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提停战条件!联大紧急通过“和平公式”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2月24日 10点40分 PT
  返回列表
94485 阅读
62 评论
每日经济新闻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最新消息

当地时间2月23日,联合国大会继续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特别会议。在当天的会议上,联大以141票赞成,7票反对,32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包括乌克兰在内的75国共同提交的“和平公式”决议草案。该草案强调在乌克兰寻求符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全面、公正与持久和平的紧迫性。(央视新闻)

此前,俄罗斯国家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指出,如果在没有取胜的情况下停止军事行动,俄罗斯将被撕得粉碎。他表示,如果美国停止向基辅提供武器,冲突将会结束。(参考消息网援引俄罗斯卫星社22日报道)

风云变幻中,俄乌冲突竟已一周年了。

“从冲突双方的情况来看,无论俄罗斯的资源也好,本身预设的目标也好,谈判肯付出的代价也好,俄乌双方民众持续战斗的意志也好,其实都没有枯竭,也没有出现一方已经完全无法继续战斗下去的情况,”中国欧洲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向《每日经济新闻》每经头条记者(以下简称每经头条记者)分析指出,“俄乌冲突短期内不可能在军事上分出胜负,只要还能打下去,那双方的目标也只能在冲突前线上去获得。”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发起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二战后欧洲最激烈的军事冲突拉开了序幕。这场冲突打破了冷战后欧洲相对稳定的安全格局,造成了俄乌双方大量的人员伤亡,并对全球的能源和粮食格局造成剧烈冲击。一年后的今天,冲突仍不见终结的希望,反而有持续升级和长期化的趋势。丁纯指出,俄乌之外,(论损失)欧洲首当其冲,其在这一年来,安全环境、地缘政治局势严重恶化。“不管愿意与否,欧洲已被卷入这场冲突,因为大多数欧洲国家都是反俄挺乌的,所以要接收难民、财政资助、军事援助。此外,欧洲还需要忍受(俄罗斯)反制裁所带来的能源危机、通货膨胀等问题,以及其对本国经济、产业、民生形成一系列的打击。”就在欧洲因能源“脱俄”面临长期性、结构性的经济挑战的同时,美国的能源企业却赚得丰厚利润,有逐步取代俄罗斯成为欧洲主要能源供应国的趋势。军工复合体迎来大额订单,股价暴涨。美国伤及欧洲利益,引发欧洲多国强烈不满。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向每经头条记者表示,美国的确在这场冲突中获益最多,这折射了拜登政策对俄罗斯采取离岸平衡战略的“高明”之处。在王文看来,美国对俄采取的“离岸平衡”战略奏效,不费一兵一卒、仅用数百亿美元就实现了“以乌制俄”、“以俄压欧”的三角平衡局面。此外,美国还获得了军工集团的经济利益,以及“长臂管辖”,没收俄罗斯海外资产的非法利益。

美国大赚:军售同比增长近50%  

出口欧洲LNG比例翻倍

“从隐形层面来讲,俄乌冲突重新激活了北约,提升了美国对盟友的领导力,而从现实层面来讲,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和能源供应商在冲突中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丁纯向每经头条记者表示。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的“特别军事行动”打破了冷战后欧洲相对稳定的安全格局,也让许多北约国家从裁减军事开支的“和平红利”中幡然醒悟,开始将国防安全提升为优先事项。对于增加军费的北约国家而言,开支的很大一部分流向美国的军工企业。俄乌冲突爆发后仅三天,德国总理朔尔茨发表了“时代转折点”(Zeitenwende)演讲,一改冷战后常年忽视联邦国防军建设的政策,承诺设立1000亿欧元的特别国防基金,将国防开支提高到GDP的2%——这是多年来美国对北约盟国要求的基准线。2022年7月,德国新增军费的第一批支出,就是向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订购35架F-35战斗机,总价84亿美元。“在北约的框架下,盟国购买美国武器,也就是用经济利益的输送换取美国提供的安全保证,否则的话美国也不会做这种赔本买卖,”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董一凡向每经头条记者指出。靠近俄罗斯的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对自己的安全形势更加焦虑。冲突爆发前,波兰已经开始向美国订购250辆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总价高达60亿美元。冲突爆发后不久,波兰宣布了将军队扩大一倍以上的计划,并加快购买武器,规模之大让分析人士担心其财政是否会被拖垮。2022年5月,波兰国防部长签署从美国购买500套M142自行火箭炮(海马斯)的计划,几乎等于洛克希德·马丁此前生产的数量总和。[1]

