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曾所向披靡!疫情后,中国还会是世界工厂吗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4月29日 5点50分 PT
  返回列表
68486 阅读
61 评论
德国之声

新冠疫情暴露出企业和政府在医药、汽车等各行各业过度依赖中国的问题。尽管如此,有专家指出,许多企业依然不会选择在短期内打包走人,将生产迁出中国。

中国凭借发达的制造业在世界市场几乎所向披靡

新冠疫情的爆发和政府出台的种种控制措施给全球供应链带来了影响,工厂突然停工,超市无法补充库存,不少货物出现紧缺。 这场危机造成前所未有的混乱,全球各大企业从中汲取教训,以便未来更好地应对冲击。不过,大多公司并不会考虑抛弃中国这个世界大工厂。

沃顿商学院运营、信息与决策教授莫里斯·科恩(Morris Cohen)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我并不认为中国作为制造业主要供应商的地位会改变。也许在某些行业会有变化,但总体来说,不会出现结构性改变。"他补充说,有些人说我们要把制造业撤回美国去,但这是不会发生的。"

过去20年里,西方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开拓新的市场,大规模进军中国,中国也逐渐成为全球供应链的核心。如今,中国GDP占全球比重的近20%,这也和外企在中国的投资不无关系。根据一家德国公司最近的一项调查,五分之四的大型企业都依赖中国的供应商。

在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各地蔓延之前,中国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就显而易见,不过,仅有几个省份是主要的供应商,其中包括关键制造业中心湖北省。封城措施实施之后,世界各地的公司都感到了压力。汽车制造商,比如现代汽车、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等等由于无法从中国获得零件,被迫暂时停产。

"中国+ 1"策略

普遍估计,因为供应链出现问题,企业们可能会把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到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家。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劳动里成本上升等原因,近几年,一直有外国企业将业务迁出中国。2018年至2019年中美贸易战燃烧激烈之时,外企们为了避免上交关税等原因,纷纷将业务迁到邻国。麦肯锡咨询公司生产和供应链专家阿利克(Knut Alicke)告诉德国之声:"疫情危机期间,许多公司都在寻找替代中国的供应商。有些公司找到了,有些公司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没有找到。那些找到替代供应商的人未来不会再转回到中国生产。"

不过有不少专家们认为,即使企业在其他国家找到供应商,这些公司也将继续留在中国,在这块巨大的市场占据一席,他们将此称为"中国+ 1"战略。还有一种说法是,其他国家可能在技术工人、基础设施和原材料方面无法满足这些企业的需要,难以替代中国。

中国美国商会3月份的一次调查显示,超过70%的企业表示目前还没有将生产和供应链业务迁出中国的计划。中国美国商会会长毕艾伦(Alan Beebe)表示:"与某种说法不同,基于中国的数据表明,我们的大多数会员不会很快打包走人离开中国。值得一提的是,在经历了数月的封锁后,中国似乎走在了全球经济复苏的前列,许多公司最初选择中国的理由至今依然成立。"

中国巨大的生产能力不容忽视,这一点短期内不会改变

制药行业回归本土

不过至少有一个行业的情况可能会出现改变:制药行业。疫情的爆发也暴露出企业和政府在口罩和呼吸机等重要药品和医疗设备上对中国的过度依赖。中国和印度是全球药品供应链中发挥着关键角色的两个国家。全球抗生素所必需的活性药物成分约80%-90%来自于中国的工厂,印度则在全球仿制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尽管疫情造成了供应中断,不过目前还没有造成重大的药品短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有8至10个月的库存。沃顿商学院的科恩表示:"我们没有完全意识到这有多大的风险。只有唯一的供应来源,如果这个来源有问题,就有大麻烦了。因此,谨慎理性的做法是,重新考虑,或许可以有多个供应来源。我认为制药公司会迅速做出反应,因为生产中断的风险和后果是巨大的,转移生产也不是那么困难。可能成本会上升,但比搬迁钢铁厂或汽车厂会更容易。"

