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上班不想上班不想上班。”每天早上打卡时间,掏出手机在社交平台一搜,会发现上述类似的发言无数。
图源:微博
这届年轻人上班的痛苦来源,除了每天固定的两点一线,弹性工作制度带来的边界模糊,还有就是——太费神了。内耗、心累,也许比身体上的疲惫更消耗人的精神,也更容易让人烦躁和迷茫。不少人的脑力劳动,经过层层分工细化,早已转变为庞大项目的一小部分,“价值感”也就渐渐消磨殆尽:“在亲戚眼中,我在大城市大公司负责千万级投资项目;实际上,我连客户都没见过,就是个做表的。”
“我工作的全部价值:让Excel里的数字不出现乱码。”打工人,渐渐不确定自己工作的实际价值何在。一些想要找回意义的年轻人,开始靠自己的双手,探寻生活减重的方式。去年年底,“轻体力活探索联盟”在豆瓣悄悄崛起;今年年初,年轻人各显十八般武艺“上街摆摊”的新闻频上热搜。
图源:豆瓣
“工作是为了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全部。”当人们还在“开摆”和“开卷”间仰卧起坐时,有这么一小撮人在意料之外的地方,找到了灵魂与身体的最佳和解。
“摆摊,我的灵魂归处”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这句听起来戏谑的话,成了流传在年轻人中的至理名言。这可不是过嘴瘾,到大马路上看一圈便知,如今摆摊的90后、00后不在少数,有的甚至开始后悔“没早点发现摆摊的快乐”。
00后男生摆摊卖烤肠
图源:抖音@南丰融媒体中心
千万别看不起摆摊,实战起来会发现,里边的门道其实大得很。“摆地摊”,换言之,即为一种资金成本可控、时间成本可控的低成本创业模式。首要的一步,就是善于观察、研究市场、发现商机。“卖什么很重要。”
网上各种摆摊成功人士,成了年轻人取经的对象。比如,广州美食街,一位荆州大爷摆摊30多年,每天下午4点到晚上12点准时出摊,专卖“锅盔”。日售400个,售价介于7到10元钱之间,一天下来,大爷平均每日进账3400元。就算锅盔成本价高达3000元,算下来大爷的时薪也是普通打工人可望不可即的。
图源:微博@湖北日报
摆摊第二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赛道。技术太高的,咱模仿不来——大哥卖烤馕,半个身子探进沙缸火炉内贴饼。这种“倒拔杨柳式”贴饼技术,武松他哥来了都得拍手叫好。
“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图源:微博@娱小果
第四步:年轻人摆摊,主打一个专业。即扬长避短,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专业。护士姐姐转行卖“无菌烤肠”,精准穿串。当她拿起小刀开始等距离为淀粉肠改花刀时,细致程度着实令人恐惧。
图源:微博@白鹿视频
还有的兄弟,卖炸鸡打出“卖炸鸡送房地产咨询服务”的招牌。复合型人才,市场永远青睐。即便以上几点都做到了,也需要时刻关注行业动态。市场供大于求、产品边际效益递减等趋势都有可能造成“买卖不成”。这样看来,《狂飙》里的前期兢兢业业卖鱼的高启强,在风云变换的菜市场,稳扎稳打十几年,最后还能买得起上万元的等离子电视,实在不容易。果然能看懂《孙子兵法》的,都不是一般人;能靠摆摊立足的00后们,也都是狠角色。
图源:爱奇艺《狂飙》
“轻体力活,我的人生救赎”
一些年轻人热衷摆摊,是喜欢自由掌控生活和事业的感觉。另一群年轻人,则喜欢“轻体力劳动”带来的纯粹感受。
“不想动脑,岁月静好。”豆瓣“轻体力活探索联盟小组”里,有苦练技术的理发店Tony,“偷得浮生半日闲”奶茶店小妹,擅长“化整为零”的家政服务员……这些“妈见打”的活计,年轻人却甘之如饴。知乎有一条经典提问:“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你最想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底下的回答有千百种:酒店试睡员、水果店老板、电影放映员……“我应该给奶贝刷酱,给饼干按巧克力豆,躲在自动售货机后面递饮料,在串串店给藕片打孔,在超市织方便面。”
有的人想想而已,有的人真这么做了:央美毕业的做指甲,人大毕业的当厨子,985硕士31岁裸辞当花店学徒,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在社会惯性认知里,坐在办公室的白领生活远比太阳底下的工人生活更值得憧憬。可现实中,一部分光鲜亮丽的白领们,却始终找不到工作的意义和自我存在的价值。于是,原本做着传统认知中的体面工作、看似有潜力获得高收入的年轻人,决心抛开世俗对“精英价值”的界定,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鱼女士从北京师范大学的王牌专业——心理学毕业后,放弃研究所的工作,在天津开了家“小锅米线”。为什么放弃大好的前景转行?“因为太想吃家乡的味道了。”喜欢天津,喜欢天津大姨,所以在天津扎根;喜欢小锅米线,所以把米线做给更多人吃。为了那一口最正宗的味道,她用产自家乡的本土米线,用腌酸菜和小米辣调出地道的酸辣口味,每天亲自熬秘制酱料。
