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一条震惊消息传出:
大理抢了重庆和湖北的“口罩”,并且大理还理直气壮地回应了四个字:
“情况属实”。
从灾情情况来看,重庆和湖北黄石都是重灾区,两者统计出的病例报告也有显著差距——
重庆389例,黄石566例。
而大理仅8例。
大理有关负责人难道不明白,“口罩”不是衡量城市发展的指标,它是救命的物资,这有什么可抢的?
武汉新冠病毒蔓延至今,无论是对医护人员还是普通人来说,
防治疫情最有效也是最缺乏的物资就是“口罩”了。
原因是——
病毒作为最微小的生物,并没有在体外移动的能力,它们的传播需要媒介。
冠状病毒能在喷嚏飞沫中存活,飞沫落到健康人的口腔、鼻腔、眼睑上,其中携带的病毒就可以透过这些地方的皮肤粘膜侵入人体。
这就需要一个阻隔工具——
病毒防护口罩的过滤层孔眼非常小,足以阻挡病毒通过进入呼吸道。
普通人最有效的防护手段就是“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N95和KN95口罩使用四个小时就需要更换,需求量极大。
对于重灾区的普通人来说,这是保命的东西,它能使人体最容易被病毒感染的入口关闭。
一切行为,如:
高价倒卖口罩、制造像纸一样薄的三无口罩、利用权力剥夺他人使用资源的机会...
无疑都是剥夺他人生存的权利,无异于图财害命!!
30万只口罩说征用就征用,说“截胡”就“截胡”,大理已经违法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征用权属于国务院。
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等规定,政府的确有权征用物资,但是县级以上的地方政府,只能征用本行政区内的物资。
如果跨省或者超出了范围,只有由国务院进行。
目前,大理已经答应归还物资。
但什么时候归还?归还多少?通过什么方式送到黄石和重庆?
这30万的口罩至今下落何处?
都需要大理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
这件事儿更无耻的地方还在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就在前几天,湖北黄石新型冠状病毒应急指挥中心就给大理发了一封工作函。
上面明确表示,黄石是重灾区,有一批紧急物资要经过大理,希望大理放行。
大理也收到了这封工作函,但仍然把这批救命物资扣了下来。
当然后续还给出了补偿方案:
可在收到补偿通知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书面的应急补偿申请,但是如果逾期没有提出或者是无正当理由,那么视同于放弃。
目前的情况是大家最关系的是,这批物资现在究竟在哪里?能否及时送到重庆和黄石。
网上有一张大理房地产的图片被广泛传播。
上面图中文字说明大理向房地产协会提供3万个口罩,图中人员疑似在用支付宝购买口罩。
这波操作令人恶心。
网传图片是否真实?大理截胡的这批口罩到底在哪里?
这个问题至今没人出面回答。
重庆的这批物资是好不容易从缅甸购入的598箱30万只口罩。
大理不仅征用了这批物资,还征用了成都、遵义、丽江等地的物资。
据他们今天下午回应说,口罩已经都用掉了,已发往一线。
云南第一时间就大理征用疫情防控物资进行了通报批评。
责令其归还物资。
但是到底何时归还?如何归还?尚未明确表示。
大理这件事儿让我们看到疫情发展到现在,谁都不愿意见到的一个现象——
为了一批物资多少城市掐起来了。
(韩国电影《流感》)
豆瓣小组随后也有人爆料,青岛和沈阳为了“口罩”也打起来了。
起因是,沈阳海关扣下了青岛的口罩,青岛海关“礼尚往来”也扣了沈阳的口罩。
目前,青岛市民本来被通知7号可以在网上预约口罩,结果现在又取消了。
疑似与沈阳海关产生纠纷,口罩被扣。
面对今天的场景,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像极了《亮剑》中的一幕——
“又是你们二师的。”
辛辛苦苦筹集到的“口罩”被海关扣留,没有被用在正确的救援渠道中,就是一种资源浪费。
一个口罩被浪费也就算了,几十万的口罩就这么被浪费掉已经不能说是可惜,而是可恶。
微博实时搜索#武汉周边疫情#。
会发现多地医疗物资短缺,告急,向社会各界求助支援。
多家医院库存为零,医生连自己都不能保护,如何治疗每天增加的病患?
他们不知道,最缺的N95口罩,可能在某些地区的缠斗中,被耽搁在了路上。
一个小城市,确诊人数已经800多人,比例很高。
全市唯一一家三甲医院,随州中心医院已经第三次发布的求援公告(2月3日)。
高铁上一位阿姨因为没有买到口罩而痛哭,自己也很担心外面的病毒,可是口罩就是买不到。
一位老人在办理业务的窗口,为了能够出门,用一个塑料袋罩在了脸上。
明显能够感觉到,塑料袋通气不便,老人呼吸费力。
但为了能出门,他实在想不到其他的办法了。
很多老人不会使用淘宝,也没有微商的联系方式,他们认准的只有药房和商场。
药房和商场要是再买不到口罩,那就真的是没有了。
现在,没有口罩的人究竟有多少?