供应链专家表示,疫情爆发可能会促使企业增加库存、寻找替代供应商,比如离本土更近的国家,利用数据和技术更好地跟踪供应商和客户,以此增强供应链的弹性。麦肯锡咨询公司生产和供应链专家阿利克指出:"过去几年,每当危机出现,人们就会开始思考:我们得做点什么,我们需要建立业务连续性计划,我们需要供应链风险管理。危机过去大概六个月后,这种讨论也结束了。这种现象让供应链业界人士灰心沮丧。"

然而,这位专家补充说,当前危机的严重性可能最终会迫使企业采取行动:"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较之以前的几场危机,这场危机要严重得多,影响也大得多。供应链之间的联系最近更为紧密。九年前福岛核事故发生时,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与现在不一样。另外,投资方也给企业施加更大的压力,要求这些企业确保供应链的弹性。"

i
improving
1 楼
想多了。资本无国界,追逐利益是本分。
留住你的泪
2 楼
打贸易展之前就已经开始转型了 接下来几年会很辛苦 但是这是全世界的 有点脑袋的都知道 就算一些企业搬走 还是会有留下 也会有搬进来的 这是利益问题 哪里的工人最能满足需要 还需要质疑吗 这个世界上找不出比中国人还勤劳的了
留住你的泪
3 楼
怎么可能 真要完全和中国切断所有生意往来 损失不比这次疫情少好吗 长点脑袋说话
风吹云过
4 楼
人家领工资的 前几天因为疫情造谣不够狠 都被批评了
看疯狗吵架
5 楼
就西方目前被疫情搞的焦头烂额的状态,中国这世界工厂只会越来越大~ 而且秩序性和集体性来说也没哪个国家有这规模~ 如果疫情在西方死个几百万,资本家不一定怎么外逃呢~ 政治家为自己政治目的党团利益可以使劲抹黑中国,但资本家根本趋利避害不是傻子吧~
红军统帅
6 楼
轮子霉体也不得不承认想削弱中国的制造业中心地位难如登天。中国的制造业优势是40年逐步修炼出来的,岂是说摆脱就能摆脱得的。市场经济是客观规律,中国头30年和客观规律做斗争,撞得一头包,西方如果不信,可以试试。
燕居闲云
7 楼
我预计你全家明天就被车撞死。
冰封彗星
8 楼
在自由市场经济的情况下不可能的,所以想要那个行业撤出中国,很简单就把那个行业变为国有就行了,我觉得如果西方想全面撤出中国就回到中国70年代计划经济,国企统一生产分配。应该能加快社会主义进程,早日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发源地说不定能第一个实现共产主义呢?
a
aikaida
9 楼
写这文章的没有做过真正的贸易,除了军工产品,以及极少数的尖端技术产品外,绝大多数的日用品电器机电产品都可以在中国找到性价比最高的货源,而且产量运输都能保证,即使由于关税或反倾销税或配额等原因无法直接从中国进口,那么替代产品的原料和零配件最终还是来源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巨大的产业工程师数量,成熟完整的重化工业,三样都齐的只有中国。 西方社会的快乐教育把大量工程师扼杀在学校,环保教育把重化工业消灭,香甜空气轻松氛围不是没有代价的。
板筋
10 楼
只要钱还说了算,世界工厂就不会搬家
遇雨余于
11 楼
中国已经不需要做什么世界工厂,中国以后只会做自己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的工厂。
g
goodsignal
12 楼
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工厂有几个因素,一是中国人真的吃苦耐劳效率高,其次是平均受教育程度较高。还有就是中国目前还不苛刻的生产环境,巨大便利的市场和市场流通。就这几点其它国家很难匹敌。
m
marshalchen
13 楼
提点有创意的, AI 大发展,制造业会欧美。 但是AI 只可能降低成本。 需求怎么办。 制造业回家不是仅仅能造,而是保护工人,保护市场。 以后真的要走向Metrix?
L
LongHaul
14 楼
假冒伪劣工厂
午哥牧人
15 楼
想离开中国的, 是跟钱有仇吧? 离开世界最大市场, 好玩吗?
a
anywho
16 楼
德國之陰,太操心了,多余的,
燕居闲云
17 楼
如果你用了中国制造的东西,保证你死全家!