图源:哔哩哔哩《我在天津挺好哒》
刚开张时店里只有四张桌子,日流水最低只有60块,到如今,每天能卖掉400碗。餐饮行业起早贪黑、浸在油烟里的辛苦,是做研究员的日子里难以想象的,但她说,“金钱难买我喜欢。”“一点也不后悔,因为我让更多人知道了什么叫小锅米线,什么叫云南菜。”在产生实体价值后,年轻人豁然开朗。
做家政服务的女主心情大好
图源:《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
就像吃巧克力会让人大脑分泌多巴胺,感受到幸福那样,轻体力活也能带来一种即时快感。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一研究团队发现,在对照实验下,“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对抑郁情绪状态和快感缺失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拓宽职业选择的年轻人,每一次的探索与尝试,都有可能带来即时的反馈。在公园站半天卖了3个气球,刨去进货价剩下全是自己的人工辛苦费;偶尔送个外卖还能收获到一个连载小故事。
作者供图
对万事万物仍旧保留着好奇,是获得快乐最简单的方式。不被传统职业价值捆绑的年轻人,看到了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不愿再做螺丝钉,我为我自己而活”
在#我的体力活初体验#话题下,一位从大厂辞职回家开快餐店的女生自述了她的经历:“租了一个铺子,每天就是买菜洗菜切菜,炒菜打菜洗碗,搞完就下班。再也没有日报,周报,月报和述职报告,再也不用面对kpi,强制自己社交说话。”“很累,但是心情非常愉悦。”你不用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在星巴克、在游乐园、在KTV加班加点;下班之后没人打扰,不会有甲方爸爸夺命连环call来催进度,不会有老板发消息需要你立即回复,不会再因为十分钟没看手机信息而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工作关系简单,不用担心自己的CPU下一秒就会超负荷运转。
“大饼”在这份行当里,也只能是被摊在锅上煎的命运。做不动了就回家休息,让生活回归简单。
选择多元工种的年轻人,不是放弃自己的学历和经验,而在是寻求另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靠自己的双手明明白白地得到结果。即时反馈的成果,具体可感的回报,戳中了当代人的需求。对一些年轻人来说,都市里的光鲜背后,是数不尽的自我迷茫。无效的脑力劳动,听说谁家又裁员的恐慌,不断更新迭代的AI智能。在这个多数人紧张35岁就要摸到职场天花板的时代,焦虑从刚入职的第一天就给到。
于是一部分年轻人有了更宽广的职业选择:实打实的“计件核算”打败了虚无空洞的OKR,成为了工作的新目标。实际上,真正的“体力活”并不轻松。工资也不如最初想象得那般美好,没有上升路径,没有长期规划,只有重复性的劳动。分拣一整天的花枝,手套都磨秃噜一层;洗9个小时的头,手最后皴得全是褶子,颤颤巍巍如同无骨鸡爪;跪地上擦2个小时的地,拆洗油被污浸到再也洗不干净的指甲……
图源:爱奇艺《狂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无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活,本质上都是个人价值的变现。正如罗翔在谈论“职业的意义”里提到的:“其实无论怎样的工作,时间一长,都会滋生无聊的感觉,都会觉得工作不过是一种重复的机械劳动。”
图源:小红书
与其说大热的“轻体力活”是年轻人的梦中工作,不如说这是假装体面工作后的幡然醒悟。另一种层面上来讲,这或许也是一种职业观念的进步。大胆地、勇敢地去做我们真正想做的事。比起别人看到的光鲜,我们更愿意寻求自我的、内在的、真实的快乐了。
当“摆摊”又开始盛行,无数在大城市飘着的年轻人又开始想着,回家以后我做什么呢?
是在原来的小学边,开一家小卖部,给围栏里的学生们递辣条;
还是经营一家咖啡店、奶茶店,每天享受着亲手磨出的咖啡香味?
攒了点钱,在家乡一隅开个小店,干点小活,过过清闲的日子。
就像我们的父辈母辈一样——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不关心季度KPI,不关心绩效,不关心永远做不完的日报周报月报和会议记录。
只用在下班后微亮的天空下,思考今天该去哪里看盛开的白玉兰?
