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前兆?上万条鱼涌上海滩 两天9次地震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2月27日 3点12分 PT
  返回列表
81051 阅读
32 评论
温哥华港湾

2019年的圣诞,温哥华人过得有点忐忑不安。

圣诞节当天,温哥华岛沿岸再次录得两次地震!

短短两天多的时间里,这一地区已经连续出现9次地震!

这还不算,昨天中午开始,大批海鱼涌上白石海滩,数量之多让人震惊,当地居民也纷纷表示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下午开始,类似的照片和小视频在各个微信群里疯传。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不少冲上岸的鱼搁浅死亡。

有网友称,现场之悲壮令人窒息。

现场还有些民众想要把鱼捡回家吃,在这里提醒大家,切勿食用岸边的死鱼,可能有毒!

黄昏时分的白石海滩,红霞满天分外美丽,

然而结合这几天密集的地震、大批鱼群涌上海边的情况,不少网友认为,这可能天有异象,说不定就是大地震之前的预兆。

  好了,先来看看这两天多时间里连续发生的9次地震吧:

  可以说,第一天是比较疯狂的,7小时之内连发5次地震!强度分别为里氏5.1级,5.6级,5.8级,6级和4.8级。

  紧接着又发生了一天之内的第6次地震!

  当天最高震级高达里氏6级,而且都是浅层地震!

  加拿大地震局表示,周一(23日)早上8时44分,首先发生一次里氏5.1级地震,震央位于阿伯尼港(Port Alberni)以西约162公里,震源深度约为5公里深的海底。

  第二次地震时间是11:13,震中是离Port Alberni以西185公里的海底,震级5.6级,震源深度同样是海底5公里。

  第三次地震是11:43,震中为距离Port Hardy以西178公里的海底5公里,震级5.8级。

  到当天下午1:00,在上面震中附近,再次发生了第四次地震,震级更提高到6级强震。

  下午15:38分,同样是在前3次震中附近的海底,第五次地震来袭,震级4.3级。

  当晚21:32分,又发生了震级同样为4.3级的第六次地震,

第七次地震发生在第二天,也就是平安夜晚上7时36分左右,温哥华岛附近海域再次录得里氏6.2级强震!

接下来的两次地震发生在圣诞节。第8次是25日早上8点半左右,震级为3.6级,震央位于Port Hardy 以西153公里的位置。

第9次地震录得4.9级,当天下午12点半出现在上述地点西北方向45公里的位置。

不过幸好这些地震都没有人员伤亡,也没有引发海啸。

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

如果仅仅是连续的地震,温哥华人或许还能保持淡定。毕竟都是见过世面的,隔三差五就震一下好像已经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比如就在今年7月5号,南加7.1级强震之前,温哥华岛北部沿海也连续发生3 次4.5 – 5.6级地震。

7月3日晚上, 卑诗同一地区发生了一次6.2 级地震,当时温哥华岛北部以及卑诗中部地区都有震感。而自今年6月以来,这一地区已录得多次地震,级别为3.1至5.8级不等。

不过大家似乎并不以为然,该干啥干啥,生活还是像平常一样在继续。

可这两天却明显不同,毕竟这次大批鱼群冲向岸边的情况太罕见了。

不少网友一致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地震前兆。

还有网友说,昨天扑上岸边的鱼类很多都是深海鱼类,平时不来白石海滩的。

但也有网友认为不必过分恐慌,类似的事情之前在加拿大也曾有过,但之后并没有发生什么大地震之类的。

当时是2016年年末,加拿大渔业与海洋部门(DFO)在推特上传一张惊人的照片,照片中海边布满死亡的鱼虾及水中生物,广阔的海岸都是生物尸体,令人哗然。

这起事件发生在加拿大新斯科细亚海岸,当时2万多鱼虾水中生物被冲上岸,且都已死亡。连专家都无法解释,相当离奇。

CNN的报道称,美国地质调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表示,海水中可能有毒性化学物质,但确切原因仍无法下定论,大部分鱼类暴毙都是因为水中溶氧含量过低所致。

不过,当时的加拿大渔业部还是提醒大家:切勿捡拾岸边的死鱼,并提醒当地消费者勿购买来路不明的水产,只能向领有执照的摊商购买。

因此,在白石海边捡到鱼的各位亲们也注意,千万不要食用这些死鱼,可能有毒!!

再说回到地震,由于温哥华处于俗称"火环"(Ring of Fire)的环太平洋地震带里。全球约有80%的地震,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因此多做些准备总是没错的。

今年夏天,华盛顿大学西北太平洋地震网络中心主任哈罗德·托宾(Harold Tobin)就表示:“我们认为,未来50年内西雅图有15%-25%的概率会发生高达9级的大地震和巨型海啸。”

托宾说,华盛顿州面临的不是会不会有地震的问题,而是大地震何时会降临的问题。

华盛顿大学M9项目的首席研究员艾莉森·杜瓦尔(Alison Duvall)说:“不幸的是,我们无法准确预测地震何时发生。”

科学家们预测,由北加州延伸至加拿大卑诗省的卡斯卡迪亚断层一旦发生9级大地震,摇晃时间恐持续长达3到5分钟。

加拿大中文电台的报道也称,科学家们预测,未来50年内,维多利亚及大温地区发生7级或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为25%。