不渴而饮
18 楼
这个就不用德媒操心了吧,一帮穷酸你能做得了资本的主吗?意淫下混混得了,太自以为是了,连地摊儿都算不上的货
X
XYZ1234
19 楼
酸溜溜!
g
ga98xiz
20 楼
宝马去年在大中华销量占全球总销量已经超过30%了
u
urine
21 楼
资本是最诚实的。
爱尔兰小新代购
22 楼
黄金时代从此结束了
w
women168
23 楼
疫情过后中国还想成为世界工厂,必须产品质量要高过国外,才有希望
8
88108081
24 楼
这些西方二逼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996,什么是24/7。
k
kenhuo89
25 楼
: 外资撤资只有一个情况, 那就是不赚钱了。 中国当然会渐进式的取消对外资的优惠, 因为国家要培养国内资本和品牌。 只要中国能在金融领域得到话事权,中国就不怕外资撤出制造业领域, 因为国际资本会去投资中国金融。美国到现在为止还是外资投资最高的国家,靠的就是金融业。
变革时代
26 楼
真不理解五毛小红粉的自信哪来的? 所谓的中国产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都是没有竞争力的产业。
杀无赦
27 楼
世界工厂也就是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地区。
变革时代
28 楼
请你看看这篇文章 因为疫情,美国要和中国脱钩,说被动离婚的人要更依赖对方一些,美国主动提出“脱钩”, 那中国依赖美国的最核心要素是什么呢? 是经济吗?是科技吗?是文化吗?都不是!最核心的是发展的原创驱动力。说具体点,就是开创全新科技、全新产业、开辟全新生存空间 的能力。如今的美国民众能够享受高水准生活,靠的不是什么石油美 元,也不是什么强大的美军,而是美国源源不断的从无到有 开创新世界的能力。这个新世 界包括新的能源、新的材料、 新的医学、新的农业、新的信息、新的发展空间。 美国从新世界不停的带来诱人 的新产品,全世界都乐意高价 购买美国人开发出来的新玩意 儿,譬如飞机、交流电、留声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子计算机、空调、激光器、光纤、计算机操作软件、互联 网、芯片、移动电话、特效药 物、太阳能电池、机器人等等。所以美国人才能不停的获得投资、获得回报,再用回报去开发更多的新东西。美国军队能够打赢战争,也不是完全依靠强壮的体魄、严明的军纪或者吃苦耐劳的精神,而是靠着不断涌现的颠覆性的 军事技术,一次次让敌人的武器装备过时导致敌人面对美军 时只能被动挨打而毫无还手之 力,比如飞机、潜艇、雷达、气密增压式远程轰炸机、原子弹、喷气式发动机、雷达隐形技术、激光制导技术、巡航导弹技术等等。 正是这个原创力支撑了美元、美债、美股和美军,而不是反过来。所以打击美军、美元、美债和美股的行为纯粹是本末倒置,不会有任何结果。 而在发展的原创驱动力上,客 观的说中国现在还根本无法与 美国匹敌,这里面不仅仅是人才的问题,更是文化的问题、制度的问题。这才是根子上的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问题不解决,靠一时欺骗西方世界,偷学的那一招半式 的科技,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如果跟美国领导的西方世界隔 绝以后,用不了20年,中国一定又会再次落后。中国就如同一块在西方现代文明这个火炉 旁边烤了17年的砖头,烫以后就以为自己可以烧炉了,可以象火炉那样发光发热了。问题是,火炉为什么能够点燃、原理是什么都没搞明白,取代火炉呢? 有人说中国落后于美国是暂时的。需要注意的是:绝对不是落后!而是依赖!是那种对从0到1的能力的依赖。就是说中国缺少完全依靠自己凭空想像、独立开发研制一个全世界本来不存在的科技并成功转化为一个新产业的能力。几乎每一个20世纪的新产业,比如航空、洗衣机、空调、电子、半导体与芯片、激光、光纤、机器人、互联网、大众传媒、碳纤维、计算机软件、网络商务、网络娱乐、现代医药、快餐连锁等等,都是来自于美国的原创。如果不是因为美国率先搞出来,中国自己根本就不会费事去创造的,会一直蒙昧下去。就如历史上的中国,用1000年的火药都没进步到TN丁就是个明显的例子。