“不想上班不想上班不想上班。”每天早上打卡时间,掏出手机在社交平台一搜,会发现上述类似的发言无数。
图源:微博
这届年轻人上班的痛苦来源,除了每天固定的两点一线,弹性工作制度带来的边界模糊,还有就是——太费神了。内耗、心累,也许比身体上的疲惫更消耗人的精神,也更容易让人烦躁和迷茫。不少人的脑力劳动,经过层层分工细化,早已转变为庞大项目的一小部分,“价值感”也就渐渐消磨殆尽:“在亲戚眼中,我在大城市大公司负责千万级投资项目;实际上,我连客户都没见过,就是个做表的。”
图源:小妹朋友圈“我工作的全部价值:让Excel里的数字不出现乱码。”打工人,渐渐不确定自己工作的实际价值何在。一些想要找回意义的年轻人,开始靠自己的双手,探寻生活减重的方式。去年年底,“轻体力活探索联盟”在豆瓣悄悄崛起;今年年初,年轻人各显十八般武艺“上街摆摊”的新闻频上热搜。
图源:豆瓣
“工作是为了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全部。”当人们还在“开摆”和“开卷”间仰卧起坐时,有这么一小撮人在意料之外的地方,找到了灵魂与身体的最佳和解。
“摆摊,我的灵魂归处”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这句听起来戏谑的话,成了流传在年轻人中的至理名言。这可不是过嘴瘾,到大马路上看一圈便知,如今摆摊的90后、00后不在少数,有的甚至开始后悔“没早点发现摆摊的快乐”。
00后男生摆摊卖烤肠
图源:抖音@南丰融媒体中心
千万别看不起摆摊,实战起来会发现,里边的门道其实大得很。“摆地摊”,换言之,即为一种资金成本可控、时间成本可控的低成本创业模式。首要的一步,就是善于观察、研究市场、发现商机。“卖什么很重要。”
建议胃口太好的年轻人,别轻易尝试小吃摊图源:微博
网上各种摆摊成功人士,成了年轻人取经的对象。比如,广州美食街,一位荆州大爷摆摊30多年,每天下午4点到晚上12点准时出摊,专卖“锅盔”。日售400个,售价介于7到10元钱之间,一天下来,大爷平均每日进账3400元。就算锅盔成本价高达3000元,算下来大爷的时薪也是普通打工人可望不可即的。
湖北荆州特色“公安锅盔”图源:微博@湖北日报
摆摊第二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赛道。技术太高的,咱模仿不来——大哥卖烤馕,半个身子探进沙缸火炉内贴饼。这种“倒拔杨柳式”贴饼技术,武松他哥来了都得拍手叫好。
“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图源:微博@娱小果
第四步:年轻人摆摊,主打一个专业。即扬长避短,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专业。护士姐姐转行卖“无菌烤肠”,精准穿串。当她拿起小刀开始等距离为淀粉肠改花刀时,细致程度着实令人恐惧。
图源:微博@白鹿视频
还有的兄弟,卖炸鸡打出“卖炸鸡送房地产咨询服务”的招牌。复合型人才,市场永远青睐。即便以上几点都做到了,也需要时刻关注行业动态。市场供大于求、产品边际效益递减等趋势都有可能造成“买卖不成”。这样看来,《狂飙》里的前期兢兢业业卖鱼的高启强,在风云变换的菜市场,稳扎稳打十几年,最后还能买得起上万元的等离子电视,实在不容易。果然能看懂《孙子兵法》的,都不是一般人;能靠摆摊立足的00后们,也都是狠角色。
图源:爱奇艺《狂飙》
“轻体力活,我的人生救赎”
一些年轻人热衷摆摊,是喜欢自由掌控生活和事业的感觉。另一群年轻人,则喜欢“轻体力劳动”带来的纯粹感受。
“不想动脑,岁月静好。”豆瓣“轻体力活探索联盟小组”里,有苦练技术的理发店Tony,“偷得浮生半日闲”奶茶店小妹,擅长“化整为零”的家政服务员……这些“妈见打”的活计,年轻人却甘之如饴。知乎有一条经典提问:“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你最想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底下的回答有千百种:酒店试睡员、水果店老板、电影放映员……“我应该给奶贝刷酱,给饼干按巧克力豆,躲在自动售货机后面递饮料,在串串店给藕片打孔,在超市织方便面。”
年轻人的喜好,从QQ昵称可见一斑有的人想想而已,有的人真这么做了:央美毕业的做指甲,人大毕业的当厨子,985硕士31岁裸辞当花店学徒,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在社会惯性认知里,坐在办公室的白领生活远比太阳底下的工人生活更值得憧憬。可现实中,一部分光鲜亮丽的白领们,却始终找不到工作的意义和自我存在的价值。于是,原本做着传统认知中的体面工作、看似有潜力获得高收入的年轻人,决心抛开世俗对“精英价值”的界定,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鱼女士从北京师范大学的王牌专业——心理学毕业后,放弃研究所的工作,在天津开了家“小锅米线”。为什么放弃大好的前景转行?“因为太想吃家乡的味道了。”喜欢天津,喜欢天津大姨,所以在天津扎根;喜欢小锅米线,所以把米线做给更多人吃。为了那一口最正宗的味道,她用产自家乡的本土米线,用腌酸菜和小米辣调出地道的酸辣口味,每天亲自熬秘制酱料。
