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
非洲手机之王,崩了?
4月28日传音控股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30.04亿元,同比下降25.45%,净利润4.9亿元,同比下降69.87%。
曾经,传音控股在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超2亿部,占有率达14%,在全球手机品牌厂商中排名第三。
但据IDC数据显示,2025年Q1销量,被归入“Others”。
01非洲大本营
遭小米、真我围剿
没有手机厂商能比传音更了解非洲。
传音手机,曾被称为“非洲手机之王”,2023年,它在非洲智能机市场的占有率超过50%,排名第一。
在《African Business》发布的“2024年度最受非洲消费者喜爱的品牌”百强榜单中。
传音旗下三大手机品牌TECNO、Infinix及itel分别位列第8、25及31名。
目前,传音的非洲大本营遭到小米、Realme等品牌偷家了。
2024年Q4,小米在非洲增速迅猛,增长22%!Realme增长70%,挤压了传音的份额。传音控股的非洲“守擂战”已经开始打响。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2024年9月召开的“中非企业家大会”上直言,未来要加大在非洲大陆的投入。
小米开始在在西非国家如喀麦隆和加纳的积极市场扩展,着力结合本地化拉动“米粉”。在埃及举办的“小米优惠狂欢节”,在尼日利亚举办“小米粉丝见面会”等年末消费者互动活动。
Redmi 10A(75美元)和Note 12C(95美元)成为非洲的爆款。
而借助Note系列增长的势头,realme更是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70%的同比增长。
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也表示:“我们过去在东南亚、南亚做得不错,下一步要进攻拉美,包括非洲一些发达地区,过去我们相对份额低,未来也要取得高份额”。
非洲市场作为传音的核心增长引擎,智能机市占率超40%,功能机市场份额维持在78%以上。
面对竞争,传音的毛利率同比下降2.1%。2025年Q1为19.27%,2024年同期为21.37%。
另外传音“走出非洲”的策略,也遭到层层狙击。传音在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已占优的市场努力巩固份额。
在印度市场市占率仅8.2%,目前排名第六,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面临vivo、OPPO、三星围剿。
Canalys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排名中:
三星以20%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
苹果18%居第二
小米占14%排第三
vivo和OPPO均占8%分列第四和第五
传音则进入“Others”之列。
02关税战下
低价策略失效
曾经,传音手机在非洲的低价策略,非常有效,主打70-100美元的畅销机型。
但国内友商一来,低价机型被竞品模仿,毛利率被压缩至不足10%。而友商通过供应链整合,实现更低成本。
另外,传音也面临着全球供应链成本激增的问题。
全球DRAM价格涨幅达13-18%,NAND Flash涨15-20%,SoC芯片成本攀升,而传音缺乏议价能力。
另外高通在印度、欧洲发起专利诉讼。导致传音供应链成本上升,进一步压缩毛利率。
2024年7月,高通在印度起诉传音控股集团,指控其侵犯了四项非标准必要专利(Non-SEP)。2025年1月16日,高通与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传音(Transsion)达成和解。
03研发投入不足
转型难
2024年,传音控股的研发费用率仅3.66%,低于小米6.6%、华为20.8%。
传音也尝试过折叠屏手机等高端化尝试,售价800美元,拿了很多奖。但因市场定位与渠道短板等原因,声势都不大。
2025年二季度,传音计划发布搭载自研AI助手Ella的TECNO Note系列。传音的AI实力如何,值得期待。
另外,传音也正在尝试类似小米的多元化策略,从手机用户到“传音生态用户”,目前传音互联网服务、家电等非手机业务营收占比不足10%,生态协同效应未形成。
04小结
曾经,低价市场是传音的“舒适区”。
传音在非洲市场,磨练出来的“绝对低价”模式,在供应链平稳期,能通过极致成本压缩构建护城河。
但在全球供应链进入剧烈波动的常态后,低价依赖与成本刚性的矛盾,甚至会直接威胁生存根基。
传音的困境折射出中国手机厂商全球化中的挑战:低价模式难以持续,学习苹果经验,技术创新生态构建,才是长期护城河。
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
非洲手机之王,崩了?