烧了2000年的蜡烛都没进步到电灯是另一个例子。看了3000年的罗盘都没进步到 GPS是第三个例子。三个发明分别对应的是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和数学。这背后不是技术的落后,而是思想的蒙昧和 科学精神的缺失。中国这种思想的蒙昧和科学精神的缺失一日不除,中国对美国的原创驱动力的依赖就会持续下去,而不会是暂时的。所以说,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中国其实根本离不开美国的引导,更离不开跟美国的交流。如果中国跟美国和西方世界隔绝开来,用不了20年,中国又会重新回到科技落后的状态。 有人说,美国的这些领先都是美元支撑的,一旦没有了美元 这个支柱,美国的创新就会立刻停止。美元的祖坟苏联早刨过了,最后把苏联自己累死了,也没瓦解美元体系。为什么呢? 因为美元是美国文化和制度的副产品。是美国的创新能力支撑着美元,而不是反过来。 美国总是可以通过创造新的科学技术,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可靠的质量替代现 有的体系这个“更”指的不是 10%, 20%的提高,而是一个 数量级的提高,甚至凭空创造出本来不存在的新产业为自己输血。前者的例子就是隐形飞机对传统的飞机,后者的例子就是软件、移动通讯、互联网、网络商务、网络游戏产业。你用手机一星期甚至三天,就明白人类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移动通讯了。你用软件一星期,就明白人类离开软件已经完全无法工作了。你让周围的朋友戒王者荣耀一星期,就立刻会知道青年人离开了电子游戏已 经没法活。因为须臾都离不开,所以整个人类才心甘情愿的为美国这些新玩意儿没完没了的掏腰包。 一个帝国的崩溃是从货币的 溃开始的而该帝国货币的是从这个帝国资不抵债开始的。而有整个人类为美国的财政掏腰包,美国财政怎么会垮 掉呢?美国财政不垮,美元又 如何会垮掉呢? 中
l
laosanlaosi
29 楼
你应该去看了出口统计以后再来发炎
l
laosanlaosi
30 楼
西方把生产全部撤出中国的唯一办法,第一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第二,不允许Amazon和ebay上有中国直送的货物上架,这样就能杜绝有美国公司钻空子进口中国产品。
我爱北京的秋天
31 楼
中国也是市场。
e
eisfeuer
32 楼
制药企业回归本土也不太可能 原料药中国的成本优势仍然不可动摇,长期的话他们怎么和中国竞争呢? 也许提高原料药的库存对这些国家是更可行的选择
e
evision
33 楼
Amazon 已经被中国人玩坏了,不是说全部,但有不少质量差的国货。。。。
小肥圆嫌二
34 楼
唔,可以想象一下这次疫情如果二月份中国没控制下来,那么这个世界到哪去弄医疗装备呢?
小肥圆嫌二
35 楼
是嘛,那么去年开始中国申请的专利比美国多请问怎么解释。
风行草偃
36 楼
放心,第一批前脚一走,第二批马上进来
剑出鞘
37 楼
那就德国 old buns 来做世界工厂吧。德国人的确功于技术,但心眼小得叽叽歪歪的让人恶心
n
novice
38 楼
制造业需要把吃苦耐劳、勤恳工作当作本分的一大批产业工人、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就西方现在那样,让他在家保命他还认为你限制了他的人权、自由,各种作各种闹各种矫情,把制造业迁回本土交给这些祖宗做吗?!稍微恭敬得慢了点儿不就得天天抱怨,隔三岔五游行,三天两头罢工?! 政治人物需要这些人的选票,资本家可不需要什么选票……
39 楼
欢迎德国猪滚去印度,我看考你们配哦
泰利海
40 楼
不然呢,你德国现在用的医疗物资是地里种出来的啊
a
aikaida
41 楼
产品质量不是生产厂家决定的,是本国进口经销商决定的,归根结底是消费者购买力决定的。不同质量对应不同成本,厂家和经销商都不可能干赔本的生意。 只能说同样价钱中国产品质量最好,同样质量中国产品最低价,至于最便宜又最好这种产品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