数据来源:CNBC

海马斯、“弹簧刀”无人机等美国援助武器在乌克兰战场上可谓一战成名,这场实战也为美国推销自己的武器提供了绝佳的广告。同时,西方国家对俄制裁也打击了第二大武器出口国俄罗斯的出口能力,为美国和西方军事工业争夺市场份额创造了机会。据《美国国防新闻周刊》报道,美国国务院负责政治军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杰西卡·路易斯表示,美国将通过资助和军事培训等方式,鼓励东欧的盟国淘换俄制武器,转而采用美国武器。除提升军备以外,美国及其盟友也需要补充援乌后下降的军火库存。“乌克兰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方国家在背后的支持,特别是军火支持,这毫无疑问会给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带来大量的利润,”丁纯告诉每经头条记者。据美国国务院1月25日发布的数据,在2022财年,美国政府向外国政府出售的军火(Foreign Military Sales)规模达519亿美元,同比增长49.1%;政府批准的直接商业军售(Direct Commercial Sales)合同总价值达1537亿美元,同比增长48.6%,美国国务院称,此类军售大幅增长主要源于俄乌冲突带来的合同。

数据来源:美国国务院

负责政府间武器交易的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局长詹姆斯·赫尔希在2022年10月表示,他预计盟国补充下降库存的采购会让美国军售在未来三年里“持续增长”。在冲突爆发前,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占欧盟总进口量的约40%。冲突爆发后,欧盟铁了心要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在欧洲满世界寻找天然气替代来源时,美国趁机补位,对欧液化天然气(LNG)出口大涨,在欧洲气价创纪录之际赚取了高额利润。“一方面,欧洲主观地希望通过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获得相应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在俄罗斯反制裁下,欧洲被迫短期内要寻找新的能源来源,从美国进口了大量价格高昂的LNG,被美国赚取‘不义之财’”。丁纯告诉每经头条记者。据彭博社的统计,美国2022年的LNG出口一跃而上,达8120万吨,与卡塔尔并列世界第一。据路透社,美国2022年出口的LNG有69%运往了欧洲,而2021年这个数字还只有35%。2022年欧洲天然气平均价格为4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但美国的平均价格仅为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巨大的价格差带来了利润飙涨。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美国的LNG出口收入为350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83亿美元,大涨322%。[2]

数据来源:Kpler

实际上,如果不是2022年6月美国第二大LNG终端自由港遭火灾,美国早已拿下LNG出口量世界第一的位置。分析师普遍预计,欧洲能源危机远未结束,未来对美国LNG的需求还会增长,而美国能源企业正在快马加鞭地扩大产能,预计今明两年将有三个大型LNG设施投产。“由于欧洲摆脱俄罗斯天然气,美国LNG在欧洲能源安全中将扮演重要角色。2022年,欧洲进口的LNG有40%来自美国。随着自由港恢复出口,卡尔克苏通道(Calcasieu Pass)继续提高产能,以及更多工程投产,我们预计将会有更多美国LNG抵达欧洲,”能源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向每经头条记者分析指出。在天然气之外,由于欧盟对俄罗斯石油产品实行禁运和限价等制裁措施,美国对欧原油出口也大涨。据芝商所数据,2022年美国对欧出口的原油达到了175万桶/日,较2021年上涨约70%。据欧盟统计局数据,2021年,欧盟有25.8%的石油进口来自俄罗斯,其次为挪威(9%)和美国(8.4%),但到2022年第三季度,俄罗斯的占比已经降至18.3%,美国则升至10.8%、超过挪威(9.9%)排名第二。

数据来源:谷歌财经

欧洲挑战:

能源去俄化对企业及家庭带来长期打击

谈及俄乌冲突的外溢影响,丁纯认为欧洲毫无疑问是首当其冲的。“对欧洲来讲,冲突打破了它原来安全的地缘态势,极大地影响了地缘政治布局,而且这场冲突使得欧洲难以抽身,既没有办法放手,又实际上很难看到短期的一种所谓‘胜利’。”他向每经头条记者进一步指出,欧洲在这一年来,安全环境和地缘政治局势是严重恶化的。不管愿不愿意,欧洲已被卷入到了这样一种冲突当中,需要忍受(俄罗斯)反制裁带来的能源危机、通货膨胀等问题,对本国的经济、产业、民生形成一系列的打击。”据欧洲智库布鲁盖尔2月的最新评估,自能源危机初显的2021年9月起,为减轻高价能源对企业和家庭的冲击,欧洲国家(欧盟、英国和挪威)拨划的财政支出高达7680亿欧元,规模超过了欧盟的新冠复苏基金(7500亿欧元)。从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占比达50%的德国拿出的钱最多,高达2650亿欧元。创纪录的能源价格对欧洲的制造业造成了严重冲击,对高度依赖化石能源的化工和钢铁等产业而言,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大量企业减产、关停、转移产能,不少专家甚至发出了欧洲面临新一轮“去工业化”浪潮的警告。而能源价格低廉,又通过《通胀削减法案》补贴新兴制造业的美国,对欧洲制造业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3]回顾历史,1973年,来自苏联的“红色天然气”首次通过管道抵达西德,开启了俄(苏)与西欧之间超越意识形态分歧的能源贸易。此后,俄罗斯廉价稳定的天然气通过庞大的管道网络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奠定了德国、意大利等国工业生产和居民用气的基础。近半个世纪后,2022年9月26日,俄罗斯直接向德国输气的北溪一二号管道同日发生爆炸,成了俄欧能源共生关系走向终结的戏剧性象征,而欧洲也为放弃俄罗斯能源付出了沉重代价。即使在冷战年代和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期间,俄罗斯对欧输气大体保持了稳定。此番欧洲决定“脱俄”的决定,折射出欧洲对能源和地缘安全的思考已经发生颠覆性的改变。正如欧盟所言,能源制裁的目标是“给俄罗斯造成尽可能大的经济损失”,以“遏制其军事行动”。[4]“过去欧洲的能源观念还是以经济成本和经济效益为主,但现在已经将俄罗斯彻底看作了敌人或者说安全上的威胁。地缘安全和价值观至上的政治氛围,是欧洲决定切断与俄罗斯能源关系的原因,“董一凡向每经头条记者表示。经过2022年的混乱之后,欧洲市场的天然气价格大幅回落,但欧洲的能源困境远未结束。董一凡认为,当前的天然气价格虽然已经降至一年半以来的新低,但仍然是疫情暴发前价格水平的数倍,而欧洲自身以可再生能源补充的潜力依然有限,未来将面临长期的成本压力,并承受国际LNG市场的波动。“能源去俄化给欧洲经济带来的挑战是长期性和结构性的,”董一凡表示。

2022年俄GDP降幅2.5% 

乌下滑30.4%

虽然俄罗斯初期想要通过“闪电战”的方式拿下基辅的尝试失败了,但经过一年的战事,俄罗斯在土地上仍然可以说斩获颇丰。2022年9月底,在乌克兰东部四个地区通过公投并入俄罗斯联邦之后,冲突爆发前俄罗斯控制的东部区域与南边的克里米亚半岛连成一片,亚速海成为俄罗斯的内海。

“俄罗斯在与强大对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对峙当中,虽然初中期经历一些军事挫折,但俄罗斯逐渐稳住了阵脚,后续在巴赫穆特等地取得了一定的军事进展,甚至取得了一定的战略主动权。这显示出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动员人力资源、经济资源、战争资源的强大能力,”丁纯向每经头条记者表示,“但俄罗斯肯定也不是赢家。”

对于俄罗斯而言,为军事行动付出一定经济代价是早已有心理准备的事情。在经过西方九轮制裁,特别是对其经济命脉化石能源的禁运与限价、金融机构被踢出SWIFT系统之后,俄罗斯官方给出的2022年GDP降幅为2.5%,彭博社的数据为3%,都远低于西方世界的最初预估;通胀率为13.8%,也并不比西方主要经济体高出太多。相比之下,乌克兰经济遭到的损失极为严重,2022年GDP下滑了30.4%。[5]

“从整体上来看,俄乌冲突对俄罗斯经济的冲击没有大家预料的这么大,因为俄罗斯此前为摆脱在金融和技术上对西方的依赖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冲突爆发后,俄罗斯也很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宇对每经头条记者分析指出。

自2014年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之后,西方对俄实施了一系列制裁,俄罗斯开始有意识地通过降低外债、控制支出、累积外汇储备和金融体系去美元化等手段,加强经济和金融体系对外部风险的抵御能力。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实行了股市暂停交易、外汇管制、天然气卢布结算等措施,以稳定金融市场。

此外,尽管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能源出口实施了一系列制裁,但生效时间上有缓冲,且国际油气价格飙涨,俄罗斯2022年的油气收入反而有所增长,高达11.6万亿卢布,为经济提供了强劲支撑。2022年的联邦预算收入增长10%,达27.8万亿卢布。

