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网站上的关于运动员代表国家的规定。
According to the Olympic Charter (Rule 40-41) Any competitor in the Olympic Games must be a national of the country of the NOC which is entering such competitor. A competitor who is a national of two or more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may represent either one of them, as he may elect. However, after having represented one country in the Olympic Games, in continental or regional games or in world or regional championships recognised by the relevant IF, he may not represent another country unless certain circumstances. All matters relating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untry which a competitor may represent in the Olympic Games shall be resolved by the IOC Executive Board.
谷爱凌接受美媒采访!谈到下届冬奥会,不排除再战冬奥
近日,谷爱凌在参加TodayShow今日秀的采访时说“最糟糕的失败就是没有尝试!”
网友纷纷直呼“是我们大方得体又自信的国际谷!”
主持人询问谷爱凌是否还有参加下届冬奥会的可能。她回应:“谁知道呢,坦白的说,我真的很喜欢滑雪。滑雪成就了我,教会了我坚韧,给予了我跨文化交流的机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为什么不呢?当然我们还是先把精力放在大学吧。”
谷爱凌希望以自己的方式让世界变好 网友:睿智又充满大爱
近日,谷爱凌受邀参加在纽约举行的女性体育峰会ESPNW峰会并接受访谈。
她说她可以重复一百遍自己的目标,就是”为了激励更多的年轻女孩尝试自由滑雪,让她们的人生,体育文化以及整个世界都变得更好。“
“我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让世界变好,你们可以不喜欢我的方式,这完全没问题。但是希望你们也能以自己的方式让自己和世界变得更好。”
谷爱凌,注定有此一劫
社交媒体显示发帖者的IP地址,这个新规每天都在提醒我们谷爱凌现在的所在地:美国。
她也没有刻意隐瞒。事实上,她到美国后第一时间就报了平安,并且发了一条微博,“感谢中国”。
图/微博
正是这条微博,让她再次陷入舆论漩涡。“感谢中国”,这明明是一个外部视角,为何不是“感谢祖国”?
01
身份认同与撕裂
看得出这次网友的谩骂对谷爱凌产生了真正的影响。
社交媒体上,她这几天正在参加时尚派对,这是她商业的一部分。所谓的“搭乘私人飞机”指控,据说也是合作方的飞机。
在晒出时尚大片的时候,谷爱凌开始注意“中国粉丝”的情绪。例如,她和中国人一起度五一小长假,劳动节和青年节,还发出了节日问候。认真看,这种问候也有几分怪异,五四青年节问候,照片中全都是美国年轻人,当然,那些人恐怕都不知道这是什么节日。
这次对谷爱凌的质问,是预料中的,也是她必须经历的一劫。
这个天才少女,在北京冬奥会前就成为时尚媒体的宠儿,人们已经熟知她的一切,知道她在备战奥运之余,以高分拿下斯坦福大学的Offer,在奥运会之后,她选择在美国读书也在意料之中。
如果我们留心,会发现主流媒体在奥运会期间对她的报道发生过细微的变化。人们已经能够接受,她在“国籍”上是一个美国人,而是代表中国队出战奥运会。这在北京冬奥会上不是个例,而在当今世界体坛,这更是成为一种趋势。
有意无意间,谷爱凌表现得更像是一个中国人。她爱吃馅饼,在比赛间隙还拿出韭菜盒子,这是真正中国味道的食品,人们为她夺得金牌欢呼,也为这种“本土化”欢呼,假装她这是一个邻居家的孩子。
谷爱凌本人,未必真有“身份认同”问题。她在中国感觉自己是中国人,在美国又“感谢中国”,可能都是发自内心的,但是在有些人看来,这种表达仍然是有问题的,不够纯洁。
同样是归国比赛,朱易因为成绩不佳被网暴,而谷爱凌因为两金一银,堵上了大多数质疑者的嘴。
即便是她引起争议的“感谢中国”那条微博下面,也有很多人在为她辩护:“要质疑她,你也为中国夺两块金牌?”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功绩论,谷爱凌已经作出贡献,她作为一个“爱国者”就有了根基。
02
“赚了钱就跑”?
尽管引发了一定“网暴”和舆论反弹,谷爱凌还是算度过了这命中注定的一次小小波折。她最新几条微博,岁月静好,而绝大多数粉丝们也做到了不离不弃。
谷爱凌去斯坦福大学读书还是冒犯了一些人。在谷爱凌身上,似乎有着双重让人不快的因素。她“感谢中国”,这是“见外”,而传出的“搭乘私人飞机”和富裕生活,又让她看起来太有钱。
图/微博
留言中可以看到,有人甚至把她和现在流行的 “润学”联系起来。在“感谢中国”这个标签下的网友讨论中,就有一种明显的羡慕,“如果你像她一样有润的资本,又会怎样?”
最近,作家张爱玲被重新抬上神坛,被好事者称为“润学”代言人。谷爱凌并不符合亚文化中“润”的含义,事实上谷爱凌出生在美国,现在也是“回到美国”而已。
谷爱凌的成功,有自身天才的因素,也是家庭遗传基因、经济实力与教育模式的结果,但是在更广阔的意义上,她也确实代表了一种“道路”:全球化背景下精英家庭已经超越民族国家的地域限制,自由流动,不断突破自身极限,也总是成为赢家。
谷爱凌喜欢长跑,不管是在北京还是在纽约街头,她都能奔跑。这种跑不是“run”,而是一种选择的能力,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年轻一代的翘楚,都越来越看重选择的能力。
她的同龄人、也是冠军苏翊鸣说,他们这一代人“拒绝被定义”,就是这个意思。
那些指责谷爱凌“赚了钱就跑”或者“不爱国”的人,其实是过往某种教育和狭隘体育观的牺牲品。他们看不到这个世界还有更多可能性,仍然沉浸在一种“金牌决定论”和狭隘民族主义观念中。
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够不着谷爱凌的高度,这很正常,但我们仍然可以保持一种优雅的姿态,而不必用网暴和诋毁来平衡心态。
03
真正的危机
到现在为止,“谷爱凌道路”看起来都还平稳,但是真正的危机可能才刚刚开始。对她来说,那个最根本性问题始终存在:美国,还是中国?