图源:哔哩哔哩《我在天津挺好哒》
刚开张时店里只有四张桌子,日流水最低只有60块,到如今,每天能卖掉400碗。餐饮行业起早贪黑、浸在油烟里的辛苦,是做研究员的日子里难以想象的,但她说,“金钱难买我喜欢。”“一点也不后悔,因为我让更多人知道了什么叫小锅米线,什么叫云南菜。”在产生实体价值后,年轻人豁然开朗。
做家政服务的女主心情大好
图源:《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
就像吃巧克力会让人大脑分泌多巴胺,感受到幸福那样,轻体力活也能带来一种即时快感。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一研究团队发现,在对照实验下,“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对抑郁情绪状态和快感缺失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拓宽职业选择的年轻人,每一次的探索与尝试,都有可能带来即时的反馈。在公园站半天卖了3个气球,刨去进货价剩下全是自己的人工辛苦费;偶尔送个外卖还能收获到一个连载小故事。
朋友圈里,做麻辣烫的小哥奇遇作者供图
对万事万物仍旧保留着好奇,是获得快乐最简单的方式。不被传统职业价值捆绑的年轻人,看到了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不愿再做螺丝钉,我为我自己而活”
在#我的体力活初体验#话题下,一位从大厂辞职回家开快餐店的女生自述了她的经历:“租了一个铺子,每天就是买菜洗菜切菜,炒菜打菜洗碗,搞完就下班。再也没有日报,周报,月报和述职报告,再也不用面对kpi,强制自己社交说话。”“很累,但是心情非常愉悦。”你不用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在星巴克、在游乐园、在KTV加班加点;下班之后没人打扰,不会有甲方爸爸夺命连环call来催进度,不会有老板发消息需要你立即回复,不会再因为十分钟没看手机信息而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工作关系简单,不用担心自己的CPU下一秒就会超负荷运转。
图源:微博
“大饼”在这份行当里,也只能是被摊在锅上煎的命运。做不动了就回家休息,让生活回归简单。
图源:日剧《我,到点下班》选择多元工种的年轻人,不是放弃自己的学历和经验,而在是寻求另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靠自己的双手明明白白地得到结果。即时反馈的成果,具体可感的回报,戳中了当代人的需求。对一些年轻人来说,都市里的光鲜背后,是数不尽的自我迷茫。无效的脑力劳动,听说谁家又裁员的恐慌,不断更新迭代的AI智能。在这个多数人紧张35岁就要摸到职场天花板的时代,焦虑从刚入职的第一天就给到。
图源:《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
于是一部分年轻人有了更宽广的职业选择:实打实的“计件核算”打败了虚无空洞的OKR,成为了工作的新目标。实际上,真正的“体力活”并不轻松。工资也不如最初想象得那般美好,没有上升路径,没有长期规划,只有重复性的劳动。分拣一整天的花枝,手套都磨秃噜一层;洗9个小时的头,手最后皴得全是褶子,颤颤巍巍如同无骨鸡爪;跪地上擦2个小时的地,拆洗油被污浸到再也洗不干净的指甲……
图源:爱奇艺《狂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无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活,本质上都是个人价值的变现。正如罗翔在谈论“职业的意义”里提到的:“其实无论怎样的工作,时间一长,都会滋生无聊的感觉,都会觉得工作不过是一种重复的机械劳动。”
图源:小红书
与其说大热的“轻体力活”是年轻人的梦中工作,不如说这是假装体面工作后的幡然醒悟。另一种层面上来讲,这或许也是一种职业观念的进步。大胆地、勇敢地去做我们真正想做的事。比起别人看到的光鲜,我们更愿意寻求自我的、内在的、真实的快乐了。
当“摆摊”又开始盛行,无数在大城市飘着的年轻人又开始想着,回家以后我做什么呢?
是在原来的小学边,开一家小卖部,给围栏里的学生们递辣条;
还是经营一家咖啡店、奶茶店,每天享受着亲手磨出的咖啡香味?
攒了点钱,在家乡一隅开个小店,干点小活,过过清闲的日子。
就像我们的父辈母辈一样——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不关心季度KPI,不关心绩效,不关心永远做不完的日报周报月报和会议记录。
只用在下班后微亮的天空下,思考今天该去哪里看盛开的白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