“但从今年来看,俄罗斯整体经济形势要比2022年有所恶化,因为能源价格已经下跌,而且俄罗斯与其传统能源市场在各方面的链条都断裂了,今年俄罗斯的经济形势恐怕不会特别好,”陈宇向每经头条记者表示。

油气收入对俄罗斯经济至关重要,2021年贡献了45%的联邦预算收入。冲突爆发后,外界的关注点集中在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上,但实际上,俄罗斯经济对欧洲市场的依赖有过之而无不及:2021年俄罗斯出口的原油和天然气中,有超过60%都卖给了欧洲。

随着欧洲加快能源结构“去俄化”,以及对俄海运石油限价措施生效,俄罗斯自2022年10月开始已经体验到了量价齐跌带来的能源收入下滑。据俄罗斯财政部数据,俄1月油气收入同比下降46%,而受军事采购推动,政府支出同比大涨59%,导致该月预算赤字达到约250亿美元。分析师推测,俄罗斯今年的预算赤字可能高达732亿美元,约为GDP的3.8%,比俄财政部设定的2%目标高近一倍。

董一凡告诉每经头条记者,俄罗斯能源市场的未来趋势是面向亚洲,但是短期来看,这样的调整还面临很多技术上的挑战,包括管道的铺设,以及欧美通过船运保险机制来限制俄罗斯原油出口的影响。

短期的财政紧张并非冲突对俄罗斯经济冲击的全貌。“最关键的是,长远来看,俄罗斯发展所需要的科技和资本中来自西方的部分应该说是完全被切断了,这对俄罗斯的长期发展是一个巨大的隐患,”陈宇表示。

尽管俄乌两国已经为冲突付出了高昂的成本,但双方并没有终止冲突的意向。

“从冲突双方的情况来看,无论俄罗斯的资源也好,本身预设的目标也好,谈判肯付出的代价也好,俄乌双方民众持续战斗的意志也好,其实都没有枯竭,也没有出现一方已经完全无法继续战斗下去的情况,”丁纯对每经头条记者分析指出,“所以俄乌冲突短期内不可能在军事上分出胜负,只要还能打下去,那双方的目标也只能在冲突前线上去获得。”

陈宇认为,俄罗斯近期的战略目标是拿下整个顿巴斯地区,而在西方援助的主战坦克逐步到位之后,乌克兰也有可能在南部平原地区发起反击,“未来几个月,俄乌双方会在战场上打得更激烈。”

在陈宇看来,冲突的爆发意味着欧洲后冷战时代秩序的终结,“俄罗斯与西方在地缘和安全问题上彻底撕破了脸皮,整个冷战后试图建立的欧洲相对安全的架构,应该说是已经丧失殆尽了。”

对于终结冲突和谋求长久和平,丁纯则特别强调欧洲未来不应该将俄罗斯排挤在欧洲秩序之外:“冲突没有赢家,特别是对直接参与的双方来讲。如果欧洲把俄罗斯变成一个‘弃儿’, 实际上是不可能得到永久和平的,所以大家都应该尽可能地从经济和民生损失的角度去劝和促谈。”

新闻回放

三阶段回顾一年冲突

搅动全球的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近一年,目前仍然看不到终结的曙光。双方目前在和谈的前提上互不退让,都在蓄力新一轮的大规模攻势,希望以战场成果来奠定未来的谈判基础。

按照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丁晓星的分析,近一年的俄乌冲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22年2月24日至4月中旬,俄军从北、东、南三个方向进入乌克兰,试图以“闪电战”的方式攻下基辅,但因后勤补给问题被迫从基辅周边撤出。

在第二阶段从2022年4月中旬持续到9月,俄军将重心放在乌克兰东部,接连拿下马里乌波尔,攻克北顿涅茨克,将乌东与南部连成一片,直通克里米亚,亚速海成为俄的内海。

第三阶段从2022年9月初至今。9月初乌军发起反攻收复大片领土。9月下旬普京发布了部分动员令,征兵30万,10月初,乌东四州在公投后正式并入俄罗斯联邦。10月8日克里米亚大桥被炸,随后俄对乌全境的电力设施连续多日打击,导致乌全国性电力危机。11月9日,俄宣布从赫尔松撤出,这是冲突爆发以来俄方的最大挫折。