放在十年前,这不是问题。但是,在“全球化终结”这样的疑问下,对谷爱凌这样有影响力的人来说,这越来越变成一个必答题。当下的社会氛围,要求一个人变得更“单纯”,就像这两天人们指责连岳一样——一个爱国者,一个经常攻击日本的人,怎么能够在日本开心玩耍?
谷爱凌庆祝五一和五四,就是努力和国内的粉丝保持共情能力。她要成为“代言人”,就必须拥有这种“想象的共同体”,这是她和身后的团队都明白的道理。
谷爱凌在北京跑步的时候,曾经出现一个不愉快的小插曲。因为她已经如此有名,在路上被一个男性粉丝认出、拦截。这当然是一次偶然,但是也不能否认,当谷爱凌“回到”纽约,在中央公园跑步的时候,她感到更加自如。
就像她现在在社交媒体上展示的那种美国精英生活,青春派对,健康、健美的身体,不用戴口罩——这些在她看来无比正常的事,在某些国人眼中正在变得突兀。
一个不再吃馅饼和韭菜盒子的谷爱凌,一个真正的“美国精英女孩”,还能继续以中国年轻人的形象进行商业代言吗?她和粉丝的精神连结还能维持多久?
这次“感谢中国”风波,也许只是一个开始。但愿她能安然度过。
背景报道:为何代表中国参赛?谷爱凌纽约侃侃谈
在北京冬奥会上夺得两金一银的谷爱凌也许没有想到,她代表中国队,而不是美国队参赛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多争议。这位在美国出生长大的运动员和模特,数天前从北京回到美国。在接受采访时,她回答了为何代表中国参加冬奥的提问,并提到网暴。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晚宴(Met Gala)、Espn女性体育峰会(EspnW Summit)--刚刚离开北京回到美国的北京冬奥金牌得主接连在纽约参加了两场盛大的活动。在Met Gala的红毯上,她走的是时尚性感路线--身着LV黑色抹胸皮裙、脚蹬黑色厚底靴;在Espn女性体育峰会上,她则以蓝上衣配牛仔裤的清新造型出场。
在美国出生的她为什么要代表中国参加冬奥?据路透社报道,在峰会安排的对话专访中,主持人首先就向谷爱凌问了这个问题。她回答说,成长在美国的她,从小看就看到那么多了不起的女性榜样,"我是看着她们长大的",但在中国却没有看到这样的女性。"我可以说100次,我这样做是因为想激励更多的年轻女孩参与体育运动。我这样做是因为我想向孩子们介绍自由滑雪,我这样做是为了代表我和我母亲的中国传统",谷爱凌说。她还强调,"如果人们不相信,如果他们说她这样做是为了其它什么,那么我对此无能为力。"
谷爱凌:想激励更多的年轻女孩参与体育运动
国籍问题引争议
为中国队赢得北京冬奥两金一银的谷爱凌在中国公众那里得到的不只是掌声和欢呼,她的国籍问题也引发一些人的责难,有人称她是在中国发"爱国财"的美国人,也有人质疑她在中国所获得的特权。早在北京冬奥会之前,谷爱凌的代言品牌和赞助商就至少有23个,2021年全年收入可能超过2亿元人民币。在出色完成冬奥会比赛之后,她更是人气爆棚,代言费水涨船高。不过,对自己究竟是哪国国籍,谷爱凌一直终讳莫如深。由于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谷爱凌"当我在美国时,我是美国人,但当我在中国时,我就是中国人"的这番回答引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纽约时报》就为此问道:"谁能像谷爱凌一样,既是中国人也是美国人?"
有关其国籍问题的争论令谷爱凌在中国的受到的推崇度降低。她将回美国开始在斯坦福大学学业的消息传出后,更多中国网民开始批评她。有人说,"她回美国继续属于她自己的精彩生活,对我们被这些曾经以她获得民族自豪感的同胞们来说,多少有点尴尬","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借机来北京冬奥赚一波人气捞一笔代言钱,然后回美国生活。真看不懂国人还有这么多人粉她,仔细看看这真的是中国的运动员吗?这是美国的运动员!"
谢谢中国
在离开北京飞往纽约前,谷爱凌4月27日在在微博发文称"谢谢中国"。这条微博也迅速上了热搜,有网民质问为什么不写感谢"祖国",也有人猜测,因为北京疫情加重,谷爱凌这时候离开中国是为了躲避北京可能面临的封城。
在美国的社交媒体上,谷爱凌也引起争议和批评。此外,一批在美国的华人曾联名上书斯坦福大学,请求其拒绝谷爱凌入学,理由包括谷爱凌无视且不谴责中共对彭帅施加的侵犯人权行为,在国籍问题上缺乏诚信、在中国限制因特网的问题上撒谎等。
在5月4日参加Espn女性体育峰会并接受采访时,谷爱凌表示,她正享受着奥运名人的待遇,周一参加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晚宴,但也收到了仇恨邮件,并成为网上欺凌的对象。18岁的她表示不去在乎这些:"我正在尽力以我自己的方式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如果你不喜欢这种方式,那么好,你们可以去做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