这个群体的的确确存在而且数量不小。
疫情之下,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一个小小的“口罩”关系前线几千名医护人员的性命,也关系到上万普通人的家庭。
它不是有钱有实力有地位的“象征”,而是救命的物资。
刚刚,一条震惊消息传出:
大理抢了重庆和湖北的“口罩”,并且大理还理直气壮地回应了四个字:
“情况属实”。
从灾情情况来看,重庆和湖北黄石都是重灾区,两者统计出的病例报告也有显著差距——
重庆389例,黄石566例。
而大理仅8例。
大理有关负责人难道不明白,“口罩”不是衡量城市发展的指标,它是救命的物资,这有什么可抢的?
武汉新冠病毒蔓延至今,无论是对医护人员还是普通人来说,
防治疫情最有效也是最缺乏的物资就是“口罩”了。
原因是——
病毒作为最微小的生物,并没有在体外移动的能力,它们的传播需要媒介。
冠状病毒能在喷嚏飞沫中存活,飞沫落到健康人的口腔、鼻腔、眼睑上,其中携带的病毒就可以透过这些地方的皮肤粘膜侵入人体。
这就需要一个阻隔工具——
病毒防护口罩的过滤层孔眼非常小,足以阻挡病毒通过进入呼吸道。
普通人最有效的防护手段就是“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N95和KN95口罩使用四个小时就需要更换,需求量极大。
对于重灾区的普通人来说,这是保命的东西,它能使人体最容易被病毒感染的入口关闭。
一切行为,如:
高价倒卖口罩、制造像纸一样薄的三无口罩、利用权力剥夺他人使用资源的机会...
无疑都是剥夺他人生存的权利,无异于图财害命!!
30万只口罩说征用就征用,说“截胡”就“截胡”,大理已经违法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征用权属于国务院。
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等规定,政府的确有权征用物资,但是县级以上的地方政府,只能征用本行政区内的物资。
如果跨省或者超出了范围,只有由国务院进行。
目前,大理已经答应归还物资。
但什么时候归还?归还多少?通过什么方式送到黄石和重庆?
这30万的口罩至今下落何处?
都需要大理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
这件事儿更无耻的地方还在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就在前几天,湖北黄石新型冠状病毒应急指挥中心就给大理发了一封工作函。
上面明确表示,黄石是重灾区,有一批紧急物资要经过大理,希望大理放行。
大理也收到了这封工作函,但仍然把这批救命物资扣了下来。
当然后续还给出了补偿方案:
可在收到补偿通知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书面的应急补偿申请,但是如果逾期没有提出或者是无正当理由,那么视同于放弃。
目前的情况是大家最关系的是,这批物资现在究竟在哪里?能否及时送到重庆和黄石。
网上有一张大理房地产的图片被广泛传播。
上面图中文字说明大理向房地产协会提供3万个口罩,图中人员疑似在用支付宝购买口罩。
这波操作令人恶心。
网传图片是否真实?大理截胡的这批口罩到底在哪里?
这个问题至今没人出面回答。
重庆的这批物资是好不容易从缅甸购入的598箱30万只口罩。
大理不仅征用了这批物资,还征用了成都、遵义、丽江等地的物资。
据他们今天下午回应说,口罩已经都用掉了,已发往一线。
云南第一时间就大理征用疫情防控物资进行了通报批评。
责令其归还物资。
但是到底何时归还?如何归还?尚未明确表示。
大理这件事儿让我们看到疫情发展到现在,谁都不愿意见到的一个现象——
为了一批物资多少城市掐起来了。
(韩国电影《流感》)
豆瓣小组随后也有人爆料,青岛和沈阳为了“口罩”也打起来了。
起因是,沈阳海关扣下了青岛的口罩,青岛海关“礼尚往来”也扣了沈阳的口罩。
目前,青岛市民本来被通知7号可以在网上预约口罩,结果现在又取消了。
疑似与沈阳海关产生纠纷,口罩被扣。
面对今天的场景,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像极了《亮剑》中的一幕——
“又是你们二师的。”
辛辛苦苦筹集到的“口罩”被海关扣留,没有被用在正确的救援渠道中,就是一种资源浪费。
一个口罩被浪费也就算了,几十万的口罩就这么被浪费掉已经不能说是可惜,而是可恶。
微博实时搜索#武汉周边疫情#。
会发现多地医疗物资短缺,告急,向社会各界求助支援。
多家医院库存为零,医生连自己都不能保护,如何治疗每天增加的病患?
他们不知道,最缺的N95口罩,可能在某些地区的缠斗中,被耽搁在了路上。
一个小城市,确诊人数已经800多人,比例很高。
全市唯一一家三甲医院,随州中心医院已经第三次发布的求援公告(2月3日)。
高铁上一位阿姨因为没有买到口罩而痛哭,自己也很担心外面的病毒,可是口罩就是买不到。
一位老人在办理业务的窗口,为了能够出门,用一个塑料袋罩在了脸上。
明显能够感觉到,塑料袋通气不便,老人呼吸费力。
但为了能出门,他实在想不到其他的办法了。
很多老人不会使用淘宝,也没有微商的联系方式,他们认准的只有药房和商场。
药房和商场要是再买不到口罩,那就真的是没有了。
现在,没有口罩的人究竟有多少?
这个群体的的确确存在而且数量不小。
疫情之下,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一个小小的“口罩”关系前线几千名医护人员的性命,也关系到上万普通人的家庭。
它不是有钱有实力有地位的“象征”,而是救命的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