4月28日传音控股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30.04亿元,同比下降25.45%,净利润4.9亿元,同比下降69.87%。
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
曾经,传音控股在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超2亿部,占有率达14%,在全球手机品牌厂商中排名第三。
但据IDC数据显示,2025年Q1销量,被归入“Others”。
01非洲大本营
遭小米、真我围剿
没有手机厂商能比传音更了解非洲。
传音手机,曾被称为“非洲手机之王”,2023年,它在非洲智能机市场的占有率超过50%,排名第一。
在《African Business》发布的“2024年度最受非洲消费者喜爱的品牌”百强榜单中。
传音旗下三大手机品牌TECNO、Infinix及itel分别位列第8、25及31名。
目前,传音的非洲大本营遭到小米、Realme等品牌偷家了。
2024年Q4,小米在非洲增速迅猛,增长22%!Realme增长70%,挤压了传音的份额。传音控股的非洲“守擂战”已经开始打响。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2024年9月召开的“中非企业家大会”上直言,未来要加大在非洲大陆的投入。
小米开始在在西非国家如喀麦隆和加纳的积极市场扩展,着力结合本地化拉动“米粉”。在埃及举办的“小米优惠狂欢节”,在尼日利亚举办“小米粉丝见面会”等年末消费者互动活动。
Redmi 10A(75美元)和Note 12C(95美元)成为非洲的爆款。
而借助Note系列增长的势头,realme更是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70%的同比增长。
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也表示:“我们过去在东南亚、南亚做得不错,下一步要进攻拉美,包括非洲一些发达地区,过去我们相对份额低,未来也要取得高份额”。
非洲市场作为传音的核心增长引擎,智能机市占率超40%,功能机市场份额维持在78%以上。
面对竞争,传音的毛利率同比下降2.1%。2025年Q1为19.27%,2024年同期为21.37%。
另外传音“走出非洲”的策略,也遭到层层狙击。传音在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已占优的市场努力巩固份额。
在印度市场市占率仅8.2%,目前排名第六,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面临vivo、OPPO、三星围剿。
Canalys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排名中:
三星以20%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
苹果18%居第二
小米占14%排第三
vivo和OPPO均占8%分列第四和第五
传音则进入“Others”之列。
02关税战下
低价策略失效
曾经,传音手机在非洲的低价策略,非常有效,主打70-100美元的畅销机型。
但国内友商一来,低价机型被竞品模仿,毛利率被压缩至不足10%。而友商通过供应链整合,实现更低成本。
另外,传音也面临着全球供应链成本激增的问题。
全球DRAM价格涨幅达13-18%,NAND Flash涨15-20%,SoC芯片成本攀升,而传音缺乏议价能力。
另外高通在印度、欧洲发起专利诉讼。导致传音供应链成本上升,进一步压缩毛利率。
2024年7月,高通在印度起诉传音控股集团,指控其侵犯了四项非标准必要专利(Non-SEP)。2025年1月16日,高通与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传音(Transsion)达成和解。
03研发投入不足
转型难
2024年,传音控股的研发费用率仅3.66%,低于小米6.6%、华为20.8%。
传音也尝试过折叠屏手机等高端化尝试,售价800美元,拿了很多奖。但因市场定位与渠道短板等原因,声势都不大。
2025年二季度,传音计划发布搭载自研AI助手Ella的TECNO Note系列。传音的AI实力如何,值得期待。
另外,传音也正在尝试类似小米的多元化策略,从手机用户到“传音生态用户”,目前传音互联网服务、家电等非手机业务营收占比不足10%,生态协同效应未形成。
04小结
曾经,低价市场是传音的“舒适区”。
传音在非洲市场,磨练出来的“绝对低价”模式,在供应链平稳期,能通过极致成本压缩构建护城河。
但在全球供应链进入剧烈波动的常态后,低价依赖与成本刚性的矛盾,甚至会直接威胁生存根基。
传音的困境折射出中国手机厂商全球化中的挑战:低价模式难以持续,学习苹果经验,技术创新生态构建,才是长期护城河。