大师画拾苟奴
1 楼
俄乌战争目前可以预料的结果有: 1. 俄罗斯能赢多少不好说,但肯定不会输, 2. 美国是短期受益者,长远来看受损。美元霸权的根基已经被动摇,美国失去老大的位置也就是二十年的事情,随之将分崩离析。 3. 欧洲被掏空,衰落不可避免, 4. 从长远看,中国印度以及东南亚会是最终的受益者。 大趋势是,普世文明将衰落,中华文明将复兴。 [1评]
q
qnzyz03575
2 楼
可怜的毛妹,快到碗里来
千奇百怪党
3 楼
俄罗斯在国势日颓之时采取打出去的战略,值得中国思考。与近代中国相比,俄罗斯的策略无疑要高明些。国际关系就是争取国家利益,所有高大空的目标都是障眼法,美俄都做了很好的示范。
右手好累
4 楼
都他妈什么年代了,还以为可以忽悠华人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是谴责俄罗斯入侵决议,俄罗斯,朝鲜,白俄罗斯等投反对票,中国印度等弃权票,141国家投赞成,绝对的国际碾压!什么玩意啊,傻逼自媒体
右手好累
5 楼
都他妈什么年代了,还以为可以忽悠华人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是谴责俄罗斯入侵决议,俄罗斯,朝鲜,白俄罗斯等投反对票,中国印度等弃权票,141国家投赞成,绝对的国际碾压!什么玩意啊,傻逼自媒体 [2评]
s
silentfire
6 楼
无论什么公式,当事方都同意才有意义,联大通过美国不执行的公式又又多少。
懒熊
7 楼
如果一定要选择 我宁可选择美国继续吸血 欧洲既然选择和北约绑一起 对上俄罗斯 美国只有吃饱了才会缓解衰败 中国也会在和美国缠斗里争取更多的时间发展 美国经济不倒 对当前中国更加有利
一川烟雨
8 楼
还好意思提中华文明?中国GCD现在做的事情哪一样来自孔孟儒释百家齐放的中华?这几年疫情和战争内外做的几件事是文明的?你说的是被阉割得只剩逐利的传统和共产在一起生下的怪胎!中华的文明已经不在大陆了,只在香港、台湾、东南亚、甚至日韩! [1评]
懒熊
9 楼
这仗不打到一定程度根本没有和谈的基础 靠个决议 不起啥作用 [1评]
热血青年2
10 楼
谴责以色列入侵的联合国大会决议一般只有美国和以色列反对,美国不是照样已道德家自居。你怎么不去抗议谴责呢。
h
hyz000
11 楼
忘记中国怎样抗日到底了!
大师画拾苟奴
12 楼
狗粮三姓家奴:一川烟雨 你作为一只狗粮,决定了你的目力只有三寸远。你这么一个靠骂祖宗苟活的狗粮三姓家奴竟然有颜面评说什么孔孟,无耻的可笑!
键盘虾
13 楼
决议代表着这些国家所能提供的资源。没有这些国家支持,乌克兰早没了。有点像大家捐钱捐物抗击疫情一个意思,这才花费这些国家零头的gdp,稍微一用力,毛子撑的住吗? [2评]
键盘虾
14 楼
这才稍微出点力,毛子就快顶不住了,也不掂量下自己几斤几两,整个国家才广东省gdp大小。笑话 [1评]
键盘虾
15 楼
只能拿年轻的俄罗斯人命去填,人家烧钱,你烧命烧未来生产力。😂。自不量力 [1评]
键盘虾
16 楼
要不是国际社会还需要保留实力制衡美国中国,避免一家独大的局面,毛子早领便当了。 [1评]
键盘虾
17 楼
川普掀桌子,美国势弱。毛子启战,重伤。还有谁敢挑战国际秩序?欢迎试水。
w
wangyuehong
18 楼
大买军火 ,美国大发战争财,我对美国经济充满了希望。
w
wangyuehong
19 楼
俄国争口气,美国赚大钱 ,中国看风景,欧洲接难民 ,乌克兰被打烂。只要不停战,美国继续赚。
热血青年2
20 楼
除了欧洲美国和美国走狗日本韩国,其他国家都没怎么支持乌克兰。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还是欢迎俄国人的
E
Edmondon
21 楼
SB 自媒体,一大篇什么也没说出
r
rxl
22 楼
乌克兰排俄--结果是被入侵,印尼排华--结果是华人被剥夺自明清以来的中国国籍
n
noknow_
23 楼