此前,加拿大的地震专家也曾指出,未来50年,温哥华岛有10%的机会出现9级或以上大地震,到时会出现大地撕裂,翻江倒海的惨烈情况。

 

维多利亚地区的地震专家伯德(Alison Bird)表示,如果爆发9级大地震,温哥华岛沿海岸的居民仅有15至20分钟的逃离时间,两公尺至四公尺高的海啸会在75分钟内到达维多利亚市。大温地区虽然可以躲过海啸,但地震带来的影响也足以摧毁建筑。

当然,谁都不敢肯定说地震明天或最近就会发生。但卑诗省府方面提醒,卑诗位于地震带,民众亟需做好准备工作,例如备妥救生包。另外,在大地震发生时,公路断裂、建筑物倒塌、停电、火灾、手机通信网络失灵等等,这些都是人们需要提前考虑到的情况。

比如,如果手机网络失灵,联系不上家人,全家应该到哪里汇合?如果道路封闭,公交停顿,你如何从工作场所步行走回家里?这些都是应该考虑并安排好的事情。

说真的,生活在温哥华,几乎可以说是岁月静好了。可就是头上始终悬着一个“超级大地震”的靴子,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出来吓唬大家一下,让人不能真正的淡定。

郁闷啊,“超级大地震”的靴子不落地,心里总是觉得不踏实,

可靴子要是真落了地,那就不是不踏实的问题了……

所以,这个世界上哪里真的会有人间天堂般的城市,哪里又真的会有十全十美的人生。

L
LightY
1 楼
鱼为什么怕地震呢?海水不是一直都会晃荡吗?
我爱北京的秋天
2 楼
图片版权属于作者。 图片与本文无关。 谜一样的两句话。
我爱北京的秋天
3 楼
动物受惊吓后,本能地向相反方向跑。
开水送服
4 楼
1楼,可能是海底地震释放出热量和有毒物质,没新闻里说大地震那么玄乎
三鹤教主
5 楼
乱抓晚舟遭报应了!哈哈哈
t
todoit
6 楼
因为地震爆发时候海底沉积的甲烷 二氧化碳会逸出
k
kaikaikai1984
7 楼
谢谢科普
曾祖爷爷
8 楼
原理等同于被窝里放屁
燕超尘
9 楼
赶紧放了孟晚舟
移动硬盘
10 楼
根据发生的时间和走向,地震是向海洋方向去了。就像一个碗的开裂,大多数由边缘开始越来越往碗底走。还是多防海啸吧!
司提凡
11 楼
吃吃吃民族的人没在吗?抢啊
滤霸
12 楼
“上万条”。。佩服小遍的文采
怪叔叔的大发现
13 楼
上帝说了,把狗粮一家子带走!
江南游侠
14 楼
北美这条地震板块大断裂是科学家都预测过的,只是无法预测准确时间,那里生活的朋友们自求多福吧。
鼠目寸光
15 楼
上万条鱼,涌,上海滩。两天9次地震。上海地震了!又一个傻屄小编。
a
arfei
16 楼
老天对加拿大的左逼政府都看不下去了。给点儿警告。
A
AntibioticsAce
17 楼
😁我只想知道这些是什么鱼
华伦久费
18 楼
鱼类根本没有高等意识,也不会预测地震,它们游向岸边的原因可能是海底地震导致它们的导航系统失灵。这么多鱼趁着活着赶紧捕捞既满足口福又保护环境。左左们天天呼吁环保,却不去鼓励人们赶紧把鱼捞出来吃掉,任由鱼腐烂污染环境,还胡说八道鱼有毒。
华伦久费
19 楼
这种鱼叫鲱鱼。北欧用来腌制做罐头的。不过鲱鱼罐头其臭无比,不是一般人能吃的,有点类似中国的臭豆腐。新鲜的鲱鱼没有异味。
裘千手
20 楼
看标题我也看成,上海滩了
清明风水
21 楼
明明是看土共的情妇家人看不下去了。
淑女
22 楼
维多利亚是宝地!
阿帕奇13
23 楼
Sb们地震是报应?那国内地震呢?谁都有过难,这样说不折你阳寿?
g
goodsignal
24 楼
这种小鱼上岸,更大的可能性是被几条海豚或者鲸鱼追赶的。
阿帕奇13
25 楼
还有五毛。
g
goodsignal
26 楼
我曾经在海钓的时候看到过这种情况,大量的鲱鱼聚集像海水里面的乌云,黑压压。是被几条鲸鱼慢慢圈起来的。据说最近温哥华海边来了不少鲸鱼。
j
jiaming
27 楼
加国人喜欢动不喜欢静,多来点地震活跃活跃北美的气氛。
风凤
28 楼
居然看成“上海”要大地震了。 靠
k
kevinwin123
29 楼
那个要地震的夏洛特皇后岛上住的都中国人的后裔,元朝海军攻打日本时被飓风吹散,一部分海军就飘到加拿大这个岛上了。
w
wodedongxi
30 楼
能不能干点正事?别老想这些负能量,什么地震啊这些没正经的事情。干点正事不好吗?,比如想想这么多的鱼,到底是清蒸还是红烧好?
I
ItsThere
31 楼
天有异象
c
chtoto
32 楼
元旦大礼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