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空军新闻发布会披露,红-19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等装备将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
11月7日,央视《新闻直播间》对这款新型装备进行了介绍——
我国新一代的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红旗-19导弹发射车采用的是8×8轮式高机动卡车底盘,每台车上配备6枚装在圆柱形“储运发”一体式发射筒内的拦截弹,发射方式是“冷”发射;
红旗-19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主要用于对弹道导弹类目标实施区域拦截,具有作战保护区覆盖范围大、突防对抗能力强等特点。
专家表示,作为新一代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红旗-19不仅可以拦截传统弹道导弹,还具备在大气层内对抗滑翔机动突防高超声速导弹的能力,拦截速域广,拦截范围大。这些性能特点表明,红旗-19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冷”
上述介绍中,有两个特点值得注意。
其一,“冷”发射。相比在发射筒内直接点火的热发射方式,“冷”发射方式可以依靠高压气体或其他动力源,无需点火将弹体“弹”出发射筒,而后弹体在半空中再点火启动。这样可以避免发射平台遭到推进火焰的损毁,从而降低发射平台的维护成本、实现弹体发射后的快速装填,总体上提升发射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难”
其二,报道指出,红-19不仅可以拦截传统弹道导弹,还具备在大气层内对抗滑翔机动突防高超声速导弹的能力。而这一能力技术含量颇高,可称是地空防空导弹系统中的“天花板”。目前,世界范围内仅有中俄两国宣称具备相关能力。
军事评论员宋忠平向政知君解读,从导弹飞行的弹道轨迹来看,因“抛物线”弹道基本固定,传统弹道导弹的拦截难度相对较低。如果来袭的弹道导弹具备机动变轨能力,即其可以中途改变弹道,那么拦截起来就要困难一些。而“滑翔机动突防的高超声速导弹”,其弹道相比前两者更为飘忽不定,难寻规律。因此拦截难度就又被提升了一个档次。
他还分析称,从搜索跟踪角度来看,传统弹道导弹飞行高度一般较高,位于地球大气层外。探测跟踪这类导弹,地球曲率对雷达的影响较小,即较早便可发现来袭导弹,从而获得充足的应对时间,给解算弹道、发射拦截留出时间窗口。而“滑翔机动突防的高超声速导弹”,其最佳飞行高度基本在100公里上下。相比传统弹道导弹,后者可称“贴地飞行”。这种情况下,地球曲率对雷达的影响增加,给探测跟踪带来很大挑战。加之高超声速导弹本身突防速度快,这进一步压缩了拦截一方的反应时间。
“强”
事实上,多年以前红-19反导系统就已经引起外方注意。
2014年初环球网曾发文称,美国国防部披露中国已经研制红-19反导系统,这是一种和美国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相当的装备。
同年,《环球时报》还援引美媒消息称,中国红-19导弹性能可能类似美国尚在研制中的增程型“萨德”或“标准-3”系统,具备对大气层内外目标实施拦截的能力。
综合军报、环球网此前消息,目前,俄罗斯披露其S-500防空系统具备拦截高超声速导弹能力,美国相关武器系统仍然在研。
宋忠平评价称,美国的高超声速导弹武器目前还未研制成功,因此其拦截高超声速导弹的武器系统研发就遇到很大阻碍。“提高靶弹的速度很容易,但想让靶弹模拟高超声速弹头的飞行特性是很难的。想研发‘盾’,首先需要有相应的‘矛’。从技术研发来看,‘矛’与‘盾’恰恰是相辅相成的。”
11月6日,《都市时报》刊文引述专家解读称,测试中,红-19成功拦截解放军高超声速导弹和中远程弹道导弹,外军同类产品无法做到。
针对即将亮相本届珠海航展的红-19,中国新闻网11月5日援引美方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发布的报告称,红-19展现了中国“超出常人认知的强大导弹防御能力”。
日前,中国空军新闻发布会披露,红-19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等装备将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
11月7日,央视《新闻直播间》对这款新型装备进行了介绍——
我国新一代的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红旗-19导弹发射车采用的是8×8轮式高机动卡车底盘,每台车上配备6枚装在圆柱形“储运发”一体式发射筒内的拦截弹,发射方式是“冷”发射;
红旗-19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主要用于对弹道导弹类目标实施区域拦截,具有作战保护区覆盖范围大、突防对抗能力强等特点。
专家表示,作为新一代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红旗-19不仅可以拦截传统弹道导弹,还具备在大气层内对抗滑翔机动突防高超声速导弹的能力,拦截速域广,拦截范围大。这些性能特点表明,红旗-19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冷”
上述介绍中,有两个特点值得注意。
其一,“冷”发射。相比在发射筒内直接点火的热发射方式,“冷”发射方式可以依靠高压气体或其他动力源,无需点火将弹体“弹”出发射筒,而后弹体在半空中再点火启动。这样可以避免发射平台遭到推进火焰的损毁,从而降低发射平台的维护成本、实现弹体发射后的快速装填,总体上提升发射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难”
其二,报道指出,红-19不仅可以拦截传统弹道导弹,还具备在大气层内对抗滑翔机动突防高超声速导弹的能力。而这一能力技术含量颇高,可称是地空防空导弹系统中的“天花板”。目前,世界范围内仅有中俄两国宣称具备相关能力。
军事评论员宋忠平向政知君解读,从导弹飞行的弹道轨迹来看,因“抛物线”弹道基本固定,传统弹道导弹的拦截难度相对较低。如果来袭的弹道导弹具备机动变轨能力,即其可以中途改变弹道,那么拦截起来就要困难一些。而“滑翔机动突防的高超声速导弹”,其弹道相比前两者更为飘忽不定,难寻规律。因此拦截难度就又被提升了一个档次。
他还分析称,从搜索跟踪角度来看,传统弹道导弹飞行高度一般较高,位于地球大气层外。探测跟踪这类导弹,地球曲率对雷达的影响较小,即较早便可发现来袭导弹,从而获得充足的应对时间,给解算弹道、发射拦截留出时间窗口。而“滑翔机动突防的高超声速导弹”,其最佳飞行高度基本在100公里上下。相比传统弹道导弹,后者可称“贴地飞行”。这种情况下,地球曲率对雷达的影响增加,给探测跟踪带来很大挑战。加之高超声速导弹本身突防速度快,这进一步压缩了拦截一方的反应时间。
“强”
事实上,多年以前红-19反导系统就已经引起外方注意。
2014年初环球网曾发文称,美国国防部披露中国已经研制红-19反导系统,这是一种和美国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相当的装备。
同年,《环球时报》还援引美媒消息称,中国红-19导弹性能可能类似美国尚在研制中的增程型“萨德”或“标准-3”系统,具备对大气层内外目标实施拦截的能力。
综合军报、环球网此前消息,目前,俄罗斯披露其S-500防空系统具备拦截高超声速导弹能力,美国相关武器系统仍然在研。
宋忠平评价称,美国的高超声速导弹武器目前还未研制成功,因此其拦截高超声速导弹的武器系统研发就遇到很大阻碍。“提高靶弹的速度很容易,但想让靶弹模拟高超声速弹头的飞行特性是很难的。想研发‘盾’,首先需要有相应的‘矛’。从技术研发来看,‘矛’与‘盾’恰恰是相辅相成的。”
11月6日,《都市时报》刊文引述专家解读称,测试中,红-19成功拦截解放军高超声速导弹和中远程弹道导弹,外军同类产品无法做到。
针对即将亮相本届珠海航展的红-19,中国新闻网11月5日援引美方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发布的报告称,红-19展现了中国“超出常人认知的强大导弹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