美国挑起俄乌冲突,让俄罗斯彻底对西方死心,让中国在台海问题上更清醒(绥靖和亲美派也只能出局),让中东几个油霸们也开始重新思考。美国赚了眼前利益,输掉了战略利益。愚蠢之至!每过10年老天都会给中国送一点机会,中国只要沉住气就一定能等到复兴的那一天。天佑中华!
懒熊
24 楼
:北约国家明着暗着下场这么久 也就这样了 至于发不发力 是现在这种状况 是因为俄乌战争长期化 符合一些处于主导地位的大国利益 不管是继续削弱俄罗斯 还是经济掠夺欧洲 或是挑动台海危势 增加东亚地区紧张局势 都有好处
t
tfera
25 楼
美国的确在这场冲突中获益最多,---- 普京一定是美国间谍!
s
skyfall
26 楼
干死侵略者,干死独裁俄毛,中共。
h
henrywu
27 楼
实际上是通过制裁普通人,让军工复合体以及能源企业赚取超额利润,让美国1%的寄生虫继续剥削全世界的平民百姓
掏光洋灰
28 楼
这个狗粮奴性十足,哈哈
不渴而饮
29 楼
联大屁都不是,安理会五大善人达不成一致啥也解决不了。参战各方必须打疲惫了才有可能停下来歇歇,是歇过来接着打还是再打下去得不偿失,要到了那个节点,才有可能调停。
e
evision
30 楼
如果美国停止向基辅提供武器,冲突将会结束,尼玛不要脸
C
Cuisiner
31 楼
: 后面还有加大制裁 [1评]
w
wallicee
32 楼
是同一个联合国对反对纳粹投票结果美国和乌克兰投了反对票的联合国吗?所以这种投票毫无用处是吧
不说假话
33 楼
👍英雄所见略同!尤其是亲身去台湾体验过的华人无不极为震惊:原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精髓只有在台湾才得以完美保留!这也是残忍冷酷的共匪对台湾的三民主义民选政府恨得咬牙切齿原因之一……所有邪恶独裁者无论如何挣扎最终都必像齐奥塞斯库那样死无完尸……
键盘虾
34 楼
这叫顺势而为。搞政治入门教程 [1评]
不说假话
35 楼
必需的!一定要彻底打碎侵略者的脊梁,吓死蠢蠢欲动的包子!
不说假话
36 楼
必需的!一定要彻底打碎侵略者的脊梁,吓死蠢蠢欲动的包子!
不说假话
37 楼
你俄爹光天化日之下跑到别国烧杀抢掠眼瞎吗?!看来你是坚决支持你娘被俄爹操死的!认贼作父的傻逼!
不说假话
38 楼
👍
不说假话
39 楼
👍独裁者都一个逼味!这不包子也准备开始蠢蠢欲动了……
键盘虾
40 楼
北约随便一个国家经济规模都和俄罗斯差不多,经济代表着战争燃料,大家都是拿点零用钱花花,这才哪到哪,😂,这也就是战争不到自己头上,不然燃料可以翻50-100倍。以卵击石。 [1评]
键盘虾
41 楼
什么大国,除了美国算一个,其它也就那么回事。俄罗斯赶紧撤军,抱着核弹头制衡美国,这就是你的国家价值,别不知所谓。 [1评]
键盘虾
42 楼
别整天想着靠核武器耍流氓,大把核弹头对准你,世界在不在不确定,俄罗斯全境肯定不在了。 [1评]
键盘虾
43 楼
核武器只能保证你不受侵略,不可能成为你领土扩张侵略他国的工具,不然这世界早乱了。
f
football0105
44 楼
: 脑袋被门夹几回,才能这么无知!
键盘虾
45 楼
有些人呐,自己虚架子虚张声势,以为大家都如此。应了那句话,穷人就是小心翼翼装大方吹牛b,富人大大方方抠b哭穷。😂。
b
bigeyedog
46 楼
联大的决议就是厕所纸,联大还要五常放弃核武呢,谁有能力去执行?
性感巧克力
47 楼
俄罗斯赢不赢都落寞了 大毛侵略者的牌子是摘不掉了 乌克兰将是抗侵略的英雄国家、以前是中国 欧美通过战争 让本来土崩瓦解的欧美知道了抱团的的重要性 中国三年抗疫、富了一批人、穷了一国人 各大企业要扯出中国、失业人口达到一个高潮 中国口号喊和平、却在这次国联里再一次投弃权票 让和平的口号显的苍白无力 中国需要时间抚平疫情和战争带来的冲击和伤害
没啥毛病
48 楼
大师说话就是靠谱,晚饭加个鸡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