十五个节气,而农历的平年,就只有二十三个节气。这样在19年的周期中,“双春”年和“无春”年各有七年,“单春”年只有五年。像2020年是双春年,2021年就成了无春的所谓 “寡妇年”,就被派生出所谓“不宜”婚嫁,这还不够,又借此无春牵强附会的引出“倒春寒”!

在弄清上述后,对“寡妇年,倒春寒”也该质疑了。这里不妨随意举两个有春年发生“倒春寒”的例子:像即使“双立春”的2009年,可谓“阳气上升”更旺吧?但春季湖北省在3月底到4月初,却出现大范围的持续低温雨(雪)天,一些地方日平均气温连续8天低于12-10℃, 4月1-2日恩施自治州、宜昌市所属多县市降中到大雪,积雪深度6-10厘米,高山地区还出现冰凌现象。2020年也是“双春”年,在暖冬之后,3月上中旬气温也明显偏高,可下旬却出现了“倒春寒”,27-31日日平均气温连续降至10.6-6.7℃,鄂西北、湘北、苏南等地还降了雪。可不少所谓“无春年”却没有“倒春寒”。

“据湖北省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初步预测,今年3-4月整体气温偏高,入春提前,无‘倒春寒’天气。”黄智敏说,由于今冬江汉平原小麦、油菜受播种期阴雨低温渍害与前冬低温影响,有的长势不够理想,加之在气候变暖中极端天气不时会发生,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在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中,对旱、涝、风、冷(冻)等气象灾害的防御不可掉以轻心。

O
OldPortland
1 楼
农历已经是个笑话了。
慕成子
2 楼
农历已经不是19年7闰了。 现在用的置闰法,是西方传教士帮助设定的。利玛窦、汤若望他们。 中国的农历是现在世界上唯一的阴阳合历。
就这么着
3 楼
什么乱七八糟的
相信事实
4 楼
古代没有电灯,所以晚上照明很多需要月亮帮忙,有了农历,大家可以很容易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借光”。而季节则是依照太阳的,播种收获都需要依靠季节,所以就有阳历。 中国人一般是过完春节、元宵节过后才开始忙活农活,所以如果某年无春,意味着春节是在接近二月中旬,比较晚,所以过完元宵节后离春耕的时间就少,就会出现比常年更忙碌的准备现象,农民没有时间陪老婆了,当然就是寡妇年。 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专家是胡扯。
吃素的狼
5 楼
呵呵,寡妇年,这是要打仗,死男人的年头么。
b
brotherbear
6 楼
这个所谓的农历确实造成很多混乱,早就该废除了。我给人解释24节气是阳历,很多人一脸诧异。
欢乐帮主
7 楼
作者刘志伟逻辑没学好,举了两个“有春年”出现倒春寒的例子,这两个例子从逻辑上并不能否定“无春年”会导致倒春寒的谣言。
s
sleeplessinNY
8 楼
盲年
D
DoctorXI
9 楼
难怪冬至夏至春分秋分都能对那么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